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 言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在已经获取的知识上不断向前推进、深化的进程。科技档案是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科技档案可为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基础材料。我台的科技档案正是记载和反映了我台在科学技术研究和科研基础建设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保存和参考价值的科技文件材料。它是我台研究、技术人员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是科学资源重要的储备 ,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开发、利用、共享这一宝贵资源 ,我们根据档案室所掌握的资料 ,编辑了我台建台以来科学技术研究获奖成果明细表。旨在为我台领导和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2.
太阳及其业余观测李恩杰太阳巨大而明亮,是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体。从古至今,它一直是天文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在古代,人们靠肉眼或一些简单的仪器,观测和掌握了太阳视运动的规律,并由此制定出相应的时间历法。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太阳的观测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动員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羣众,鼓足干劲,在全国各地掀起一个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技术革命羣众运动,大会决議: 一、开展建国十周年科学技术献礼运动。大会号召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紧密围繞当前工农业生产特别是“三大元帅”“两个先行”等中心任务和国防建設的要求,在科学技术的发明創造方面作出貢献,以促进生产大跃进和科学技术的大跃进。在今年內特別应当为实現党中央提出生产1,070万吨鋼的号召而奋斗。献礼动的具体办法另定。二、为了集中反映羣众在社会主义大跃进中的科学技术成果、交流发明创造的經驗、  相似文献   

4.
聶荣臻副总理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提出了“苦战三年,基本改变我国科学技术面貌,爭取在1962年完成十二年科学技术規划,赶上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庄严号召,全体代表一致热烈拥护,并愿为完成这一伟大任务貢献出一切力量。大会要求科协各級組織,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发动大規模的技术革命的羣众运动,并积极协助各有关部門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发揚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爭取在1962年或更短的时間內,完成十二年科学技术規划;并爭取各地方科学規划的提前实現;为建成現代工业、現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祖国,更早地实現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给地球带来光和热,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经过几百年的研究,天文学家发现,太阳并不是一颗简单发光发热的宁静恒星,它上面经常发生常人不可理解的现象和过程。太阳光球表面的暗黑斑块——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它的数量随时间变化有约11年的周期。太阳上有多种活动现象,太阳大气活动区中能量释放的过程——太阳耀斑,太阳日冕物质由太阳向外部行星际空间抛射的活动过程——日冕物质抛射,等等。总之,太阳活动丰富多样。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对航空航天以及通讯等现代科技活动的影响更加显著,这进一步增加了天文学家对太阳的研究动力。那么近几年来太阳活动情况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6.
在太阳系中,水星是难以观测的行星,不仅地面不易捕获到它,空间探测也难以进行。迄今为止,只有一艘飞船飞到过水星近旁。那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水手10号”飞船。如今行星科学家的注意力又转向了水星。这主要因为今天有比较好的空间科学技术作基础,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来研究水星积累了许多知识,而且科学家觉得重新访问这个被太阳长期炙烤的“小炉渣”具有巨大意义。因为水星位于行星系统的一端,认识了水星对于了解所有类地行星,包括地球在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文学会图书信息出版工作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9~21日在安徽黟县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和南京大学天文系、北京天文馆的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上共宣读了16篇论文。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天文学知识创新工程业已启动的条件下图书信息出版工作的定位问题。代表们一致肯定了图书信息出版工作在知识创新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图书、信息、出版历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建设,也是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重要窗口。在当前知识创新工程中,科研更离不…  相似文献   

8.
一、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大跃进的新形势,更好地担負起技术革命新时期的重大任务,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門学会联合会(以下簡称科联)、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以下簡称科普)全国代表大会一致同意科联全国委員会和科普全国委员会的联合建議,批准科联、科普两个团体合併,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科学技术团体,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簡称中国科协)。二、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的、全国性的科学技术群众团体,是  相似文献   

