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都市区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张婷麟  孙斌栋 《地理科学》2017,37(4):512-518
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中国都市区已经进入多中心分散阶段,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存在因果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扩大人口规模,规模增加则导致集聚不经济上升,并促进空间结构多中心化。多中心化后的空间结构由于降低了集聚不经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因而,传统地理学中关于两者互动发展的描述得到实证支持;同时明确了多中心化的直接动力是人口规模的增加,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这些发现对于优化当前中国的城市与区域空间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格局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1980—2000年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演化特征,发现两者互动关系格局已经由上世纪80年代的人口高密度、土地利用高密度集中开发、高密度交通、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相结合的“三高一结合”格局向90年代的高人口密度、土地利用高密度集中开发、高密度交通、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相结合的又一“三高一结合”格局演化。文中分析了新形势下广州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格局特征的发展,探讨了两者格局存在的矛盾及其协调措施。  相似文献   

3.
甘肃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对甘肃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乡镇企业发展是甘肃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的指标和大部分乡镇企业发展的指标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2)现阶段乡镇企业在全省各县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已相对局限(在对2003年截面数据的相关分析中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极其微弱,相关系数为0.058);(3)甘肃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经营规模过小、资金短缺、技术层次低、从业人员素质低以及体制制度方面存在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和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规模过小、建设档次低、布局分散、职能趋同性强等问题致使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发展在现阶段没有能很好地相互推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2015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与非农GDP的历史数据,根据生态位理论将9个设区市分为4个等级,结合库兹涅兹曲线分析、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脱钩分析3种方法对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福建省城市生态位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9个设区市均符合广义的库兹涅兹曲线关系,但只有高生态位城市全部符合倒“U”型曲线关系;福建省多数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受区位、政策和决策等因素影响并不明显;福建省9个设区市的脱钩关系主要呈现为增长负脱钩、弱脱钩、强脱钩和增长连接4类,绝大多数城市多数时期以弱脱钩状态为主。  相似文献   

5.
太空因其显著的地缘战略价值而成为国家等行为主体间地缘政治博弈的新空间,太空竞争力作为相关行为主体谋取太空领域优势地位的核心要素生成于其围绕着太空开展的竞争与合作之中。该文搭建太空竞争力与地缘政治互动关系分析框架,在对太空竞争力的核心构成要素进行解析后构建太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14个国家和欧空局的太空竞争力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从太空竞争力与地缘政治格局的互动关系、太空国际合作关系中的地缘政治关系透视两个视角剖析太空竞争力与地缘政治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压力对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欧空局、日本、印度和韩国发展太空竞争力起驱动作用,对加拿大、澳大利亚起“弱遏制”作用,对巴西、阿根廷起“强遏制”作用,国家太空竞争力发展水平能对全球、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太空国际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地缘政治关系,当前美国在全球地缘政治关系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且同欧洲地缘政治关系根深蒂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遏制严重,欧洲内部地缘政治关系较紧密但亦呈现分化态势,亚洲内部地缘政治关系分化严重。  相似文献   

6.
建立省级国土资源数据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本文尝试性地把江苏省海洋国土划分为海洋带,海岸带和沿海经济带,分别分析了各带的资源特点、空间展开,开发利用现状及存拓的问题,并提出了该区的发展构想: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超前”设计;②立足本地资源,延伸基础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③凭借区位优势,推进外向开拓;④发挥滨海临江优势,以港口为中心,努力发展临海工业;⑤抓住机遭,大力发展市场经济;⑥加强海岸带立法管理。  相似文献   

