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地层规范修改小组(1979)提出的《地层规范第二草案及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对1960年出版原有《地层规范草案》作了重大的修改。把地层分为岩石、生物、年代地层等不同的地层类别,并指出不同的地层类别,其对比的内容也不同。毫无疑问,这样划分,既体现了国际地层学发展的现状,又将促进我国地层学的发展。但该“规范”中的  相似文献   

2.
张守信 《第四纪研究》1994,14(2):129-134
本文作者曾在尹赞勋教授指导和关怀下工作27年,深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支持信任,在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著文缅怀前辈,以寄托崇敬和感激之情。文章联系中国第四纪研究,通过《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的产生,以及工具书的编纂和《中国地层典(七)石炭系》的创编工作,回顾了尹赞勋教授对中国地层学理论和实践所做划时代的卓越贡献,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理论地层学先驱和中国地层学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曾在尹赞勋教授指导和关怀下工作27年,深受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支持信任,在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著文缅怀前辈,以寄托崇敬和感激之情。文章联系中国第四纪研究,通过《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的产生,以及工具书的编纂和《中国地层典(七)石炭系》的创编工作,回顾了尹赞勋教授对中国地层学理论和实践所做划时代的卓越贡献,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理论地层学先驱和中国地层学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4.
对《地层规范第二草案》(第二稿)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的《地层规范草案》已经试行了20年。20年来,《地层规范草案》对我国地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暴露了其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此期间,国际地层学也取得了飞跃的进展,一些地层学基本概念的深入研究,使地层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更有力地推动地层学的发展,必须修改原有的地层规范。  相似文献   

5.
地层学要素也就是地层学基础,包括地层学的原则、概念、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命名等内容。有的研究者也把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看成地层学的三要素。 有许多地质文献涉及地层学要素问题。新近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出版的《国际地层指南》是较全面系统阐述这方面内容的一个文件。我们认为,在现时提出一种世界范围的“指南”,为全世界地层研究规定某种类似“规范”性质的东西要求全世界统一采用,似乎  相似文献   

6.
张守信 《地质科学》1975,10(3):285-292
十五年前公布施行的《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和《说明书》在我国地层学上曾经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经过十五年来的大量地质实践,我们发现这两个文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和今后的需要,必须设法修改、补充,才能跟得上地层工作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另一方面,广大地质工作者对于二者的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很不一致,有时发生严重的分歧,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关于组的含义和具体使用办法上的分歧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81,27(6):490-490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是197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反映了自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在地层工作方面的成就,已于1980年7月25日经国家科委批准颁发。它是在《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1960)的基础上修订改写的,内容基本上概括了地层工作的现状并考虑了现代地层学理论发展动向。该书已于198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现将国家科委关于颁发该书的通知刊载于后]。  相似文献   

8.
地层单位的划分是地质工作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它是一项具体的地质业务工作,也涉及一些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地层单位划分原则的合理运用及其合理划分,关系到地层的合理乃至正确对比、以及能否获得符合客观情况的古地理环境的推断或结论.划定地层界线的最早依据是明显的自然界线,如不整合、假整合、岩性突变等.由于化石广泛分布在一定时代的地层中,化石在地层垂向的变化,也可用来划分地层,因而出现了生物地层学,它被地质学家普遍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层学研究近期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中包含了地球演化过程的许多重要信息,它是建立全球地质年代系统的重要基础。统一年代地层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基础地质工作、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评价和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一直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国际地层表》已建的110个阶中,已有65个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简称GSSP)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批准确认,其中有10个GSSP被确立在中国,我国是拥有GSSP最多的国家。在中国区域年代地层表的102个阶中,也有59个阶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部分地层单位的划分对比标准。虽然我国的地层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是在中国区域地层标准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区域地层单位与GSSP的对比、变形和变质较强烈地区地层学研究方法的确定、广泛分布的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划分对比、中国典型地层剖面保护和规范化研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急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层学是地质学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甘肃省地层古生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积累了一批为全省地层研究修史立典的材料,及时总结这些成果素材,按照最新的理论、方法对区域地层进行划分、对比和精准化研究,是一个省区基础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和梳理近年来甘肃地层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按照时间顺序和学科特点,系统性提出了按照多重地层划分对比理论和《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2016年版)和《中国地层表》(2014)的框架和序列,全面提高甘肃地层研究精准度,为全省地质调查和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支撑;对全省不同地区和不同地质单元地层界线层型和单位层型进行对比研究和厘定,建立新一代甘肃地层表的建议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1 地层清理工作的由来地矿部于1986—1990年设立了重大基础地质研究项目《三大岩类填图方法研究》,即沉积岩区、花岗岩类区、变质岩区填图方法研究项目。沉积岩区填图方法研究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之一,就是地层单位的划分和对比问题。填图方法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岩石地层单位进行地质填图,对各类地层作多重划分对比研究,逐步建立地层格架和地层模型的填图、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地层划分、对比等研究工作一直是以传统的“统一地层划分”作为基础,偏重于地层的年代顺序和化石,…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地层学理论现代地层学是相对于传统地层学而言的。现代地层学与传统地层学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地层划分的概念和理论的不同。传统地层学属于统一地层划分概念,基本原理认为构造运动、古地理变化、沉积剥蚀作用的变化、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的出现以及生物界的变迁五种现象是地壳发展统一过程的不同表现,研究一方面的发展情况,其结果必然和研究其它各方面的结果相符合。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于是得出了“一个岩石地层单位正因为它是客观的实际地层体,它就不可能不属于同一地质时代。”只承认和地质年代单位对应或平行的,具有固定一致时间含义的统一地层单位。这是时空岩一致论的传统地层学原理。  相似文献   

