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刺参人工池塘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乔聚海  程波 《海洋科学》2005,29(9):82-84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lca))是千余种海参中的一种,可食用的海参约40种.中国海常见的食用海参约10余种。其中以刺参的品质最佳,为海参之冠。自古以来,人们把海参称为“海产八珍”之一。我国人民最爱吃海参,认为海参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有益于人们健康的皂甙海参毒素和粘多糖等成分,对人体生长发育、预防组织细胞老化、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硬化、补肾壮阳皆有一定的功能,同时对治疗肿瘤和抑制肿瘤扩散都具有显著药用疗效。  相似文献   

2.
海参,原名沙沥,属棘皮动物。在它那细长的、肉乎乎的身上,长满了肉刺,颇像一根黄瓜,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海瓜”、“海黄瓜”。其貌不扬,但憨态可掬,价值昂贵,是海产珍品。海参者,乃海中之人参也,简称海参。海参是一种古老的洋溢软体动物,至少已有5000万年以上的生存史,在生物界真可谓是位“老资格”了。  相似文献   

3.
海参,是我国古人给它起的名字。“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此得名。海参是生长海洋底层岩石上或海藻间的一种棘皮动物。又名海黄瓜、沙嘿。海参共有800多种,可供食用的仅有20多种。海参品种因地而异,我国西沙群岛,海南岛盛产梅花参、乌元参等;福建、浙江出产肥皂参、光参;而北方海产唯有刺参,它是食用海参中较名贵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海考     
廖玉麟 《海洋科学》1979,3(3):54-58
海参是一种美味的食品。我国古代就有关于海参的记载,说:“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据报道全球约有800多种海参。我国已采到的有100多种。本文选一些常见种作一简介。 一、我国常见的海参 1.平足目 ELASIPODA 本目多见于深海,触手10到20个;形奇异,疣足大,背腹交界处常有边绿,有的具尾部;管足退化,减少为1—2行,无吸盘;无咽收缩肌和呼吸树。我国已发现有10多种。  相似文献   

5.
烹调的鱼肉味道油腻难食时,可回锅加一杯啤酒,这样即可去掉油腻味,吃起来更爽口。另外,也可将少量紫菜置于火上烧一下,然后撒入鱼汤内,可去腻;或放入一两片桔子皮同炖,炖出来的鱼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吃起来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可食用的所有海产品中.海参的食用历史可能是最短的。两宋时期,没有食用海参的记载。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只有对干贝、燕窝的记载。宋李肪等编纂的《太平广记》收集了自汉至宋初的野史500卷,在其卷十“水族”中,提到的水产类食品61种,未见海参。只是在《明宫史》中,才见到对海参烹饪的详细描述。据说,明熹宗喜欢将炙蛤、鲜虾.燕窝、鲨鱼翅、海参诸海味十余种共烩一处食之。而几乎同时的号称中国五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的众多饮食谱中.却未见海参的菜式。按理说,《金瓶梅》故事发生在徐州,而徐州靠海并不很远.又地处京杭大运河南北交汇点.曾是交通枢纽与商埠重镇。如果海参已入菜,那么.拥有金、瓶.梅等5个妻妾的西门庆不会吃不起,也不会买不到,可见,当时海参还只是一种宫廷食品。  相似文献   

7.
海参和海胆的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参的增养殖已在我国开展起来,我国进行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人工育苗研究始于1954年,与此同时,对刺参的生态习性及放流增殖等,也进行了试验。到70年代初,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78年全国已有6省26个单位,进行了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增殖工作,研究对象不仅是单一的刺参,还有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海参做为一种名贵的海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报道全世界有海参约1100种,我国发现有100  相似文献   

8.
在南太平洋的一些小岛上,有一与众不同的当地风俗,就是小孩在未成年之前,不能有自己正式的名字,必须使用俗名,如“臭猪”、“狗眼”、“小猫”、“公鸡”、“海豚”、甚至“海参内脏食家”等一些稀奇古怪的非正式的名字。这些俗名一直要使用到成年后,才能换一个音义得体的正式名字。在南太平洋的库克群岛上,曾出现过叫“火车头”、“金刚(大猩猩)”、“断手断脚”、“爹妈倒霉的一晚”等俗名。从这些俗名中,人们可以了解俗名拥有人的性格、生理特征和他们出生时所发生过的大事。在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上,有一个在妈妈送往医院途…  相似文献   

9.
刺参俗名海参,是宴席上不可缺少的高蛋白的美味海珍品,营养价值高,在医学上有固精补肾、生血、壮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等功效,对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也有一定疗效。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海参体壁真皮结缔组织,体腔膜和真皮内腺管含有多种酸性粘多糖,对人体生长、愈创、抗炎、成骨和预防组织老化,动脉硬化等有着特殊功能。粘多糖又是一种抗瘤谱较广的药物,对淋巴内瘤及乳腺癌均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和具有较强的抗转移作用。其药用价值极高。我国海参动物种类有70余种,多分布于南海及西沙群岛。可供食用的品种有20余种,其中食用海参中品质最优的是黄渤海产的刺参。  相似文献   

