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位于保山地块中北部,是实现隐伏铅锌矿找矿重大突破的典型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香山组灰岩地层中,受NE向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且受到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矿体形态变化较大,主要呈脉状、网脉状、透镜状、层状;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毒砂。矿体主要为产于似层状含炭质褪色灰岩中的似层状铅锌矿体,以V3号矿体为代表,其Zn/Pb值平均为1.6,含较多的方铅矿,成矿温度相对较低;次为穿切岩层的破碎带型铅锌矿体,其Zn/Pb值平均为24.9,以铁闪锌矿为主,方铅矿少见,成矿温度相对较高。电子探针分析(EMPA)测定结果显示,西邑铅锌矿区闪锌矿中的Zn平均值为60.0%,S平均为32.9%,含Fe平均达6.2%(大于6%),为铁闪锌矿,是中-低温下析出的产物;方铅矿的Pb/S平均为1.01,接近理论值;黄铁矿的Fe平均为46.0%,S平均值为52.8%,S/Fe值为2.0,Co/Ni值平均为1.1,表现出热液成因黄铁矿的特点。这些数据表明,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具有MVT型矿床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澜沧老厂银铅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澜沧老厂系受燕山期构造控制由上部灰岩与下部火山岩组成统一矿化体的银铅多金属大型矿床。深部钻孔揭露花岗斑岩与矽卡岩铜矿化,说明其成因与隐伏酸性岩体有关。历史遗留由灰岩型矿石提银后的富铅炉渣,其含铅金属量加上灰岩型矿石已探明的铅金属量,相当火山岩型矿石已探明铅金属量的2.5倍。说明灰岩型矿体是矿床的主体。只研究火山岩型而忽略灰岩型铅锌矿的研究,或以火山岩型矿体的成矿特征来说明老厂矿床的整体特征,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3.
结合区域成矿背景,详细分析了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研究表明:(1)晚霞山铅锌矿属于碳酸盐岩-层控型矿床。矿体受细晶灰岩-碎屑岩接触层位及构造裂隙带控制,呈层状产出,与地层走向一致,主要由方铅矿与闪锌矿组成,矿石类型以浸染状、块状为主。围岩蚀变见硅化、孔雀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2)矿区地层、岩性组合、围岩蚀变、地球物理异常及地球化学异常为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位于新疆和田县喀喇昆仑山北坡的红山头铅锌矿,区域上处于林济塘(陆缘盆地)Cu-Au-RM-石膏矿带(Ⅳ级)中,有超大型火烧云铅锌矿床与之相毗邻。红山头铅锌矿赋矿地层为中侏罗统龙山组灰岩段,矿体受层位控制,似层状产出,其赋矿地层、矿化层位、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围岩类型与火烧云铅锌矿一致,下一步本区铅锌找矿工作重点应是中侏罗统龙山组。  相似文献   

5.
贵州习水县洞子沟铅锌矿床位于桑木场背斜核部,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脉状产出于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重晶石、白云石。对单矿物的微量元素ICP-MS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闪锌矿相对富集Cu、Zn、Pb、Ba、Ga、Ag、Ge等元素,而Mn、Fe、Cd、In、Mo、Se、Tl等相对较贫,其Ga/In(118.83~968.33)、Ge/In(471.88~14079.40),Zn/Cd(196.94~246.27),Zn/Fe(24.67~384.95)比值相似于中低温铅锌矿床闪锌矿,暗示其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总体上,洞子沟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喷流沉积型、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区别明显,而与一些典型MVT型铅锌矿(如马元铅锌矿、大梁子铅锌矿、天桥铅锌矿等)类似,结合该矿床地质特征,本文认为洞子沟铅锌矿成因类型属于非典型的MVT类型。  相似文献   

6.
