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刘斌  余昌涛 《地质与资源》1993,2(2):118-126
营口地区印支期花岗岩为Ⅰ型(同熔型)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为S型(陆壳改造型)花岗岩。印支期花岗岩是造山运动晚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岩浆来源于深部。燕山期花岗岩是与燕山期造山运动同构造期岩浆作用的产物,岩浆来源于浅部。金矿床的形成主要与印支期次碱性二长花岗岩岩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花岗岩(Granite)是一种由石英、长石及云母等矿物组成的酸性岩浆岩。花岗岩的种类多种多样,成因也有多种看法。经地质科技人员研究,河北燕山地区花岗岩被命名为"燕山期花岗岩(γ5)"。我国燕山期花岗岩分布很广,与许多大型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都是燕山期花岗岩。河北省青龙桥地区的燕山花岗岩呈岩基状产出。有趣的是:由于燕山花岗岩组成的山势陡峭,古人在花  相似文献   

3.
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分布最广的二期花岗岩,以往的研究较少关注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及各自对成矿的贡献。江西金溪熊家山Mo矿床同时发育有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花岗岩,本文对该区二期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及元素与Sr-Nd-Hf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测定,据此揭示了二者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别,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成因联系及其对成矿的可能制约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表明,区内加里东期和燕山期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440Ma和~155Ma。化学组成上,二期花岗岩均具有亚碱、过铝、贫铁的特征,但加里东期花岗岩更富铝,而燕山期花岗岩总体更富碱。二期花岗岩均富Cs、Rb、Th、Pb和轻稀土,贫Ba、Sr、P、Ti、Nb、Ta,但燕山期花岗岩Nb、Ta、Th含量更高,并具有偏高的Rb/Sr和Rb/Ba比值、偏低的K/Rb比值和LREE/HREE比值,以及更显著的铕负异常,指示其演化程度更高。Sr-Nd-Hf同位素组成指示加里东期花岗岩主要起源于早中元古代基底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幔源或初生地壳组分未显著参与成岩过程。燕山期花岗岩具有与加里东期花岗岩类似的Sr-Nd-Hf同位素组成,且在燕山期花岗岩中存在较多的加里东期岩浆继承锆石。综合分析表明,燕山期花岗岩并非完全起源于加里东期花岗岩的重熔,后者仅是作为燕山期花岗岩源岩的组成部分参与成岩。区内钼成矿主要受燕山期岩浆事件制约,燕山期花岗质岩浆的隐爆对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加里东期花岗岩对成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通过直接参与燕山期花岗质岩浆的形成为成矿提供部分物源,另一方面是该期岩浆活动促进了陆壳的成熟和成矿元素的富集从而间接制约成矿。  相似文献   

4.
江南隆起带皖赣相邻区燕山期岩浆岩 Nd-Sr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南隆起带皖南地区与赣东北地区燕山期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的对比研究表明,皖南燕山期花岗岩体、斑岩体及赣东北燕山期花岗岩与赣东北燕山期斑岩体在成岩物质来源上具有明显差异。皖南燕山期花岗岩和斑岩体及赣东北燕山期花岗岩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成岩物质来源区夹有一定的幔源物质,而赣东北燕山期斑岩体则具有幔源特征,这是赣东北地区燕山期与岩浆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发育、而皖南地区不发育的重要原因。Nd-Sr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与地球物理、成岩构造背景和稀土元素等研究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浙江显生宙花岗岩包括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用钻石U-Pb年龄确定了加里东、印支期花岗岩的存在,并讨论了各期花岗岩的主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和钛、锶、铅同位素组成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岩石成因。加里东和印支期花岗岩是元古宙基底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燕山期花岗岩类是壳幔混合花岗岩。加里东和印支期两次构造运动较弱。大面积出露的燕山期花岗岩和火山岩意味着中生代发生了地壳增生。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湖南湘东钨矿三类花岗岩系统的岩矿鉴定和探针分析,确定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的长石为碱性长石,钠长石An5,大多数样品An3;而印支期花岗岩的斜长石An=10~15,为更长石。因此,确定邓阜仙复式岩体的岩性,分别为印支期的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早期的中粒斑状白云母碱长花岗岩和细粒碱长花岗岩。系统的常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也显示出燕山早期岩浆作用明显不同于印支期花岗岩,具有富硅、偏铝、富钙碱等特点,燕山早期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和南岭地区与脉型钨矿有关碱长花岗岩一致。成矿与燕山早期花岗岩浆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系统论述了冀东燕山期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岩浆演化等特征,并将本区燕山期花岗岩分为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和深部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它们与金矿是同源产物。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云开地区粤西庞西垌-桂东南金山银金成矿带晚燕山花岗岩的特征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晚燕山期英桥花岗岩体属于铝过饱和富钾质的钙碱性花岗岩系列,是同熔型花岗岩。晚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银金矿床在空间和时间上密切相关,在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和包体成分等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晚燕山期岩浆活动对银金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中南段燕山期三类不同成矿花岗岩中黑云母主要为富铁黑云母和铁黑云母,属富铁黑云母—铁叶云母系列。黑云母主要化学成分表明本区花岗岩碱度属正常碱度—过碱性岩石系列;本区燕山期花岗岩为壳幔混源成因,其岩石系列属于长江深源系列和南岭浅源系列之间的过渡类型。燕山期三个不同期次不同成矿系列的花岗岩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明显不同。燕山早期早阶段与铜成矿有关的花岗岩黑云母相对以富镁贫铁为特征,燕山晚期早阶段与锡多金属矿化有关的花岗岩其黑云母成分相对以富铁贫镁为特征,燕山早期晚阶段与铅锌银矿化有关的花岗岩黑云母成分处于两者之间,黑云母的化学成分是判别本区三类不同成矿岩体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0.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08,(3):1-5,35
本文讨论了甘肃北山地区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空间分布与构造,矿化集中区的耦合关系;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活动有成因关系的几个典型矿床;印支燕山期作用强度、构造环境、矿源层和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11.
