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难点,尤其是夜间云的观测,更为困难.为了提高夜间云观测的水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夜间云出现的规律,不断总结夜间云观测的经验.下面,根据平时观测的经验,就“夜间云观测”这个问题,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云的观测是观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测中较为困难的一个项目。尤其是暗夜云与白天云相比,观测难度就更大了。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积累观测经验,是可以提高夜间云的观测能力及目测水平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谈谈漆黑夜间云的观测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的观测是观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测中较为困难的一个项目。尤其是暗夜云与白天云相比,观测难度就更大了。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积累观测经验,是可以提高夜间云的观测能力及目测水平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谈谈漆黑夜间云的观测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夜间云状的观测杜丽萍(平凉地区气象局744000)夜间观测云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暗夜,只能大致地分辨出天空的云况,而难以正确地判定云状。只有了解当天云的演变和傍晚时云分布情况,根据星光、月光下夜间云状的特点,降水性质及天气现象,才能判断云状。一、夜间...  相似文献   

5.
夜间云的观测是比较困难的 ,由于光照不足 ,云的亮度很弱 ,所以色彩很难分辨。在有较强月光照映的夜间 ,要判定云族并确定其云量 ,还相对较易 ,但当月光较弱或无月之夜 ,要判定云就尤为困难了。1 夜间云的观测体会  根据作者的经验 ,在夜间观测云天时 ,可用干球温度与 0 cm地温作比较 ,来帮助确定云层属于高云、中云还是低云。当干球温度大于 0 cm地温时 ,天空云状大致会出现下列情况 :1天空无云或有微量云 ;2天空有云但以中云或高云为主 ;3天空有低云 ,但云量较少。当干球温度小于 0 cm地温时 ,天空以低云为主。2 辐射逆温与云量  辐…  相似文献   

6.
在夜间灯光很弱或者没有灯光、星光、月光的情况下,云的目测是比较困难的。常规夜间观测云的方法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疏密、空气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来判别云状。为了能够在夜间快速准确地识别所在测站云状,以现代化探测设备为手段,对夜间云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用大气辐射、大气电场、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来辅助观云,可较好地弥补夜间目测云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曹智玲 《贵州气象》2001,25(5):37-38
夜间云的观测对观测员来讲确实是个难题 ,但只要熟记各种云状的结构、特征、排列、颜色等 ,认真学习 ,积累每次观测的经验 ,就能提高夜间观测云的能力。下面就夜间云的观测谈谈自己的体会 ,供大家参考。夜间观测前应在黑暗处停留片刻 ,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 ,首先 ,确定天空是否有云 ,然后确定是层状云 ,还是块状云 ,再确定是高云、中云还是低云 ,应根据它们的特征、结构等以及伴随的天气现象来判定云种类别和云量、云高 ,在夜间有月光时 ,云越高越白 ,越低越黑 ,在无月光的情况下 ,主要看其云幕是否均匀 ,如无星光 ,明暗一致就是层状…  相似文献   

8.
王振阁 《气象》1978,4(7):6-6
夜间观测云对观测员来讲确是个难题;但也并非难得不得了。只要熟记各种云的特征,用心学习,不断总结观测经验,是可以逐步掌握的。 我的体会是,夜间观测云,首先要确定天空是否有云,然后再确定是层状云还是块状云,最后再确  相似文献   

9.
云的形状各种各样,变化也比较复杂,尤其在夜间观测云,其难度是较大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夜间准确识别各种云呢?  相似文献   

10.
钟美英 《广东气象》2007,29(4):64-65
简要分析夜间各类云的特征和云的持续性,归纳出有助于提高夜间云的目测水平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夜间进行云观测的工作程序,对云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观测云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夜间云的观测的分析,找出夜间云云状的特点和观测注意事项及正确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夜间云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夜间,由于光照条件不足,目测受到影响,给云的判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观测人员要努力提高夜间目测云的能力。2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首先,必须了解本站各季节经常出现哪些属类的云及常见的云底高度范围,在此基础上,了解当天云的发展演变情况和发展演变规律;其次,要熟悉本站无云时夜晚的星光分布情况,经常观察  相似文献   

14.
1 夜间云的特征及观测要领  首先,必须了解当天傍晚云的发展与变化规律。入夜前,仔细观测云的分布情况,根据本地云状的一般演变规律,分析以后可能出现的云状,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傍晚云的性质稳定,并且变化不大,则夜间可能继续保持着。例如AS、CS、NS、SC等,这些云持续性比较强,出现后不易在较短时间里变化为其他云属,在未发生转折性天气变化前,可以运用它们持续性强这一特点,来进行判断。如果白天是对流云,就可根据傍晚观测云是发展还是衰退,来判断夜间可能演变为什么云状。例如,傍晚时观测某方向有Cb云趋于减弱,入夜后多呈灰色条状,…  相似文献   

15.
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地面气象观测技术问题综合汇编》规定,非24h固定(或没有)航危报任务的国家一般站每天只进行08、14、20时3次观测,夜间不守班。由于夜间从20时至第2天早上08时长达12h不守班观测,无法对云进行连续观测,云的演变无法知道,这样08时对云的观测判断往往难于确定,特别是Cb云的观测判断更易出错,经常有人把Cb云记成其它相似云而漏记Cb云,或者把其它相似云记成Cb云。针对这一难题,本人经过多年观测判断总结,认为通过以下4个方面去观测判断是比较准确的。  相似文献   

16.
张青富  蒙陈 《贵州气象》2005,29(5):43-44
夜间云、能见度、天气现象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一直是从事地面气象测报人员的难点问题.根据多年的测报工作实践,总结出夜间地面气象观测的几点体会,有利于提高夜间观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阿左旗气象局从2004年开始运行自动气象站后。不仅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工作量,更主要是有效地提高了观测时效和数据的准确性。但是一直被观测员认为的难点一云、能、天的观测,仍然作为目测项目保留,所以就现阶段而言要想提高地面业务质量,首先就要过好云、能、天的观测这一关,而夜间云的观测又是难中之难,本文就夜间如何提高云的目测水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夜间云的观测,掌握夜间云的特征、演变规律及形成原因,对分析未来天气象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怎样掌握夜间云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夜间云的观测,掌握夜间云的特征、演变规律及形成原因.对分析未来天气象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夜间观测云时,最好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进行。进入观测点后,应停留片刻待瞳孔放大,天空状况渐渐看清以后再进行观测。掌握云的连续变化对确定夜间云状是有帮助的。入夜前,仔细观测云的分布情况,根据本地云状的一般演变规律,分析以后可能出现的云状,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入夜前观测某方向有积云趋于减弱,入夜后演变为条状,就可考虑是否是积云性层积云。又如入夜前为卷层云,入夜后呈均匀幕状不见星月,这就可考虑记高层云。运用云的持续性识别云。有些云出现后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如A_s、C_s、N_s、S_c等,在未发生转折性天气变化前,我们可以运用它们的这一特点,来进行判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