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琴华  陈欣 《沉积学报》1995,13(A01):47-52
东亚陆缘海盆地始新世-全新世没积建造主要是一套滨浅海相为主的灰色细-中粗粒碎屑岩建造。它不能归为磨拉式建筑或复理式建造,也不能归为华夏式建造中的丹霞式建造。作者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组合型沉积建造,称之为陆缘式建造。在西南欧、印度西南等其他陆缘海盆地中也同样存在这类建造。  相似文献   

2.
我国原生锰矿床的沉积建造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黄世坤 《地质与勘探》1990,26(9):6-11,20
文中将我国含锰建造分为炭质泥岩建造、粉砂-泥质岩建造、硅质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喷发-沉积建造和湖相沉积建造.介绍了各建造的特征和形成环境.认为它们可形成于多种沉积区,而非单一的陆缘滨海环境;其物质来源也是复杂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正>五台绿岩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是国内最为典型的绿岩带,主要由新太古代到古元古代的花岗侵入体和变质火山沉积岩组成。该绿岩带以五台群地层为主体,依据岩相学和变质级别可将五台群大致划分为三个亚群:石咀亚群,台怀亚群和高凡亚群。王家庄条带状铁建造赋存于该绿岩带的西部,产于石咀亚群的金刚库组中。  相似文献   

4.
地质建造分析是区域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了解地质建造类型与特征,分析区域地壳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一定地质建造与不同矿石建造在分布上的关系,正确地确定含矿地质建造。由此不难看出,各个矿种的预测首先要以区域地质建造分析为基础。合理地划分地质建造类型是地质建造分析的前提。在区域地质研究中只有根据客观实际确定地质建造类型的划分方案和准则,深入研究各类地质建造的特征,才能比较客观地并有科学依据地预  相似文献   

5.
蒸发岩建造与层控铜、缜、锌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控矿床是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等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因而,在某一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发展阶段,将会产生某一特定的含矿建造和层控矿床。蒸发岩建造,包括其下的磨拉石建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层控铜、铅、锌矿床所必需的成矿系统.不同的蒸发岩建造及其有关的层控多金属矿床,在时间上(地质时代)和空间上(大地构造环境)有其特定的演变规律,可用来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6.
中国滑石矿床的含矿建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和总结了我国滑石矿床的含矿建造类型,划分出:①超基性岩含滑石建造;②变质的镁质碳酸盐岩含滑石建造;③钙镁质碳酸盐岩含滑石建造;④镁质粘土岩含滑石建造等4种滑石矿床含矿建造。阐述了不同含矿建造的主要特征以及滑石的成矿作用特点,指出了滑石成矿作用的发生与否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岩石条件;②物质来源;③建造类型和岩石组合类型;④介质条件;⑤构造条件诸因素控制的。  相似文献   

7.
岩溶沉积堆积建造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沉积— 堆积建造是岩溶作用形成的产物,是认识岩溶发育史、发育规律的物质依据,是岩溶作用时间和空间的记录。本文根据岩溶沉积— 堆积建造的成因以及赋存空间的相互关系,将岩溶沉积—堆积建造划分为岩溶外(地表)沉积和岩溶内(洞穴)沉积两大类;而依据沉积建造的成岩物质及其形成作用,又可分为不含矿的岩溶外沉积、含矿的岩溶外沉积、不含矿的岩溶内沉积和含矿的岩溶内沉积等四大亚类。此外,还根据大地构造运动与岩溶的发育关系,将中国岩溶发育史划分为五大岩溶建造期: ( 1)元古代古岩溶期; ( 2)早古生代加里东古岩溶期; ( 3)晚古生代海西古岩溶期; ( 4)中生代印支和燕山古岩溶期;( 5)新生代喜山岩溶期。   相似文献   

8.
新疆北部早石炭世沉积建造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新疆北部早石炭世发育的三类沉积建造:碳酸盐建造、陆屑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并进行了建造区的划分,据此论述了早石炭世新疆北部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分区。  相似文献   

