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述了管井出水能力的概念及确定管井出水量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的出水量设计和避免过量抽水,是确保管井良好运行、延长管井使用寿命的关键。并以孟加拉国Barapukuria电厂水源地为例,对管井出水量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管井出水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说明在层状含水层分布地区影响管井出水量的主要因素是井径、含水层厚度及其岩性;给出了哈尔滨地区Q=f(S,r,H)关系式及不同井径管井间出水量换算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3.
柯柏林 《地下水》2008,30(1):92-94
从北京市丰台地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的地层岩性结构入手,分析了传统供水管井成井工艺存在的问题,详细研究介绍了孔壁坍塌填砾法成井工艺在实际水井工程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加水井出水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多种方法联合洗井增大供水井出水量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供水井成井后出水量偏小,分析成井工艺中的各个技术环节,查明导致水井出水量偏小的原因,采用活塞、混合器、泵抽等多种洗井方法,遵循"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出水量"的思路,制定正确的洗井步骤,在确保管井安全的前提下增大了水井出水量,达到了管井设计的出水量。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9,(6)
管井降水是一种采用钻孔成井,利用单井单泵以抽取地下水的井点降水方法,由于管井直径较大,出水量较大,主要适用于中、强透水含水层,基坑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基坑开挖施工进度能否满足工期要求。以延安市黄河引水工程东川水厂基坑管井降水为例,对管井降水的适用范围、管井设计和施工方法在水厂基坑降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管井降水方案为:在基坑顶部开挖线以外3 m布设单排井点,井管内径为DN600 mm,井距为11 m,井深18 m,每眼井内安设1台潜水泵,将井内渗水抽引至基坑顶部开挖线以外5 m处的环形防渗排水沟内,最终再通过防渗排水沟将渗水统一引排至水厂西侧的排洪渠内,实现了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影响咸淡水界面水敏性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砂柱的水击试验,对水流速度、盐浓度、pH值对咸淡水界面水敏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咸淡水界面上存在临界盐浓度值和临界流速值,当入流溶液浓度达到临界盐浓度和流速达到临界流速时,都会产生颗粒释放现象,导致砂柱的渗透率下降,水敏性发生。在相同的盐浓度和进水流速条件下,进水的pH值越低,颗粒释放的速度越慢,释放总量越少;进水的pH值越高,颗粒释放的速度越快,释放总量越多。  相似文献   

7.
元宝山露天煤矿疏干降水管井洗井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宝山露天煤矿系特大型充水矿床,疏干排水量居国内露天矿之首.本文通过四种洗井方法所获结果对比说明,疏干降水管井增加出水量的有效洗井方法为活塞、盐酸联合洗井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制的一种自旋转高压喷射洗井技术,具有喷射速度高、喷射压力大; 喷头能够自动旋转;作业不污染环境,不腐蚀设备,清洗效率高,成本较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对水文水井、地温空调井、地热井等所成供水管井的清洗和疏通,达到增加水井出水量或回灌井回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埋深浅、渗透性低,难以用常规管井开采。利用水平定向钻井技术,可在含水层内长距离铺设过滤器,从而增大水井出水量。研制的贴砾过滤器,其性能经水平井试验验证满足水平井成井要求,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建国  赵惠君 《地下水》1990,12(3):135-140
允许渗透流速Vc是机井设计或校核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管井设计规范出发,阐述了Vc的含义及其在机井设计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各种确定Vc经验公式的对比,指出了正确选用Vc计算公式,合理进行机井结构设计的方法。对目前机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卤(盐)井的维修施工,消除各种井内故障,恢复生产能力,使卤(盐)井达到设计开采量,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利用地下宝贵的资源。技术割管在卤(盐)井可将悬挂在溶腔内的技术管按设计要求割断,并掉入溶腔,从而实现卤(盐)井的第二梯度开采;对对接井而言,则可排除溶腔内堆积的沉淀物对直井的不利影响,实现斜井进水直井出卤开采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正常的卤(盐)开采运行模式。我单位经多年的工程实践,已形成了较合理有效的卤(盐)井维修施工工艺,现介绍卤(盐)井割管维修施工中一些关键工艺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刘建强  刁希全 《地下水》2003,25(4):263-265
