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南石碌铁钴铜矿床成因及其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石碌矿床是以富铁矿为主,并伴生有钴铜等矿产的著名大型矿集区。通过对该矿床控矿地质条件的再认识,并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成矿时代进行了讨论,认为铁钴铜等物质来源很可能来自原始火山沉积地层石碌群中,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对其形成起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初步定义其为火山-沉积变质+多期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该矿床成矿模式概括为:1)新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期,奠定了铁钴铜等成矿物质的基础;2)加里东—海西期的变质改造成矿期,形成了沉积变质型贫矿体;3)印支—燕山早期热液叠加改造富化期,石碌矿床发生了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铁矿体;4)燕山晚期热液叠加改造富化期,对原来矿体进行改造富集,并形成了脉状、角砾状铁矿体及伴生的铜钴矿体。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著名的VHMS矿床之一,前人曾进行过详细的矿床模型研究。对于矿床下部脉状矿体大致呈层状平行于上部块状矿体的地质现象,前人曾提出"层状矿席+层控网脉状矿带"等模式。文章通过对呷村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后认为,呷村矿床在印支期形成之后,遭受到燕山期弧-陆碰撞造山的强烈改造,导致矿区地层直立并倒转,并在能干性弱的流纹质火山岩中普遍发生层内韧性剪切变形,使原先近于垂直层状矿体和喷气沉积岩的下-中部脉状-网脉状矿体被构造置换为紧闭褶皱状、无根褶皱状、透镜体状,并近于平行于上部层状矿体。构造恢复表明,下-中部脉状-网脉状矿体原始三维形态为不整合的筒状或漏斗状,与上部层状矿体组成典型的"下筒上层"的"双层结构"。根据脉状-网脉状矿体和层状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在构造恢复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呷村VHMS矿床的双通道夹卤水池的矿床模型。该模型对矿区外围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的沉积成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八面山萤石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特大型萤石矿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与矿石特征,容矿岩系岩石化学组成特征,岩石与矿石稀土元素特征,钐—钕同位素特征等研究,探讨了矿床的沉积成矿特点。结果充分说明,八面山萤石矿床是一个以沉积为主,后经热液改造的特大型萤石矿床。依据上述分析数据,同时结合容矿围岩和矿体的地质特征,可以推测, 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寒武系沉积岩作为矿源层,为萤石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源。后期岩浆作用只是对部分矿体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局部形成了构造带中的陡倾斜脉状矿体。  相似文献   

4.
劳雄  张肇新 《地球学报》1996,17(1):78-84
折腰山矿床的筒状矿体,产于折腰山火山一沉积形成的层状矿体中。经实地调查并与邻区的构造对比研究,作者认为,形成该筒状矿体是地壳运动对一层状矿体改造变形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林喜 《福建地质》2011,30(2):101-107
大田琴山铁矿主矿体呈似层状贮存于晚古生代经畲组中,其形态和产状受地层控制明显,次要矿体以脉状、透镜状居多;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显著,属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湖州黑龙洞黄铁矿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三段燧石灰岩或硅质灰岩和二段白云质大理岩中。矿体呈扁豆状,黄铁矿体之上为含金铁帽。通过对其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总体上属于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李子矿区铜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的近矿围岩主要为下白垩统景星组二段(K1j2)石英砂岩、砂岩夹透镜状钙质砾岩等。属沉积-构造热液叠加改造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8.
湖北徐家山层状锑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汉芝  雷蕾 《矿床地质》1988,7(2):49-54
徐家山锑旷产于震旦纪地层中,矿体产出受地层控制,具多层特征。主要矿体形态呈似层状、豆荚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物质成分简单。次要矿体呈囊状、脉状,但均与顺层主矿体相连,且均局限于含矿层中。徐家山锑矿属沉积-改造型锑矿床。  相似文献   

9.
云南新平鲁奎山地区铁矿床总体上可分成两种类型,一是矿体呈似层状、层状赋存于昆阳群大龙口组下部(Pt2d1)及富良棚组(Pt2f2)上部,其显示了沉积-改造型矿床的特征;另一种是矿体为脉状、大透镜状赋存于断层破碎带内,显示了热液型脉状矿床的特点。该地区铁矿明显受层位、构造、岩浆岩三重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0.
