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铜陵天马山硫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马山硫金矿床的矿体分为层状矿体、接触带矿体和穿层矿体。层状矿体和穿层矿体受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地层层位和层间断裂控制。接触带矿体受接触带控制 ,具矽卡岩型矿体典型特征。矿床的形成受地层、构造及岩浆岩控制 ,矿床成因为层控矽卡岩型硫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广西马刚金矿床位于那坡褶皱带坡笨背斜的南东倾伏端。矿体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产出与断裂构造、特定岩性、不整合界面有关,主要以含金破碎带型金矿体形式产出,赋存于矿区内NW向的断裂构造带中,少数产于辉绿岩与围岩的接触带内。结合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总结了矿区内矿体的成矿规律,且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茅排金矿床属于--低温硫化物金矿床,矿体的分布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应用不同的物探方法来寻找控矿断裂,从而达到间接地寻找矿体分布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山东乳山石英脉型金矿侧伏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乳山中部发育石英脉型金矿,金矿分布和产出受NNE向及NEE向断裂构造控制,具有棋盘格式分布规律,其中NNE向断裂是区内金矿脉的定位构造。金矿床矿体侧伏具有同一断裂带分布的不同金矿床矿体侧伏方向两两相反,相邻断裂带中的金矿床矿体侧伏方向相同的规律。根据矿体侧伏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胶东望儿山金矿床构造-热事件时序:野外地质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中亮 《地质与勘探》2011,47(6):1067-1076
望儿山金矿床是位于山东招远-莱州金矿区西部焦家金矿田内的一个大型金矿床,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总体走向为NNE-NE,其控制了矿区蚀变带的展布;矿床由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矿体组成,两者均严格受断裂构造的控制。通过对望儿山金矿床的野外地质考察,根据野外观察到的构造性质、切割关系以及地质体的穿插关系认为矿区内构造→热事件时...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德化邱村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德化县肫村金矿床主要受构造断裂带控制,北东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主断裂既为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单矿体定位于其主构造欠一级构造或次级构造与其它构造的交汇部位,形成富金矿包,闪长玢岩可作为该区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
爬奔金矿是近年来在老挝琅勃拉邦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研究表明该区有含铁碳酸岩型金矿和石英脉型金矿两种矿化类型,前者金矿体产在灰岩中,主要受NW-NNW向断裂构造蚀变带控制;后者金矿体产在韧性剪切带旁侧的次级平行断裂或片理化带中,受NE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应属沉积-韧脆性剪切多期构造活动和热水溶液叠加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前山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呈缓倾斜似板状赋存于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和闪长岩接触部及其附近;地球物理、化学特征明显,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甘肃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地区,其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活动及中性岩脉的侵位关系密切,但成矿前期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开展早子沟金矿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研究,可为分析矿床成矿机制、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指导。早子沟金矿区主要发育4组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根据断裂的相互切割关系推测,NW向断裂形成最早,SN向和NE向断裂次之,近EW向断裂形成最晚。矿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金矿化及其展布特征显示,NE向断裂控制的矿体成矿早,矿体规模最大;受近EW向断裂控制的矿体发育两期矿化,矿化强度高。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及断裂构造活动与金成矿作用关系分析,认为区域性的夏河–合作断裂构造带控制了早子沟金矿床的产出,早子沟矿区内不同方向的次级断裂多期次的活动叠加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推测早子沟金矿床两阶段的断裂活动控制了两阶段的金矿化作用,从而建立了早子沟金矿控矿构造的形成与演化模式。认为矿区下一步勘查工作重点应放在NE向断裂深部和近EW向断裂控制的缓倾斜矿体,尤其是近EW向断裂与其他控矿断裂交汇部位,是寻找叠加矿化富矿段的有利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0.
邵武金坑铜金矿体产于震旦纪西溪组、寒武纪林田组层间构造破碎带,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受北北东向金坑断裂和坑口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物质来自含矿地层及后期的岩浆热液,认为矿床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龙井市金谷山金矿床是近几年在延边地区新发现的中大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二叠系浊积岩系中 ,其形成受原始含矿岩系、不同岩性界面、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热液叠加改造等多种地质条件控制。一系列矿体产出特征表明其属于微细浸染型金矿 ,与穆龙套型金矿相似。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等反映出该矿床具有层控深源流体改造型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12.
破碎带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是我国最主要的岩金矿床类型。这类矿床具有相同的地质特征:矿床分布于太古一元古界变质岩中,矿带受区域构造控制,矿体受区域派生断裂制约,与燕山期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13.
西山金矿床各矿体严格受NE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同生构造是主要矿体的赋存空间,无论是矿体还是断裂均显示为膨大缩小、尖灭再现、分支复合、斜列、侧伏等规律;矿化强度自上而下没有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而是表现为缓慢下降,说明了深部矿化还将有一定的延续。因此,西山金矿床的构造控矿标志明显,预测其深部还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天水花石山金矿床是甘肃东南部地区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之一。本文通过该地区地质找矿成果,综合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特征、控矿因素等,认为金矿体主要分布于NW向构造带中。矿区近EW向、NW向区域深大断裂旁侧的次级NW向断裂是主要的容矿构造,也是控制矿体的分布及规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矿床成因类型,提出了该类金矿床地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官地银金矿床位于次火山岩浆构造带的中部,矿体产于闪长岩和潜火山岩中,多呈单脉状产出。综合分析认为官地银金矿床受火山机构和NW向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矿床,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乔端金矿床位于区域性乔端-瓦穴子断裂上盘的次级构造带中,矿体赋存于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中。矿床矿石类型包括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矿床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成因上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小秦岭金矿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及其控矿意义进行探讨。小秦岭金矿带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缘,是一个严格受构造控制而又具有层控意义的变质热液型脉金矿。它严格地受控于大月坪-金罗班复背斜及其衍生的构造之中,因此金矿床的位置及矿体走向与其关系密切。导矿构造为复背斜及其衍生的构造之中,因此金矿床的位置及矿体走向与其关系密切。导矿构造为复背斜两侧较大的韧性剪切断裂和南、北缘走向大断裂(剪切边界断  相似文献   

18.
本溪县杨家堡子金矿赋存于早古生代奥陶系马家沟组及寒武系凤山组内,矿体主要围岩为变质程度轻微的碎屑沉积岩及碳酸盐岩,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物及载金矿物——黄(褐)铁矿均呈稀疏浸染状分布,金成矿与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具有"卡林型"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杨家堡子金矿是与早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岩性、岩相(变质相)、断裂构造及燕山期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的金矿床,对矿体的矿物组合进行分析,初步确定矿化成因应属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前山金矿床产于华力西期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中。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受断裂构造及燕山期浅成岩体控制。  相似文献   

20.
吉林金银别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夹皮沟金矿带的南东延长部分,清茶馆—白水滩断裂构造带与北东向溜河构造带交汇处。区内金矿床、金矿点多分布于太古宙、古生宙表壳岩中,矿体分布主要受NE、NW向断裂构造控制。文章通过对金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总结分析,指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