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升天坪锌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雪峰山地区,是湘西地区产于陡山沱组的中型锌矿床。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对主成 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同位素组成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为490 Ma,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为0.71235。该等时线年龄代 表了该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说明矿床形成的地质时代为晚寒武世,成矿作用发生于加里东中期。成矿作用时代与闪锌 矿初始锶同位素比值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或成矿流体由基底岩石(板溪群) 和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共同提供。结合矿床地质 特征与区内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周边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为热液成矿提供了构造驱动力,加里东期的构造运动对升 天坪锌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升天坪锌矿床严格受地层控制,矿床类型为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2.
永平水泄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峰  黄敦义 《云南地质》1994,13(4):341-349
水泄铜矿床受构造和地层岩性控制,热液成矿标志明显。根据矿化分布、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地层中微量元素特征、矿床的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的研究,论证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兰坪盆地内的沉积岩;成矿流体具热卤水性质;矿床在成因上与喜马拉雅早期古地热活动有关,为一种新的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因铅锌矿床的定年一直比较困难,关于黔东铅锌矿带的时代和成因认识较为混乱。本文对位于该成矿带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中的贵州铜仁卜口场铅锌矿床开展了闪锌矿Rb-Sr与方解石Sm-Nd同位素定年。矿石光薄片显示方解石和不透明矿物沿网状裂隙充填交代。用于定年的方解石,部分与方铅矿沿着同一闪锌矿细脉充填,部分沿方铅矿细脉充填,表明方解石晚于闪锌矿形成,可能属于成矿期后期产物。获得闪锌矿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466±13 Ma(MSWD=2.0)和闪锌矿矿物+弱酸提取相+硫化物相Rb-Sr等时线年龄483±9 Ma(MSWD=8.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应代表了该铅锌矿床的主成矿期。获得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422±48 Ma(MSWD=0.71),可能代表了同一成矿作用的后期阶段。即卜口场铅锌矿床后期改造成矿作用可能存在早奥陶世(483~466 Ma)和早志留世(~422 Ma)两个阶段。闪锌矿和闪锌矿分相Rb-Sr等时线对应的初始87Sr/86Sr比值分别为0.70920和0.70908,方解石Sm-Nd等时线对应的初始143Nd/144Nd比值为0.511520(εNd(t)为–11.2),指示其流体来源具有Sr、Nd富集特征,为成矿流体主要是地层封存水与区域热液流体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冰洞山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采用全溶方法和流体包裹体淋滤法对主成矿期闪锌矿进行Rb、Sr同位素分析,获得等时线年龄为507.7~507.8Ma,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为0.709193~0.709220。该等时线年龄代表了该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年龄,说明矿床形成的地质时代为早奥陶世,成矿作用发生于加里东中期。成矿作用时代与闪锌矿初始锶同位素比值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或成矿流体由基底岩石和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共同提供。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与区内铅锌矿成矿地质背景,认为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对扬子地台北缘的铅锌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冰洞山铅锌矿床可能是在加里东期伸展环境中,成矿热液伴随穹窿构造活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沉淀结晶而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鄂西震旦系白云岩地层中,新发现了白鸡河锌矿床、凹子岗铅锌矿床、冰洞山铅锌矿床。白鸡河锌矿床矿石成分简单,富锌贫铅;矿石结构主要为细晶结构、交代结构;矿石构造变化大,存在角砾状、浸染状、纹层状、条带状及"雪顶"构造;成矿温度低,白云石化交代角砾岩作用普遍;矿石硫同位素为重硫,值域很宽,闪锌矿与方铅矿在相对封闭环境沉淀。矿床地质特征可与MVT型铅锌矿床相类比,成因为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沉积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金水铜矿床受构造控制,热液成矿标志明显。依据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硫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深部,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成矿流体具热卤水性质;矿床初步确定为岩浆期后热液脉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长江中下游地区首例独立铊矿床—安徽和县香泉铊矿床的热液改造期成矿时代,对矿床中早晚两阶段10件萤石样品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定,得出早、晚两阶段萤石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1.6±3.0Ma和79±11Ma。结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独立铊矿床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发生在晚燕山期,并在燕山期末发生过一期热(泉)活动的叠加。该矿床的发现指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晚燕山期低温成矿事件和可能的低温成矿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燕山期以铊为代表的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和以铜(铁)金为代表的中高温热液成矿作用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成因关系,为同一热液流体系统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云洞铅锌矿床位于南华裂谷盆地之雪峰次级裂谷盆地,赋矿地层为震旦系陡山沱组,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少量为碎屑沉积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物以闪锌矿、黄铁矿及少量方铅矿,矿石结构主要有晶粒、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星点状、条纹状、角砾状、细粒浸染状、脉状,围岩蚀变为碳酸盐化、硅化、重晶石化。硫同位素为δ34S在+135‰+229‰之间,碳同位素为δ13CPDB=-47‰-842‰之间;氧同位素为δ13OPDB=-1331‰-1464‰,成矿温度142℃255℃,属中低温成矿流体,铅锌矿床受地层、岩相及构造热液双重因素控制,矿床成因属中低温沉积改造型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沉积成岩和后期热液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9.
