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家栋  曾勇  吕倩  赵莉 《山东地质》2010,(12):11-14
该文在分析江苏徐州王庄煤矿山西组7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煤层瓦斯含量与上覆基岩厚度、顶板20 m含泥率及煤厚的相关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又根据瓦斯地质数学模型法计算公式,得到了该煤矿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并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矿井瓦斯是当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因素,如何在矿井设计、建设前,建立一个比较可靠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较准确地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分源预测法,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建立了勘查阶段结束时,从整个井田及井田历史角度出发的矿井瓦斯涌出预测方法。根据瓦斯地质来源将其划分为邻近层瓦斯涌出、采出煤瓦斯涌出、井下残留煤瓦斯涌出、围岩瓦斯涌出、井田周围煤层瓦斯涌出等5类瓦斯源,并分别建立了相对应的预测公式。通过实例应用,证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平顶山矿区17对生产矿井的瓦斯地质特征,分析各矿井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涌出量实测数据,总结了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分布规律。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厘清了区域构造演化、矿区和矿井构造对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分布的控制,提出了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特征:区域板块构造运动及演化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李口向斜确定了矿区瓦斯东高西低、呈轴对称分布的总体规律;矿井构造主导矿井各煤层瓦斯赋存和矿井区域瓦斯赋存的差异性。研究成果为准确预测瓦斯赋存分布和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煤地质学、数学分析等相关学科和方法,综合分析瓦斯涌出量的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等地质因素,对阳城地区瓦斯含量、涌出量进行量化预测,并作出其全井田瓦斯含量、涌出量的等值线图。研究表明,阳城井田属低瓦斯矿井,瓦斯含量的变化主要与煤层埋深有关,随着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以及煤层埋深的增高,瓦斯含量与涌出量在区内由北向南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石嘴山一矿地质构造的控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质构造与煤层瓦斯含量,涌出量及煤与瓦斯突出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地质构造控气(煤层瓦斯)的四种类型及地质构造分级控突(煤与瓦斯突出)的三种形式,对矿井开展斯预测与防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压汞法和等温吸附法对开滦矿区东欢坨矿8煤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井实测瓦斯涌出量数据,分析了控制东欢坨矿8煤瓦斯异常涌出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瓦斯异常主控地质因素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东欢坨矿"水大瓦斯小,水小瓦斯大"的赋存规律明显。矿井瓦斯赋存形式主要为游离态,表现出在压性断层带时,瓦斯涌出量较小;在未导通煤系含水层情况下,张性断层带往往煤体破碎、孔裂隙相对发育,瓦斯涌出量显著增大,而在断层导通煤系含水层的水文异常区,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减小的趋势。东欢坨矿瓦斯涌出量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筛选出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层顶板含泥率和断层数作为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具有较好相关性的瓦斯涌出量多变量数学预测模型;并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建模软件对瓦斯涌出量和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到断层数是瓦斯涌出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抚顺矿区老虎台矿多年来瓦斯地质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矿井瓦斯的成因及地质构造,煤质因素,开采深度和强度与煤层瓦斯赋存分布状态,瓦斯压力,瓦斯涌出关系,抽放瓦斯对矿井瓦斯涌出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是采面通风设计及制定采面瓦斯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在收集陈家山煤矿大量瓦斯地质资料基础上,分析了矿井主采4-2号煤层采面瓦斯涌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采面瓦斯涌出量为矿井主要瓦斯来源,其涌出量与煤层埋藏深度、煤层瓦斯含量、顶板含油气小街砂岩厚度及工作面日产量等主要控制因素呈正相关关系;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编制了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图,结果显示4-2号煤层采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总体呈现出由井田浅部向中部迅速增大,再由中部到深部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煤矿瓦斯赋存与众多地质因素相关,包括煤的变质程度、围岩性质、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构造发育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只是少数,且在不同条件下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可能不同。如何在众多的地质因素中确定主要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了研究清楚朝川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影响主要因素从而服务于煤矿生产,文章基于瓦斯地质理论,通过定量的方式分析研究了朝川矿区构造、二1煤层钻孔瓦斯含量,生产矿井鉴定瓦斯相对涌出量、绝对涌出量等方面的关系及规律,确定了朝川矿区二1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质构造,次要因素为埋藏深度,而围岩性质、煤的变质程度和地下水文因素对瓦斯的赋存影响较小。本次研究成果,可为地质条件类似的煤矿在瓦斯研究、监测及管理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六枝煤矿区化处矿井煤层气资源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羽光 《贵州地质》2004,21(2):109-111,105
化处矿井是六枝煤矿区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之一。主要开采7煤层。煤体自上而下形成条带状、粒状“二层”结构,由于褶曲影响,在背斜轴部煤层较厚,轴部煤层瓦斯含量高迭25.3m^3/t。本文论述了本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因素和控制因素,以及资源量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在建井与生产井地质特征及开拓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认为在建井地质条件更有利于瓦斯的赋存,再考虑到地质勘探钻孔有瓦斯逸出,是煤层瓦斯压力的显示,以一些有根据的假设为前提,计算出逸出孔的瓦斯压力,进而得出瓦斯压力梯度,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将比生产井的大,并属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井。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窑街矿区一号矿井六采区为煤与二氧化碳(含甲烷等混合气体)突出矿井,矿井内瓦斯成分以二氧化碳为主。本文通过对六采区勘探阶段钻孔和采煤工作面中煤二层瓦斯资料的分析、对比,参考邻近矿井的瓦斯特征,总结了六采区瓦斯赋存、相对涌出量及其与各种地质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矿井生产中开展瓦斯与二氧化碳突出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法矿区高瓦斯矿井瓦斯抽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法矿区8对生产矿井,1对建设矿井,都是高沼气矿井,其中大兴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区煤层赋存稳定,属近距离缓倾斜煤层群,含煤17层,煤层瓦斯含量高,储量达282.88亿m^3,是煤安全生产重大隐患。铁法局以抽放瓦斯作为治理瓦斯的治本手段,全局建有10套抽放系统抽放方法8种,其中具有世界煤层气开采先进技术两种,采用和矿井抽放率分别达30%和25%以上,1995年抽取瓦斯2211万m^3,供2.2万  相似文献   

14.
