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浅谈防震减灾中的地方地震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地震工作如何实现防震减灾目标,从而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并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是理论和实践上颇值探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该文对地方地震工作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重要性、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40年来,河北的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地震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地震工作者和各有关部门,为建立、推进和发展我省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特别是“九五”、“十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防震减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体系,加大投入、夯实监测预报基础,加强综合防御、依法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与成绩。认真、全面、科学地对河北省40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于我们发扬成绩、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烟台市防震减灾情况,着重就地震综合防御、震后应急反应、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简要阐述了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重要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林文惠 《高原地震》2007,19(1):60-64
0 引言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在2000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提出了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紧急救援三大体系的工作任务。在2004年的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国家又进一步提出了要实现防震减灾三大战略要求:防震减灾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全面防御;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酒泉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震局的指导帮助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坚持“监测预报是基础、抗震设防是重点、应急救援是关键”的工作思路,始终把防震减灾工作当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一件大事来抓。按照四大战略要求,依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各级政府职能的发挥,依靠社会各界及公众的积极参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地震应急三大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惠森 《高原地震》2007,19(2):69-70,51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防震减灾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工作中只有有效地发挥政府职能,整个防震减灾事业才能得以较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各级政府发挥、运用防震减灾中的职能的情况,用实例说明在我国地震工作方针和防震减灾政策指引下,各级政府发挥防震减灾的举措和成效,指出这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各级政府发挥、运用防震减灾中的职能的情况,用实例说明在我国地震工作方针和防震减灾政策指引下,各级政府发挥防震减灾职能的举措和成效,指出这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9.
《地震学刊》1997,(2):84-85
介绍了苏州市近年来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及地震科技知识宣传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在地震应急方面成功地经受了南黄海6.1级地震的检验,提出防震减灾工作应以预防为主,走综合防御之路。  相似文献   

10.
卢志光 《高原地震》2007,19(2):71-72,49
西部边境山区,地理位置特殊,一向为主要的战略要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差,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经济条件落后。西部边境山区地貌和地质构造复杂,具有诱发破坏性地震的条件和受邻近地区地震影响的可能。而边境山区防震减灾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以及问题和困难,难以适应当前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要做好边境山区防震减灾工作,树立国门形象,提高国际影响,边境山区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强化措施,提高防震减灾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防震减灾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做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西部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清康熙临汾大地震的应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书勤 《地震研究》1996,19(3):234-238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存在诸多困难的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在借鉴一些基层地震部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出了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当前地震预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地震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震震情是社会公众敏感的问题。1991年1月中旬,江苏盐城、镇江、无锡等地因震情泄露而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以镇江为例,概述了以电话潮、抢购热、防震风、保险热、谣言惑众、异常骤增为表现形式的社会效应;介绍了地方政府发挥领导指挥机能,采取富有成效的应急对策,市县地震办公室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配合,迅速平息地震风波,取得显著成效;最后从行为评估、得失评估、预测预报、震情保密、社会宣传诸方面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进一步发挥政府减灾职能作用,做好地震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75年2月4日海城M7.3级强烈地震成功的预报,创造了20纪地球科学史和世界科技上的奇迹。文内回顾了成功预报的过程: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决策;对群测群防工作的落实;辽宁地震科技人员对地震发生的典型性地体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综合分析。证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防的。从而增强了对地震预报的信心,激励地震工作者在地震学科中不断的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介绍了永登5.8级地震引起的各种不良社会现象和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同时,就这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重建家园的经济预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估算。可供从事地震社会学的同行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何熙平 《华南地震》1993,13(1):95-99
广东省八九五一系统系广东省各级政府组织、领导、协调防震抗震救灾工作的机构。防震抗震救灾一体化,省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合作,省、市、县分级负责是该系统的指导思想和运作特色.该系统决策层次高,协调能力强,日常工作有保障,建立以来在防震减灾的组织、规划、宣传、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促进了广东省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城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策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城市特点的研究和分析,结合以往的地震科普工作,探讨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方法,提出了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对象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