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内蒙古浩尧尔忽洞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西段中元古代白云鄂博台缘凹陷带西部,矿区内有大面积花岗质岩体和岩脉出露,其岩性主要包括石英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通过岩相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区域上同类型岩体的侵入时代,认为浩尧尔忽洞岩体形成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同碰撞-后碰撞环境。其中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该环境下由于板片持续俯冲,引起俯冲板片及地幔楔发生熔融,其上侵带来的热量致使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形成该类型岩石的母岩浆;石英二长闪长岩形成于碰撞后隆起环境,是加厚下地壳熔融的产物;碱长花岗岩属于晚造山期A型花岗岩系列,该阶段地幔玄武质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物质熔融,部分与其发生混染。结合浩尧尔忽洞金矿的成矿年龄、成矿流体特征及赋矿岩石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岩体的侵位提供了矿床形成必不可少的热量及部分成矿流体来源。  相似文献   

2.
民和盆地中、新生代红层在甘肃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进行划分对比有利于资源的勘探开发。本文根据红层的沉积韵律、古生物组合等原则,将民和盆地中、新生代红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中侏罗统享堂组、上侏罗统大通河群、下白垩统河和群、上白垩统民和组、下第三系西宁群、中新统咸水河组等六个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3.
均洞花岗岩体出露于钦杭结合带西南部,对揭示桂东北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岩石组合为石英黑云母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岩.文章运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获得均洞岩体的结晶年龄为423~430 Ma,为加里东期造山作用的产物.均洞岩体的SiO2含量较低(55.47~62.95 wt%);其中一...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含铀层位为下白垩统苍溪组,主要矿化产在苍溪组第一韵律层下部砂岩或砾岩层中。岩矿鉴定表明,主要含矿岩性为细—中粒砂岩,砂岩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含少量黄铁矿。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含矿岩石中除了矿物碎屑石英、胶结物方解石和黄铁矿外,还含有钛铁矿、方铅矿和铀石。铀石为岩石中铀的主要存在形式,少量铀以沥青铀矿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5.
后石湖山杂岩体是与垮塌破火山口有关的碱性环状杂岩体, 主要由呈环形分布的碱性火山岩、环状岩墙(斑状石英正长岩)、嵌套的中心复式岩株(晶洞碱长花岗岩和斑状碱长花岗岩)和锥状岩席(石英正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表明, 斑状石英正长岩环状岩墙、石英正长斑岩和花岗斑岩锥状岩席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19±3Ma、121±2Ma和121±2Ma.该环状杂岩体火山岩与侵入岩的形成年龄相近, 体现了它作为火山-侵入杂岩体的特征.斑状石英正长岩富碱(Na2O+K2O=10.0%~10.5%), K2O含量较高(5.21%~5.42%), 具正的Eu异常(Eu/Eu*=1.05~1.40).碱长花岗岩和斑岩均具有富碱、高FeOtot/MgO、Ga/Al、Zr、Nb和REE值(Eu除外), 以及低Al2O3、CaO、MgO、Ba、Sr和Eu含量的特征, 都属于A型花岗岩质岩石.其中斑岩为铝质A型花岗岩, 具有高的初始岩浆温度(880~901℃).所有A型花岗质岩石均具有较富集的Nd同位素组成, εNd(t)值变化于-13.9~-12.2之间.斑状石英正长岩是下地壳中-基性麻粒岩和片麻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幔源玄武质岩浆混合, 后又发生单斜辉石分离结晶的产物; 碱长花岗岩源于上地壳长英质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幔源玄武质岩浆混合, 随后经历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而成; 斑岩是受幔源岩浆底侵加热的上地壳长英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 并经历了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而产生.该环状杂岩体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 (1)火山爆炸性喷发形成大量的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 (2)地下岩浆房空虚导致压力下降, 其顶板围岩失稳而沿火山口周围近直立的环状断裂垮塌, 形成塌陷的破火山口.与此同时, 下覆岩浆房的岩浆被动挤入环状断裂而形成斑状石英正长岩环状岩墙; (3)浅部地壳的长英质岩浆房过压, 促使其高温过碱质A型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形成了中心的斑状碱长花岗岩岩株, 这些岩浆的上涌导致上覆围岩产生倾角中-陡的、内倾的锥状裂隙, 为石英正长斑岩锥状岩席侵位提供了空间; (4)浅部岩浆房复活, 高温过碱质A型花岗质岩浆再度上升侵位形成被嵌套的晶洞碱长花岗岩岩株.同样, 这种岩浆的再度上侵导致上覆围岩产生了倾角较陡而内倾的锥状裂隙, 为花岗斑岩锥状岩席提供了侵位空间.后石湖山碱性环状杂岩体的形成是华北东部早白垩世与克拉通破坏相关的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 这种构造体制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19,(4):546-549
通过对赣中于都县形成于加里东期的古嶂花岗岩岩体的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岩石类型、岩石成因及岩浆演化过程,并对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岩相学上,古嶂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白云母组成,其中白云母多为自形-半自形,中-粗粒,应为原生白云母;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SiO_2含量较高,K>Na,CaO含量较低,其A/CNK>1.1,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上,古嶂花岗岩岩体中相对富集Rb、Th、U和稀土元素Ce、Sm、Nd,相对亏损Ba、Sr、Nb,属于低Ba-Sr范畴花岗岩。岩体稀土总量较低,相对富集轻稀土,有明显的Eu亏损,古嶂花岗岩应属于S型花岗岩。本文研究的古嶂花岗岩应为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中地壳物质在较低温度下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岩浆,经结晶分异后形成。  相似文献   

