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吉林省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概略讨论了吉林省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与铁矿成矿作用的基础上,从含矿地层、原始沉积环境、变质作用、构造等对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吉林省前寒武纪变质型铁矿完全受基底构造控制,含矿岩系原岩建造基本为海底火山建造;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普遍经历了三期成矿作用;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对矿床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跃志 《地质论评》1980,26(6):499-504
安徽西部霍邱地区,为大片第四系掩盖区。自发现前震旦纪变质铁矿以来,通过大量的磁异常验证和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1978年,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铁矿专题组对霍邱地区变质铁矿进行了研究,将晚太古代霍邱群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分为下部花园组:由斜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铁矿资源主要产于太古代岩群中的受变质沉积铁矿,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近70亿吨,其中产于太古代岩群中的受变质沉积铁矿占60多亿吨,太古代岩群中的铁矿又以中太古代早期为最多,两者之合占探明资源储量的90%以上。从区域分布上看,冀东地区受变质沉积铁矿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占全省同类型铁矿石总量的94%,是全省最重要的铁矿产区。  相似文献   

4.
富江铁矿位于通化县北部,由两条矿体构成,根据矿石物质组合、化学成分等认为该矿是属于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即变质铁硅建造铁矿。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沉积矿产在各类矿产中占有很大比例。沉积铁矿(包括沉积变质铁矿)在世界铁矿总储量中约占80%,特别是大型富铁矿——前寒武纪铁硅建造富矿,全是沉积形成的。我国北方著名的宣龙式铁矿,南方的綦江式和宁乡式铁矿,也都是沉积生成的。在普查和群众报矿中,这类矿点所占比  相似文献   

6.
郭少丰 《地质与勘探》2014,50(5):864-873
甘肃“镜铁山”铁矿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西段,因铁矿规模大、类型特殊,并同时赋存一个中型铜矿而倍受关注。有关矿床成因各家意见不一,有“火山热液沉积”说,“变质沉积”说,“海底喷气沉积”说,“Sedex型”等,但均认为铁矿属沉积矿产。笔者近期在野外工作期间,在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黑色千枚岩中发现了钙质千枚岩捕掳体,证明黑色千枚岩为火成岩,所采矿石、围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性质也显示出火成岩特征,因局部地段黑色千枚岩与铁矿成过渡关系,并结合前人所测成矿温度在280℃至340℃之间等证据,综合分析认为镜铁山铁矿可能不是沉积成因,而是与中、基性岩有关的热液变质铁矿。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80,26(1):87-88
中国地质学会河北省分会和唐山地区地质学会于8月22日至28日在秦皇岛市共同组织召开了“冀东前震旦纪变质铁矿学术交流会”。会议检阅了近年来对冀东地区前震旦纪变质铁矿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参加这次学术交流会的除我省的代表外,还有各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临近省、市(辽宁、内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地。全省铁矿可归纳为5种成因类型,即沉积变质型铁矿、岩浆岩型铁矿、矽卡岩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和火山热液型铁矿。在对不同类型铁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全省铁矿的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梳理,对河北省铁矿资源禀赋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铁矿勘查、开发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土桥岭铁矿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位于青龙河绿岩带,赋存于上太古界双山子岩群茨榆山组。通过对土桥岭矿区进行深入的地质调查,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原生矿床形成后经变质作用改造,兼沉积和变质的多重性,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共发现矿体11条,主要矿体是土桥岭铁矿,其产状稳定、品位较高、规模中等,其成矿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10.
