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几年,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鼓励。据商务部的统计,2003年,中国在海外采矿业的直接投资额为13.8亿美元,占当年非金融类海外投资额的48.4%;2007年,中国在海外采矿业的直接投资额就快速攀升到97亿美元,占非金融类海外投资额的61.9%。2008年至2009年初,中国矿业境外投资高达7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赴新加坡上市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海外上市的地点选择是金融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有大量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其中新加坡是最重要的海外上市地点之一,但是近几年其吸引力有所下降。本文首先分析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的时间、空间以及行业结构变化历程,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加坡成为我国企业海外上市重要目的地以及近期地位下降的原因。凭借与中国在地理、文化和语言等方面的邻近性及产业上的相似性、较为宽松的上市条件、证券交易所积极的市场营销、来自新加坡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推动以及地方企业集群的模仿领袖效应,新加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目的地之一。2007年以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明显下降,主要是由全球金融危机造成资本市场低迷、全球各大交易所间竞争加剧和中国概念股在新加坡金融市场融资不畅等原因造成。结论部分指出,新加坡原有的吸引中国企业前去上市的优势已逐步丧失,企业应理性对待上市。此外,海外上市对全球金融地理格局有深远影响,值得更多国内地理学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外移民类型及移民族群特征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秀容 《地理研究》1999,18(1):45-52
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近百余年来规模最大,至今已超过3000万人。中国海外移民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概要回顾了近代中国各类型海外移民的历史,分析了海外移民的世界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在揭示海外移民为当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独立作出重要贡献基础上,对华人族群民族意识、文化属性、传统华人社会结构、双重认同、不同地域华人族群特色以及海外移民不同程度融入所在国主流社会的类型等进行了研究。文章强调,当前对不同地域华人族群所居地位和作用,应加深理解,在振兴中华进程中,国家应高度重视这一族群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近百余年来规模最大,至今已超过3 000万人。中国海外移民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概要回顾了近代中国各类型海外移民的历史,分析了海外移民的世界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在揭示海外移民为当地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独立作出重要贡献基础上,对华人族群民族意识、文化属性、传统华人社会结构、双重认同、不同地域华人族群特色以及海外移民不同程度融入所在国主流社会的类型等进行了研究。文章强调,当前对不同地域华人族群所居地位和作用,应加深理解,在振兴中华进程中,国家应高度重视这一族群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胡曙虹  杜德斌  范蓓蕾 《地理研究》2019,38(7):1733-1748
基于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数据和零断尾负二项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1998—2015年中国企业R&D国际化的时空格局特征,并从东道国角度分析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新建海外R&D机构数量快速扩张;海外R&D投资区域分布广泛,呈现分散和集聚并存的特征;以华为为例分析了典型中国企业海外R&D投资的空间布局特征,认为目前华为海外R&D投资呈现集中布局在欧洲,零散分布在亚洲、美洲、非洲的空间特征,主要是由其以全球技术升级和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等R&D国际化的战略动机所决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R&D投资的影响因素有共同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① 现阶段东道国的R&D需求不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其进行R&D投资的主要因素;② 代表中国与东道国经济往来密切程度的关联要素是影响中国企业R&D投资的重要决策因素;③ 发达国家吸引中国企业对其进行R&D投资主要是因其创新能力强、R&D资源数量多,而政策及制度供给是影响中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R&D投资的主要因素;④ 地理距离对中国企业R&D“走出去”的阻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R&D投资中。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2000年“走出去”写入国家战略和2013年“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中国正在不断加快海外港口投资的步伐。论文构建了中国企业海外港口投资案例的数据库,分析了1978年至今中国海外港口投资格局在全球范围的空间演化过程,并从地域结构、参与主体、股权变化等多个方面阐明了中国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特征与路径,总结了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主要模式,进一步探索了进入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基于为什么“走出去”、为什么在这里布局、为什么选择这种模式3个递进的过程探讨了中国海外港口投资的发展机理。研究表明:中国海外港口投资的空间格局经历了零星分布、就近布局、全球扩散、局部集聚和总体稳定5个发展阶段,总体上集中布局于西北欧和地中海航区,投资主体包括大型航运企业、码头运营商和基建企业,海外港口投资的目标从参股转为控股。海外港口进入模式包括基础设施项目承建、港口经营权转让、港口股权收购和码头管理输出4种,进入模式具有交错演化的特点。中国企业进入海外港口的内在动因可以总结为国家经济发展环境、重大对外开放战略、全球航运格局和地理替代性和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佛山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区域结构,时间结构,目的构成及消费结构,提出了开拓佛山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0,(3):9-12
唐人街是华人华侨在海外聚居地的统称。早先,一些中国人为了谋生而移居海外并毗邻而居,他们发展和保留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随着华人社区的发展,富有华夏民族文化色彩的“唐人街”也就逐步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广州海外客源市场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针对广州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外客源市场面临着增长缓慢、海外游客低消费的发展困境,指出海外客源市场竞争加剧、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不合理、大旅游形象塑造不力是阻碍海外客源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海外客源市场结构、加强旅游大环境建设、树立大旅游理念、优化旅游产品组合及加强与港澳及珠三角地区其它城市的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日本海外旅游业的动态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后日本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日元的升值、人们价值观的改变和余暇时间的增加,以及日本政府为减少国际贸易摩擦而采取的推动海外旅游的政策,促进了日本人海外旅游的高速发展。作为今后的旅游发展政策,日本政府除了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外,重点是吸引外国游客到日本旅游,并继续鼓励日本人到海外旅游,特别是同各国友好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推进日本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战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岩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3):32-37,58
区位因素是影响跨国公司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香港、澳门、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区位选择战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寿县城北 2公里的八公山下,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泉村,公元前 164年,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豆腐就发祥在这里。全村现有 400多户人家做豆腐,被称为“中国豆腐村”。不久前,笔者专门探访了这个地方。 八公山下,合阜路旁,寿县八公山乡政府门前,高大的仿古牌楼上,“中国豆腐村”几个字赫然在目,这就是中国豆腐发祥地——安徽省寿县八公山乡大泉村。全村现有 793户人家,在八公山山脉八公山山峰下由西向东一字排开。 豆腐文化源远流长,自刘安发明了豆腐,作豆腐之法传遍了神州大地。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又将作豆腐之法传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13.
