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法彬 《山东气象》2002,22(3):15-16
对目前基层气象台站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存在问题及系统内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 ,对基层气象台站农业气象工作发展的对策、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农业气象沿革和发展过程,针对基层农业气象观测手段落后,自动化程度低,野外应急调查能力不足,农业气象服务基础薄弱、针对性差,预报预警水平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的业务现状,探讨了改进方法,并提出农业气象发展方向:监测自动化,传输网络化,预报精细化,服务定量化、系列化.  相似文献   

3.
县级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的实践——以青海省大通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通县被农业部认定为我省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后,西宁和大通县气象局依靠科技优势,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设施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大通县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了进一步做好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路,对基层气象部门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通县被农业部认定为青海省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后,西宁和大通县气象局依靠科技优势,开展了不同层次的设施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大通县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了进一步做好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路,对基层气象部门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县气象局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县气象局处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熟悉农业生产情况,了解基层干部群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如何使基层气象台站在陕西省气象局"需求牵引、服务引领"方针指导下,结合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升气象为  相似文献   

6.
从安徽气象为农服务的个性化、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需求出发,基于Android和iOS两个移动开发平台,采用无线终端数据采集、用户行为分析、服务信息精准推送等技术,研发了"惠农气象"手机客户端,平台集天气预报、即时消息服务、农情田管、专家互动、农业资讯、滞销帮扶等农业气象服务于一体,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专家、基层气象信息员与农技人员提供分时、分区、分众的气象与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该平台已在安徽省市县3级气象与农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互联网+气象+农业"智慧服务。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GIS的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可有效提升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本文面向基层气象为农服务需求,依托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构建基于Web-GIS市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系统首先应用ArcSDE技术,将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平台输出的农业气象监测、灾害诊断和利弊影响分析等数据产品,转换为空间数据库;采用ArcGIS Server for Flex API开发技术,在浏览器端实现对农业气象数据产品的空间分析。通过拓展省级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农业气象指标库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等知识库,构建农业气象知识库在线维护与服务平台。并基于Internet平台,为县级气象为农服务人员,提供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及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产品共享等功能。系统基于B/S结构,便于推广应用,可为基层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现代高效农业气象服务的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的形势,基层气象部门如何在为农服务中转变观念和工作思路,紧跟现代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为“一村一品”、农民增收服务,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新命题。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高效农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归纳当前气象为现代高效农业服务碰到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和农业生产都对农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青海省气象部门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随之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在服务领域、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环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研发一直是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核心工作。近年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已逐步迈向精细化、定量化,涵盖了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诸多领域。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支撑农业气象服务的客观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既有站点产品,又有格点产品,涵盖了日、周、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以农业气象指标、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平台(CAgMSS)已成为全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品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细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作物长势评估与产量预报综合集成技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以及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未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