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近日,记者在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辽宁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近(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台。辽宁省是全国著名的矿业大省,矿产资源遍布全省各个区域,全省内陆已发现118个矿种,已查明储量并列入储量表的有79种。全省的菱镁矿是全世界最具优势的矿种,其储量占世界85.6%,铁矿储量居全国首位,硼矿居亚洲首位。根据全省的矿产资源实际情况,《方案》考虑了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目标,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总体部署,结合辽宁省矿产资源优势和需求,着重从全省成矿地质背景与资源潜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总体思路与目标任务、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重要矿产勘查、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  相似文献   

2.
安阳市龙安区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主要有煤炭、霞石正长岩、石英砂岩等。其中,霞石正长岩储量约1.24L吨,居全省第一位。  相似文献   

3.
张华  鹿爱莉 《国土资源》2002,(11):48-49
矿产资源与矿业 印度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其中,煤矿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铬铁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五;锰矿储量居第六位;金红石储量居第二位;钛铁矿储量居第五位;稀土储量居第五位;重晶石储量居世界第二位;滑石储量居第四位;硅灰石储量居第二位;铁矿出日量居世界第三位,还是世界上产云母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中,广西依然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优势省区之一,其中锡、铝、锑、锰、铅、锌等矿种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地质成矿条件推测,广西仍然蕴藏着巨大的矿产地质储量还未被探明。但是,广西的矿产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形成经济优势,部分大型矿山已经闭坑,有的保有储量已不足开采5年。由于接替资源衔接不上来,  相似文献   

5.
高翔  董欣 《国土资源》2012,(11):40-41
11月3-6日,2012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N3展厅正中央,一个蓝白相间的展区在红色地毯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六台液晶电视正循环播放着瓦房店金刚石矿、大台沟铁矿、阜新煤矿等矿产勘查开发的画面,让人一眼便认出这是辽宁展厅。展厅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携8家地勘单位、1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集体亮相,雄厚的实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矿业代表团及有关人士,前来参观、咨询和洽谈。辽宁省是我国矿业大省,全省陆域面积14.81万平方公里,矿产资源遍布省内各大区域。目前,全省内陆已发现矿产120个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16种。其中:菱镁矿在世界上具有优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8.2%和世界的24.67%;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24.96%以上,居全国首位;硼矿储量居全多位部领导莅临展区,彰显辽宁矿业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期,河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在对2003年金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总结和对2004年全省评审项目调查摸底后发现,无论是从地质找矿成果、勘查工作量完成情况、勘查周期、勘查技术水平,还是从勘查投入等诸多方面都表明,有偿取得矿权的方式建立和矿产品市场形势的好转,不仅促使河南地质勘查工作驶入快车道,而且在部分矿种勘查方面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高。  相似文献   

7.
近日,记者从卢氏县地矿局地质勘查研究所获悉该所在卢氏县焦沟探明锑矿石储量90多万吨,金属量1万余吨,属中型锑矿,矿石总量为卢氏境内其他现有储量的总和,潜在经济价值4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一、矿产资源勘查目标1、煤炭:2008年—2015年新增煤炭资源储量10亿吨。通过对石圈滩—鱼卡、绿草沟—大煤沟地区、瓦乎寺—热水和黄藏寺—宁缠地区,青南大武、乌丽、扎曲地区等煤炭资源富集区的进一步勘查,新增煤炭资源储量10亿吨。其中2010年5亿  相似文献   

9.
伊春是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优势矿种突出的城市。地质勘查主要矿产预测资源量显示:金160吨、铜50万吨、铅锌80万吨、钼300万吨、铁1亿吨,预计近期经济价值可达1万亿元,中期可达3万亿元。伊春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现已发现的矿产地377处,已发现的矿产有45个矿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6个矿种,有32种列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17个。目前,共有矿山企业116家,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是矿产资源领域"三项国情调查"之一,历时5年,投入资金1.1亿元,参与人员4 200余人,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核查理清了山东省煤、金、铁等25个重要矿种839个核查区,摸清了全省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更新了矿产资源储量库;掌握了矿产资源累计查明、保有及占用和开发利用情况;在获得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矿产资源动态管理数据库支持系统,形成了扎实的储量管理平台;创新了工作方法;提出了山东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布局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5位。根据最新统计,全省已发现矿种143种,含非金属亚矿种186种;全省已探明资源储量矿种有110种,含非金属亚矿种137种;全省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93种,含非金属亚矿种为118种。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河南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煤炭、石油、电力、有色金属、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基地。在优势资源开发进程中,先  相似文献   

12.
一、区域概况桂西资源富集区位于广西西部,西南与越南交界,总面积8.7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种类近60余种,其中铝土矿保有资源储量达75723.3万吨,仅百色市铝土矿资源就占全国储量的1/4以上,锡金属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铟金属保有资源储量名列世界第一。矿产资源储量大,集中度高。该区域处在全国第二阶梯向第一阶梯过渡地带,地形落差大,河流密度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  相似文献   

13.
巍巍大别山,悠悠淮河水,山灵水秀的信阳大地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珍珠岩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膨润上、沸石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省第一;萤石、蛇纹石等矿产资源在全省也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信阳高质量的河砂资源更是受到省内外建筑市场的青睐,成为信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矿种之一,从而为信阳河砂资源的开采、销售、经营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正三门峡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藏66种,已探明储量的有50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省前3位的有31种,潜在经济价值达2700亿元,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黄(金)、白(铝)、黑(煤)是我市的三大优势矿产资源,但是随着多年的强力开发,部分资源已出现枯竭,提高我市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在眉睫。近年,我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合作、整装勘查"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推进整装勘查,一批勘查项目成果相继提交,地质找矿取得了较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高效利用助推衡阳矿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衡阳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之称,高效利用矿产资源成为今后矿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衡阳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之称。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68种,各类矿床、矿点876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51种,探明矿产地131处。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铁、锡、金、铜、岩盐、芒硝、高岭土、钠长石等10种,列第二位的有铅、锌、钨、银,煤炭储量居全省第三。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解决伊春市矿产资源缺少统筹规划、总体勘查程度不高、开发利用水平层次低等问题,确保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促进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近日,伊春市出台了《关于林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7.
龙江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己探明的就有4大类10多种,其中建筑石材、建筑用砂、石灰岩是我县支柱产业,石灰岩储量1973万吨,居齐市第一,是龙江县的优势矿产。近年来,龙江县国土资源局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可是有些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经济可采储量更加短缺,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极为重视,要实现地勘业的崛起,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将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济源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较多,是河南省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种金属、非金属、能源、地热水等矿产36种,但已开发利用的优势矿产只有16种,主要有煤、铁、铝土矿、水泥灰岩、石灰石等。尽管矿产多,但由于地质工作程度低,矿种有限,优势矿产不明显,36种矿产资源中,上表矿产仅有7种、矿产地5处,分别占矿种数和矿产地数的19.4%和4.6%。由于资源储量有限,济源市矿产资源在全省或全国矿产资源市场中均无优势可言,特别是煤炭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采煤至今,济源市剩余煤炭储量平均,可采年限仅能维持5~6年左右,如何使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向以矿产资源富饶闻名全国,近十多年来,更一直享有“全国第一矿产资源大省”的美誉。 青海省的矿产资源的确是比较富饶的。截至1999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其中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05种;已上表单矿种矿产地587处,其中大型矿产地115处;有53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11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尤以盐湖矿产得天独厚,举世闻名。 全省已探明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的潜在总值高达17.25万亿元,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