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模型桩试验表明,直桩可产生面波,斜桩则出现面波异常。斜桩面波异常的主要特征是低频、与直达波反相、异常效应在砼及桩侧土的浅部,桩斛度越大,异常越明显。初步探讨了斜桩产生面波异常的机理,提出了沿桩土倾斜界面上传播的界面面波,是产生斜桩异常的主要原因。还简述了斜桩检测的要点。  相似文献   

2.
朱玉清 《探矿工程》2005,32(9):28-30
镇江电厂三期船码头工程包括钢管桩264根、砼预制方桩122根、钢护筒嵌岩桩167根,其中的嵌岩桩为水上钻孔桩,且数量多、嵌岩深度大、岩石硬度高,通过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顺利完成任务。重点介绍了钻孔嵌岩桩的施工工艺,并总结了几点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3.
何远辉 《广东地质》2001,16(4):64-69
通过实例,分析了用反射波法测试不同嵌岩桩的桩端反射波特征。完好嵌岩桩的波表曲线具有明显的桩底信号,在入射波与桩底反射波之间没有什么异常;而当桩身有缺陷,持力层软弱或者存在夹层时,桩底信号相位与入射波相位相同。通过进一步分析,钻心查证,即可判断桩身,软弱层,夹层以及桩端及桩端与持力层的接触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桩筏基础由桩和筏组成一种联合基础,筏将大部分总荷载传递给桩,同时其本身也承担总荷载的一部分。因此,充分认识桩筏基础对上部荷载向地基土的传递特性是非常必要的。该文提出一个桩筏基础传递荷载的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桩的布置形式对地基接触压力的影响,同时还考虑了桩的受荷过程中的变化特性,并详细分析了桩与筏之间的荷载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碎石桩的塑性分析及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土力学及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在适当的假定基础上,分析了碎石桩的塑料性应力分布,并推导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和单桩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得出了单桩静载试验结果无法反映碎石桩复合地基中桩柱体的承载能力的结论,章最后出了一个工程实例,以验证本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施工φ3 ̄4.4m空心桩,需要预制空心桩节和护筒,搭建水上平台,进而介绍了钻孔施工,桩节组拼以及压浆等工艺。与实心桩相比,空心桩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挤扩支盘桩和常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两种桩型的对比分析,前者具有承载力高、用料省的优点。介绍了挤扩支盘桩的成桩工艺,并对其单桩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经载荷试验检测,挤扩支盘桩单桩极限承载力〉5000kN,累计沉降量仅25mm,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三一产业园工程中采用了CFG桩与碎石桩复合地基新技术,尤其为适应消除地层液化和承载力设计需要,又为了便于施工,采用了CFG桩与碎石桩相间的布桩方案,既消除地层的液化,满足了承载力的要求,又节约了投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实用的方法。还对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进行了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试桩的抗压载荷试验,桩侧阻力和端阻力的量测,高应变动测桩的竖向承载力等方法,讨论和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桩端沉地桩承载力的影响,以期改进施工方法,减少桩端沉渣,提高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CFG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发挥桩土共同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工程中。本文结合贵州省首例CFG桩复合地基工程,采用ANSYS软件建立复合地基模型,并考虑褥垫层影响,把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CFG桩复合地基桩土共同作用效果明显,但目前设计桩承担荷载的比例过高的结论。据此对CFG桩复合地基的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轴向荷载对斜桩水平承载特性影响试验及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群桩受水平荷载作用时,群桩中的基桩受到径向荷载、轴向荷载和弯矩的共同作用。为研究轴向荷载对斜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完成了3根单桩以及1组1×2斜桩的大尺寸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轴向拉力作用会降低斜桩的水平刚度和极限承载力;而轴向压力作用则会使其水平刚度和极限承载力提高。基于桩侧浅层土体楔形破坏假定,推导了考虑轴向荷载影响的斜桩水平极限土抗力计算公式,提出了桩侧土抗力的p-y曲线方法,并通过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斜桩基础受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云岗  章光  胡琦 《岩土力学》2011,32(7):2184-2190
斜桩在群桩中起到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码头以及大型输电线路等建构筑物的基础中。群桩基础中,斜桩对竖向和水平荷载的分担作用不仅是力的分解问题,还与群桩中斜桩与直桩的单桩轴向和侧向刚度有关,进行斜桩群桩基础分析需要考虑轴向与侧向刚度的耦合。通过对直桩、斜桩的单桩侧向和轴向承载特性的分析以及群桩基础荷载分担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斜桩基础的受力性状。负斜桩单桩侧向刚度最大,直桩次之,正斜桩最小。桩长对单桩轴向刚度的影响非常明显,桩长越长,轴向刚度越大,轴向刚度与侧向刚度之间的差异也就更加显著。群桩基础大部分竖向荷载由桩轴向力承担;当轴向刚度与侧向刚度的比值较小,基础水平荷载主要由桩侧向力承担;当轴向刚度与侧向刚度的比值很大,基础水平荷载主要由桩轴向力承担;当桩的倾斜角较小时,由基础水平荷载引起的桩轴向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王洋  冯君  谢先当  赖冰  杨涛 《岩土力学》2018,39(11):4226-4231
针对有顶板连接的“八”字形微型桩组合结构,依托广大(广通至大理)线扩能改造工程,现场监测微型桩工作状态下轴力变化,对微型桩组合支护体系应用于分级开挖边坡加固的受力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滑坡推力作用下,各排桩桩身轴向力的分布形式不尽相同,沿推力方向依次呈现出反“S”型、“双弓”型和“S”型的分布规律;各排桩峰值轴力均为拉力,比例关系为:靠山侧桩:中间桩:靠路侧桩=2.5:4.1:3.2,其中靠山侧桩最大轴力出现在桩体下部,中间桩出现在中上部,靠路侧桩最大轴力出现在桩体上部;顶部承台对有斜桩的微型桩群的制约协调作用比一般的竖直桩群显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群易发生较大的挠曲变形,在群桩效应、坡体滑裂面等的综合影响下,引发桩体拉-压等受力形式的转变;组合结构的受力机制表现为先承受滑坡主推力的前两排桩受拉,第3排桩底部嵌固段受压,且随着持续推力作用受压区存在向上发展趋势;各单桩桩身轴力以拉力为主,有利于内部钢筋受拉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扩底后注浆桩的现场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全全  李珠 《岩土力学》2003,24(5):804-808
