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海洋磁力测量中一种磁扰日地磁日变的改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边刚  刘雁春  于波  暴景阳  卞光浪 《测绘科学》2007,32(5):23-24,13
基于磁扰期间地磁扰动的时间变化特点,提出了一种磁扰日地磁日变改正方法-扰日法,该法充分利用磁扰日前后的日变观测资料,将磁扰日期间的静日变化和扰动变化分离,结合各自的时间特点,分别对其进行改正。实例验证与分析表明:磁扰期间,采用扰日法可以提高磁扰日地磁日变改正精度,并且其日变改正精度与时间差(经度差)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青海三江北段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金属矿床的赋存条件及地质背景。纳日贡玛矿床是该区带中最为典型的斑岩型Cu–Mo矿床。针对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特征,利用ASTER数据,采用Crosta技术和比值法进行高岭石化、青磐岩化、黄铁矿化和硅化等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通过对ASTER和QuickBird图像的遥感解译,获得花岗斑岩体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图;根据纳日贡玛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控矿要素,利用遥感数据获得的找矿预测因子,圈定了8个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遥感找矿预测区,并总结出纳日贡玛的遥感蚀变异常分带规律,可为三江北段成矿带中其他斑岩型Cu–Mo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采用最小二乘法代替傅里叶系数计算公式来确定谐波系数,使用若干个磁静日的谐波系数均值作为磁扰日的谐波系数,再取一定截断阶数的傅里叶级数作为太阳静日变化模型。以此进行地磁观测数据中太阳静日变化和磁扰的分离。然后对日变站太阳静日变化进行地方时差校正得到测点处的太阳静日变化,将其与地磁扰动一起用于测点的日变改正。通过台站数据的计算结果分析了模型的截断阶数、日变站与测点间的经度差等因素对日变改正精度的影响,并对比了此方法与扰日法的改正效果。结果说明了此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磁日变化空间变化特点,提出了采用纬差加权法计算多站地磁日变改正值,对算法的相关性质进行了分析。利用三站同步地磁日变实验数据对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站地磁日变改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磁日变改正精度。  相似文献   

5.
当前海洋磁力探测中为了消除或减小地磁日变化的影响,必须设立地磁日变观测站(简称日变站)测量磁场变化,提供日变校正资料。依据多年工作经验,对作为基站使用的G882磁力仪和Sentinel磁力仪在工作原理、仪器技术性能、工作使用体会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entinel磁力仪比G882磁力仪对环境适应性更好、灵活性更强,进行日变观测时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CASI/SASI机载高光谱遥感数据,对新疆阿尔金成矿带索拉克一带的蚀变矿物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区内蚀变矿物异常的分布规律及成因,结合典型岩石、矿物的地面光谱测量对不同地质体蚀变矿物的光谱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选取索拉克铜金矿床的矿化蚀变地质剖面开展光谱测量分析,构建该区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建...  相似文献   

7.
海洋磁力测量中地磁日变基值的选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磁日变基值的选取是海洋磁力测量地磁日变改正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地磁日变基值对磁测的影响,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了合理选择地磁日变基值的重要性。结论表明:单站地磁日变改正时,为了消除日变基值偏差对磁测的影响,同一测区不同航次测量,应当选择统一的日变基值。  相似文献   

8.
以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江拉昂宗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区,基于ASTER遥感数据的多波段优势,应用比值法,对该矿区进行大理岩化、绿帘石化和透辉石化矿化信息的蚀变提取。在此基础上,建立蚀变对于成矿影响程度的判断,提高了遥感矿化蚀变信息识别精度。此方法应用性强,充分体现了此矿区及其外围蚀变规律,为江拉昂宗外围找矿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铀矿化褪色蚀变识别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简称“高分”)卫星遥感技术已在地质勘查领域取得很多应用效果,但在矿化蚀变信息识别和分析中的典型应用尚不多见的现状,从铀矿地质勘查角度阐述了QuickBird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铀矿化褪色蚀变信息识别和分析中的典型应用,包括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巴什布拉克铀矿区油气还原褪色蚀变识别和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中的应用和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柯坪断隆东段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灰白色褪色蚀变的发现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中的应用.2个典型应用说明了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在矿化蚀变信息识别方面可以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广大遥感地质工作者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其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下架式陀螺经纬仪在寻北测量中,利用经纬仪照准观测目标,照准地面标石中心则是通过陀螺部分的垂球或激光对点器来实现的。因此,在陀螺经纬仪测量中,存在两个不同的中心,当偏心度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要对其进行检定。偏心度是矢量值,其对方位测量的影响是个变值。首先推导偏心度的影响规律,提出基于经纬仪互瞄法和经纬仪交会法的偏心度检测方法,并对某下架式陀螺经纬仪进行偏心度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研究地磁异常场的分布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地磁基准图的构建当中,选取NOAA(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发布的地磁异常场数据进行了多重分形谱分析,证明了地磁异常场具有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并将多重分形理论与克里金插值方法相结合,提出逐步插值校正法(SSICM),该方法在用克里金法估计未知位置点属性值的同时,利用地磁异常场在小尺度范围内的标度不变性对其进行奇异性校正,在实测数据基础上以网格形式逐级加密,从而构建基准图。实验结果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充分刻画地磁异常场的小尺度奇异特征,更加精确地重构真实地磁异常场。  相似文献   

