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贵州金矿床类型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贵州省金矿划分为:石英脉型金矿、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红土风化壳型金矿和沉积砂金矿四类,详细阐述了各类金矿的地质特征,综合分析了各类金矿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大地构造位置,相环境,围岩蚀变,伴生矿床,成矿作用与金矿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湖南金矿大地构造类型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平 《湖南地质》1993,12(3):157-162,170
运用地洼成矿理论,根据湖南金矿含矿建造。控矿构造,成矿元素组合等。讨论了其大地构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地槽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石英脉型金矿。成因类型为变质一地下水热液型,主要分布在雪峰弧形带;地台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微细浸染型,成因类型为地下水再造型。主要分布于白马山一龙山东西向构造带;地洼阶段形成的金矿主要为伴生金矿,成因类型为岩浆一次火山热液型,主要分布于七宝山一水口山一铜山岭北东向断裂带及湘南地区的一些与同熔型岩体有关的有色金属矿床中。  相似文献   

3.
滑脱断层曲率在金矿成矿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滑脱断层在金矿成矿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陕甘川邻接区的金矿分布位置与滑脱断层的关系,得出陕甘川邻接区中滑脱断层曲率大于4的密集区是金矿分布的远景位置。探讨了滑脱断层曲率与矿床分布的规律且分析了断层曲率的数学计算方法,并编制了自动追踪断层求曲率的软件,将它应用于陕甘川邻接区金矿预测中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牛翠祎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266-1273
中国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不均一,金矿主要产于稳定陆块边缘或稳定陆块内的活动带,形成了金的矿集区,成矿时代主要以中生代为主,其次为晚古生代及新生代,而早古生代和前寒武纪金矿床则处于相对次要地.从地质构造演化的角度探讨金矿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认为金矿的形成及分布受控于壳幔相互作用及岩石圈不连续。  相似文献   

5.
陶平  陈启飞  祁连素 《贵州地质》2019,36(2):110-119
本文对黔西南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得了系统认识。黔西南金矿的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其中卡林型金矿的主成矿期为燕山期,土型金矿为卡林型金矿在第四纪表生环境中改造而成。多级区域构造对多级成矿单元有逐级控制规律。卡林型金矿床分布具丛聚性、方向性、等距性,并与古构造有关。矿体在多层次滑脱构造系统及拆离断层中呈有序分布,也在褶皱-断裂构造中呈有序分布。成矿元素组合及共伴生矿产也具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黔西南金矿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有两个,亚系列有四个。在上述认识基础上,为其建立了统一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金的成矿规律探讨甘肃西部地区找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金的成矿规律,结合北祁连山和北山地区地质条件,用事实分析,找出含金矿源层及岩性分布特征。金的物质来源是找金的依据。根据金的矿源层提出不同地区找金方向和有希望的矿段。在北祁连山主要寻找含铁建造型金矿、热液蚀变型金矿、多金属伴生金和铁帽型金矿,在北山地区主要寻找苏联“穆龙套型金矿”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7.
山东乳山石英脉型金矿侧伏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乳山中部发育石英脉型金矿,金矿分布和产出受NNE向及NEE向断裂构造控制,具有棋盘格式分布规律,其中NNE向断裂是区内金矿脉的定位构造。金矿床矿体侧伏具有同一断裂带分布的不同金矿床矿体侧伏方向两两相反,相邻断裂带中的金矿床矿体侧伏方向相同的规律。根据矿体侧伏规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金矿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邓存新  郑懋荣 《贵州地质》2003,20(4):205-211
简要分析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及金矿床地质特征,重点论述了金矿分布规律。金矿分布在龙潭组底部;构造分级控矿明显;雄武背斜控制了Au,U,Sb,Fe,萤石矿分布:背斜轴部和两翼区域性断裂带控制了金矿化带、金矿床、矿点分布;小背斜、次级断层、层间破碎带控制金矿体分布和富集。金矿化与赤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粘土化关系密切。金铀常相伴出现。区内有较好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砂金时空分布规律和地质特征,论述了砂金矿控矿因素、成矿机制、建立了砂金矿找矿标志,对质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思东 《铀矿地质》1990,6(4):220-225,231
本文就我国中南4省区金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金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中南地区金矿分布5大规律:空间上集中分布具一定的统一性;赋矿层位多为古老的变质岩系;在空间分布和成因上与岩浆岩密切相关;金成矿在赋矿围岩上虽无较大的选择性,但仍偏重基性火山岩和侵入岩以及有机质、炭质高的沉积岩和变质岩;金的成矿期主要是从前寒武纪到中生代。文章并以部分典型矿床为例,论述了中南4省区金矿控矿因素除矿源层(体)、岩浆岩、构造这3个要素外,还应将深部液态矿源层及区域变质作用视为同等重要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东北非金矿的矿床类型、成矿条件与努比亚地盾演化密切相关。努比亚地盾金矿类型,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造山带有关的韧性剪切带金矿,即造山型金矿;另一类是弧-弧拼合过程中形成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金矿,即VMS型铜-金矿。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造山型金矿形成于闭合-碰撞造山阶段,与弧-弧碰撞缝合带展布方向一致的北东向韧性剪切带为造山型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该类型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沿韧性剪切带成带分布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金矿床形成于洋壳俯冲-岛弧的形成阶段,其形成环境为岛弧裂谷或弧后裂谷环境,矿床规模以大型为主,成群分布于5个矿集区内。本文总结了该地区造山带型和VMS型金矿的主要特征,并依此提出在该地区寻找此两种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前寒武纪铀金矿床主要类型有:古砾岩型铀金矿床,层状或层控型铀金矿床,不整合脉型铀矿床(不含或少含金),绿岩型金矿床。我国主要发育绿岩型,并具有时代新、变质程度高、成岩成矿时差大等特点;空间上,金矿床常分布在隆起带,铀矿床分布在坳陷带,二者均受区域断裂制约。  相似文献   

