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8):1-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增强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提高矿产资源管理宏观调控水平,加大国家财政对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的有关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以下简称地勘基金)。为加强地勘基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大国家财政对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第一个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大国家财政对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立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第一个配套文件。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余年的地质勘查和矿山建设,奠定了湖南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赢得了"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和过渡时期的管理模式之后,湖南省的矿产资源管理正逐步由行政手段为主转为以法律手段为主,由直接组织或干预地勘单位的勘查和矿山企业的开采活动转为以矿业权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湖南省矿产资源面临着自然禀赋存在缺陷,开发成本高、难度大,保有储量消耗过快,接替资源不足,地勘投入短缺,矿业结构失调,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为此,应采取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业市场,实现地勘业和矿业开发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地质勘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等措施,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省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出台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项目监理暂行办法》,以加强中央地勘基金(周转金)项目监督管理。《办法》是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的,内容不仅包括监理单位的资质要求、职责权利与义务等,还涵盖了监理程序、重大事项的处理以及纠纷处理等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内容。《办法》规定,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监理实行合同制管理,  相似文献   

6.
省十二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青海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全国的地位,第一次将青海作为战略资源要地写进了党代会报告。我们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再接再厉、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找准着力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一,以保障发展为着力点,大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地质找矿战略行动,力争在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我国重要战略资源要地"。我们一要做大地勘投入规模。利用已有的优惠政策和市场制度平台,吸引和加大社会地勘资  相似文献   

7.
记者从省国土资源厅于1月23日组织召开的黑龙江省级地勘基金启动工作会议上获悉:黑龙省省级地勘基金建设筹备工作已完成,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了2014年省级地勘基金工作重点。预计2014年,我省将实现1亿元地勘基金投入到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开发中,矿产资源市场机制将进一步完善,资源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中央地勘基金不是“免费午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界翘首以盼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近日终于出台。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布《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央地勘基金年内将启动,财政部初步考虑安排20亿元。对中央地勘基金,业界人士有这样两种心态:一种认为,基金是块“唐僧肉”,不要白不要;另一种则认为,基金搞不好会弄成个“烫手山芋”,可不是好要的。一前一后,到底该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9.
中央与省级地质勘查基金协调联动工作视频会议的召开表明,今后,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间的联动将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同时更表明,我国以地勘基金为手段的找矿突破政策平台,也进入到实质性实施阶段。众所周知,地质勘查基金的设立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使矿产资源供应能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就必须强化地质勘查工作,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原有地勘队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地勘队伍实行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对不同性质的地质勘查工作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采取事业机制管理方式,将由新组建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对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采取企业机制管理方式,逐步发展成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1.
“属地化管理”三年多来浙江地勘队伍自觉融入区域经济建设,在继续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证和地质科技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地质勘查工作新领域,为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地勘队伍的改革和发展也取得了新的业绩。属地化为浙江地勘队伍创造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2.
《青海国土经略》2007,(5):49-49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青海总队(简称建材地勘青海总队)隶属中国中材集团公司,是从事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的中央事业单位。现有职工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地勘工作体制机制实现地质找矿新突破的若干意见>(青政[2010]21号)精神,进一步吸引企业资金参与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加快地质勘查进程,确保"358"地质勘查工程目标任务的实现,现就鼓励企业资金投入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作出如下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中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如何才能加快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勘基金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合作项目,做好全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力争早日实现地质找矿更大突破”。下面,笔者分别从“一查”、“二合作”、“三加强”、“四结合”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1995年7月11日—12日,广西地矿厅和河池地区行署首次联合举办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展销会,会址设在河池市,与会代表130余人。展销会提交大会展销的矿产资源勘查成果38项,引资勘查项目38项。经买卖双方三天的洽谈,涉及到的项目25项,会议期间签订矿产资源勘查成果合同协议4项,愈千万元,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地勘资金多渠道来源开辟了新路子,对促进地勘单位地质找矿工作及勘查成果有偿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日前,国土资源部出台《地质勘查单位质量管理规范》,旨在统一地质勘查单位的质量管理标准,切实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在地勘单位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整体提高地勘单位科学管理水平,确保地质工作质量。《规范》对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基本要求、组织机构和职责、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3日,记者从柴达木绿色找矿勘查大会战座谈会上了解到,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海西地勘领域,加快海西地勘进程,海西州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拟与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设立绿色勘查投资基金。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车长波,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主任张作衡,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汝坤,州委副书记、州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孟海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正>动态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网开通3月12日下午,徐绍史部长与中央地勘基金领导小组副组长、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张少春共同开通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网,网址为www.cgef.org.cn。中央地勘基金领导小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青藏专项"实施以来,大量省外地勘单位积极进驻我省,广泛参与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及矿产勘查工作,使我省地勘工作逐步呈现"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态势。据统计,今年在青工作的省外地勘单位80家(含合作、协作单位33家),从业人员达到6000人。外省地勘单位进入青海从事地质勘查,缓解了全省地勘技术人员紧张局面,为青海"358地质勘查工程"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做好对省外地勘单位的服务和监管工作,了解省外地勘单位对我省地勘项目管理及激励政策等的意见建议,我局按照省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重要成果,是国家大数据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支撑。当今地质资料管理软件种类繁多,服务标准不一,信息孤岛严重,迫切需要新技术及提供标准统一、信息及时共享的服务手段,云平台技术为解决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共享提供了契机。本文以地勘基金成果数据为管理对象搭建云平台系统,设计了统一地勘服务标准的总体架构,对地勘基金成果数据进行分类与存储设计,并详细设计了地图检索、地质图服务管理、项目全流程展示等应用功能,从技术实现的角度阐述了系统的开发环境、集群节点部署等关键技术。以贵州省为例,实现了省区整装勘查项目、地勘基金项目地质数据的有效管理与查询。实践证明,基于云平台的地勘基金成果管理系统,能有效支撑地勘成果服务,为地勘基金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