12.
扩展卡尔曼滤波在地磁导航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地磁场的自主导航,建立以卫星轨道动力学方程为基础的系统状态方程,并详细推导以地磁场大小和地磁场矢量为观测量时的观测方程,通过引入EKF解决系统的非线性问题.最后,用matlab对地磁导航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EKF有很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以地磁场矢量为观测量的导航精度要远高于以地磁场大小为观测量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海洋地磁场建模意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泰勒多项式的地磁场建模方法,并对建模中模型中心的选择、模型截断阶数的确定、参与建模的数据的代表性和密度等关键问题对模型的阶数和精度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某海区的地磁场建模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地磁室内定位基准图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地磁作为室内定位基准已经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本文深入研究了地磁室内定位技术,并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室内磁性材料及电子设备对磁场的干扰,进一步探究了室内磁场特性,证明了磁场信息作为定位依据的可行性;利用Arduino IDE研发了智能地磁数据采集平台,该平台搭载多种传感器,如HMC5983磁传感器和惯性导航传感器等,采集一定密度的室内地磁数据,利用克里金法对该地磁数据进行差值处理,生成2 cm间隔大小的栅格地磁图,作为室内定位基准图保存在数据库中。  相似文献   

15.
UKF在基于地磁场的自主导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磊  丁硕  苏牡丹 《测绘科学》2011,36(6):103-105
本文研究了基于地磁场的自王导航,建立了以卫星轨道动力学方程为基础的系统状态方程,并详细推导了以地磁场矢量为观测量时的观测方程;为了解决系统的非线性问题把常用来解决非线性问题的UKF引入到基于地磁场的自主导航系统中;最后,用Matlab对基于地磁场的自主导航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UKF有很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建筑物中金属结构引起的地磁场扰动可以对室内的行人目标进行定位,而且基于地磁场的定位无需布设任何额外设施,因此可以以低成本实现定位。但仅靠单一的地磁技术无法满足室内定位的精度要求。为了解决磁场数据中单点定位的模糊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粒子滤波算法将PDR与地磁相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法,并开发了地磁室内导航系统,以智能手机为硬件平台构建磁力计传感器模型,建立匹配轨迹的均方误差准则并实现PDR累积误差实时校正的迭代计算。在68 m×1.8 m的试验区域内,产生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13 m,最大定位误差为2.17 m。本文算法的定位精度比单独PDR算法提升了42%;与单一地磁指纹匹配算法相比,定位精度提高了57%。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融合算法对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基于地磁场的自主导航,建立了以卫星轨道动力学方程为基础的系统状态方程,并详细推导了以地磁场矢量为观测量时的观测方程。由于传统的卡尔曼滤波不能解决系统的非线性问题,因此把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引入到系统中;并用Matlab对基于地磁场的自主导航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UKF有更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井下某些巷道地磁空间变化平缓,地磁匹配概率低的问题,构建了井下巷道地磁卷积增强算子(convolution enhancement algorithms, CEA),进行地磁匹配前的目标区域和匹配向量的卷积增强预处理,去除数据噪声和增强识别特征。以Laplace、高通滤波(High Pass)、索伯尔滤波(Sobel)图像卷积算子为基础,通过列向量特征的锐化处理,建立了井下巷道地磁卷积增强的Laplace、High Pass和Sobel卷积算子模板。选取某金矿4个巷道的地磁数据,开展了CEA算子卷积前后的均方差算法地磁匹配定位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EA算子卷积可以增强匹配序列和地磁图的地磁空间特征,降低了匹配数据中的噪声影响。在数据CEA卷积前后的地磁统计特征对比中发现,Laplace算子不仅保持了原有地磁图变化特征,还增大了数据空间变化的差异度,降低了相关性,效果明显。特别是600 nT的高噪声干扰匹配试验中,Laplace算子卷积能够降低噪声对地磁定位扰动影响,有效提高了地磁匹配定位的概率和精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适合作为井下巷道地磁匹配的数据预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ICCP的水下地磁匹配导航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传统水下导航定位方法的局限,研究了基于ICCP的水下地磁自主导航算法。首先,研究了局域地磁场建模方法,认为多面函数构建局域地磁场模型较优;然后,研究了ICCP地磁导航算法,并对其作了改进;最后,以所建立的局域地磁场模型为背景,进行了地磁匹配算法的仿真实验,给出了该算法的精度指标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