8.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针对传统可达性分析微观尺度研究不足和交通成本估计失真等问题,以深圳为例,采用公园绿地矢量数据和基于手机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定位的人口数据作为供需数据源,基于住房分类数据以城中村、保障房、商品房居民划分社会群体,利用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计算得到居住小区尺度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社会公平情况。研究发现:① 深圳公园绿地可达性存在社会分异:商品房和城中村可达性较好;公租房和安居房社区公园可达性差;人才住房仅对社区公园可达性高;② 驾车可达性最均衡,公共交通方式下不同住房群体间的可达性差异较大。研究补充了中国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社会公平研究的不足,改进了小尺度可达性研究的数据与方法,为公园绿地规划体系提供反思,并可为深圳城市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1994~2006年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的统计资料,选取人均GDP和接受过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分别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文化素质的衡量指标。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的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具有强相关性。针对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的强相关关系,运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的时空序列数据,对经济发展水平(y)与人口文化素质(x)进行最优曲线拟合,拟合曲线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之间存在对数关系模型:Y=a+blnx。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国土资源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国土自然资源,而将国土社会经济资源作为外在条件给予评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利用资源的内涵与外延都在拓展,资本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政策资源、文化科技、体制创新等成为都市型国土类型区国土资源体系中的基本内容.与农区型国土类型区比较,都市型地区国土资源的结构与内涵、特征与问题、开发利用模式均有其迥然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其土地利用效益非常明显,并且具有耦合关系。根据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 当耦合度在0°~90°之间时,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当耦合度等于45°时,系统最协调。根据此模型计算了1981~2004年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都处于上升状态,前者持续快速上升;而后者总体上升,有所波动。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度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1981~1985年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从-36.29°快速上升到36.99°,从低级共生状态跃至相对协调状态。1986~1990年间,土地利用效益处于持续、稳定、最佳协调状态,耦合度介于43°~53°之间。1991~1996年间,土地利用效益处于耦合变化状态,耦合度从56.99°上升到79.47°,即从最佳协调状态向不甚协调发展。1997~2004年间,土地利用效益协调程度有所下降,耦合度介于81°~85°之间。  相似文献   

13.
袁俊 《热带地理》2011,31(1):82-87,99
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分析,对深圳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产业融合和产业链理论,结合两者互动融合发展的实践成功经验,归纳出两者互动发展的基本模式.结果表明:深圳市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具有必要性;两者互动发展基本模式主要有3种:产业融合的旅游新产品模式、产业链延伸的文化产业景点化模式、产业联...  相似文献   

14.
石强  郝美田 《热带地理》2006,26(1):61-65
论述深圳开发滨海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其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深圳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大型化、高档化、人本化、差异化及区域联合的策略.对深圳东、西滨海岸线的开发布局进行了规划,将东部岸线划分5个旅游区域,西部滨海岸线划分为4个区域,为深圳滨海岸线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风景名胜为代表的旅游资源是特殊的国土资源 ,它只占国土资源总量的极小部分而弥足珍贵。现时这些资源面临着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利用” ,以致不少地方名胜破坏 ,风景失色。笔者认为有必要搞清国土资源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即 :风景名胜开发与旅游业发展是相关而性质不同的两回事 ,有些地区旅游业对国土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必须制止 ,旅游业自身的出路在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模型的构建方法,使用多目标交互解法的逐次线性加权法进行求解,然后把模型应用于深圳市,计算了深圳市2010年及2020年3种不同供水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力,并分析不同条件下的供水措施,最后基于模型推演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措施以保证深圳市的水资源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该文论述国土资源储备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将国土资源储备分为资源和产品两个类型 ,并分析两个储备主体的侧重点 ;阐明我国土地资源储备、能源储备、矿产资源储备的现状及问题 ;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开拓资源供应新渠道、增加战略性产品储备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重大战略问题布局、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等方面,阐述了新时期国土规划的重要性。并探讨新时期我国国土规划的特点和国土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examines why Yenagoa, the major town and headquarter of Bayelsa State in Nigeria, is experiencing territorial problems, including boundary disputes, which do not exist in larger, fast growing urban areas in Nigeria (such as Lagos, Port Harcourt, Kano and Ibadan). For the purpose of data collection, Yenagoa is divided into 14 zon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sought to discover the pattern of interzonal relocation and space preference of residents. An index of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was devised through a measure of the total number, length and width of the stream channels, drainage density, area subject to flood pondage and percentage dry land available for urban expansion in each zone.Using correlation technique to relate environmental quality with relocation and space preference, the resultant indices show two sets of relationships: that there is a direct association between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nd desire to relocate, and that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of a zon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its relative attractiveness. Based on these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s, it is argued that Yenagoa has exceeded its carrying capacity. Consequently, there is a fusion of Yenagoa with its neighbouring zones who are resisting the territorial expansion of Yenagoa engineered by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paper suggests urgent reclamation of flood prone areas in Yenagoa.  相似文献   

20.
深圳红树林湿地的现状及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有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它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是一种新兴的生态旅游资源。介绍了深圳红树林湿地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威胁,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开发红树林生态旅游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