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工程环境研究雏议随着人口的膨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以致在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宣告:“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迫切任务”。我国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  相似文献   

2.
江苏海岸潮滩沉积环境及其可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杨帆  朱晓东 《江苏地质》2003,27(4):203-206
凭借着独一无二的地质、地貌、海洋、气候、土壤和生态特征,江苏潮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却又受着不利自然条件及不合理人类活动的限制。江苏潮滩沉积表现出4个水平相带:草滩(湿地)沉积带、盐蒿泥滩沉积带、泥一砂混和滩沉积带、粉砂滩沉积带。潮滩是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它极容易受到湿地围垦、低效的生产方式、酷取滥采、环境污染等人类扰动的破坏。基于以上认识,提出顺应潮滩自然演变,人类活动与潮滩沉积环境的和谐开发利用及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3.
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是人类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实质,并论述了各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作用,指出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和人类欲望的不断膨胀是产生和激化环境问题的根源,而科技力量的负作用是环境问题重要影响因素,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和科技两面性。  相似文献   

4.
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人类目前惟一生存环境——地球的基础科学。地球科学通过对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等研究,以提高对地球的认识水平,并利用这种知识为解决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优化、减轻灾害等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与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工程活动下的冻土环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8,他引:29  
吴青柏  朱元林  施斌 《冰川冻土》2001,23(2):200-207
冻土与人类活动及环境息息相关,人类工程活动能诱发冻土环境、生态环境变化和冻融灾害及工程稳定性变化,因此,人类工程活动下的冻土环境变化及冻融灾害问题已日益引起国内外冻土研究的重视。人类工程活动加快了冻融过程变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主要从冻土稳定性、地面敏感性评价;冻土环境与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及相互关系;冻土环境保护和土地合理利用;冻土区生态环境研究等四个方面评述了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对冻土环境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6.
露采矿山是江苏的主体矿山,占用并破坏大量的土地资源,资源禁采后,采矿宕口的复垦给土地资源紧缺的江苏带来了增量土地资源的广阔前景,尤其是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复垦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分析全省露采矿山占用与破坏土地资源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初步估算全省露采矿山可复垦的土地资源面积及可复垦土地资源类型,并对土地复垦产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估,为露采矿山环境治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防灾等科学问题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研究以及在钻孔深井内进行的地震、地球物理长期观测得到飞速发展,并取得了初步的观测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日本、德国、美国在深井长期观测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展示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江苏东海现场开展深井地球物理综合观测的初步方案及其观测研究前景。该深井观测站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无地面干扰的综合性深井地球物理和流体长期实验观测站,预期可以获取客观真实的深井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开创中国零干扰条件下地球科学观测研究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开采活动为人类活动提供能源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地表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给人类活动甚至人类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迫使人们不得不开展对由煤矿开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预防与治理研究。本文综述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环境水文地质学及环境学发展的方向,指出该研究存在的问题,给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铅是污染人类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有害元素。环境中的铅(空气、粮食、餐具、涂料、油漆、化妆品等)通过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进行血液。通过血铅的测定,并结合生理、生化、临床等其它指标,可用于临床诊断或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北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控制和影响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的因素和地质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于古地理,古水文,古植被和古土壤等几个方面,其主要标志有河道变迁,湖泊洼淀演化,海岸线变迁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植被土壤的演化等。本文从以从几种标志入手,分析和恢复历史时期的地质环境演化,并对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环境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受武广客运专线金沙洲隧道施工抽排大量地下水的影响, 2007—2012年广州金沙洲发生了大规模岩溶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质灾害,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防治地质灾害,采用综合地质调查、地下水位监测、地面沉降监测、物探、钻探和试验等手段勘查和研究,建立了完善的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发育程度和地质灾害分布特征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选择地下水位变化量和地面沉降量这两个与岩溶塌陷最直接、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参数,从预警预报参数选择、时间尺度选取、判据分析计算、预警预报方法、模型系统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研究,选取临界日综合地下水位变化量和临界日综合地面沉降量作为预警预报判据,结合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立岩溶塌陷预警预报模型系统。成功地预警预报了两起岩溶地面塌陷,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说明该岩溶地面塌陷预警预报模型系统实用、有效,为金沙洲防灾减灾提供地质科学依据,为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甘肃天水市北山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深入分析天水市北山地质灾害发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实验数据和已有成果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天水市北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成因。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分析和探讨,揭示了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力学性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可为进一步治理该区的各类地质灾害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对预测研究区未来地质灾害发生、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实际意义。研究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和泥石流沟等五种类型,其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北山的阳坡,形成了数条滑坡群沟。滑坡类型以混合式、中层、小型黄土滑坡为主;崩塌类型以人为黄土崩塌为主;不稳定斜坡主要属黄土型,主要位于滑坡或阶地前缘以及人类居住区;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滑坡体上;泥石流沟灾害,按物质组成属于泥流沟,按流域形态属于山坡型,按流体性质属于稀性,按水动力条件属于暴雨型。  相似文献   