结合某工程的桩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对比分析了同一场地中相同桩长的普通钻孔灌注直桩、后注浆灌注直桩、扩底灌注桩和扩底后注浆灌注桩4种桩型的承载力特性、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特性,阐述了扩底后注浆桩的桩身轴力传递规律和侧阻力发挥性状。研究表明:扩底后注浆桩有沉降小、单桩承载力高的特点,具有良好工程性状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嵌岩桩轴向荷载传递的Goodman理论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嵌岩桩轴向应力传递的Goodman计算理论,并进行了公式推导,该公式将嵌岩桩在轴向应力作用下桩体压缩产生的侧向变形看做为有压洞室在周边上产生的径向位移,然后应用平衡、物理和几何方程求解得到。公式从理论上验证了国内外大量嵌岩桩的荷轴向传递规律,同时指出了公式存在的缺陷,在解决了缺陷后,可利用该公式对嵌岩桩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The behavior of pile groups in sand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is investigated. A total of 60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model steel piles embedded in a medium dense sand. The model piles have an outside diameter of 25 mm and embedment length of 500 mm. Fiv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pile groups (2 × 1, 3 × 1, 2 × 2, 2 × 3, 3 × 3) with center to center spacing between the piles of 3d, 6d and 9d (d is the pile diameter) were tested. The piles were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ve loads under four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1.0, 0.5, 0.1 and 0.05 mm/min.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xial compressive capacity of pile group increases with the loading rate such that the pile capacity versus logarithm of loading rate data plot approximately along a straight line. The slope of this line increases as the number of piles in a group increases and it decreases by increasing the spacing between piles in a group.  相似文献   

17.
砂土中抗拔桩与抗压桩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单桩在抗拔与抗压条件下承载能力、桩身轴力以及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的不同,进行了砂土中长径比大于40的抗拔桩与抗压桩室内模型试验,通过桩身内设置电阻应变片,测得各级荷载下桩身不同深度的应变。分析表明,抗拔桩不论是位移还是位移增长速率,都远远超过抗压桩。因此,抗拔桩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桩顶上拔量来确定抗拔承载力。抗拔桩与抗压桩的桩身轴力分布具有相似的特性,试验所得抗拔总侧摩阻力折减系数?=0.56。抗拔桩与抗压桩侧摩阻力都是从上部开始发挥并向下传递,随着荷载的增加,上部侧摩阻力变化很小,桩身中下部侧摩阻力迅速增长。抗拔桩桩端部侧摩阻力表现出弱化效应,抗压桩则表现出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8.
桩的轴向静载-沉降曲线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江  谢红强  周德培  胡德贵 《岩土力学》2004,25(7):1107-1110
根据桩在竖向静载下的荷载分布与传递规律以及桩的沉降组成,运用功能互等定律,对桩-土的共同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在对桩侧介质进行常规勘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可对桩进行的沉降分析的数值模拟法,该模拟法能较精确地确定桩的轴向静载-沉降曲线。并运用实例论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夯实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忠贤  杨志红  王占雷 《岩土力学》2006,27(11):2020-2024
针对夯实水泥土桩的施工方法,在桩身埋设特制的应变传感器,测定桩身应变,进而计算桩身轴力,由此得出桩侧摩阻力,在此基础上分析夯实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及侧摩阻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夯实水泥土桩体强度的限制,荷载沿桩身的传递限定在浅层一定范围内,桩身变形、轴向荷载、桩侧摩阻力分布主要发生在此范围内,而且变化梯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超长桥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鹏  邓荣贵  于志强 《岩土力学》2010,31(1):174-178
超长桩广泛已应用于土木工程各个领域,但黄土地区超长桩的承载性状和变形特性尚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某特大桥的4根超长桩现场测试项目的资料分析,得出了超长桩桩身轴力及侧阻力的变化规律,对超长桩的承载特性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试验结果表明,在桩顶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轴力随荷载的增加发生了局部调整,砂性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具有增强效应,黏性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具有退化效应;单桩竖向刚度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减小,单桩竖向刚度降低40 %~7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