9.
[美]基普·S·索恩著 S·霍金序 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大32开589页定价30元此书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推动丛书”系列之一,著名的《时间简史》作者S·霍金亲自为此书作序,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过去人们常想,地球表面显然是平直的,它要么无限延伸,要么存在着边界,如果谁愚蠢地走得太远,他准会落下去。麦哲伦和其他环球旅行者的安全返回,令人们相信地球表面是弯曲的,自我封闭为一个球面;但人们仍然想当然地以为,这个球存在于欧几里得几何法则意义上的平直空间,即平行线永不相交的空间。然而1915年,爱因斯坦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中国历史上唐、元、清几次大规模天文大地测量的情况,并从当时使用的方法和仪器,探讨了中国历史上地理坐标和经纬度的形成和发展,文章还从两种不同的地理坐标系出发,指出了中国历史上地理坐标的特点、古代测地方法和现代测地法的联系、中国现代测地法与外国测地法的互相影响,从而证明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宝贵贡献以及学习困外先进技术对发展本国科学技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天文学报是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一种全国性学术刊物,它将认真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鸣”的方针,反映我国天文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讨论与经验交流,报导天文学的进展和学术动态,以促进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使它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本刊主要登载我国天文方面的下列各类文章:(1)学术论文和讨论;(2)研究工作结果;(3)技术革新成果介绍;(4)古代天文学整理介绍;(5)专业调查研究报告;(6)学术简讯。通俗性的科学普及文章均不刊登。三、来稿行文必须简洁扼要,力避与主题无关的冗长叙述;同时要求通畅易懂,克服  相似文献   

12.
哈雷彗星1984年9月到1986年4月的观测期,对彗星科学研究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在此期间,人类第一次用现代科学技术记录下彗发形成和消失的整个过程。 在哈雷彗星接近太阳和地球时,天文学家观测  相似文献   

13.
从1923年第一架模拟星空的天象仪出现在德国慕尼黑德意志博物馆以来,天象仪已经走过了80年的历程。在这80年的时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代表着高科技水平的天象仪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引发了一系列的革命,从最简单的表演星空的天象仪,发展到太空型天象仪和数字天象仪。作为天象仪表演平台的天文馆也经历了天象厅、太空剧场和数字宇宙剧场的发展。天象仪和天文馆在  相似文献   

14.
台湾小记     
2008年7月19日至25日,北京师生一行26人,来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参加“2008京台天文夏令营”活动。作为两岸青少年科技交流的一部分,京台天文夏令营始于2006年,是由台湾向阳公益基金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和北京天文馆联合举办。每年一次,在北京和台湾轮流举办,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了。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元史研究会、中科院自然史所、中国科学技术馆等单位和邢台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纪念郭守敬诞辰77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9日至22日在河北省邢台市隆重举行。 郭守敬是我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诞生于邢台,邢台市为了纪念先贤,启迪后人,1984年为其建造了纪念馆。郭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2月4日至7日,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召开第四届工作会议。出席本届会议的代表共49名,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各地方天文学会、天文台、系、厂、馆、出版社和青少年宫(天文部分),还有特邀的科学家和教授等。 会议期间,普及委员会委员陈晓中、杨建、张明昌、沈凯先、李挺等都作了报告。这些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简讯·出席国际科学技术馆学术研讨会1997年11月6日至8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倡议下,由东方基金会主办,在里斯本召开了国际科技博物馆学术研讨会,会议重点研讨的是世界科学技术博物馆面对新形势,如何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如何保护文物等等。与会代表约50名,来...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地要求天文望远镜的改进.最初主要依靠肉眼来进行天文观测,所以当时望远镜的光学性能要求是根据眼睛来提出的.当照相方法在天文上得到应用以后,望远镜的设计制造就从照相的要求上去考虑了.现在光电技术已开始愈来愈多地在天文上应用了,这又对望远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目前,大型的天文望远镜主要是用来作照相观测(包括直接照相和光谱照相);光电观  相似文献   

19.
太阳耀斑是太阳表面最为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经典的太阳耀斑被定义为色球谱斑的突然增亮现象。后来人们又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群中或周围观测到突然增亮现象,人们称它们为白光耀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观测设备也不断改进和更新,对太阳  相似文献   

20.
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白天夜晚,当抬头遥望浩渺的太空时,可能都会发出这样的设想:如果能上天遨游一番,体验一下飞天的感觉,该是怎样?今天,人类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武装下,可以通过造价高昂、耗能巨大的宇宙飞船来实现这一梦想,而在古代,这种梦想则只能寄托于神话和幻想了。古代关于飞天的幻想非常多,这里只讲两个与牛郎织女有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