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院”)大力推进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积极实践,完成了一批以天津院科技档案楼为代表的绿色建筑项目,在绿色建筑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14,(11):10-10
关键词 BIM应用研讨沙龙有了BIM就会带来更多项目吗?上下游领域BIM如何流转、协同?如何实现BIM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是否可行……近目,在由筑龙网主办、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业科技”)协办的“建筑、机电、市政BIM应用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就BIM应用及存在的困惑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BIM技术作为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使其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可实现BIM技术的价值最大化。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BIM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软件厂商和设备厂商也积极响应,在各自领域不断探索创新。然而,能够将BIM技术应用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建设项目却不多,BIM模型作  相似文献   

4.
近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建院”)60周年华诞庆典在天津举行。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该院题词,天津市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致信祝贺。天津市副市长熊建平、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窦华港、协会建筑设计分会会长张桦、天津建院院长刘军等致辞。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住建部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了"一个指导思想、四项主要任务、三大保障措施",并要求"加强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推进基于BIM的建筑工程设计、生产、运输、装配及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工业化建造",对建筑业企业在工业化建造中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十分重视BIM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同时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建筑信息化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不断应用,BIM(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与运维阶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前,BIM在建筑设计阶段的应用已经逐渐成熟,价值获得普遍认可,但在FM(设施管理)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BIM与FM技术的融合已经应用在一些大型建筑中,但其在交通领域尤其是地铁项目的建设上应用甚少。本文提出了BIM+FM在地铁上的应用思路,旨在为地铁以及相关设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工作作中的意义如同20多年前CAD技术带来冲冲击一样,将会给建筑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革。BIM的魅力就在于它以数字建模的方式,把参数化、数字化的建筑信息生成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物业维护公司等以此为平台,在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参与互动及信息共共享。  相似文献   

8.
序号名称地点设计单位施工总包士0以上屋顶板高 度(m)结构层体系形状建成年份地上地下材料结构施工40天津远洋航运大厦天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二建公司1534l3RC框架一筒体全现浇矩形1996*4l中国煤炭大厦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中煤建筑安装公司153342RC框架一剪力墙全现浇椭圆形199342新锦江大酒店上海香港王董设计事务所,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市四建公司15346lS框架一支撑一剪力墙钢结构安装,现浇楼板吐劲龟方形198943邮电通信网管大厦~1一、闷卜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市二建公司151422RC框架一筒体全现浇八角形1996*人洋44湖南国际贸…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简称TADI)创立于1952年,是天津地区最大的综合建筑设计院之一,主要承接民用建筑设计、工业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居住区、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承接民用与工业建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咨询、  相似文献   

10.
项目简介 时代大塘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7万m2,其中包含了14栋高层住宅和两层地下室.在项目开展BIM正向设计的过程中,为创建高精度BIM模型,实现全专业BIM算量,需要攻克三个难点:一是一模多用,要求高,即BIM模型需要同时满足出图、审查以及算量的要求;二是模型精度高,标准严,即为了满足全专业BIM算量的要求,B...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11,(2):84-84
2010年12月28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天津市委员会在天津市会宾园宾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成立大会,同期召开了2010年度天津技术交流会,本次大会由天津房屋鉴定勘测设计院总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天津市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吕强主持。天津市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贾柄公致辞,  相似文献   

12.
正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运用的关键技术,承载着建筑工程全过程信息,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石。作为工程全过程信息载体,BIM技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的工程数据,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结合十分密切,应用日益广泛。BIM的核心优势在于建筑信息的可视化以及BIM工程全过程信息集聚,以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工程项目的实施实体与功能特性,高效整合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流程,确保设计理念得到有效执行并系统化解各类风险,日益成为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基于BIM技术的上述优势,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建造全过程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正值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院")深化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时期,一批尖子人才被选派到美国纽海文大学进行三个月的短期培训,并参与国际著名设计公司联合设计。这第一批赴美学习的业务骨干中,  相似文献   

14.
在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和欧特克软件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设计大赛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指导,建筑院建筑六室和建筑院总工办战略设计组设计,点构数字技术公司配合BIM设计的长春市规划展览馆及博物馆项目,获得了最佳BIM工程设计奖一等奖和最佳BIM建筑设计奖二等奖两  相似文献   

15.
《中国勘察设计》2023,(2):32-33
<正>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建筑院”)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六大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中南建筑院以建筑及规划设计为核心,着力为客户提供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技术与管理服务,优质高效地为社会提供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各类工程专项设计与咨询、BIM设计与咨询等专项和全过程工程技术与管理服务。业务发展策略自建PLM平台,组合建筑设计和建造工艺,以三维数字化模型打造数字产品,形成数字资产,转化数字资本。平台建立后,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定义建筑,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了充分了解勘察设计行业管理发展的现状及企业管理创新的经验、做法,更好地推动勘察设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8月12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副理事长王树平、副秘书长栗元珍一行来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院"),就该院的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7.
刘军,男,42岁,中共党员,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天津市规划局授衔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担任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长、院党委副书记、院总建筑师,正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理事,天津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天津市建筑学会理事。2010年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领导干部";2011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他主持完成的《大跨度折板斜拉空间网格结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获2010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其主持完成的近百项工程中,先后荣获国家银奖2项、国家二等奖2项、市部级奖16项。他主持的"天津津湾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获2009年全国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天津市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获2009年全国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天津市眼科医院"获2008年全国医院建筑优秀设计奖。  相似文献   

18.
<正>●到2020年末,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及特级、一级施工企业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5年后国有投资及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新立项项目BIM集成应用比率将达90%本刊讯记者王艺静报道为进一步推动BIM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支撑建筑行业技术升级,变革生产方式,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19.
岩土工程;建筑信息模型(BIM);一体化集成;施工模拟;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中船九院BIM团队在BIM应用初级阶段的一部分工作。结合中交南方总部大楼项目,运用Bentley系列软件,开展信息化建模及多专业三维协同,利用信息化模型在实际项目施工前期检查、排除以往难以解决的各类问题,并在此模型平台上尝试进行施工图生成、CFD模拟分析、施工模拟等工作。希望通过不断的积累和努力,用BIM提升传统业务价值,并拓展其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