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震源区内变形过程的物理和地球动力学会议,在“社会主义国家科学学会”行星地球物理委员会的赞助下,于1985年11月4日至9日在民主德国波茨坦召开。会议主席是民主德国科学院科学委员会主席及成员斯特勒(H.Steller),副主席是波茨坦中心地球物理所所长赫廷(E.Hurting)。我国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许忠淮和笔者。这次会议是先后于1977年、1979年和1981年在波茨坦召开的一系列地学科研讨论会的继续。它致力于震源孕育过程和有关的高压物理学的研究。主要议题是:①讨论地震的地球动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1 0月至 2 0 0 4年 1 2月国际地磁学和超高层大气物理学协会 (IAGA)、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I UGG)等国际学术组织和一些国家的地学专业机构将在一些国家召开学术会议。为使我国地震科学工作者了解这些专业会议的有关信息 ,我们将部分与地学有关的会议介绍如下 (见表 1 ) ,仅供参考。表 1 有关地球科学的会议、培训班一览表时 间组织者地点名  称联系方式2 0 0 3 10 0 8~ 12IASPEI新西伯利亚(俄罗斯 ) Int’lConferenceonMathematicalGeophysics 数学地球…  相似文献   

3.
1993年9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展望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师生发起,得到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和地质所的大力支持。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冶金部、国家地震局、武警黄金部队及大专院校的地学工作者共70余人。会上,原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郁文,原贵阳地球化学所所长杨静仁讲了话。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涂光炽先生和叶连俊教授作了重要报告,他们纵谈了二十一世纪地球  相似文献   

4.
现代大地测量在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评述了用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地球动力现象所能达到的时空辨率和准确度论述了大地测量在研究相关地学问题中的作用,回顾了以空间卫星大地测量为标志的现代大地测量近30年来对地球科学作出的主要贡献及科学意义,并对大地测量未来进一步应用于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CGS)与美国面向地学的计算机学会(COGS)决定于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联合召开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国际讨论会(CAGIS)。届时邀请世界各国地球物理和计算机应用专家参加,会议为世界同行提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的论坛,增进国际同行专家的合作和友谊,推进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欢迎参加会议并提交论文。  相似文献   

6.
欧洲地球物理学会建于1971年。其首要任务是组织每年一度的欧洲地球物理学家代表大会。国际性会议是由地球物理学的主要组织——国际测地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四年召集一次,八年中仅有一次是在欧洲召开,因而许多欧洲的科学家难以参加会议。欧洲地球物理学会的建立为他们的接触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帮助年轻的科学家获得这种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前正在制订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的计划。预计至少有125个国家的6000多名科学家将参加1989年7月9—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的第28届大会。这将是50多年来首次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学术计划将包括基础和应用地学方面的2个学术讨论会、很多专题讨论会和专题小组讨论会以及论文张贴。该计划将始终突出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即反映对广泛解决许多地学问题办法的不断增长的需要。正在筹备50多个新技术和研究方法的短期讲座及实习班。会议前后,  相似文献   

8.
1会议概况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在全球拥有6万多名会员。它成立于1919年,最初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分委会,1972年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AGU致力于通过各个会员的努力和与其他科学组织的合作,促进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并通过出版科技期刊、召开学术会议和各种教育及科学活动来实现其目标。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与矿产资源调查、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地学研究等密切相关的勘探地球物理,在七五期间如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6年2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勘探地球物理发展方向座谈会,来自全国有关单位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大会发言和小会讨论,在一些共同性方向性问题上充  相似文献   

10.
1 AGU会议概况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一年开两次会,过去称为春季会议和秋季会议,分别在美国的东部和西部召开。西部固定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召开,东部先后曾在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和华盛顿DC召开。从2003年开始,春季会议改为和其他组织联合召开,称为联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协组织,中国气象学会牵头,会同中国地球物理、水利、地震、地质、地理、天文、环境科学、海洋、水土保持、农、林、土地、作物、城市科学和自然资源等16个全国性学会、研究会共同发起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4~26日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8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和民政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 ,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国际地磁学和超高层大气物理学协会 (IAGA)等国际学术组织和一些国家的地学专业机构将在世界各地召开国际学术会议。为使我国地震科学工作者更方便地了解这些专业国际会议的有关情况 ,我们将部分与地震学研究有关的会议作一简短介绍 ,仅供参考。1 第 3届大陆地震国际会议———地震机理与减轻地震灾害 (3rdInterna tionalConferenceonContinentalEarthquake———Mecha…  相似文献   

