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时期能见度目标物确定方法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新时期各气象台站能见度目标物存在的实际性变化和重新制作目标物图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新时期各气象观测站能见度目标物的测定方法及能见度目标物图的制作,解决新时期各气象台站制作新目标物图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调查结果,分析观测场四周障碍物分布变动情况,对于选取能见度目标物有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运用Google earth、GPS、数码照相、visio2003软件等技术手段配合制作出新的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有助于提高台站能见度观测业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1引言能见度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重要要素。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是人工观测能见度必不可少的参照图。利用计算机在一定时间内生成新的参考目标物,对观测能见度,有良好的参考价值。随着城市建设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目标物也在发生变化。2004年1月1日执行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当雾、霾、浮尘等现象出现能见度<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应用VB软件绘制目标物分布图,解决以上问题,阐述如下。2目标物情况登记管理功能模块目标物情况的描述数据采用数据库进行保存、管理。数据内容、格式参照规范要求,并添加了一些绘图所需的项…  相似文献   

4.
应用系统分布式模块结构的设计思路和基本功能开发了广西气象观测站数据的图文自动化制作系统平台,实现了信息自动转换、存储和图文报告制作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5.
曹飞  郑文全 《贵州气象》2012,36(2):55-57
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后期的绘制,没有较为专业的底功,往往无法绘制,作为基层台站一般都是交由专业人士进行制作,而利用Visio2003软件就能轻松绘制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真正做到简单、轻松、快速。  相似文献   

6.
能见度目标物是台站地面观测工作不可缺少的能见度观测参照物。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的准确程度 ,直接关系到能见度这一目测项目的精确度。但我省大多数台站现用的目标物图 ,均系多年前按当时地貌物貌实测绘制的 ,一直沿用至今 ,很少做过补充订正或变更修改 ,已远不能保证现时测报业务质量。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楼台亭阁鳞次栉比 ,庞大厂房管网纵横交错 ,使当初的地形物貌面目全非。由于城市统一规划和房屋拆迁 ,使原有能见度目标物遭到破坏 ,数目逐渐减少 ;因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相互遮掩 ,使观…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东省的能见度观测展开研究,提出了适用于能见度观测布局适应性分布研究的新方案,旨在为器测替代目测的能见度监测网提供建议。研究表明:利用广东省8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2009—2011年能见度和相对湿度日平均值资料,计算得到了品质因数 (figure of merit,FOM指数) 和空间影响范围因数 (sphere of influence,SOI指数),并以此为依据对现有的能见度站点进行排名和分类。再根据确定的标准遴选所需站点,筛选时,如果排名低的站点影响的范围内超过50%的区域被排名高的站点影响范围所覆盖,则剔除此排名低的站点。筛选得到广东省能见度仪观测站网需要的最少站点数为43个。考虑到地形以及增加背景站等因素,最后综合考虑广东省能见度仪观测站网所需要的站点数为51个,该结果可为器测能见度观测站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比法测量气象能见度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濮江平 《气象科学》1999,19(3):293-297
本文从能见度定义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能见度测量方法——对比法。对比测量法就是以自然水平天空为背景,人工设定一个亮度可调的目标物,用同一测量系统分别测量目标物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的差异,当该差值小于某设定阈值时,就认为该目标物的视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相同,根据目标物的实际亮度值就可以计算出大气透过率,进而计算气象能见度。采用检测目标物亮度与天空背景亮度对比确定气象光学距离方法的优点在于:理论上采用能见度定义,满足目标物刚好“可见”条件,实际使用中只需要人工目标物设计成亮度多级重复循环变化,对于接收端仅需要测量亮度差是否达到预先设定值进行判断。只要人工目标物有足够的亮度重复精度,就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检测器实质上是一个差分检测放大系统,这种差分电路对于共模信号都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并且不需要测量绝对光强度,可以降低技术工艺方面要求。本文从理论推导人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得出对比法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实际天空背景亮度变化情况给出了人工目标物亮度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9.
数字摄像法测量能见度仪器系统比对实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文章介绍了数字摄像法测量能见度仪器系统(DPVS)的基本原理,DPVS通过数字摄像机直接摄取选定目标物的图像,并将该图像直接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自动获取能见度值。DPVS能见度仪与常用能见度仪比对实验结果表明DPVS已基本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气象局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际气象合作与竞争,从2001年起,通过一系列系统工程建设,在关键和典型地区初步建成了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沙尘暴)观测站网,至2007年底,已建立大气成分观测站29个,沙尘暴观测站34个(包括10个中韩沙尘暴联合观测站),开展了包括气溶胶吸收特性、散射特性、能见度、质量浓度、光学厚度以及化学成分等观测,  相似文献   

