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结合天门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试生产工作实际,对外业巡查、变化要素提取编辑等进行了探索,为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实施方案的编写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一直受到相关行业的关注。本文对某市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与国土二调成果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下一步地理国情普查中数据时点核准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测绘》2016,(3)
正通过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在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完成了全省数字正射熟像生产、地理国情普查信息数据采集(包括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及元数据、解译样本、像控点数据等)、标准时点核准、数据入库检查及预处理、数据建库等工作。全面查清了四川48.6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4.
地理国情普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项目,其中,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于2015年正式启动。面对多源的卫星遥感数据,对于影响因素复杂区域很难实现影像的自动纠正,因而,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PixelGrid软件进行单景影像几何纠正的方法,为其他项目的困难区域影像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预处理工作,从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预处理过程中问题较多的环节,总结了问题的处理方法,对今后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处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对影像数据的需求,本文对利用像素工厂软件进行正射影像制作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像素工厂软件的优势,为卫星影像数据制作数字正射影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工作已经临近尾声,如何做好后续数据采集及变化检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对地理国情普查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分析对比,为地理国情普查更新变化检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工作已经临近尾声,如何做好后续数据采集及变化检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对地理国情普查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分析、对比,为地理国情普查更新、变化检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影像基于ERDAS软件AutoSync快速纠正及针对变化区域多项式的快速纠正方法,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节省数据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标准时点核准普查底图生产问题,为后续工作按时完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正射影像制作,是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标准时点核准重要的底图数据之一,是地表覆盖、国情要素、遥感解译样本等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经结束,地理国情数据动态更新将成为普查工作的重点内容。本文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及数据更新工作,充分整合已有数据资源优势,面对武汉防汛抗灾的严峻形势,紧急制订出防汛应急测绘保障方案,完成渍水区域地表高程和排水管线专题地图及数据收集,为武汉市提供基础测绘应急保障和技术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是对普查成果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发现普查及核准阶段成果变化的同时,找出由于当时所用资料的时效性和外业核查时的局限性而导致的遗漏或错误,从而进行填充和变更工作。本文通过标准时点普查与核准期间发现的变化,对影像精度检测、核准数据生产,以及元数据变更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供今后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武汉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标准时点核准与验收入库工作的实践,阐述了作业内容和实施方案,探讨了标准时点核准阶段的数据更新、成果验收和资料入库三个重要环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市情普查数据成果以优良率100%、批成果91.2分的分数通过该中心的省级质量验收。自此,这项历时两年零九个月,总投入超过600人次、累计超过300000个工日的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市)情普查数据获取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标志着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作为本次普查的主要承担单位,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带领下,圆满完成了国家第二批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年度(阶段性)地理国情更新调查工作,掌握地理国情变更数据是反映各类地理环境要素分布与关系的必要途径。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更新模式,推进了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综合监测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与第三次农业普查的相关性,总结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农业普查中的应用切入点,研究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及相关数据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遥感测量工作不同阶段的应用方式,拓宽了地理国情成果的应用领域,为今后地理国情成果的转化工作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以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编制而成,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市的基本市情。结合《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的编制,详细介绍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当前数字制图环境下编制地理国情专题地图集在内容和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以及图集设计与编制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9月,海南省启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3年多来,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通过多源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处理、现场调查等技术手段,开展本岛18个市县所辖陆地范围内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对海南岛反映地表特征、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的各类地理环境要素进行空间化、定量化和属性化的普查。海南省地理国情普查始终坚持"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结合各部门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9.
质量是这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重要保障,基本统计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基本统计的正确、准确决定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的权威性、客观性及系统性,只有保证了生产数据的质量,才能为国家提供高质量的自然地理信息,社会人文性息,进而推动节约型、生态型的社会建设.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釆集精度,面重叠、面裂隙造成的拓朴关系错误以及地表分类代码的判读错误,会影响基本统计成果的正确性,同时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中水域水网、交通路网不通连,各要素属性不正确,专业资料不准确或要素间关系不合理等现象,会造成统计结果的混乱和不完整,自此地理国情普查生产数据质量好与差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这一任务的胜利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元数据作为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质量决定整个作业流程的可靠性,而元数据的时间顺序检查一直没有自动高效的方法。根据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对元数据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查方法,并得到实践检验,可为地理国情普查质检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