对架子台沟一带1:50 000化探异常检查中,地表发现有铅锌矿化显示,经对激电测深异常深部钻探验证发现有低品位锌矿(化)体。通过系统采集0号勘探线上的2个钻孔中岩石、矿石样品,进行原生晕特征研究分析表明:矿体近矿元素为Ag、Pb、Zn、Cd,尾矿元素为W、Sn、Bi;轴向分带序列由上至下为:Pb-Au-Ag-Mo-Bi-Sn-Cu-Cd-W-Zn。对成矿元素与相关金属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并结合激电测深结果,认为在矿体的侧部、深部仍可能有盲矿体。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保山—镇康古生代沉积盆地的上寒武统碳酸盐岩中发育有脉状铅锌矿体, 它们均受地层和构造的双重控制. 芦子园铅锌矿是该区此类型规模最大的一个矿床, 矿体赋存于沙河厂组的大理岩及大理岩化灰岩中.其原生矿金属矿物组合为: 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铁矿.围岩蚀变有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和大理岩化等.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该地区铅锌矿化经历中低温(160~280℃) 和中高温(280~420℃) 2个主要矿化阶段.芦子园铅锌矿的硫、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变化范围窄、相对均一的特点(δ(34S)=9.23×10-3~10.17×10-3; w(206Pb)/w(204Pb)=18.224~18.338, w(207Pb)/w(204Pb) =15.715~15.849, w(208Pb)/w(204Pb)=38.381~38.874), 其矿石硫与铅同位素都反映了成矿过程曾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 镇康地区铅锌矿为与上寒武统局部层位和隐伏岩体有关的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8.
引言峰崖铅锌矿属秦岭中泥盆统层控多金属矿床.矿体呈似层状产于向北倾的千枚岩与灰岩的接触带上.矿体上盘为千枚岩,电阻率和极化率都很低;下盘为灰岩,其中含铁矿和炭化,极化率较高,电阻率也较高:矿体的电阻率低,其极化率比灰岩高8倍左右.岩矿石的电性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铅锌矿是我国大型的喷流沉积型(SEDEX)矿床,赋矿围岩主要是大理岩和片岩,浅部主要为大理岩型矿体,深部主要为片岩型矿体。系统描述了不同矿石类型中铅锌矿体与黄铁矿的空间共生关系、矿体空间形态三维变化规律;利用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矿区Pb、Zn、Ag、Au等成矿元素物质场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2种分析方法均可表现元素物质场不同的结构特征,即:Pb、Zn、Au元素整体上沿着矿体的侧伏方向仍然有明显的向深部富集的趋势,且不受大理岩的影响,在片岩中物质场所反映的元素富集程度依然很强;Ag元素整体上从浅部到深部在矿化空间内均有明显的不连续富集特征。锡铁山铅锌矿水平方向上元素分带由远至近(由西向东)依次为Mn-Fe-S-Ag-Pb-Zn-S-Au,垂向上元素分带由上到下依次为Mn-S-Ag-Pb-Zn-S-Au,同时系统研究了成矿元素物质场中元素富集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讨论了锡铁山深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大田狮古洞黑色冶金用熔剂灰岩矿贮存于早二叠世船山组和中二叠世栖霞组中,矿体层控特征明显,厚度较大、岩性较均一,矿石品质较佳。通过对区内石灰岩矿体产出的地质背景、控矿构造、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开展综合研究,在船山组中建立了豹纹状-大扁豆状灰岩组合、白云质灰岩、小扁豆状灰岩3个标志层。对区内矿床成因进行探索,对推覆断层较发育的大田一带寻找石灰岩矿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芦子园铅锌矿矿区主要出露地层有上寒武统保山组(3b)含钙质绢云板岩、质粉砂岩夹结晶灰岩,沙河厂组(3s)大理岩夹板岩、绿泥石英片岩。两翼地层为奥陶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段和第三段。含矿层主为大理岩与板岩(片岩)互层,层间破碎带是铅-锌矿体的主要赋存部位(沙河厂组为一套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板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孙坡—管茅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及品级等分析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找矿标志。即主要为中石炭统本溪组含矿岩系、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及矿体露头。  相似文献   

13.
新疆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整合产出于下侏罗统碳酸盐岩中,矿石矿物是原生铅锌碳酸盐(即菱锌矿和白铅矿)。根据矿床、矿体宏-微观、同位素等方面的特征,推断火烧云铅锌矿属于"原生喷流-沉积铅锌碳酸盐型铅锌矿",属于SEDEX型铅锌矿床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14.
