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佳木斯地块麻山岩群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山岩群“是佳木斯地块内的表壳岩孔兹岩系和基性麻粒岩的组合,该岩群可划分四个变质岩层组合,分属特纳变质岩化学分类中五种类型岩石。矿物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麻山岩群孔兹岩系都是特指的区域变质岩组合,属高铝孔兹岩系,佳木斯地块及周边岩石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地块的同位素年龄具多值性,晚太古代结晶基底遭受了诸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与热事件的改造,有其独特的构造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2.
羌塘盆地基底构造特征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5  
黄继钧 《地质学报》2001,75(3):333-337
羌塘盆地是叠置于元古宙基底之上,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大型沉积盆地、基底为元古宙变质岩系,具双层结构,其下为结晶“硬基底”,其为为变质“软基底”。基底构造具两坳夹-隆特征,坳陷和隆起内部为若干次级凸起和凹陷复杂化,具断凸断凹特征。ENE、WNW两组共轭基底断裂发育,将基底切割成菱形块体,基底构造明显控制盖层构造。  相似文献   

3.
卡瓦布拉克大断裂北晚太古宙喀拉塔格南岩群,为灰色片麻岩系(TTG岩系)及二长-钾长花岗片麻岩系组成的高级变质区,后者常呈脉状或不规则状分布在TTG岩系中,构成灰、红相间的景观特征.岩石具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特征,发育中深层次的塑性流变变形,变质矿物有反条纹长石、钾长石、角闪石、铁铝榴石等,区域上还可见蓝石英、紫苏辉石、硅线石.经岩石化学研究,组成该岩群的片麻岩具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岩系)组合特征.该套变质岩系可与库鲁克塔格、尾亚、阿尔金等地太古宙中深变质岩系对比,时代厘定为晚太古代较恰当,构造属性为塔里木地块的前震旦纪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4.
一区域地质概况及黔东湘西汞矿大带基本轮廓黔东、湘西交境,出露板溪群至中奥陶统沉积岩系,局部零星分布老第三系.板溪群构成基底,具二分性.大地构造处于江南地轴西缘,系稳定基底与活动环境的构造岩相过渡地带.基底断裂发育,中奥陶世末结束了本区的沉积历史.构造特征以平缓褶皱基础上的断裂为主,变质作用微弱,未见火成活动与侵入体.在整个地质发展史中,以上  相似文献   

5.
藏东巴青县以北基底变质岩系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在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上三叠统结扎群底部出露的一套变质岩系,通过与区域上变质基底岩系对比,将其归并为吉塘群酉西岩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石英钠长构造片岩等。根据野外露头接触关系及“构造角砾岩”特征,确定该套岩系与上覆上三叠统为滑脱构造接触关系,滑脱面迁就了早期的角度不整合面,并认为研究区为“浅基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中部中元古代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古中部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基底岩系)与白云鄂博群长城系都拉哈拉组、尖山组和渣尔泰山群长城系书记沟组、增隆昌组(盖层)之间的韧性剪切变形特征相同。糜棱面理走向近东西,总体倾向北,倾角变化较大。不同区域的糜棱面理上发育程度不同的矿物拉伸线理,其指示的运动学方向为上盘岩系向北(北西或北东)的斜落。接触带基底岩系由糜棱片岩、糜棱岩等组成;接触带盖层下部岩系由糜棱岩化石英岩、糜棱岩化灰岩、板岩等组成,盖层上部岩系书记沟组、都拉哈拉组石英岩发育掩卧褶皱,尖山组、增隆昌组板岩和灰岩发育石香肠构造和褶叠层构造。变质相由基底岩系的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逐渐过渡为上覆盖层的低绿片岩相。沉积特征、变质变形特征、运动学特征等均显示白云鄂博群、渣尔泰山群长城系为同一被动陆缘沉积,韧性剪切变形是同一期构造作用的产物。形成机制为长城系相对于基底岩系的大规模向北(北西或北东)伸展拆离,形成于低温、低压环境,起始时间为长城纪末期(1400Ma)。内蒙古中部中元古代韧性剪切、隆升、裂谷作用是同一伸展构造作用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马脑壳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脑壳金矿床位于川西北九寨沟县,通过对该矿床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稀土元素和铅同位素资料的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三叠统浊积岩系,少部分来自结晶基底碧口群。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两个项目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在大青山—乌拉山及其邻区重建了早前寒武纪地层系统,将新建的美岱召岩群列入古元古代。对区内高级变质岩石地层进行重组,在麻粒岩系中划分了2个岩组,归并为桑干岩群,将乌拉山岩群划分为上、下两个亚岩群,下亚岩群片麻岩系,上亚岩群相当于集宁群,可称孔兹岩系。提出本区高级变质区的主期构造是穹形构造与穹间褶皱群构造组合样式(简称“穹—褶”构造),确立了大型顺层滑脱构造系统是决定高级变质岩石地层空间分布、组成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研究高级变质岩石地层系统建立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9.
在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发现上三叠统结扎群底部出露的一套变质岩系,通过与区域上变质基底岩系对比,将其归并为吉塘群酉西岩组,主要岩性为云母石英构造片岩、石英钠长构造片岩等.根据野外露头接触关系及“构造角砾岩“特征,确定该套岩系与上覆上三叠统为滑脱构造接触关系,滑脱面迁就了早期的角度不整合面,并认为研究区为“浅基底“.  相似文献   