13.
绿岩带型金矿床是世界和我国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中国绿岩带型金矿床可分为同构造晚期初生型金矿床和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二类。这二类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均具有明显的不同。同构造晚期初生型金矿床不仅产出在中低变质绿岩带中,而且在高级变质绿岩带中分布很普遍和发育。构造期后再生型热液金矿床分布广泛、储量极大,是具有中国地质特色的金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近10处岩金矿床(点),大兴安岭北部金矿形成于中生代,且其成因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对本区金矿的成因类型二重限定性分类方案的原则是以Au所赋存的岩石类型(热液岩或蚀变岩)为第一依据。成矿温度作为第二依据。大兴安岭地区金矿在不同构造单元成因类型具有较大差别;在额尔古纳地块和上黑龙江盆地形成多种中温蚀变岩型金矿,在其南侧的增生带中形成了低温热液石英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主要金矿类型中黄铁矿导电类型的分析表明,黄铁矿“电子。空穴心”与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密切的联系,华北地台太古代变基性火山岩中的金矿床(绿岩带型)、热水淋滤型(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多为单一的“电子心”型导电。大多数产于中生代岩体中的中深脉状金矿、火山次火山岩中的金矿床,黄铁矿为“电子心”、“空穴心”混合型导电,个别的为单一的“空穴心”导电。黄铁矿的“电子.空穴心”受杂质成分As、Co、Nl在成矿背景中的丰度,进入黄铁矿品格中的替代能力的差异、补偿类质同象现象、成矿时温度以及.f(S2)等多种因素的耦合制约。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海南、江西、湖北、河南、新疆、浙江、山东、辽宁等27个省185个典型金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然重砂矿物对金矿具有良好的响应,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白铅矿、辰砂等对寻找金矿具有指示意义。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反映出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不同,斑岩型金矿床的标型指示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重晶石+闪锌矿+白铅矿+金红石,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的标型指示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辉锑矿+毒砂+雄(雌)黄,而造山型+矽卡岩型+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标型指示矿物组合为自然金+黄铁矿+方铅矿+辰砂。不同区域的金矿床反映出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也各有差异,闪锌矿为南方各省金矿床的特征矿物,辰砂和白钨矿为北方地区金矿床的特征矿物,重晶石和白铅矿为西部地区金矿的特征矿物。综合研究认为,自然重砂具有直接找矿和指导找矿的作用,按照特定成因类型和区域金矿床所建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对建立矿床找矿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玻利维亚的铜矿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成矿类型为红层型(砂岩层)、沉积相关脉状型、VMS型和IOCG型等。金矿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成矿类型有火山成因浅成热液型、与深成岩相关的脉状矿床、造山型矿床和砂金矿。锡矿发育众多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类型以玻利维亚型多金属脉状矿床和与长英质深成岩相关的脉状矿床为主,少量砂锡矿。铁矿以El Mutún超大型BIF型铁锰矿著称。西科迪勒拉和玻利维亚高原有重要的浅成低温热液贵金属资源潜力;东科迪勒拉北部主要为钨、锡、金、锑资源,中部为锡、银、金、锑资源,南部有金、锑、银、铅、锌潜力;次安第斯带南部有银-锌资源潜力;查科-贝尼平原带有广泛的砂金矿资源;前寒武纪克拉通内金、铂、镍、钽、铜和铁锰资源潜力丰富。  相似文献   

18.
金矿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优势矿种之一。由于地质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金矿的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相对薄弱,严重制约了金矿的评价。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成果,初步论述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和成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西成带,相对集中的分布特征。金主要以共生、伴生的形式存在。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斑岩型、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等4类,其成矿时代集中于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依据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主控因素,可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金矿床归纳为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成矿系统可进一步划分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斑岩型铜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而与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造山型金矿床、矽卡岩型金铜矿床等3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9.
鲁西金矿成因类型、空间分布及其致矿地质异常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鲁西金矿的地质特征,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归来庄式,泰山 铜井式。归来庄式金矿的放地质审中生代浅成偏碱性侵入岩;泰山式金 的致矿地质异常是元古宙韧性剪切带;铜井式金矿的放地质异常是中生代浅成钙碱性侵入岩。  相似文献   

20.
火山活动与金矿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火山活动不仅对铁、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金矿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多年在火山岩分布区的工作的整理大量国内外大型超大型矿床矿田地质资料,深切地认识到火山作用在金矿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金矿床地质成因类型划分及其规模和资源量、各类型矿床的地质条件分析来说明这一认识,并初步总结了找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标志,试图来推动火山岩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由于陆相火山岩金矿较为直观,因此本文着墨较少,而着重说明海底火山活动与金矿形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