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南地质》2009,(11):48-48
近日,江苏省出台了开山采石矿山监理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推行开山采石矿山监理制度。南京、徐州、连云港等市开展开山采石监理试点后,已取得明显成效,矿山企业越层越界、超量开采及时发现、制止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为维护苏州这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保护全市的山体资源,根据省、市有关规定,苏州市在禁止开山采石的同时,全面开展山体整理复垦和环境综合整治。全市上下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贯彻省人大的决定,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开采行为。到2001年底,已关闭开山采石企业89家,占原有企业的77.4%。已在全省率划定了包括苏州城市规划区和98%以上山地丘陵的开山采石禁采区。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以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为契机,集中力量限制开山采石,调整矿业结构,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为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规范化、法制化,实现长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市为我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是全国主要矿业城市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特别是矿业的不断发展,该市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煤矿、铁矿地面塌陷破坏的土地21309hm2,开山采石占用与破坏土地1430hm2,造成矿区10万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矿坑排水、洗(选)煤水排放、煤矸石堆放、回填塌陷地及开山采石造成矿区水、土、气环境严重污染;井下采矿大量疏干排水造成水资源枯竭;采煤塌陷地破坏水利工程及道路等地表设施;开山采石影响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针对上述状况,文章从构建"绿色徐州"及"生态徐州"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防治对策建议:①加快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严格矿山环境准入制度;②创建"绿色矿山",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重视采煤地面塌陷区的土地复垦,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④加大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挖掘矿山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5.
袁修锦  钱静 《地下水》2013,(1):109-111
常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工业废弃物排放以及长期的开山采石造成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质灾害、地下水污染以及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总结针对以上地质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恢复措施和治理效果,展望今后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孝科  康政虹 《江苏地质》2007,31(3):293-297
禁止开山采石后,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是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必然要求。结合南京市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实践,在对该项工作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矿山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上对进一步做好废弃矿山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建筑石料矿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已禁止或限制开山采石,使得该地区的建筑石料供求趋于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建筑石料资源,在对苏锡常及上海地区建筑石料开发利用现状和“十五”期间情况作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十五”期间建筑石料用量和开采规划。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障和促进全小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根据规定的禁采区域、地段,南京市将划定8个禁采区和禁采带。提出了限采在短期内将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江苏地矿信息》2002,27(5):25-27
按照国家有关通知精神和全国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会议要求,自去年9月以来,江苏开展了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介绍了在关闭乡镇小煤矿,严格限制开山采石,全面整治砖瓦窑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韩西平 《地下水》2010,32(5):100-101
2000年7、8月的特大暴雨使紫阳县遭受到有史以来的惨重损失,县城区山坡变形,交通中断,襄渝铁路安全运行受到威胁。本文对紫阳县城东三岔路口变形山坡崩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边坡高陡的地形、开山采石及降雨是边坡变形崩塌的主因;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提出了削坡除险后边坡锚喷加固的范围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以风火山流域某阴坡坡顶、 坡底和阳坡坡底活动层土壤水热及气象资料为基础, 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壤水热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融化阶段, 除表层5 cm外, 阴坡坡底各深度土壤开始融化日期均比坡顶早, 比阳坡坡底晚; 阴坡坡脚各深度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坡顶和阳坡坡底。在冻结阶段, 开始冻结日期在阴坡坡底均比坡顶早, 但比阳坡坡底晚; 阴坡坡底各深度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坡顶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在20 cm、 100 cm、 160 cm深处高于阳坡相应土层的含水量, 但在5 cm、 50 cm深处, 稳定冻结后两者的含水量差异较小。在整个冻融过程中, 阴坡坡底土壤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弱于坡顶及阳坡坡底, 但其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于坡顶及阳坡坡底。植被生长发育受水分和热量条件的制约, 不同地形条件下水热时空变化差异将影响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 上坡位植被可能因为水分胁迫而退化, 出现荒漠化现象, 而下坡位由于受侧向流的影响, 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强烈, 植被不会发生显著退化; 在不同坡向之间, 同一坡位阳坡植被退化程度可能大于阴坡。  相似文献   

12.