白米坝铜矿位于上扬子中东部铅、锌、铜等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铜矿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主要赋存于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上段(T1f2)底部深灰色砂岩中,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呈稀疏浸染状、星点状分布于砂岩中,具孔雀石化、蓝铜矿化。综合分析该矿床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槐树坪金矿床位于华熊台缘坳陷熊耳山隆起,成矿区划属华熊台缘坳陷熊耳山隆起银、金、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共发现13条构造蚀变带,圈出49个金矿体,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受火山机构及NE向、NW向断裂联合控制,形态以脉状、透镜状、似层状为主,次为豆荚状、不规则状。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化探异常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体受火山机构和断裂构造双重控制,并受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属火山喷发-热液改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探讨其矿床成因,归纳总结其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床位于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成矿亚带,矿床产于长城系喀腊大湾组碳酸盐岩中,矿体形成和产出受推覆逆冲断裂控制.赋矿岩石为角砾状白云石化大理岩,具网脉状、角砾状构造.该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等具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基本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具很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都匀牛角塘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条件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国勇  钟奕天 《贵州地质》1992,9(3):203-212
贵州都匀牛角塘锌矿床是黔东铅锌矿带南端一个中偏大型矿床,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一套厚层藻鲕白云岩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组分简单,矿石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及少量方铅矿,脉石矿物为白云石。伴生有益组分是Cd,呈类质同象赋存于闪锌矿中,具综合利用价值。矿床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早期成矿作用阶段,有用组分初步富集形成顺层稀疏浸染状细粒浅色闪锌矿化,或形成低品位矿体;后期热液改造作用阶段,褶曲和断裂作用,热液活动,改造早期矿化或矿体,实现矿床再次富集,形成富矿体,并伴生较多黄铁矿。矿床属强烈改造型层控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陈金良 《福建地质》2013,(4):282-288
光泽羊角尖锌多金属矿产于加里东期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与晚元古代下峰组接触带及下峰组黑云斜长变粒岩中,目前发现的2个矿体,呈似层状、脉状产出.根据矿石矿物组合特征、结构构造及蚀变类型,分析认为矿体与硅化、黄铁矿化、绿帘石化关系密切,属沉积变质-热液改造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5.
滇西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平掌矿床由上部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和下部细脉浸染状矿体组成,双层结构清楚。块状矿体中发育典型的草莓状和鲕状硫化物。成矿地质背景和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及REE配分形式、S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特征等均与黑矿型矿床及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硫化物矿床相似。矿床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16.
云南建水县苏租铅锌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主要沿断层构造破碎带分布,破碎带的发育程度直接控制了矿化规模及富集程度,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矿体围岩均为泥盆系中统曲靖组第二段(D)_2q~2的白云岩,矿床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重力异常显示该地区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广泛分布的Pb、Zn、Ag地化异常显示了该矿区中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巧家县坝统铅锌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沿断层破碎带产出,矿体的形态与分布明显受F1断裂构造的控制,矿体围岩为碎裂状白云岩;矿床成因属产于碳酸盐岩中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8.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金)矿床成矿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1,他引:11  
长江中、下游断裂坳陷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铁、硫成矿带,存在一系列块状硫化物矿床及与其伴生的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本文以铜陵矿集区冬瓜山铜、金矿床为例,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冬瓜山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层状硫化物矿体产于晚泥盆世砂岩和晚石炭世碳酸盐岩之间,具明显的层控特征,矿体下盘发育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化以及硅化和绢云母化,矿体中伴有热水沉积岩,矿石具典型的沉积构造.燕山期岩浆热液对层状矿体进行了叠加和改造,改变了矿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石成分.黄铜矿交代黄铁矿变斑晶呈环斑结构或脉状交代结构,交代磁黄铁矿呈交代假象结构或交代残留结构.矽卡岩型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值为0.09‰~0.83‰,集中在0.23‰~0.83‰.层状矿体中黄铜矿的δ65Cu值为0.45‰~0.78‰,与矽卡岩矿体中黄铜矿的65Cu值大致相当,这说明两类矿体中的铜具有相同的来源.铜、氢和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冬瓜山矿床铜来自岩浆岩,叠加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提出了冬瓜山矿床属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生成因的成矿模式:在晚石炭世,海底喷流成矿作用形成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矿石成分以硫、铁为主;燕山期岩浆热液一方面对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改造,致使其富集铜等成矿物质,另一方面与围岩相互作用形成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9.
冀北蔡家营铅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元古代是蔡家营矿床的重要的成矿期,在本区古元古代裂谷活动中,发生了海底火山的喷发和沉积作用,除喷出大量的基性岩浆外,形成了红旗营子群火山-沉积岩地层,还有大量成矿物质的堆积,顺层形成块状硫化物矿体,后经上隆拉伸和挤压褶皱等强变质变形作用,使层状矿体发生了“变质重就位”,部分形成脉状(或囊状)矿体。随后,又受到中生代构造岩浆热事件的叠加,使矿体再次经受了活化改造,有可能又有新的成矿物质加入,使矿体最后定位。故本矿床的成因应为多种地质作用下的多成因的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变形改造-热液叠加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0.
脉地田心铜矿床位于云南省漾濞县,是一个受断裂控制明显的小型铜矿床,矿体分布于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下段.矿体呈脉状产于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中,含矿岩石类型简单,以褪色蚀变砂岩为主.矿体规模为小型,矿石氧化率为73.61%~92.64%,属高氧化率矿石.初步推测矿床成因为与“滇西红层”中的层间断层构造蚀变带密切相关的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