对于石灰岩地层出水量小于5m^3/h的机井,采取单一的洗井增水方法效果一般不明显。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先对井孔进行爆破,然后利用盐酸与二氧化碳联合洗井的综合洗井增水技术,则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增水效果.一般增水率在60%以上。该项技术为石灰岩山区小水量的机井的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LES)对波流环境中的垂向圆管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出口边界采用人工海绵层加零梯度条件以减小数值反射,且保证自由出流;入口边界分别采用线性叠加和非线性叠加的波流边界条件,通过与物理实验数据对比发现,采用非线性叠加的边界条件时模拟精度更高。数模结果表明,在波浪和水流共同作用下,射流体上部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水团”现象,射流平均速度矢量较纯流环境中更靠近底床,这与前期实验观察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冰川运动速度研究: 方法、 变化、 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管伟瑾  曹泊  潘保田 《冰川冻土》2020,42(4):1101-1114
冰川运动将积累区获得的物质输送到消融区, 维持着冰川的动态平衡。近年来, 随着气候变化, 全球大部分冰川面临着剧烈的退缩, 而冰川运动变化则较为复杂, 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冰川运动速度的提取方法、 冰川运动速度时空分布与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另外, 还探讨了目前冰川运动速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 基于测杆的方法能够获得精度较高的测量数据, 但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 基于遥感数据自动化提取的方法应用广泛, 但影像之间的配准以及海量数据的计算是当前阶段制约冰川运动速度研究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无人机和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为冰川运动速度研究提供了高精度的数据支撑, 但二者在冰川运动研究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冰川运动速度的分布及其变化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 冰川厚度的变化可能是全球大部分冰川运动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但在单个冰川系统上, 冰川运动速度变化较为复杂, 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遥感数据的不断丰富, 云计算平台的使用, 物联网、 无人机和地基合成孔径雷达等技术的不断普及, 以及星、 空、 地协同观测的出现将会极大促进未来冰川运动速度研究的发展。此外, 冰川动力学过程也将备受关注, 成为未来冰川运动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低含沙量异重流带来大量细颗粒浑水,由于颗粒沉速极小,在山区、高原地区的引调水、水环境、水处理等方面带来难以估量的困难,引起了社会和设计部门重视。以金沙江支流牛栏江上德泽水库回水变动区上下游河段为原型,利用概化水槽试验研究拟焦沙模拟低含沙量异重流形成与运动,探究低含沙浑水异重流运行时头部流速及含沙量沿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头部流速及含沙量沿程逐渐减小;相同流量不同含沙量所形成的中层、底层异重流头部流速,含沙量越大,同一位置头部流速越大;相同流量和含沙量所形成的表层、中层、底层异重流头部流速,表层异重流头部流速最大,底层异重流次之,中层异重流最小。  相似文献   

16.
涌流型浊流形成及发展的实验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涌流型浊流及底流型浊流的动量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涌流型浊流不仅从其前部卷吸水体,同时从其顶面卷吸水体。在 0°、5°、10°底坡上开展的涌流型浊流的模拟实验发现 :涌流型浊流的悬浮云是悬伸而向前凸出的,在横向上形成近乎周期性出现的船艄形的凸起和凹陷;涌流型浊流的主体比头部运动速度快,运动过程表现为波浪式前进、后波超前波的特征;涌流型浊流的流体厚度及速度与搬运距离和底坡成正比;流体密度在其底部较大,顶部较小,而底流型浊流不具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17.
樊朝金  李德文  邓春海 《探矿工程》2013,40(12):71-73,77
在深基坑开挖中,如地下承压水埋藏较浅,采用管井降水降低地下水位后,对管井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封井,确保地下水位控制在施工要求的范围之内。重点介绍了山东潍坊万达广场深基坑降水施工方法及具有承压水头的减压井封井方案和封井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滤膜在天然滤床渗流 滤净水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模拟渗流井滤净水与传统滤池滤 水进行对比试验,初步探讨了渗流井滤膜的形成特征及其对滤净水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渗流井是一种结构较为复杂且有别于水平井及其他井孔的取水建筑物,利用河床砂砾石层的净化作用,将河水转化为地下水以获得水资源,该工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用尤为显著。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平水期和枯水期渗流井的出水量,最终确定大会坪研究区的建议开采量为30600 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