10.
海参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聂竹兰  李霞 《海洋科学》2006,30(5):78-82
海参(sea cucumber,Holothurians)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分布世界各地不同深度的海底。全世界约有900多种海参,可供食用的约有40种。中国海域约有100多种海参,可供食用的约有20种,其中有10种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国西沙群岛的玉足海参(Holothuria leucospilota)、虎纹海参(Holothuria pervicax)、黑赤星海参(Holathuria cinerascens)、黄疣海参(Holathuria hilla)、格皮氏海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糙刺参(Stichopus horrens)6种海参的背脊中部和腹部的骨片,获得了6种海参骨片的超显微结构图像。研究发现,6种海参的骨片分为桌形体、扣状体、穿孔板、杆状体、C形体、花纹样体、颗粒体7种类型。研究发现了新的海参骨片:玉足海参的穿孔板;虎纹海参的具横梁桌形体;黑赤星海参的II型桌形体;黄疣海参的II型扣状体;格皮氏海参的饼干形穿孔板和II型花纹样体;糙刺参中部具扇形突起的杆状体和I型花纹样体。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海参骨片形态学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海参皂苷是海参体内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主要用于抵御捕食者的侵害,具有有效的抗肿瘤、抗帕金森病、免疫调节等作用,应用前景广泛.提取制备海参皂苷是其他研究的基础,而分析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多种生物活性效应产生的原因.本文着重对目前海参皂苷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及结构分析进行了概述,并对海参皂苷制备方法的优化和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虽然海参养殖规模扩大迅速,但海参池塘养殖的产量不高,且不稳定,为此,本文通过对海参养殖池塘改进,投放适宜海参生长的附着基,及时补充优质的饵料,定期清理池底,确保池水交换充分和丰富溶氧,在保证海参密度的基础上提高参苗规格等技术措施入手,充分发挥池塘养殖潜能,确保海参池塘养殖达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4.
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太乎洋东部,跨赤道两侧,由16个大岛和许多小岛及岩礁组成,是世界上著名的海洋资源保护地之一。加拉帕戈斯群岛以产海参而著称。这里海参的品种多,小的只有几厘米长,大的有90厘米长。海参在欧美没有市场,但是在亚洲特别是在台湾和日本深受欢迎,需求量很大。海参动作缓慢,遇敌会抛出内脏逃身,以后会再生出失去的内脏。但是这种防御手段遇到人类就失灵了,于是就有了某些地区海参迅速绝种的记录,如所罗门群岛、库克群岛和斐济等。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也面临这样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多次到我国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的采集工作;作者参加过一次考察,并对该岛的棘皮动物进行过专门的采集与观察。 富饶的西沙群岛,盛产海参,有的地方,可谓俯拾皆是。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供食用,而西沙群岛即产有20种。世界上一些名贵的种类,例如梅花参、黑乳海参、蛇目白尼参和辐肛参等,该岛均有出产。 本文报道了经济意义较大的海参纲动物的研究结果,共检查了标本425个,鉴定为41种,分隶于3目,5科,16属,内有一新种,有14种在我国系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6.
海参趣话     
据说早在6亿多年前,原始鱼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海洋里就已经出现了海参。海参的家族是属于棘皮动物门的海参纲,共有1100多种,广泛地分布在世界上的各大洋中,从潮间带到不同深度的水中,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我国海参纲的动物有70多种,从北到南沿海均有分布,但不同品种分布的区域也不同,多数品种分布于南海及西沙群岛。其中可供食用的品种有20多种。在食用海参中,品质最佳的还算是  相似文献   

17.
海参花是雌海参的性腺,在海参加工过程中常被作为下脚料,但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活性因子,本研究检测了海参花的一般营养物质、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同时,研究了海参花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人卵巢癌OVCAR 3细胞增殖以及对其雌二醇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参花含水量为86.63%,粗蛋白、粗脂质和粗多糖(干重)占比分别为65.06%、14.82%和1.93%。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519.09 mg/k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97.04 mg/kg。海参花还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海参花提取物对人卵巢癌OVCAR 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海参花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均可提高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雌二醇的含量,其中乙醇提取物可显著提高上清液中雌二醇的含量(P<0.01)。以上表明,海参花的营养丰富,其提取物能显著促进人卵巢癌OVCAR 3细胞雌二醇的分泌调节,因此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海参具有重要的海洋生态、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野生海参资源严重枯竭,开展人工繁育是恢复海参种群资源的重要途径,了解海参产卵行为的调控激素对于开发人工注射催产药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海参中发现的可调控海参产卵行为的激素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揭示海参产卵行为的关键机制以及开发海参的人工注射催产药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海参是生长在海洋底层岩石上或海藻间的一种棘皮动物,因为它"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此得名。人们从水族馆里可以观察到活海参的外形,它那细长圆形的躯体,体表长满肉刺似的东西,人们又形象地称它为"海黄瓜"。大多数种类的海参通常横卧于海底,因此变得背腹明显有别。海参深居海底,有触手的海参能够挖洞,并能像蠕虫般收缩肌肉而移动。各种海参都有管足,只是用管足和肌肉的伸缩在海底蛹动爬行,爬行速度相当缓慢,1小时走不了3米的路程。海参触手是经过特殊变化的管足,  相似文献   

20.
沉积食性海参通过大量摄取沉积物在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但其食物来源组成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海南三亚近岸典型珊瑚礁海域红腹海参(Holothuria edulis)及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脂肪酸组成,利用脂肪酸标志法探讨了夏季和冬季两种海参的食物来源异同。结果表明,红腹海参与绿刺参的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种间和季节差异。7月份时,鞭毛藻及原生动物是绿刺参的重要食物来源,而12月份绿刺参的食物来源较为广泛,涵盖鞭毛藻及原生动物、异养细菌褐藻和红藻等。红腹海参7月份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褐藻和红藻等,12月份异养细菌和绿藻在红腹海参的食物组成中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红腹海参及绿刺参摄食活动的生态功能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