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在视察青海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要扎扎实实地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习主席新时代生态  相似文献   

2.
<正>可可西里、唐蕃古道、三江之源、巍巍昆仑,绵绵祁连……在祖国的大西北,有一颗美丽的高原明珠——青海。这里不仅有昆仑、祁连、唐古拉等著名山川,还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考察青海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也提出,青海要加快从经济小省向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的腹地,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故称三江源。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和产水区,是青海、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生态屏障。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几十年前还是令人称羡的  相似文献   

4.
正青海最大的价值是生态。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青海作为"三江源"的发源地,作为"中华水塔",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调节器,在全国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国土资源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动"四个转变",实施"五四战略"和"一优两高"战略,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统领,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统筹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江河源头的纯净之地,尽揽蓝天碧水天地人和的大美,地域辽阔,山川壮丽。这里就是青海,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广袤大地,资源富集,唯生态保护第一。青海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按照土地管理法要求开展的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事关"两个统一"行使。是摸清青海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面向未来,我们应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好"绿色"这篇大文章,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大力推进绿色勘查、绿色开发、绿色服务,向"绿色"要财富、向"生态"要发  相似文献   

7.
早在新近纪—早更新世,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以不同的速度向北运移作用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宏伟壮观的地质构造运动,在地质学上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它以磅礴的气势使260万平方千米的青藏地区从平地崛起,成为世界第三极,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巍巍昆仑,横空出世。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西横跨新疆、青海两省区,入甘肃后与秦岭相连。它像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东西绵延2500余千米,盘踞于青藏高原之上,被称为"亚洲脊柱"、"龙脉之祖"。  相似文献   

8.
<正>核心阅读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其鹰落峡以上的青海流域被称为“河源区”。近年来,当地实施山水工程,加大青海祁连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使黑河流域河源区植被盖度、水源涵养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曾经山体破碎、矿渣堆积的矿山,经过治理和保护,也有了新模样。晨曦初露,密匝的青海云杉林雾霭弥漫,仿佛笼上了一层白纱。林中飞出的斑头雁、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就做好青海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做出指示批示。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在生态环境整治上重拳出击,刮起生态整治"风暴",全力整治破坏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彰显了以壮士断腕、抓铁有痕的作风落实"生态保护第一"的坚定态度和决心。国土资源部门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基础性、先导性职能角色,将"生态保护第一"要求贯穿于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是当前全省国土资源部门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停车难"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面临这个问题,多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各种解决之道。立体停车场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1.
青海作为地处连接西藏、新疆两大边疆的西部省份,具有固疆守土的重要战略地位;作为三江源头和"中国水塔",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作为一个资源性省份和未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地,具有重要的资源战略地位。促进青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但青海作为全国经济相对欠发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总面积为30.25万km^2,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素有“江河源”、“亚洲水塔”之称。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线和西部地区的生态屏障,关系到全国的生态安全。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不仅是一项造福于青海三江源区子孙后代的生态工程,也是一项惠及三江流域乃至全国人民的宏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习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讲话犹在耳畔。从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以来,我党上下、全国人民都为之奋斗着。与此同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从此拉开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自从2013年以来,有色地勘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青海的生态保护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省委、省政府把生态  相似文献   

15.
正江源大地,山青水碧,生物多样,风光正好。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三个最大",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尽职尽责保护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在全力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效发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作用,以实际行动让绿水青山出颜值,让金山银山有价值,守护好青海生态安全屏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增添魅力。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美国环境保护组织"全球生态足迹网络"(GFN)发布报告称,截至7月29日,地球全年自然资源"指标"已用完,这一日期首次提前至7月,刷新历史纪录。"地球生态超载日"(Earth Overshoot Day)又被称为"生态越界日"或"生态负债日",是指地球当  相似文献   

17.
正砥砺前行一甲子,辉煌已铸六十年。1958年4月23日,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简称青海省地矿局)正式成立,到今天已整整60年,期间青海地质事业历经了创立兴起—艰难前行—复苏蓬勃—平稳发展的历程。60年来,几代高原地质人紧扣时代脉搏,砥砺前行,薪火相传,主动奉献青海、服务青海、建设青海,在过去的"资源青海"和现在的"生态青海"战略中,镌刻了一座座辉煌的时代丰碑,为国家战略资  相似文献   

18.
《浙江国土资源》2014,(11):23-23
近日获悉,新疆北部地区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已初步完成,为新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以及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据了解,该项工作由中国地调局航遥中心主持,青海地质调查院、吉林大学、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力学所和东南大学等单位参加。工作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以北的区域,总面积153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9.
<正>8月3日,青海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总结青海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前期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副省长田锦尘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是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措施。试点工作既是国家交给青海的改革任务,也是青海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青海省"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战略的重要保障,开展此项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  相似文献   

20.
青海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青海、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生态屏障.当您踏上这片神奇、神秘、神圣的土地,走进深沉而热情、厚积而薄发的美丽三江源,净如澄碧的蓝天白云,广袤无垠的草山草地,如诗如画的昆仑飞雪,奔流而去江河九曲婉转,不能不惊叹大自然之“美”的雄奇和伟力,不能不感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淋漓再现.在这里,可以感受空旷之美、庄严之美、生态之美,一切浑然天成,一切未经雕饰,一切都是大自然呈现的美、原始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