7.
《四川地质学报》2022,(4):546-549
通过对赣中于都县形成于加里东期的古嶂花岗岩岩体的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岩石类型、岩石成因及岩浆演化过程,并对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岩相学上,古嶂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白云母组成,其中白云母多为自形-半自形,中-粗粒,应为原生白云母;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SiO_2含量较高,K>Na,CaO含量较低,其A/CNK>1.1,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上,古嶂花岗岩岩体中相对富集Rb、Th、U和稀土元素Ce、Sm、Nd,相对亏损Ba、Sr、Nb,属于低Ba-Sr范畴花岗岩。岩体稀土总量较低,相对富集轻稀土,有明显的Eu亏损,古嶂花岗岩应属于S型花岗岩。本文研究的古嶂花岗岩应为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中地壳物质在较低温度下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岩浆,经结晶分异后形成。  相似文献   

8.
西南天山巴什索贡岩体侵位于下二叠统巴立克立克组中。该岩体主要由辉长岩、石英正长岩及碱长花岗岩组成。从岩石化学等资料分析,辉长岩Si O2含量46.16%~53.89%,为基性岩类,石英正长岩及碱长花岗岩Si O2含量为60.92%~74.6%,属酸性岩类,三者铝饱和指数A/CNK1.1,岩石类型均为偏铝质花岗岩。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激光探针法(LA-ICP-MS),在辉长岩中和石英正长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值分别为(273.95±0.85)Ma、(268.9±1.0)Ma,时代为中二叠世,代表巴什索贡岩体的生成年龄。辉长岩、石英正长岩及碱长花岗岩为碱钙性系列岩石,发生在碰撞后的张驰阶段,该期岩体的构造环境为板内拉伸环境下产物,具有板内裂谷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赣中于都县形成于加里东期的古嶂花岗岩岩体的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岩石类型、岩石成因及岩浆演化过程,并对其形成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岩相学上,古嶂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白云母组成,其中白云母多为自形-半自形,中-粗粒,应为原生白云母;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SiO_2含量较高,KNa,CaO含量较低,其A/CNK1.1,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上,古嶂花岗岩岩体中相对富集Rb、Th、U和稀土元素Ce、Sm、Nd,相对亏损Ba、Sr、Nb,属于低Ba-Sr范畴花岗岩。岩体稀土总量较低,相对富集轻稀土,有明显的Eu亏损,古嶂花岗岩应属于S型花岗岩。本文研究的古嶂花岗岩应为在后碰撞伸展环境中地壳物质在较低温度下部分熔融形成S型花岗岩岩浆,经结晶分异后形成。  相似文献   

10.
火神庙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栾川矿集区西部,为一杂岩体,该岩体与火神庙钼矿床密切相关.目前,人们对火神庙岩体的研究程度较低,严重制约了对火神庙钼矿床成因的认识.系统开展了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50.3±0.6Ma、146.0±0.6Ma和145.1±0.5Ma,为栾川矿集区晚侏罗世第2次大规模岩浆活动的产物.火神庙杂岩体属于I型花岗岩,是不同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上升就位的结果.石英闪长岩是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是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与太华群TTG岩系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混合后上升就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湖南船岭脚锡矿区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船岭脚锡矿为南岭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一大型锡矿床。矿化类型较多,以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接触带矽卡岩型锡矿为主,分布于中侏罗世姑婆山岩体接触带,且具分带性,自岩体内接触带往外依次为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化与成矿岩体及构造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为一与花岗岩有关的中高温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兴安油麻岭钨矿类型的多样性及成矿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麻岭是桂北猫儿山岩体南缘一处新发现的钨矿基地,其北部的牛塘界(中型)、鸭头水(小型)等矿床由于长期开采,矿山保有钨矿资源储量已近枯竭。钨矿体受花岗岩、接触带、地层层位、构造及NE向的断裂构造控制。矿化类型呈多样性,主要有石英脉型、花岗岩外接触带似层状矽卡岩型、内接触带花岗岩型及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有工业价值的主要是前三种,其中外接触带似层状矽卡岩型、内接触带花岗岩型为该区工作的主攻类型。钨矿化主要为白钨矿化和黑钨矿化。  相似文献   