辽宁青城子铅锌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运红 《地质与勘探》2017,53(2):259-269
青城子铅锌矿地处辽东-吉南裂谷带西端,是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铅锌矿床,其成矿作用复杂。为了深入揭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在对青城子铅锌矿床(喜鹊沟、甸南、本山)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流体包裹体测温和激光拉曼成分分析,H、O、C、S、Pb同位素分析,并进行了多元同位素体系的综合示踪。青城子铅锌矿床发育富液相包裹体,局部发育H_2O-CO_2三相包裹体。成矿温度范围大,是多阶段成矿作用发展演化的反映(至少两期成矿),成矿温度主要在190℃~310℃之间,应属中温成矿,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水盐流体。激光拉曼成分特征,成矿流体总体属于含CH_4的H_2O-CO_2-NaCl体系,属于还原性流体,具有深源的特征。氢氧同位素结果显示,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特征表明,矿体中的硫可能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的还原。碳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可能起源于地层,后期发生岩浆热液改造。铅同位素结果表明,矿石中铅是地层与岩浆岩的混合源铅。  相似文献   

10.
非硫化物型锌-铅矿床主要由一系列锌、铅"氧化物"组成。非硫化物型锌-铅矿床可以分为表生和深成2种类型。表生非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主要与表生的氧化作用有关,主要含有菱锌矿、异极矿、白铅矿等;根据成矿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交代型、围岩交代型、残余-岩溶充填型。深成非硫化物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热液流体的有关,主要含有硅锌矿、菱锌矿、白铅矿等;根据形成的不同方式被分为构造控制型矿床与层状矿床。深成矿床显示与表生矿床不同的C-O同位素特点。笔者主要讨论非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的特征及成因机制,并介绍中国火烧云锌-铅矿床的研究进展。火烧云铅锌矿已探明锌-铅金属资源量大于1 700万t,已成为中国新的最大铅锌矿。矿床成矿矿物以菱锌矿、白铅矿、方铅矿与闪锌矿为主,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主要经历2期成矿作用:早期的铅锌碳酸盐阶段(主要)与晚期的铅锌硫化物阶段。其矿床地质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显示火烧云铅锌矿床为深成层状(喷流)的非硫化物型锌-铅矿床。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of the Bingdongshan lead-zinc deposit, Rb-Sr isotopes of the main ore-stage sphalerites have been analyzed by using the full dissolution method and fluid inclusions leaching method in this paper, with yielded isochion ages of 507. 7-507. 8 Ma, initial 87Sr/86Sr values of 0. 709193-0. 709220.These isoch-ron ages, representing the age of the main mineralization stage of the deposit, indicate that the deposit was formed in Early Ordovician, or the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in the middle Caledonia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itial strontium isotopic ratios of sphaleritess how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or the ore-forming fluid were provided by both of basement rocks and the Sinian carbonates. Combining with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nd regional Pb-Zn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aledonian tectonic movement played important role for the formatio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The Bingdongshan lead-zinc deposit was probably formed under the Caledoni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precipitation of sulfides, in certain physic-chemical condition, from the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fluids which were associated with dome structure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2.
五伦铅锌矿床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之江南(雪峰)造山带北西侧,是湘西北铅锌矿带内新近发现的热液脉型矿床.铅锌矿床产于万民岗背斜轴部,矿体沿NE向比铁溪-陈家河断裂旁侧派生的NW向断裂呈陡倾脉状产出,直接容矿围岩为奥陶系下统桐梓组和红花园组.对该矿床主成矿期的闪锌矿进行Rb-Sr等时线法定年,获得成矿年龄为238.9±4.5 Ma(MSWD=1.8),(87Sr/86Sr)i值为0.710 86±0.000 16,指示其主成矿期为中三叠世晚期.结合已有的成矿年代学资料,通过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结果表明湘西北地区至少存在两期铅锌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后伸展作用和印支早期华南陆块汇聚碰撞形成的局部伸展作用.五伦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应主要来源于含矿层之下成矿元素高含量的南华纪-寒武纪早期地层中的碎屑岩系,其较高的(87Sr/86Sr)i值指示成矿过程中陆壳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华南加里东期金矿床分布广泛,既可产在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内,也可发育在毗邻的江南隆起上。其共同特征是矿床产在加里东期构造变形带或变质带中,受深大断裂带及其分支构造所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产在隆起上的矿床赋矿围岩时代较老,均为元古宙变质细碎悄岩类;矿物及元素组合比较简单,常见单金型。产于褶皱带中者其围岩除元古宙-寒武纪变质细碎屑岩外,还有火山岩、侵入岩及沉积岩,时代为元古宙--志留纪;矿物及元  相似文献   

14.