《地理教学》2007,(8):47-48
英国媒体17日报道说,英国大部分回收的生活垃圾都会出口海外,其中亚洲是其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更是首当其冲。由于在出口时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英国这些“回收垃圾”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麻烦,那些实际上无法回收的垃圾只好被焚烧掉,甚至干脆被扔在大街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海外园区已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中国海外园区的研究多聚焦园区的经济功能,而其制度和文化平台功能有待深入探讨。基于制度和文化的视角,本文以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案例,剖析海外园区的运行机制和建设模式,揭示海外园区对中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通过构建多层级协调机制、打造优良投资环境、促进信息与资源共享以及释放集聚经济效应,为入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制度环境和充足的跨国发展空间,帮助入区企业更好地适应东道国投资环境,为大量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实现路径突破和路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基于案例研究,本文认为海外园区对于中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它们海外投资克服制度与文化差异提供了缓冲空间和发育土壤,起到了“投资花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司月芳  黄骏  孟琦 《地理研究》2023,(7):1793-1809
海外知识获取一直是边缘国家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海外知识获取成为提升中国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但在全球创新格局不断变化的影响下,中国海外知识获取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具有怎样的特征,相关研究却未有回应。本文借助PATSTAT数据库中海外发明人-本国申请者数据刻画了全球创新格局,分析了中国从创新边缘向核心转移的过程,并使用GMM模型对全球创新格局演变与中国海外知识获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创新格局主要由北美和西欧主导,并朝着北美、西欧和东亚三足鼎立的格局演变,中国是现阶段唯一实现从创新边缘跃升至创新核心的国家。②中国海外知识获取地理布局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特征,海外知识来源既高度集中于北美、西欧和东亚地区,又表现出向“一带一路”沿线等边缘国家扩散的趋势。③全球创新格局演变对中国海外知识获取存在较大的影响且具有阶段性差异,中国海外知识获取地理布局主要受东道国创新地位的影响,核心国家和半边缘国家对其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中国处于边缘国家时,其海外知识获取主要受核心国家影响,而处于半边缘国家时更多受半边缘国家的影响;当中国成为核心国家后,则主要受核心国家和半边缘国家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全球创新格局和边缘国家成长路径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旅游地研究是地名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游客最先接触的就是地名。在旅游过程中,领队如何从地名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导入,实现地名与旅游的完善结合,实现海外旅行的全程管理,进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是本文研究的内容之一。在团体海外旅行时,中国和韩国旅行团必须有领队陪同。在海外,作为旅行社的代表——领队会帮助游客解决问题,起到保护作用,并管理海外旅行等一切活动。领队对于游客的满意和再购买与否,有利的佣金形成等方面可以创造出积极的效果,所以旅行社在选拔、教育领队时,需悉心努力。  相似文献   

17.
《西部资源》2013,(2):34-36
近几年,中国煤炭企业明显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2011年的能源矿产资源收购中,海外煤炭并购案数额仅位于石油之后,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8.
中资企业研发国际化研究——基于华为WIPO专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月芳  陈思雨  曾刚 《地理研究》2016,35(10):1869-1878
近年来,中资企业的研发国际化倾向日益明显,海外专利申请数量激增。中资跨国公司的海外R&D中心区位与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成为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案例,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数据与企业访谈资料,分析了华为研发国际化的途径和成效。研究发现:华为通过在全球卓越中心建立海外R&D中心以及与国际一流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的跨境合作获得领先的研发资源,并通过总部协调实现知识由海外卓越中心向中国的流动。这种主动技术获取途径既保障华为获得全球领先的技术资源,又保障了知识商业化的成果归华为所有,是华为成长为全球领先企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资企业的研发国际化倾向日益明显,海外专利申请数量激增。中资跨国公司的海外R&D中心区位与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成为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案例,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数据与企业访谈资料,分析了华为研发国际化的途径和成效。研究发现:华为通过在全球卓越中心建立海外R&D中心以及与国际一流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的跨境合作获得领先的研发资源,并通过总部协调实现知识由海外卓越中心向中国的流动。这种主动技术获取途径既保障华为获得全球领先的技术资源,又保障了知识商业化的成果归华为所有,是华为成长为全球领先企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海外中国城市地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法 《世界地理研究》2007,16(4):28-35,114
本文综述海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中国城市的急速变化为城市地理研究学者提供许多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机会。大部分海外关于中国城市地理的研究集中探讨中央和地方政府、国际资本和经济改革在城市化、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空间重构中的作用。至今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研究的大多数理论研究是在中国以外的实际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在中国的实际背景下城市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各种过程与空间关系动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力。这包括地方化、城市主义、区域主义、城市竞争与合作过程、城市管治过程、地方、区域与全球过程的动态关系、空间与尺度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