13.
金沙洲可溶性灰岩分布面积广,岩溶洞隙发育,洞隙及地下水的连通性强,上覆第四系松散土体中软土广泛分布,客观存在岩溶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的地质环境条件。2007年4月起,受某高铁隧道施工抽排地下水的影响,金沙洲地下水出现异常波动,引发了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文章根据监测数据,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岩溶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受控于地下水位的变化,地下水位波动至基岩面附近时,是地面塌陷较活跃的时期,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呈正向相关。文章进一步对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关系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地下水位尚未恢复正常的区域仍存在地面塌陷及地面沉降的隐患。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白云区夏茅村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严重,塌陷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极其复杂,隐伏灰岩岩溶土洞发育强烈,溶洞、土洞规模较大,且发育多层溶洞,溶洞间相互连通,岩溶塌陷区基岩面起伏较大,高程变化剧烈,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较大,底部粉质黏土层土洞发育,土体中规模巨大的土洞是产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基础条件。基岩断裂构造带及其影响带范围内,岩石破碎,形成导水断层,存在地下水迳流通道,沿断裂带地下水循环活跃,溶蚀强烈,形成岩溶强发育带,为岩溶塌陷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区内楼房基础施工扰动了地下水和土洞间的平衡状态从而成为了地面塌陷发生的诱发因素。运用7项地质环境条件指标和5项经济人口指标分别定性评估岩溶地面塌陷的易发度和易损度,并将二者叠加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夏茅村潜在地质灾害风险大,只有严格控制地下水动力条件,才能避免再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15.
Environmental geology in loess areas of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re are several unfavorable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e loess area of China. The major purposes of environmental geology studies in this region are to expound the causes of these hazards and to determine treatments. Geological hazards include endemic diseases, depletion of groundwater, land subsidence, ground fissures, soil erosion, and collapsibility of loess. This article is a summary of studies regarding these hazards. Keshan disease and Kaschin-Beck disease, for example, can be prevented and cured by adding selenates to table salt. Ponds can be constructed on the loess plateau and dikes around farmlands to collect rainfall to recharge groundwater resources. Excess extraction of groundwater is the major cause of land subsidence. Ground fissures in Xi'an are primarily caused by tectonics, but over-extraction of ground-water strengthens its activity. Observation st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forecast and prevent landslides. Planting trees in a regional shelterbelt is the primary measure necessary to prevent soil erosion. As a result of these geological studies, valuable experience in preventing collapse of loess in China has been gained.  相似文献   

16.
张宗胜 《中国岩溶》2022,41(6):880-894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海北片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广花盆地边缘地带,第四纪软土、砂土以及隐伏岩溶发育,早期因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诱发了群发性岩溶地面塌陷。文章在分析地质环境概况的基础上,研究了区内岩溶地面塌陷的发育特征和成因机理,认为溶洞土洞发育是先决条件,导水断裂发育是必要条件,因施工引发的地下水位下降是主要触发因素,F1断裂带附近仍具备发生岩溶塌陷的可能性,控制地下水水位标高在?3.0 m以内,地下水水位波动范围在1.5 m以内,可以大幅度降低岩溶塌陷发生概率,可以以此作为预警报警阈值。研究结果可以为佛山市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北部石膏矿区发生了20多起采空塌陷灾害。由于传统的采空区地表土体变形监测方法均难以满足采空区地面塌陷监测超前预报的要求,为解决石膏矿区采空塌陷监测预警机制缺乏的问题,邳北石膏矿区开展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监测预警工作。根据前期调查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成果推导石膏矿地面塌陷机理,并采用光纤传感器对采空区上覆...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详细调查重庆中梁山地区的岩溶地面塌陷灾害情况,分析出该区地面塌陷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嘉陵江组中的地势低洼处、断层和溶槽处,多发生在降雨量大和地下水水位陡降时期,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数量较多,以土洞型为主;其致塌的力学机制以真空吸蚀作用和潜蚀作用为主,多种作用为辅;在具备岩溶塌陷发生的地质条件下,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强排水、降雨和村级公路修建与运营过程中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根据岩溶地面塌陷的致塌力学机制和诱发因素,提出预防降雨形成的地表水过度聚集,隧道建设避免地下水陡降,村级公路和隧道选址避开岩溶发育区域等措施,以防止岩溶地面塌陷发生。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市矿产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开采历史悠久,诱发了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多种类型的地质灾害。为摸清徐州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危险程度,更好地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徐州市地质调查和徐州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徐州市近年来的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工作,阐述了各种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了徐州市各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成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并结合灾害地质环境条件,预测了各种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目前,徐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为其他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滑坡,崩塌,矿区地质灾害,地面沉降,活动断裂,地震,岩溶陷落柱,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污染,地表水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环境作为评判因子,应用综合评判原理与方法,通过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研究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较好。较差,差4个区12个亚区,并就各区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各环境地质事件发育特征及危害程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