11.
以黑体为目标的能见度参考标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体为目标的能见度测量是从科西米德定律出发,通过工业相机对黑体目标物进行拍摄,建立黑体和背景天空的数学模型,求得能见度。分析表明:当能见度小于30 km,黑体黑度和CCD(change-coupled device)工业相机的面非均匀性对该方法测得的能见度造成的误差约为3.7%。该方法与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测量进行对比,能见度变化趋势上具有一致性;但在高能见度时,黑体能见度测量值大于前向散射能见度测量值,低能见度时,黑体测量值小于前向散射能见度测量值。  相似文献   

12.
焦作决策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基于Web平台,实现辖区各气象观测站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灾情资料的综合查询、分析,雷达、静止卫星、闪电定位等探测图像的即时发布浏览,乡镇雨情图、黄沁河流域雨情图制作,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分发管理等功能,客户端通过广域网(气象专线)获取焦作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13.
李士杰 《气象》1979,5(3):26-26
能见度观测得正确与否,与飞行中气象保障工作有着重要的关系。有时能见度不但变化迅速,而且各个方向上往往也不尽一致,在目前情况下,能见度的目力观测,仍然是观测中的主要手段。 在相同的天气情况下,如果对目标物“能见”与“不能见”的定义不同,则所测得的能见度数值也不相同。对能见度的定义基本上有三种概念: 1.以目标物的消失距离(S_2)作为能见度。所谓消失距离,就是目标物的轮廓与天空背景开始融合起来时的距离,也即观测员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到目标物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等技术,设计统一站网信息数据结构,研发广西气象观测站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气象站网信息即席查询、统计分析、管理和异构站网信息同步功能,提供气象观测站网信息标准化、自动化和集约化数据共享与管理服务。该系统应用于大数据云平台站网信息维护,可有效降低出错率,减轻气象站网信息管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焦作决策气象信息共享系统基于Web平台,实现辖区各气象观测站历史地面观测资料、灾情资料的综合查询、分析,雷达、静止卫星、闪电定位等探测图像的即时发布浏览,乡镇雨情图、黄沁河流域雨情图制作,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分发管理等功能,客户端通过广域网(气象专线)获取焦作气象信息。  相似文献   

16.
以Excel制作2011年广西百色市酸雨观测站降水PH值测量质量控制图的制作方法为例,总结出利用Excel表格里的图表功能制作酸雨PH质量控制图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观测员能够更好地制作出直观醒目的酸雨PH值、K值质量控制图。  相似文献   

17.
沈翊  杨诗芳  张子涵 《气象科技》2017,45(3):446-452
目前浙江省气象台的台风报告单制作系统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手工输入,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天气业务和服务的需求。以浙江省台精细化格点化预报数据为依托,结合数据库系统,将各功能模块整合,设计开发出新一代浙江省台风报告单自动化制作发布系统。新系统可对Word文档进行模块化处理,依据客观化转化规则自动生成文本文字,并自动插入各类必要的图片,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出错率。  相似文献   

18.
谢超  马学款  张恒德 《气象科学》2019,39(4):556-561
利用2000—2016年华南219个县级气象观测站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对应站点的再分析资料,统计发生低能见度天气的天气形势和特征,归纳低能见度天气的预报指标。将与能见度以及能见度变化相关的气象要素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EC集合预报数据集获得能见度集合预报结果,通过对其离散度的统计分析以及经验公式最终获得具有泛用性、可靠性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集。通过输入EC确定场数据,获得华南219县级站长时效精细化能见度预报结果,2017年上半年的能见度预报试验显示,模型预报结果的误差与TS评分均优于CUACE模式能见度预报。  相似文献   

19.
天津低能见度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蔡子颖  刘爱霞  韩素芹  姚青  王佳 《气象》2014,40(1):114-118
本文通过对天津气象站历史能见度资料和边界层观测站能见度、相对湿度、气溶胶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获取天津低能见度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模拟了2010年10月和2011年1月天津地区大气水平能见度。结果表明:天津地区低能见度事件主要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在获取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相对湿度的基础上可较好地推算大气水平能见度,利用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和拟合公式,可以有效的进行能见度等级模拟和预报。  相似文献   

20.
由于当前能见度观测项目中普遍存在着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能见度观测方面的建议与措施,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目标物、目标灯,提高观测人员自身素质,配置先进仪器等方法来提高能见度资料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