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铁山 《中国地质》2002,29(2):147-1547
晚前寒武纪地层是华北早前寒武纪褶皱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套沉积盖层。主要发育和分布于华北晚前寒武纪的一些裂谷系-裂陷槽中,但各地沉积开始时间不一,后期遭受剥蚀程度不一。长期以来在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命名、使用及年代属性上认识不统一,在一些地区认识分岐很大。笔者在岩石地层单位、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群、组)统一对比,明确了可作为华北晚前寒武纪沉积序列的代表性岩石地层单位及岩石组合特征;并介绍晚前寒武纪叠层石组合、微古植物特征性分子和已发现的宏观藻类和后生动物,论述了层型所在地区年代地层划分及层型以外各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属性的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在印度半岛和埃斯特拉(Extra)半岛广泛分布有前寒武纪迭层石(Valdiya,1969;Schnitzer,1971)。虽然这些生物沉积构造已用来作印度各前寒武纪沉积盆地的地层对比,但对迭层石的岩石和化学特征几乎没有讨论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印度中部恰特斯甘(Chattisgarh)盆地晚前寒武纪沉积物中极其发育的迭层石的岩石和化学特征作一点介绍。有关该区的地层和地质特征,达特(Dutt,1963)和施尼特(Schnitzer,1971)已作过讨论。这些沉积物中的迭层石  相似文献   

3.
岩石发育的基本阶段对前寒武系地层含矿性有决定影响的长期沉积过程,与海洋和大气的演化特点密切有关.成层岩石圈在前寒武纪地质发展史中长时期的增长,都是借助于来自地幔深部的火山物质,来自地盾与陆地部分的陆源物质,以及来自海洋与大气的化学成因物质.作为地圈上部的成层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在整个前寒武纪时期内,也正如在现代一样,构成一个复杂  相似文献   

4.
该文概述了目前国外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热点和前沿:(1)地球早期地壳演化;(2)研究前寒武纪成矿怍用的新思路;(3)地球上最古老的矿物岩石年龄和前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地质学;(4)大陆下地壳麻粒岩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前寒武纪(pre-Cambrian,Precambrian)是一个非正式的地质年代单位,泛指寒武纪之前的地质时代,在地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约占地球历史88%时长的前寒武纪岩石和地层经过长时间各种地质作用改造,不仅记录不完整、保存差,而且原始地层层序复杂不清。同时,前寒武纪没有像显生宙那样可以用于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准生物化石,因而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和地质年代划分与对比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6.
前寒武纪地质学是现代地球科学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我国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有着良好的条件和优良的传统,前寒武纪岩石在中国大陆上有广泛的分布,保存了从3800Ma到543Ma较完整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记录,并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简要回顾了近百年来我国前寒武纪研究的历史,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巨大进展。概述了中国前寒武纪时期的大陆,特别是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克拉通进行了对比。指出前寒武纪地质学在研究地球科学中仍然处于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研究前寒武纪超大陆汇聚与裂解及前寒武纪成矿区带的划分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21世纪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工作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院土在介绍矿物学现状及其任务时特别强调,应当将包括副矿物在内的矿物研究转向对地质作用及矿物形成的介质条件进行解释,即进一步查明现存的地质环境。岩石中的矿物及矿物共生组合的研究,对于确定早前寒武纪岩石的成因是唯一可靠的资料。乌克兰地盾的实例研究表明,矿物标型特征的研究对于确定早前寒武纪岩石的成因可能得出大量的地质成因信息。  相似文献   

8.
燕辽地区震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前言前寒武纪地层,过去由于未发现大量可靠的古生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主要限于岩石地层学方面的研究,从生物地层学的角度仅对迭层石做过系统的研究工作。本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一些古孢粉研究人员把研究领域扩展到前寒武纪地层中来,发现了大量微古植物分子(菌、藻类及其各种类型的孢子),并试图找出其在各地质历史阶段的演化规律,以解决前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问题。经过近三十年的资料积累和系统研究,在这方面已获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前寒武纪的时限比显生宙长七倍。由于缺少足够的化石控制,年龄也很难确定,对前寒武纪的地质研究造成困难。前寒武纪的古地磁工作已在北美、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区开展起来,并建立了北美、欧洲—波罗的地盾、非洲和澳大利亚地区的视极移曲线(Tarling,1983)。中国的华北和扬子地块也建立了中、晚元古代的视极移曲线。为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但目前仍有许多人对前寒武纪的古地磁研究持怀疑态度,认为前寒武纪岩石很难保存原生剩磁或因为原生剩磁的强度太  相似文献   

10.
《地质论评》1993,39(2):186
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共同发起组织的“鲁西太古宙科马提岩及有关变质基性火山  相似文献   