张龙飞 《地质与勘探》2014,50(5):938-946
石榴子石是冀东地区沉积变质铁矿中常见的变质矿物之一。本文采集迁安-滦县地区代表性铁矿中含有石榴子石的岩石样品,对其石榴子石进行电子探针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得出司马地区为角闪岩相,杏山-黄柏峪一带为角闪岩-麻粒岩相,水厂-大石河地区为麻粒岩相,这与前人对迁滦地区用主要矿物共生组合等来研究变质相的结论相一致;同时迁滦地区沉积变质铁矿中石榴子石的端元组分和晶胞参数a0随变质程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 司马地区的铁铝榴石+钙铝榴石→杏山-黄柏峪一带的铁铝榴石→水厂-大石河一带铁铝榴石+镁铝榴石,其晶胞参数a0值逐渐减小。因此在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中,变质矿物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及晶胞参数特征对不同地区的变质程度具有示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作中重点对河北平山小觉地区阜平岩群两类角闪质岩石深熔作用的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一类为厚层状斜长角闪岩,相邻新生浅色体常量元素组成上向TTG花岗质岩石方向转化,稀土和高场强元素含量明显降低,轻重稀土分离程度增高,tDM减小,εNd(t0)增大。另一类为与黑云变粒岩-片麻岩互层的条带状、石香肠状斜长角闪岩,相邻新生浅色体与之存在不同的地球化学关系:(1)稀土总量相对增高,轻重稀土分离程度有所降低;(2)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分离程度都有明显增高。后者Nd同位素组成与斜长角闪岩也存在很大区别。这些现象可用熔融母岩、形成条件等差异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一、地质概况白乃庙铜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图公社。属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北缘。矿区地层称白乃庙群(Zb),自下而上暂分五个岩段,其岩性如下: 第一岩段(zb~1):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硅线石黑云片麻岩、石榴石二云片岩、斜长角闪岩等。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阿尔泰南缘巴利尔斯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利尔斯铁矿是阿尔泰南缘麦兹盆地新近发现的中型铁矿床。赋存于上志留—下泥盆统康布铁堡下亚组第二岩性段变粒岩、浅粒岩及斜长角闪岩中, 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矽卡岩矿物。本文对矿体围岩、矽卡岩矿物和矿石进行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磁铁矿矿石、矽卡岩与围岩斜长角闪岩的REE特征具有相似性, 暗示磁铁矿矿石与矽卡岩具有亲缘性, 斜长角闪岩可能提供部分成矿物质。矽卡岩和矿石发育Eu正异常及所有矿石的负Ce异常, 表明铁成矿作用发生在高温氧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五河杂岩的变质岩石学及P-T条件分析钻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五河杂岩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东南缘最重要的岩石单元。然而,直至今日,人们对于该组杂岩一直缺乏足够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其形成的变质条件分歧较大。本文通过对蒙城南ZK02钻孔中五河杂岩的构成和地质特征详细研究表明五河杂岩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为一套由云母片岩、大理岩和花岗片麻岩组成的变质表壳岩系,下段为一套基性变质岩,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岩、角闪岩、石榴斜长角闪岩和少量的混合岩。同时,针对下段特征岩石(石榴斜长角闪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分析,并应用不同的温压计进行P-T条件评价和比较,结合岩相学限定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五河杂岩的主体普遍经历了高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其温压范围为:T=671 ℃~700 ℃和P=0.82~0.95 GPa,地温梯度约为25~28 ℃/km,与典型陆壳地温梯度类似。与同邻区主要岩石单元的变质级别相比,五河杂岩应当形成于板内变质环境,并不具备造山带变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张海祥  张伯友 《中国地质》2003,30(3):254-260
对星子群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星子群变质岩中的片岩和变粒岩的原岩是沉积岩,其中云母片岩的原岩为粘土岩,石英片岩和变粒岩的原岩是杂砂岩或亚杂砂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和榴闪岩的原岩为基性火山岩。变质沉积岩的形成构造环境判别结果表明,它们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而变质基性火山岩属于岛弧拉斑玄武岩与大洋拉斑玄武岩的过渡类型,它们形成于拉张盆地。  相似文献   

16.
蒋寄云 《华北地质》2003,26(4):207-212
弓长岭鞍山群呈北西至南东方向分布,位于中朝陆块东端,该群各类型岩石构成华北陆块古老的变质结晶基底。文中详细地记述了岩浆岩及混合岩、硅质板岩和长英质变粒岩、交超基性岩、交基性火山岩、变泥质岩、铁矿床、变辉长辉绿岩岩墙群的岩石特征和产出特征及成岩时代。本区为低压区域浅变质类型,演化与成岩时代约在太古代的中、晚期(3400~2500Ma)。  相似文献   

17.