9.
察汗乌苏河地区位于青海省都兰县横跨祁漫塔格-都兰早古生代结合带和东昆北岩浆弧带。本文基于对青海省都兰-察汗乌苏河地区变质岩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建造、沉积岩建造特征的分析,总结了铜、铅、锌矿床的控制因素和成矿特点,讨论了区域建造构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为下一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述金的成矿背景——含金地质建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含金地质建造的概念表述成矿前矿质的分布,进而阐述金的成矿背景.原生含金地质建造系指各地质时期具金高丰度值的超镁铁质岩石,主要来自上地幔.转生含金地质建造是地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之后,由原生含金地质建造转化所形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龙山矿区复杂地层钻进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解决矿区复杂地层钻进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为类似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松宜矿区地面塌陷调查研究,按煤层顶板埋深和塌陷成因的不同将其分为浅埋型采空塌陷和深埋型岩溶塌陷,前者系指煤层顶板为栖霞组、茅口组地层区域,在缓坡地带、构造、岩溶发育部位、煤层厚度大的采空区易形成采空塌陷,无序复采、矿柱遭受破坏是主要诱发因素;后者是在矿坑高强度疏排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降低,形成以真空吸蚀为主要成因的岩溶塌陷。针对其成因机制,提出了防治建议,对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深部坚硬地层绳索取心钻进的特殊性在于钻头易打滑与增加钻头压力受限的矛盾。在分析总结本溪铁矿已施工超深孔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孕镶金刚石钻头的选择与使用技术措施,提高了钻进效率,延长了钻头使用寿命,解决了深孔坚硬岩层钻头的打滑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河南舞阳铁矿铁古坑矿段岩心钻探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祁新堂 《探矿工程》2010,37(5):22-24
针对舞阳铁矿铁山矿床铁古坑矿段的复杂地层,详细介绍了在渣堆上钻探、堵漏等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以期对今后的钻探施工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5.
谢声  杨孟达 《湖南地质》1991,10(4):267-274
嘉禾袁家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含煤建造,并非泻湖—潮坪体系环境。而是一个较完整的三角洲体系,即建造的下段和上段的中、下部为三角洲海退(进积型)序列;建造的上段为三角洲海进(退积型)序列。建造中的6煤层,属下三角洲平原环境堆积,煤层厚带与底砂体的中等厚带相互重叠对应;建造中的2、5煤层,属上三角洲平原环境堆积,煤层厚带与底砂体的薄带(或无砂区)相互重叠对应。以上聚煤规律的查明,对煤田普查勘探、煤矿井的设计和生产,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胜林  曹珂  雷涛  王立成  钟怡江  陈安清 《地质学报》2015,89(11):2187-2195
川东北地区是近年来的找钾重点区。本文研究了三叠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的卤水储层特征、卤水化学特征和地下流体动力场,结果表明:川东北地区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卤水储层主要为裂缝-溶孔型和白云岩型,属低孔低渗储层;宣汉—达州—开县—开江一带为中上扬子区的一个咸化凹陷,发育巨厚蒸发岩层,并且正好为流体越流浓缩成藏成矿区;该地区的卤水矿化度和钾离子含量较高,K+、Br+等离子含量达到卤水工业开采指标。综合分析川东北地区地下流体(气、水)的动力学特征,揭示地下流体动力场是二次富钾成矿的主要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地层中封存的通过海水浓缩初始富钾形成的原始沉积水进一步浓缩富钾,并运聚至合适的构造-地层圈闭中,造就了该地区具备上气下水的耦合成藏成钾条件,有望成为"气钾兼探"的重要耙区。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地面物探、钻探和井下巷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对鲁村井田深部进行了补充勘探,并对井田以往地质资料进行了重新对比分析,发现该井田-400~-1 300 m的埋深范围内不但存在以往认为已被剥蚀缺失的太原组上部地层,还保存了较完整的山西组,尤其是在该段地层中新发现了5个局部可采煤层,为井田增加了资源储量、延长了服务年限。填补了沂源煤田太原组上部和山西组含煤地层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韦漠 《探矿工程》2006,33(10):46-48
通过绳索取心钻进金刚石钻头选型试验,介绍了广西资源县向阳坪铀矿区“打滑”地层中绳索取心钻进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结合神华宁煤羊场湾矿电缆钻孔施工实践,总结出宁东煤矿大口径特种钻孔施工的最佳工艺与技术要求,有效预防和处理破碎地层漏失的方法;在大口径钻孔水泥固井工序施工中成功使用了先进的止逆单向阀固井工艺,提出了针对大口径钻孔孔内事故的处理方法,并进行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桐柏老湾金矿上上河矿区"打滑"地层的施工,介绍了试验性生产及室内金刚石钻头的优化选择试验,总结了钻进"打滑"地层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