11.
采自火成岩和变质岩的黑云母和白云母钾—氩年龄对加拿大地质调查所建立的前寒武纪年表起了重要作用(Stockwell,1968,1972)。加拿大地质调查所年代学实验室,为了确定重要造山事件和建立前寒武纪年表,从1959年起实行一项对加拿本前寒武纪地盾岩石进行年龄测定的计划。该计划的早期主要是测量黑云母和自云母以及部分角闪石和暗色岩脉全岩样品的钾氩年龄。载止1967年底,R.K.Wanless 和他的同事已在整个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研究中国前寒武纪层控铜矿矿石组构特征的初步总结。所研究的层控铜矿床既有早前寒武纪的,也有属于晚前寒武纪的。虽然早、晚前寒武纪层控铜矿床在地质特征方面有显著的区别(张秋生,1981),但是这些矿床的矿石组构特征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早、晚雨寒武纪层控铜矿床的对比研究有利于查明矿石组构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甘肃敦煌—北山早前寒武纪岩石组合—构造初步框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甘肃敦煌-北山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岩石。这些岩石在早期的《甘肃省区域地质志》中被确定为前长城系、长城系、奥陶-志留系及部分石炭系。本文认为这些岩石应属太古宙和古元古代。据此,重新厘定了该区早前寒武纪岩石-构造框架。自南向北划分为敦煌太古宙杂岩区、北山南带古元古代剪切构造区和北山北带古元古代-太古宙杂岩区,并根据变形特点和岩石组合,进一步划分出次级带。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世界上的金大半都产在前寒武纪地带,今后大部分发现的也将在这一地带.定在今年(1984)11月召开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以及今年10月间将在南亚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中,前寒武纪金矿的问题都将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提出.这里想介绍的是澳大利亚的几处前寒武纪金矿床.澳大利亚前寒武纪金矿床之一—奥林匹克水坝铜-铀-金矿床该矿床位于阿得雷德北西650公里,为1975年发现的层控矿床.矿床延伸20平方公里,最大层厚350米,矿石储量20亿吨,品位Cu1.6%,U_3O~(?)0.06%,Au0.6g/T.矿床处于阿雷德层下部350米的奥林匹克水坝层(略晚于15.8亿年)中,该层为水平展布的非变质沉积岩.含有赤铁矿.  相似文献   

15.
对角闪岩原岩性质的判别原则本文将讨论前寒武纪付角闪岩成因问题的研究现状、划分这些岩石的地质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的标准,以及原始沉积物形成和堆积的岩相—建造和古地理条件。Ⅰ.研究前寒武纪角闪岩原岩性质的前提对变质岩要解决是“正”或“付”的问题,无论推测其原岩是火成的或是沉积的岩石,都需要提供同等的原岩资料,但当时由于缺乏能被转变成付角闪岩的沉积岩石方面的资  相似文献   

16.
最近,对铀在前寒武纪地层中的成因问题给予了很大的注意。本文根据某一地区的实例来探讨元古代砾岩和与它有关的副矿物的成因问题。所述地区位于两个高级背斜隆起之间元古代褶皱带的范围内。该褶皱带为北西走向,并具有双构造层构造。下构造层的岩石为太古代和下元古代地质岩体。太古代岩石由不同成份的片麻岩、结晶片岩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我们调查全球主要晚前寒武纪岩石组合(建造组)的主要类型的工作成果,采用了过去对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岩石的分析方法,根据以前惯用的出版原则编制世界岩石组合图(建造图)。我们的三篇文章将依次探讨晚前寒武纪(早、中、晚里菲和文德)的地层划分。晚前寒武纪的古地理和沉积作用与显生宙比较更复杂,因为晚元古代时间延续长,地层划分争论大,用做全面对比的原始地质资料不足,特别是对地槽带的对比较难,因其原岩多已变质了。  相似文献   

18.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作为前寒武纪基底明水—旱山微陆块的演化过程对于重建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后期多期次造山和岩浆活动影响,造成明水—旱山微陆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研究相对薄弱,前人多将区域上前寒武纪变质程度较高的岩石称为“敦煌岩群”或“北山岩群”,该套变质岩组合受多期俯冲造山及陆内造山活动,变质变形强烈,岩石分布零散,接触关系不清晰,多以断层接触,根据《甘肃省岩石地层》和《甘肃省地质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早前寒武纪辽宁省混合花岗岩和花岗岩的分布及岩石特征.根据元素的丰度,计算了元素的原始浓集系数,而且首次由此建立了两类不同花岗质岩石的元素地球化学模型,并主张应用到早前寒武纪地体的元素地球化学对比上,以达到在研究和勘察工作中,改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去发现某些解决问题的办法、适当选择概念形式,力求对辽宁省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石的研究开辟新思路、提供新途径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列举的国内外大量较精确的前寒武纪变质岩中的金丰度和大别变质地体1270个变质岩样金的分析数据表明,前寒武纪变质岩和大别变质地体中金丰度值大多数在1.0—2.36ppb之间,明显低于金克拉克值,指出前寒武纪变质岩、大别变质地体中的金丰度与金矿床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不能单纯依据岩石中金丰度值的高低来判别金矿床的矿源层,应着重研究岩石中易溶金的含量和使金活化、迁移、富集的各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