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庆元县土地利用现状(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现状1.耕地总量控制和占补平衡情况浙江省下达给庆元县的耕地保有量任务为12753.33公顷,根据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06-2012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数据及农转用数据,庆元县2012年耕地面积为15224.25公顷,2006-2012年建设占用耕地436.85公顷,实际补充耕地面积1898.79公顷,其中土地开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及城镇化发展历程的梳理,尝试性利用等权重方法,对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时空维度及集聚特征展示。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中国进行分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主导驱动因素分别为外向力、市场力和行政力。政府应在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内涵基础上,对东、中、西部实行不同发展策略,缩小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2014年5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提出"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方法和GIS技术,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构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型,分析上一轮规划以来邹平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从1996到2005年近10年间,邹平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其中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量最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主导原因为城镇工矿及交通水利等建设用地的逐年增加,这与邹平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及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而城镇工矿用地与GDP、非农业人口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未利用转出地类主要为农用地,这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因建设占用农用地所引发的农用地规模不断下降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地都提出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以下统称"多规合一")。其中,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推动有条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下面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多规合一"提几点想法。一、多规合一的涵义  相似文献   

6.
<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发展方式粗放,集约利用水平效率低下,过度依赖政府和出让的限制条件较多等。结合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阐述土地集约利用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新时期土地集约利用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研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土地集约利用对于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意义1.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城镇化、工业化是以牺牲大量耕地资源为代价的。1996年到2008年,十二年期间,城乡建设用地年均增长2758平方公里;村庄用地增长4%,呈人减地增的逆向发展趋势。2008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到18.27亿亩。各地建设用地实际需求是下达计划的2-3倍。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国家明确提出要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强调要发挥城镇化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土地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元素和支撑要件,但是未来中国推进城镇化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土地供应保障瓶颈。研究表明,2006-20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占用的建设用地是1980-2005年的3.45倍,而且在十八亿亩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及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山西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全过程,需要坚持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环境宜居性相互协同的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以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途径,以生态文明制度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形成国土生态屏障、重要生态功能区、基础生态用地和生态网络体系为主体的新型城镇生态安全体系,实现经济、环境、人居和谐的新型城镇空间格局。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土地利用格局,加强城镇建设用地调控,保障城镇化建设合理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使有限的国土资源合理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时空大数据具有数据规模巨大、数据类型多元、时空动态属性、人本视角和响应速度快等优势特点,为新型城镇化定量研究提供全新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其影响主要体现在4个层面:为新型城镇化定量研究提供了新契机,为城镇要素变化研究提供了新手段,为新型城镇化定量研究提供了新技术,为新型城镇化定量研究孕育了新团队。同时,明确新型城镇化定量研究需求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从"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空间优化、城镇群空间布局"4个方面分析新型城镇化定量研究的时空大数据应用需求,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管理中的时空大数据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耕地变化及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山东省2002-2008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人口变化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SPSS定量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依据主成分分析的结果,重点进行了人口、经济和城市建设等因素的驱动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衡山县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情况,分析了城镇化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的措施,以指导并促进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所在。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土地"协调的视角分析演算1995—2013年济南市的城镇化水平与协调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济南市城镇化整体协调发展度从1995年的严重失调衰退阶段发展到2013年的优质协调发展阶段,但是从2008开始,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失调现象。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揭示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的关系,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长春市为例,应用城镇化与耕地资源变化的协调度模型,测算2001-2015年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变动的协调度及其类型,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经济发展与协调度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协调长春市城镇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促进地区和谐发展的战略决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合肥市耕地非农化速度过快、耕地资源数量大幅降低等现实问题凸显,导致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适时开展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城镇化协同性关系研究,深入挖掘城镇化过程中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内在规律,对于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持续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如何建立有效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切实有效地促进农村集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已成为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对此,孟州市通过促进农民进城的方法,对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政策出台的背景孟州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在焦作市的西南隅。辖区503.4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692.3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1.1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是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崔昊  王筱明  滕磊 《山东国土资源》2013,29(2):42-45,49
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96年至2010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的变化态势,并运用灰色-马尔可夫预测的方法,建立划分状态的GM(1,1)模型,对研究区域的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波动较大的数据拟合较好,在预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济南市耕地面积在15年的时间中呈现出波动下降变化态势,虽在近年趋于稳定,但在快速城市化、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8.
<正>一、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2013年12月12~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其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提出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为:一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二是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三是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四是城市生活和谐宜人;五是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根据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的人地耦合异速增长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面积变化具有复杂性,研究两种要素城镇化水平的相对增长关系,有助于探索人地耦合发展的协同态势及变化动因。本文选取广州市2000—2015年的Landsat时序影像与2000、2010和2015年的人口普查与年鉴数据,在街道(乡镇)尺度上计算人口土地城镇化耦合指数识别4种耦合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年均增长率异速关系拟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0—2015年广州市街道(乡镇)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核心、内、外圈层)特征,4种人地耦合类型的异速增长分别呈现正异速、负异速、负幂律3种形式,证明人地耦合分类的异速增长建模方法有助于分析人地城镇化的动态演化过程;② 基于人地耦合指数的异速标度分析表明,核心圈层—内圈层—外圈层结构上分别形成了高度集约—集约—相对粗放式扩张的发展格局,结合城市更新改造的空间分析,说明这一特色新型城镇化模式在广州具有一定成效,已初步形成了核心圈层与内圈层协同发展的态势,但需要注意防控外圈层的粗放型增长。研究结果可为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的认知探索和广州市案例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王勇 《国土资源》2015,(1):52-53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大连市提出"全域城市化"的理念以来,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率每年以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伴随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连市也面临着建设用地快速扩展、粗放利用,用地结构、布局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