黄越 《江西地质》2000,14(1):28-35
21世纪初期是江西经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矿产资源状况及面临的严峻形势的分析,指出了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提出了实施江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方面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大比例尺重力勘探工作中,近区、中区地形改正误差对重力总精度影响较大。在实际工作中,近区域地形改正一般采用实测或用地形图读图计算;中区地形改正一般采用地形图读图计算,《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只考虑地形图高程精度对重力总精度的影响,忽略了地形图平面坐标精度对重力总精度影响。这里从锥形、扇形基本地形改正公式推导出发,探讨不同比例尺,不同高程,平面精度对重力总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地形改正精度对地形图比例尺及高程,平面精度要求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水文过程对水环境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生态水文过程对水环境影响的国内外研究主要包括生态水文过程的形成、基于生态水文格局分析的生态需水研究、流域尺度上生态水文过程对水文、水质和水生态的影响以及理论、方法与模型研究;但这些研究尚未过渡到生态水文过程的揭示上来,我国的生态水文学研究尤为薄弱。未来生态水文过程与水环境安全调控研究中的主要议题包括:①生态水文过程形成、演化及驱动机制分析;②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生态需水时空分异;③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地表水水质分异的影响;④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水的生态空间变化;⑤近海陆域生态水文过程与近海水质调控;⑥基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生态水文模型研究;⑦基于水环境安全的生态水文决策与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梧州市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研究及垂直分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岗岩风化壳由表及里有不同的风化等级。认识风化程度的差异,给出各风化层的判别标准,这对于风化壳工程地质性状的研究,评价建筑场地的稳定性极为重要。本文在系统地搜集梧州市花岗岩风化壳的地质资料和已有的土工试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薄片显微照像分析、颗粒分析。结合城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特点,给出了梧州市花岗岩风化壳垂直分带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广西打狗河为例,对比分析河流东、西两岸地下河的土地覆盖差异及其对岩溶碳汇的影响。打狗河东岸林地占56.13%,耕地占15.15%;而西岸林地、耕地分别只占20.8%、12.95%。但西岸的裸岩和荒地比例大,分别占29.57%和25.95%,而东岸分别占14.19%和10.98%。植被和土壤覆盖差异导致了东、西两岸碳循环的地球化学指标有明显的差异,东岸地下河水的HCO3-、Ca2+、PCO2(平均分别是233.71mg/L、85.5mg/L、909.46Pa)明显高于西岸(分别为177.26mg/L、64.65mg/L、257.37Pa),而东岸的SIC、pH值(分别为0.12和7.40)又低于西岸(分别是0.38和7.85)。因此,东岸有更强的岩溶动力条件,东岸地下河的平均碳汇强度比西岸高14%,其中,东岸下桥地下河的碳汇强度是西岸旦峒地下河的3.7倍。东西岸地下河水的δ13CDIC、TOC资料也进一步证明了土地覆盖条件对地下河岩溶碳汇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开裂对地基板弯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地基板的配筋设计均按弹性体计算得到的弯矩进行,这在理论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地基板是高次超静定问题,地基板开裂后其弯矩会有较大的改变。笔者通过合理模拟地基板裂缝开展过程及土.结构的相互作用,采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对地基板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不同计算方法及裂缝对地基板弯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按平面问题计算得到的弯矩比按空间问题大40%左右,地基板开裂后弯矩减小,且裂缝越多,弯矩减小越多。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土壤干层发生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土壤物理学和生态学及其交叉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我国黄土高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回顾土壤干层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土壤干层的概念与特征、评价指标、形成原因与危害、不同尺度时空分异特征及调控对策等,针对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和植被退化现状,提出土壤干层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建立统一的土壤干层动力学量化指标、干层内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有效性、土壤干层强度对土壤—植被—大气传输体(SVATs)中水分运移的影响、土壤干层发生发展过程和时空演变规律、土壤干层预测模型及其调控机制。此外,土壤干层的研究应结合当前植被恢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在气候变化和剧烈人类活动背景下,开展黄土高原土壤干燥化与土壤水资源影响及其调控对策研究,将是水科学与生态学领域长期面临的科学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As a type of negative topography in sand land, blowout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aeolian geomorphology. Especially, multi-directions and long-term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internationally on basic morphology,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coastal sandy blowout.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coastal sandy blowout, the main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coastal sandy blowout in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morpho-dynamic process, and research methods was summarized.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research on coastal sandy blowout, it was proposed tha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coastal sandy blowout in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morphology-material-dynamic proces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blowout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fluence of blowout on the beach-dune dynamic environment and foredune restoration.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交通桥和生产桥的支承结构大部分坐落在两侧渠坡上;运行期间的荷载(特别是水平荷载)通过桥墩和承台传到置于渠坡的桩基础上,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将产生桩、土分离及不均匀沉降,拉裂基础与渠坡结构层的结合,影响渠道的防渗效果。为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需要掌握渠坡斜面上基桩的变形机制。作为研究环节之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渠坡上基桩的水平承载机制,结果表明:基桩处在渠坡上的抗变形能力要比处在水平地基上的抗变形能力弱,水平承载能力比基桩处在水平地基上的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