基于滇东上二叠统赋煤区煤层的煤岩学特征、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及煤矿瓦斯事故统计分析,对研究区煤层的煤岩组成、煤体结构、煤炭筛分试验成果、煤层瓦斯含量和煤矿瓦斯涌出量进行了比对研究。研究表明:煤变质程度、显微煤岩组分、筛分粒级煤及煤的孔隙率等煤岩学特征控制了瓦斯的分布特征,并造成煤矿瓦斯涌出呈现区域性的差异;滇东上二叠统赋煤区瓦斯涌出类型可分为低煤阶均匀涌出型、中煤阶均匀涌出型、中煤阶非均匀突出型、高煤阶均匀涌出型和高煤阶非均匀突出型,且以中煤阶均匀涌出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王生全 《西北地质》1999,32(1):49-53
在分析影响南桥煤矿5号煤层采掘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矿井未采区瓦斯等级及涌出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灰色关联理论在矿井瓦斯涌出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灰色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煤层瓦斯涌出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根据某煤矿14^#煤层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来对煤层瓦斯涌出情况进行预测;最后对推导结果进行了实际检验。检验成果表明用该方法对煤层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可为矿井瓦斯灾害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褶皱构造控制煤层瓦斯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褶皱构造控制煤层瓦斯的赋存为多数研究者所承认。但从目前统计资料分析,背斜和向斜特别是它们的轴部及其附近,既有煤层瓦斯含量较高、或者发生瓦斯涌出或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现象,也有煤层瓦斯含量较低或不发生瓦斯涌出或煤与瓦斯突出(以下简称突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大,矿井的透气性越来越小,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频发,揭煤难度也越来越大。孟津煤矿开采山西组二。煤层,属于构造煤,煤层松软,透气性低,矿井一水平开采深度为760m,瓦斯压力高。副井清理斜巷需穿过二,煤层,为了尽快揭开煤层,采用液压钻机配乳化液泵以提高钻探水压的冲煤措施,使高应力低透气松软煤层在揭煤时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可利用因素。从施工的55个揭煤孔来看,单孔冲出煤量最大为2.3t,最小为0.4t,平均为1.06t,总计冲出煤量为58.5t。通过对控制区域6个点瓦斯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瓦斯含量降到了8m3/t以下.清除了突出危险。采用瓦斯解析指标进行了三次效果检验,Ah:最大值为190MPa;在岩柱1.5m布置爆破孔,采用震动爆破揭开煤层,瞬时最大瓦斯涌出量为2.4m3/min,说明达到了快速揭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判别瓦斯突出煤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局磨心坡矿自1951年以来,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42次,共突出煤量7738吨,最大突出强度5270吨,平均强度184吨,是一个典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笔者选择这个矿井对各煤层的瓦斯含量、涌出量、成分、煤体结构、坚固系数、瓦斯放散指数、煤层厚度变化等十项指标作了测试和资料收集整理后发现:突出煤层与非突出煤层,在各项指标上均有明显的差别。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应用瓦斯地质十项指标给分法”来判别突出煤层与非突出煤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和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硫磺沟煤矿主煤层(4-5、7、9-15号煤)的储层物性特征(显微组分、裂隙及含气性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合现场钻井资料、瓦斯解吸及瓦斯涌出量等资料,从构造、沉积、煤层埋深、水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煤层气的控气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煤储层物性较好,孔裂隙较为发育,微裂隙高达3 935条/9 cm2;煤层含气性(瓦斯含量)较好,4-5号煤层为4.88~10.81 m3/t,平均6.56 m3/t。控气地质因素分析表明,准南硫磺沟煤层气的控气模式以构造-水动力耦合控气为主。同时,利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预测的硫磺沟煤矿(4-5号煤)煤层气赋存有利区为钻孔29-3和28-3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