滇东北Pb-Zn-(Ag)多金属矿床找矿突破关键基础地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过去几十年对滇东北地区铅锌(银)多金属矿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找矿勘查经验发现,一些影响找矿突破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始终难以达成共识或长久未被解决。文章以“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为指导,围绕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直接影响推测矿体(床)全部地质特征的内容进行系统论述,综合分析认为:滇东北地区主要产出以茂租铅锌矿为代表的层控型矿床和以乐红铅锌矿为代表的构造控矿型矿床,成矿地质体为高原陆核地体系统内的坳陷盆地,成矿构造主要为SN向深断裂带、NW向深断裂带及NE向深断裂所引起的次生构造,矿床成因与沉积及后期热液改造有直接关系,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晚三叠世,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成矿机制为古特提斯向扬子板块西南缘俯冲驱动陆内盆地的热、气、液反复循环,不断改造-萃取-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
江南造山带湖南段为一重要的金成矿带,目前关于带内金矿形成的时代背景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基于区域成岩成矿年代学、矿床(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流体来源、区域构造演化背景等多方面资料,对带内各主要金矿区的成矿时代逐一进行详细解析,以此为基础重新厘定了区域金矿成矿地质事件及其时代,并探讨了各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初步形成以下认识。江南造山带湖南段主要发生了加里东期、印支晚期和燕山期等3期金成矿事件。加里东期金矿成矿年代为430~410 Ma(志留纪后期),产于同期雪峰冲断带的中段-西南段和东段东部、湘中-湘东南构造岩浆带的东北部等3个地区,各区赋矿地层分别为板溪群、冷家溪群、冷家溪群,前两个地区的成矿与加里东运动变质变形和构造活化作用有关,后一个地区的成矿与志留纪后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提供热能和流体有关。印支晚期金矿成矿年代为227~202 Ma(晚三叠世),主要分布于同期雪峰冲断带东南缘构造岩浆隆起带,与后碰撞花岗质岩浆活动的热能和热液驱动有关。燕山期金矿成矿年代为152~130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主要分布于同期雪峰冲断带东南部构造岩浆隆起带的东部,与伸展环境下的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红花坪铅锌矿位于南秦岭旬阳盆地金铜、铅锌、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内,为一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泥盆系和志留系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建造,褶皱、断裂发育,热液活动强烈,为成矿物质的活化、运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矿体赋存于下志留世梅子垭组绢云千枚岩及下部石英脉中,受一定的地层岩性、古地理环境和构造控制。目前Ⅰ-1铅锌矿体控制长度已超过1 km,矿体连续性好,形态单一,矿物成分简单,锌含量高,有望成为一中型规模的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7.
西南天山是新疆中—新生界层控砂砾岩型铜铅锌矿的重要产出地区,以萨热克铜矿、 乌拉根铅锌矿、花园铜矿、伽师铜矿为代表,均产于隆起剥蚀区边缘的红层盆地中并严格受层位控制,赋矿盆地的下部为煤系生烃岩,中部为渗透性良好的砂砾岩铜铅锌矿储集层,上覆膏岩及泥岩等密闭盖层,具有铜铅锌-铀-煤-天然气同盆共存富集的成矿特征.文章总结了...  相似文献   

18.
核桃坝矿床是著名的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上新近勘查突破的重要铀矿床之一。为恢复成矿过程、划分成矿阶段和探讨矿床成因,本文开展了系统的矿相学和成矿年代学研究,以期为区内铀矿勘查和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支持。矿相学研究表明,矿床矿石矿物以铀石为主,成矿作用可划分为早期钠长石化交代阶段、早期热液成矿阶段、晚期热液成矿阶段和成矿后阶段四个阶段。核桃坝矿床属于碱交代型(钠交代)热液铀矿床。沥青铀矿U-Pb同位素表观年龄、电子探针化学年龄以及等时线年龄综合研究显示,矿床形成时代应在99. 1Ma左右,是晚白垩世成矿作用的产物。核桃坝矿床可能是富铀岩体在碱交代作用后形成流体(富铀含硅酸成矿流体)在外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沉淀成矿。因此,矿体的定位与富铀岩体关系密切,富铀岩体附近的开放空间(断裂构造、层间破碎带等)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疆祁漫塔格东段区域化探及其找矿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东段区域化探成果显示,在该区近地表地质体中,Na2O?K2O?Sn?W?Bi?Be?U?Al2O3?Ba?SiO2?Pb?Th等元素相对富集,主成矿元素为W?Au?Bi?Sn?Nb?Pb?F等,经异常查证先后发现了白干湖钨锡矿?蟠龙峰铁多金属矿?维宝铅锌矿等;在本区以W?Sn 等为代表的高温元素的成矿作用与华力西期和加里东期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印支期中酸性岩浆的侵入与区内Cu?Pb?Zn?Mo等中—高温元素的成矿作用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层控改造型Pb?Zn 矿床与蓟县系狼牙山组碳酸盐岩-细碎屑岩建造有关,而Au元素的成矿作用则与燕山期的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