10.
胡能高 《矿物岩石》1990,10(3):24-32
枣园岩体属岩浆成因;具S型和l型花岗岩间的过渡类型性质;岩浆不是源自秦岭群,可能源自太古宙上壳岩系。从野外侵入关系和同位素年龄测定来看,该岩体形成于晚元古宙.作者认为,这些认识对阐明秦岭群的构造、岩浆活动史及其基底性质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1.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河北省地处中朝准地台中部靠北侧,其结晶基底形成于吕梁运动时期(1700~1900Ma)。冀东地区以铁镁质岩石为主的迁西群是中朝准地台最古老的岩系,太行山一带的阜平群反映出基底构造具有中央克拉通性质。据调查统计,迁西群马兰峪组地层含金3.1~  相似文献   

12.
本次工作研究了柴达木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中的古元古代莫河岩体、新元古代沙柳河岩体、早三叠世香日德岩体和察汉诺岩体以及晚三叠世可日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Nd-Sr-Pb同位素组成.沙柳河岩体和可日岩体具S型过铝质花岗岩成因特征, 其他岩体具Ⅰ型花岗岩类成因特征.TDM和εNd(t) 值的对比揭示, 沙柳河岩体的源岩区为欧龙布鲁克地块的Ⅱ型基底变质表壳岩系, 其余岩体的岩浆都不可能源自暴露地表的基底变质表壳岩系.花岗岩类和基底变质表壳岩系的亏损地幔最大模式年龄集中在1.52.3Ga和0.91.3Ga, 在欧龙布鲁克地块中亦有2.5Ga及2.8Ga显示, 一般Pb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t>18, (207Pb/204Pb)t>15.5, (208Pb/204Pb)t>38, 具高放射成因铅特征.这表明, 柴达木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基底与扬子陆块具有密切的亲缘性, 现今的扬子陆块范围可扩大到中国西部阿尔金断裂东、西两侧的微陆块群, 昆中断裂带和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代表扬子陆块内部裂解小地块的再汇聚带.   相似文献   

13.
赣西北前震旦纪构造变形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西北前震旦纪物质记录由古元古界星子群结晶基底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组成。结晶基底仅残存于庐山与星子县之间约50km2的北北东向带状范围内,主要为一套片状、片麻状无序中深变质表壳岩系。其内韧性片褶、重褶等记录着以吕梁运动为主的构造变形痕迹。双桥山群分布广泛,以浅变质泥砂质及火山质碎屑岩为主组成的复理石建造为特征,与下伏结晶基底及与上覆震旦系之间分别被吕梁运动界面、四堡运动界面(或晋宁运动界面)所分隔。根据对双桥山群中具区域延展性与标志性岩性组合的厘定,在近年来的区调中已识别并填绘出两个世代的构造形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实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熊耳群山火岩系是在1800 ̄1400Ma的活动大陆边缘岛弧带形成的,具低金背景的特征,并指出其金成矿背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初步研究表明,霍邱群含铁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与世界太古宙沉积岩系相类比。与铁矿成因关系密切的变玄武岩稀土分布模式为TH2型,变基性凝灰岩为轻稀土富集型,变沉积岩具轻稀土富集分布型式。  相似文献   

16.
常云真  黄芮  贾慧敏  王琦  张世豪 《世界地质》2018,37(4):1077-1084
河南省崤山地区的地层具典型地台型双层结构,其结晶基底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前人将其解体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太古宙变形变质花岗岩系(TTG--G),不具地层意义;另一部分为呈残留顶盖或包体形式残存于TTG--G中的壳岩系,并将其划分为新太古代兰树沟岩组和杨寺沟岩组。通过2009—2014年开展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将这一套表壳岩新建为新太古代崤山岩群,可与登封地区的新太古代登封岩群对比。  相似文献   

17.
凌文黎 《地球科学》1996,21(5):491-494
多种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综合研究表明,扬子克 通北缘中段基底岩系后河群和西乡群变质地层的原岩形成时代并非早期推或报道的新克古代。后河群斜长角闪岩原岩的形成时时代应为古元古代,并有太古宙岩石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原“舒家坝组”地层可解体为3个岩石地层单位:北部秦岭群深变质岩系,中部李子园群变质火山岩系及南部李坝群碎屑沉积岩系。研究表明,李坝群为一套浊积岩系,具独特的浊流纵向搬运模式,是李坝金矿床含矿岩系,时代暂定为中—晚泥盆世  相似文献   

19.
浙江绍兴—江山断裂带之东南侧,断续呈“天窗”出露的变质岩系,以往被视作浙东南统一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泛称“陈蔡群”。80年代初,浙江区调队将该岩系自下而上分成三个群:陈蔡群、龙泉群和鹤溪群。近年来,前两个群已有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鹤溪群尚很少有人问津,研究程度甚低。为此,我们通过浙东南变质岩系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以及同位素地质年代的对比研究,探讨和厘定了鹤溪群的岩石成因和形成年代。  相似文献   

20.
劳子强 《河南地质》1989,7(3):20-26
本文在介绍重测临汝石梯沟-风穴寺登封群剖面和主要岩石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序列等综合标志,自下而上将剑封群统一划分为下亚群石牌河组、郭家窑组、常窑组,上亚群石梯沟组。指出该群具花岗绿岩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