新疆和田火烧云铅锌矿的发现,标志着我国铅锌找矿在西昆仑甜水海地区取得了重大突破,区内目前已发现铅锌矿床(点)29处,其中铅锌矿中型矿床7个、大型矿床2个、超大型矿床1个。通过收集整理区内最新的矿产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对该区带内铅锌矿的成矿特征、找矿前景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将区内铅锌矿床划分为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和沉积喷流型(SEDEX) 2个大类和4个具体类型,认为它们的成矿过程分别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区域断裂活动及同沉积断层-喷流沉积活动密切相关,在矿体形态、矿石矿物、矿石结构构造等矿化特征及成矿模式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火烧云式是受中侏罗统龙山组上段灰岩-白云岩沉积层位控制的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化石山式是受中侏罗统龙山组铁锰质沉积层位控制的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多宝山式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岩建造中的MVT型铅锌矿,元宝岭式是受北东向左行张扭性断裂控制的碎屑岩建造中的MVT型铅锌矿。  相似文献   

15.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是与含油气盆地有关的砂岩型矿床,发育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喀什凹陷。在区域地层、构造、沉积岩和最新勘探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矿化层为一套海退砂、砾-泥-碳酸盐岩沉积建造,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1kz)和古新统阿尔塔什组(E1a)是成矿的物质基础,矿化蚀变发育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古近系阿尔塔什组第一岩性段,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总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碎屑岩与矿化关系显示,从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砂岩-泥岩,矿化强度依次减弱,除白云质(角砾)灰岩由于后期热液叠加多形成块状、细脉状矿石,矿化最强外,其余岩性按岩石颗粒粒度从小到大,矿化强度依次增强。该矿床的形成明显受乌拉根向斜和后期张性裂隙构造的制约,主矿体主要分布在砂砾岩层和白云质(角砾)灰岩中,矿体和上盘白云质(角砾)灰岩接触带局部张裂隙中发育黄铁矿型铅锌矿。塔西南喀什凹陷北缘中新生代碎屑岩盆地,是寻找砂岩型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最有利的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16.
米苍山东南缘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中的铅锌矿化带,沿米苍山东(?)缘呈环状分布,长达百余公里。矿化层位稳定,主要矿(化) 层有三层,其矿化类型,矿体形态、规模、产状, 矿石类型以及顶、底板中重晶石、水晶矿化特征等,可以对比。区域内铅锌矿床成因属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7.
纳雍水东铅锌矿床共圈定7处铅锌矿体,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呈透镜脉状产出。铅锌矿体平均厚度为1.50m,平均品位Zn9.06%,Pb1.05%。估算锌铅金属资源(332+333)总量分别为7.91万t和0.92万t,为小型矿床规模。通过在区内多年的勘查工作,并结合区内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系统地分析了铅锌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形态以及矿石特征,并论述了矿床成因及Pb-Zn-Ag-Cd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湘西花垣铅锌矿田内产出李梅、大脑坡等大型铅锌矿床,赋矿围岩为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礁灰岩、鲕粒灰岩夹黑色泥质条带灰岩(刘文均等,1999)。该类矿床长期被认为是层控矿床,但脉状矿体的产出反映了典型的热液成因特点。本文通过一系列调查分析,在成矿构造方面取得一些新的认识。通过对湘西花垣地表和铅锌矿体的实地考察,发现矿体主要为似层状(近水平)矿体及陡倾脉状矿体,似层状矿体呈现花斑色,白色斑晶的成分不一,以方解石为主。脉状矿体中含有可拼接的围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邯邢地区符山铁矿床矿体赋存层位、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矿石的物质组成、类型及结构构造等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矿体主要赋存于灰岩与闪长岩的接触带上,矿石类型主要是磁铁矿矿石,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铁矿床,与岩浆热液活动和钠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会泽超大型富锗银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滇东北矿集区的典型代表。基于大量的地表调研和坑道精细编录,通过赋矿白云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矿化蚀变分带规律、构造对矿化-蚀变带控制作用的研究,认为赋矿粗晶白云岩是成矿过程中白云石化的产物,具有典型的热液蚀变成因,与沉积-成岩成因的摆佐组细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明显不同;根据矿石和蚀变围岩中铅锌矿物组成与矿化、蚀变程度及其分布特征,该矿床矿化-蚀变分带规律:从矿体到围岩依次为铅锌矿石—铅锌矿化黄铁矿带→铅锌矿化/黄铁矿化粗晶白云岩带→灰白色粗晶白云岩带、米黄色粗晶白云岩带、肉红色粗晶白云岩带、网脉状白云石化灰岩带(蚀变残留体)、弱白云石化灰岩带。矿化-蚀变带明显受冲断褶皱构造(矿山厂、麒麟厂、银厂坡斜冲断层及其派生褶皱)上盘的层间断裂带控制,形成了典型的"成矿构造-蚀变白云岩-铅锌矿体"的矿化结构。该认识不仅丰富了会泽型(HZT)铅锌矿床成矿理论,而且对指导滇东北铅锌矿集区,乃至川滇黔成矿区的资源危机矿山的综合地质研究与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