抚顺—清原地区鞍山群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顺-清原地区位于辽宁省东北部,面积约2500Km~2.区内太古代变质岩系广泛发育,其下部为深变质的麻粒岩相地层,上部为中深变质的角闪岩相地层,后者产出红透山式铜锌矿床多处(属红透山地区),以及张胡子沟铜矿床和大荒沟硫铁矿床(属清原北部地区)等一系列块状硫化物矿床(图1).矿石中铅同位素年令为25~26亿年,在形成时代上可以和鞍本地区鞍山群对比.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分析录井、测井、地震、岩心与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大民屯凹陷中央构造带太古宇变质岩储层岩性类型、空间分布、岩性对储层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本区太古宇变质岩岩性分为三大类18种,主要有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混合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浅粒岩、角闪岩、变粒岩,夹丰富不均一的基性脉岩和碎裂岩。有效储层岩性为碎裂化混合花岗岩与碎裂化变粒岩、浅粒岩、片麻岩;变质岩在垂向上(由下至上)分为多个岩性段,从混合花岗岩至浅粒岩与风化壳,垂向上可进行类似于沉积岩层序的地层对比,岩性在平面上也呈现分区性。变质岩体在岩性上是不均一的、非均质的块体。矿物种类和岩石类型对研究区变质岩裂缝型储层起重要作用,碎裂化变粒岩、浅粒岩、混合花岗岩与片麻岩可作为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9.
全吉地块中段古元古代早期的德令哈二长花岗片麻岩中发育一个来自围岩的变质镁铁质岩包体。该包体的岩性从核部到边缘依次为角闪斜长辉石岩、斜长角闪岩和石榴石角闪片岩。角闪斜长辉石岩的显微结构指示三个世代的矿物演化,世代Ⅰ为单斜辉石+棕绿色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英+钛铁矿,世代Ⅱ为蓝绿色普通角闪石+斜长石+石榴子石,世代Ⅲ为阳起石+钠长石+黝帘石。世代Ⅰ指示其峰期变质达高角闪岩相条件。角闪斜长辉石岩的锆石全部为浑圆状多晶面晶体,其CL图像具高温变质结晶特征。LA ICPMS技术测定获得上交点U Pb年龄为(1 913±38) Ma(MSWD=015),指示峰期变质发生在古元古代末。研究表明,全吉地块中区域性分布的古元古代早期的二长花岗片麻岩与达肯大坂岩群在响应全球Columbia超大陆汇聚事件中一起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lower-crustal rocks of the Kohistan complex (northern Pakistan) are mostly composed of metabasic rocks such as pyroxene granulites, garnet granulites and amphibolites. We have investigated P–T trajectories of the relic two-pyroxene granulites, which are the protolith of the amphibolites within the Kamila amphibolite belt. Aluminous pyroxene retains igneous textures such as exsolution lamellae developed in the core. The significant amount of Al in clinopyroxene is buffered by breakdown reactions of plagioclase accompanied by film-like quartz as a product at grain boundaries between plagioclase and clinopyroxene. Distinct Al zoning profiles are preserved in pyroxene with exsolution lamellae in the core and in plagioclase adjacent to clinopyroxene in pyroxene granulit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Kamila amphibolite belt, Al in clinopyroxene increases towards the rim and abruptly decreases at the outer rim, and anorthite in plagioclase decreases towards the rim and abruptly increases near the grain boundary between plagioclase and clinopyroxen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Kamila amphibolite belt, Al in clinopyroxene and anorthite in plagioclase simply increase towards the margins of the grains. The anorthite zoning in plagioclase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zoning profiles of Ca-Tschermaks and jadeite components inferred from variations of Al, Na, Ti and Fe3+ in clinopyroxene. Assuming that the growth surface between them was in equilibrium, geothermobarometry based on Al zoning in clinopyroxene coexisting with plagioclase indicates that metamorphic pressur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under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The peak of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occurred at conditions of about 800 °C and 800–1100 MPa. These prograde P–T paths represent a crustal thickening process of the Kohistan arc during the Early to Middle Cretaceous. The crustal thickening of the Kohistan arc was caused by accretion of basaltic magma at mid-crustal dep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