13.
苏州A型花岗岩的岩浆分异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14.
新疆苏吉泉球状石墨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准噶尔苏吉泉石墨矿赋存于黄羊山复式花岗岩体的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和角闪碱长花岗岩接触带,构成NW向延伸的长英质石墨混染带.矿体多呈不规则透镜状,平面上为短轴或近似等轴状,主矿体附近发育有巢状或小透镜状矿体.矿石多具球状构造,石墨球体间为石英和长石组成的致密长英质胶结物,球体除石墨外还有含量不等的粗粒自形长石、石英和云母等.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DTA分析及显微镜下观察,对该矿床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国内其他石墨矿床进行地质学、矿物学研究对比,发现其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最小,放热峰起始温度最高及有序度最好.结合前人δ13C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成矿物质为有机碳,矿床属岩浆成因.  相似文献   

15.
Numerous peraluminous and porphyritic granitic bodies and augen gneisses of granitic compositions occur in the nappe sequences of the Lower Himalaya. They are Proterozoic-to-lower Paleozoic in age and have been grouped into the ‘Lesser Himalaya granite belt’. The mode of emplacement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these granites are as yet uncertain but they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sheet-like intrusions into the surrounding rocks. The small and isolated granite body (the Chur granite) that crops out around the Chur peak in the Himachal Himalaya is one of the more famous of these granites. Several lines of evidence have been adduced to show that the Chur granite has a thrust (the Chur thrust) contact with the underlying metasedimentary sequence (locally called the Jutogh Group). The Chur granite with restricted occurrence at the highest topographic and structural levels represents an erosional remnant of a much larger sub-horizontal thrust sheet. The contact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untry rocks and many of the other granite and granitic augen gneisses in the Lesser Himalaya belt are apparentl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hur granite suggesting that at least some of them may also represent thrust sheets.  相似文献   

16.
谭元松 《福建地质》2010,29(2):101-106
永泰无岩坑钼矿体贮存于成矿母岩燕山晚期中粗粒含黑云母花岗岩边缘相细晶质花岗岩硅化褪色蚀变带中,储矿构造主要为花岗岩岩体顶部的内接触带即岩凸构造,以及区域性北西向断裂的次级裂隙。矿床成因属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  相似文献   

17.
大顶山磁铁矿床位于泸沽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铁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登相营群夕卡岩化大理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与夕卡岩化大理岩关系密切;大顶山磁铁矿床是泸沽花岗岩体侵位过程中沿层交代的产物,其矿床成因属接触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8.
牟东川  罗秀杰 《云南地质》2014,33(3):351-356
云南省腾冲县麻栗坝铅锌矿位于腾冲西北部.该区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剧烈,区内的铅锌矿体产于石炭系上统空树河组中段灰岩或钙质砂岩与燕山期花岗岩接触蚀变带的矽卡岩中,矿体明显受岩体接触蚀变带、地层、矽卡岩多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9.
冯守忠 《黄金地质》2004,10(3):50-55
椅山金矿成矿主要与燕山晚期牛心屯花岗岩有关,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成矿物质具有双重来源——地层与岩浆源。牛心屯花岗岩体内石英爆裂法系统测温资料表明,该岩体在岩浆结晶期后曾有一次普遍的中一高温热液作用——成矿热液源和成矿热源。侵入石缝组接触带的牛心屯花岗岩体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从岩体进入围岩的元素有Si,K,Na,Fe^3 等;围岩进入岩体的元素有Al,Mg,Ca,Fe^2 等。矿石硫同位素研究表明,重硫少、富轻硫,轻硫可能来自围岩。矿体中δ^18O研究证实矿体氧同位素大多数来自牛心屯花岗岩体,少量来自围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金矿床内的碳来自围岩。  相似文献   

20.
吴志国 《地质与勘探》2019,55(5):1164-1172
本文论述了辽宁省抚顺棋盘山矿区的地质、物化探及、矿化体特征,指出花岗斑岩体具有良好的分带性,是低阻高极化体且与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吻合。分析了Au、Mo矿化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原生晕的分带规律以及矿化体与蚀变之间的关系,指出Au矿化体多产于岩体内部的断裂带内,且与硅化、褐铁矿化、黄体矿化关系密切;而Mo矿化体呈矿化带产于岩体的外接触带中,与硅化关系密切;原生晕在轴向上具有Pb-Ag-Zn-Au-Mo-Cu的分带特征。根据矿区的地质、物化探异常以及蚀变,概括了可能的找矿标志,认为物化探异常地段以及岩体接触带应是今后找矿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