13.
1992年11月18—2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了第2届地学层析成像(Geotomography)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由日本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J/SEG)共同组织,来自美国、日本、中国、朝鲜、澳  相似文献   

14.
1.会议一般情况国际地学情报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science Information)是国际地学情报界最重要的专业会议。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前三次分别于1978年、1982年、1986年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召开)。本次会议,即第四届国际地学情报会议于1990年6月24—29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政府会议中心举行。会议发起单位为国际地质科学协会(IUGS)、加拿大地学情报学会(GIS)、澳大利亚地学情报学会、英国地质学会情报专门组。会议主  相似文献   

15.
1987年8月23—27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召开第二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讨论会之后,曾发出一份会议简报,列出了大部分CT研究会会员的通讯地址。并就东北、华中、西南等地区开展CT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联络工作。1987年9月我CT研究会曾邀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地球物理系主任Alexander教授到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做过在地球物理学中  相似文献   

16.
德国地质学会第74届年会、德国地球物理学会第44届年会和德国矿物学会地球化学分会春季会议于1984年2月在联邦德国的美因茨(Mainz)联合召开了有关“地球、月球及其邻近行星的起源和演化”的专题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倡议发起的。上述各学会联合会议的发言概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该会议的主题:讨论有关行星的演化,地球的早期历史和演化,以及矿床的  相似文献   

17.
地球深部研究—地球科学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国际地球深部研究的发展及现状,简要地讨论了地球深部研究与地球科学相关学科的关系,力图说明及时地组织和开展地球深部研究是发展我国地球科学的新机遇,是迎接未来世纪挑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全球地球科学大断面与地球动力学(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地球科学断面(GlobalGeoscienceTransects,简称GGT)是当今世界岩石层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岩石层研究的科学前沿。本文阐明全球GGT断面计划的内涵和要求,给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格局和中国11条断面的地理位置,在板块构造和地体概念的指导下,依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资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编图。从全球构造出发,对世界上的几条典型断面:北美胡安德富卡-阿尔伯塔(JuandeFucaAlberta)平原大陆-大洋的GGT断面(简称B_2断面),欧洲地学断面计划(EGT)的“挪威北角-阿尔卑斯-地中海-南突尼斯”断面,中国地学断面计划GGT中的“亚东-格尔木”断面,“满都拉-响水”断面和“广州-巴拉望”海洋断面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同时对其它一些断面也进行了概述。在各条断面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各异的条件下,对其地球物理场和岩石层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探讨了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并给出了地球科学解释的概念性模式。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月5日至9日,由国家地霞局主持召开的国家地震局地学大断面"GGT"项目阶殴评审会在山东青岛市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地球所、地质所、应力所、兰州地震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辽宁、山东、云南、江苏等省地霞局百余名代表及其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基金会办公室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十余位地学界知名学者、专家组成了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全球地球科学大断面与地球动力学(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地球科学断面(GlobalGeoscienceTransccts,简称GGT)是当今世界岩石层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岩石层研究的科学前沿,本文阐明全球GGT断面计划的内涵和要求,给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格局和中国11条断面的地理位置,在板块构造和地体概念的指导下,依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质构造资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编图,从全球构造出发,对世界上的几条典型断面:北美胡安德富卡-阿尔伯塔(JuandeFucaAlberta)平原大陆─大洋的GGT断面(简称B2)断面),欧洲地学断面计划(EGT)的"挪威北角─阿尔卑斯─地中海─南突尼斯"断面,中国地学断而计划GGT中的"亚东─格尔木"断面,"满都拉─响水"断面和"广州─巴拉望"海洋断面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同时对其它一些断面也进行了概述,在各条断面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构造部位各异的条件下,对其地球物理场和岩石层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探讨了其地球动力学机制并给出了地球科学解释的概念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