13.
符合现代地质科学水平和发展需要的全国地层数据库的建立,是促进地层学研究和地层单位划分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使我国区域地质填图和地层学研究跨入国际先进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在"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的基础上,历经八年的编制,最近正式发布《中国地层表》(2014)。《中国地层表》建立了中国年代地层系统与国际年代地层系统之间的精确对比关系,充分反映了各地质时期岩石地层的展布状况,各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年龄、生物地层序列(列数列各阶期的主导化石门类的组合序列)、磁性地层、地质事件、海平面升降等的变化特征。《中国地层表》(2014)是实用性很强的全国统一的多重划分地层表,是地质行业的重要标准规范,充分反映了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以来我国地层学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参考了国际地层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它的广泛应用将对我国的地质调查工作、地层学研究、地质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5.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4):332-332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全国地层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古生物学会、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全国地层工作与地层学研究新进展成果交流会”11月8日-10日在南京山水大酒店举行。会议将着重交流“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同时广泛交流地层学各分支学科领域研究进展与成果(包括地层划分与对比、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化学地层、事件地层、同位素年代地层以及特殊岩石地层等方面)。参加会议交流的部分成果已由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汇编成会议论集,以《地层学杂志》增刊的形式在最近出版。没有纳入这一会议论集的,还可按《地层学杂志》的格式撰写论,送交会议秘书处,以便在会议之后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线”在地层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训练  苏文博 《现代地质》1999,13(2):253-254
自然界线是地质历史时期自然事件的物质纪录,反映了地层发展的自然阶段性和突变点,一般具有明显的地质标志。关于自然界线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地层学争论的一个焦点。70年代以前的传统地层学以“自然事件”作为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界线一般都选择...  相似文献   

17.
谢显明 《地质论评》1959,19(8):381-382
最近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发表了关于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质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该草案系统而简明地阐述了地质时代单位及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对地层符号作了统一规定,对区域地层单位的命名亦作了详细的解释。这个草案定稿后无疑将扫除长期在地质界存在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和区域地层单位命名方面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一、地层学的意义 地层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地层划分、对比的概念和理论是地层学的精髓。地层划分的概念在根本上决定地层学研究的范畴、内容和方法。不同的划分概念又是不同的哲学观点在地层学这门自然科学中的反映。 地层划分、对比的概念最集中地体现在人们所制定的地层规范中,而地层规范是一般指导地层实践(地方或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地质调查与勘探、资源开发以及编制有关的地  相似文献   

19.
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同位素地层学的研究集中于了解海相地层中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地质时代的关系,在各级地层单位内,特别是在大的年代地层单位分界线上的变化情况;探索碳同位素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一种新原则、新标志以及碳同位素变化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5月17日)前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基本布局,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地层是地球发展历史过程中分布最广、时代跨度最大、意义最为重大的地质记录。地层学是地质科学奠基性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构成地壳的所有层状或似层状岩石体的特征和属性,据此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单位,并建立它们之间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地层学经历了初创、统一地层、多重地层划分等阶段,目前正朝着建立全球标准年代地层系统和从区域地层对比逐渐扩展到全球地层对比的方向发展。地层学在地球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