论超基性岩在煎茶岭金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莫霍面形态与岩金矿分布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我国东、西两条地幔陡坡带明显地控制着岩金矿分布,特别是它们相互联结的秦岭段的幔坡域,更是岩金矿发育地区,东部地幔台坪隆起区金成矿作用强烈,在金成矿上,华南地区与华北地区可相互媲美,故在华南找岩金矿是极有前景的。中部地幔台坪区是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幔坳与岩金矿分布的关系次之,以天山幔槽和敦化幔坳的岩金矿分布较多。幔隆本身与岩金矿分布的关系不密切,但其周边地区岩金矿却发育,如四川盆地幔隆和准噶尔幔脊周边的金矿分布多即是反映。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野马泉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国端 《矿产与地质》2004,18(5):432-435
野马泉金矿产于志留系库布苏群浅海一次深海相含火山碎屑的泥砂质沉积建造中,含矿围岩为破碎蚀变的闪长玢岩脉,矿带长约20km,矿体沿走向呈透镜状或脉状,断续分布,矿化受构造及岩体联合控制。主成矿期发生于脉岩形成后的构造破碎及岩石蚀变阶段,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金矿资源丰富,岛人金矿分布主要受EW和NE向2组区域性断裂控制,形成2个EW向和3个NE向成矿带。金矿类型可分为1)产于深变质岩系中的金矿;2)产于浅变质、强变形岩系中的金矿;3)产于碎屑岩中的金矿;4)爆破角砾岩型金矿;5)产于花岗质岩石中的金矿。规模大、经济价值高的金矿均受区内发育的剪切带控制,同时成矿具有明显的等距性、对应性,矿化在空间具有明显的侧伏性;矿化蚀变强,硅化是直接的找矿标志。通过总结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共划分出5个成矿远景区,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岩浆作用与内生金矿产的若干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伏泉 《黄金地质》1996,2(3):14-19
概述岩浆作用和岩浆岩与内在金矿产的一般关系。进一步探讨金丰度与赋矿岩浆岩,金丰度与控矿岩体,区域岩浆作用控矿,复式岩体各期(次)金丰度及其所控金矿的形成时代,碱性岩浆岩和碱性交代岩控矿,中一新生代岩浆作用与赋存在前中生代地质体中的内生金矿产,岩浆作用控矿与赋矿岩浆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绿岩型金矿是刚果(金)重要的金矿类型之一。刚果(金)东北部的金矿床以内生金矿为主,次为外生金矿,内生金矿中主要为构造控制的脉状金矿床。典型矿床为基巴里绿岩带中的基洛矿区,矿化主要发生在发生碳酸盐化岩石的片理、剪切带和褶皱裂隙中;其次为受片理控制的浸染状金矿床,主要位于基巴里绿岩带的摩托矿区,矿化通常与围岩的片理相一致,并发育碳酸盐化等蚀变。研究认为,金矿床中的金质主要来源于绿岩带,太古宙岩浆活动形成了金的第一次富集,后期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和强烈的蚀变造成了金的活化,并最终沉淀在构造裂隙中成矿。文章还总结了金矿床的找矿标志,并为区域金矿勘查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焦家金矿属于蚀变岩型金矿,围岩蚀变发育,是我国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之一。该文对蚀变带中的钾长石的赋存状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未蚀变的玲珑岩体中的钾长石进行对比。认为焦家金矿床主要存在三种成因类型的钾长石,即原生钾长石(岩浆成因)、高温热液钾长石、低温热液钾长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热液钾长石的形成与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王家崴子矿床的金矿物特征,确定了围岩和不同矿化期的黄铁矿和石英的标型特征,提出了判别围岩和矿石的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9.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墨江金厂是一个类型比较特殊的大型金矿床,与超基性蛇绿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其成岩成矿时代问题尚有不同认识,通过同位素年龄资料对比,认为金矿成矿母岩-蛇绿岩体是加里东晚期的产物;通过^40Ar-^39Ar法和其他方法的年龄测定以及野外对各类金矿化石英脉的对比研究,认为从海西至喜马拉雅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该矿床为多期次、多阶段叠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20.
豫西祁雨沟矿田金矿化类型、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雨沟矿田内金矿床类型有爆破角砾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表现为"多型一体"的产出特征。通过对两种类型金矿床的研究认为,受拆离断层控制的爆破角砾岩筒和陡倾斜断层,控制着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并分别形成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燕山晚期,在伸展作用背景下,地壳深处重熔性花岗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侵并演化,先后形成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