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青海省土地整治始于2002年,虽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2002年至目前,全省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6个,投资17.27亿元,建设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规模近100万亩,新增耕地30万亩。在全省的土地整治项目中,以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为重点进行的综合整治约占84%。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农田普遍成为田块成方、路渠相连、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生产能  相似文献   

2.
正(一)为什么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标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尤其是2008年以来,多次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国务院批复的多个相关规划均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与要求,如《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江山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土地整治工作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全域土地整治。2013年至2017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5亿多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18个,完成整治总面积235740亩,新增耕地17282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07337亩,旱地改水田1241亩,为"三农"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作出巨大贡献。2017年10月,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在江山召开。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全省开始实施"812"土地整治工程以来,武义县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政府关于全省"812"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文件精神,将土地整治工作作为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力抓手,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互动配合,加快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有力推动了土地整治工作。截至2014年底,该县共垦造耕地4633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27660亩,完成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8个,共计  相似文献   

5.
近日,从省国土资源厅组织评审的《哈尔滨市周边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未来3年中,哈尔滨市周边将实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40万亩。这个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哈尔滨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哈尔滨市周边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建设范围以哈尔滨市周边地区为主,建设规模是300万亩,计划新增耕地3万亩,可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40万亩。项目建设期限为2012和2015年,3年实施整体项目的60个子项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自2001年实施土地整治以来,共立项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512个,累计投入资金105.9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1.7万亩,新增耕地156.9万亩,实现了“增地、增产、增收、增效”的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7.
《南方国土资源》2011,(7):60-60
黑龙江省自2001年实施土地整治以来,共立项实施各类土地整治项目512个,累计投入资金105.9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081.7万亩,新增耕地156.9万亩,实现了“增地、增产、增收、增效”的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门县积极推进造田改地工作,2013年,共投入5685万元,完成了19个造田改地项目,新增耕地2895亩,完成涅浦、沿赤两个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项目,建成高标准标准农田31662亩。完成花桥吴都等3个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标准农田1342.6亩。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建设成效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完成。笔者在深入分析广西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家关于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要求,对如何开展第三期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初探。一、广西整县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  相似文献   

10.
<正>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促进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 1-2015年)》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到2015年和2020年,浙江省分别要建设1043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和2004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如何统筹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高标准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形成的田间设施配套、土地平整、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明确,"十三五"时期国家要确保建成4亿亩、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浙江省"十三五"时期要建设961-1150万亩高  相似文献   

12.
常德市地处湘西北,土地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692.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99.3万亩,境内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粮食产量居全省首位. 2010年以来,常德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形成了"442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常德模式,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新增耕地7.4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  相似文献   

13.
11月22日,笔者在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的国家农村土地整治专项清理自查情况工作汇报会上获悉,我省提出了实施土地整治规模化建设的思路,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在“十一五”期间,共安排土地整治项目352个,土地整治总规模726.75万亩,新增耕地92.4万亩,增加耕地率达到12.72%,建立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配套完备的土地整治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14.
州县传真     
《青海国土经略》2014,(3):85-86
正黄南州加强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近年来,黄南州国土资源局积极申报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个,建设规模1.95万亩,总投资5853万元,进一步提高了耕地质量,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和农民收入。2014年,黄南州国土资源局早准备、早谋划,申报项目总规模5.4万亩,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耕地面积3420亩。  相似文献   

15.
《浙江国土资源》2016,(4):22-22
日前,浙江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布《浙江省国土资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国土资源发展四大工程。一是“611”耕地保护工程。通过滩涂围垦造地、低丘缓坡开发等途径,力争完成新增耕地60万亩;通过提升耕地质量,再建成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新增耕地10万亩。二是节约集约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为抓手,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浙江大地徐徐展开。2018年,浙江省启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三年行动,首批工程150个,涉及148个乡镇(街道)、657个行政村,土地面积408万亩,计划总投资339亿元。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之一,衢州市衢江区富里村等5村实施的工程项目,现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850亩、垦造耕地4541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以来,永城市按照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我市已完成土地整治项目8万亩,正在整治5万亩,即将进行招投标的整治项目8万亩。通过土地整治,形成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地平整、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进、产能增"的现代农业格局,  相似文献   

18.
《河南国土资源》2005,(9):48-48
为推进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充分挖掘土地资产的潜在价值,1998年至2004年,宁波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21万亩,建成标准农田9.6万亩;今年新开发项目22个,整理土地面积7.1万亩,预计可增耕地5986亩,将连续第7年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探索,因地制宜,走市场配量之路,宁波市国土资源部门走出了一条土地资源新型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5年来,新增耕地解决了15万人的长远生计问题并惠及40多万农民。青海省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起步于2001年,10年来,经国土资源部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共计66个,总投资4.5亿元,建设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35.6万亩。新增耕地12.6万亩。目前已完工的项目有41个。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耕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10%-20%。年增加粮食1.2亿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推进"三项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空心村"整治项目360个,砖瓦窑整治项目104个,工矿废弃地整治项目39个,整治面积4.2万亩,整治后新增耕地3.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共投资1.39亿元,整治土地23.3万余亩,增加耕地0.766万亩,共增加耕地4.366万亩,为433个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撑,有力地服务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大局,实现了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赢".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7.5万亩,保护率89.1%.2006年,邓州市被确定为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一(河南省6个),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09年国土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和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检查组对邓州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