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传统C/S架构下服务器性能和网络传输限制等问题,分析了基于P2P技术和KML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其协作方式,设计了两者相结合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架构,结合数字城市项目应用对模型加速数据传输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相位平滑P1码伪距及其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A码、P1码、P2码伪距的精度问题,利用郑州J3JG站实测数据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站接收机产生3种伪距的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P1码、C/A码、P2码.在此基础上,利用相位观测值对精度最高的P1码伪距进行平滑,采用自编程序,对相位平滑Pl码伪距的单点定位精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位平滑P1码伪距的单点定位结果较P1码伪距的定位结果更稳定,X、Y、Z方向的平均误差和RMS值也较P1码伪距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限制WebGIS发展的最主要瓶颈,即WebGIS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大,而网络带宽有限这一问题,提出将P2P技术应用于WebGIS系统。介绍了P2P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它在WebGIS中应用的方法,指出由于P2P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体系构架方式,其可能给WebGIS领域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并对它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P2P网络的WebGIS体系结构,用以实现Peers之间互相提供GIS服务。在该体系结构下,每个Peer具有GWS提供者和GWS请求者两个模块,Peers之间采用建立连接、服务获取和处理实现的工作流程完成一次请求服务。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地形数据存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三维地形漫游系统获取数据的速率,根据地形数据的特点和非结构化P2P网络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地形数据存储系统(unstructured P2P-based terrain data storage system,UPTDS)。与采用传统存储服务器模式的地形数据服务系统相比,系统搜索效率得到了提高,消除了服务器的性能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Gossip协议,利用节点之间周期性的拓扑维护消息交换负载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遗传算法的负载均衡算法.在适应度的评估中,结合网络的物理拓扑,以最小化虚拟节点迁移开销,并利用P2P节点并行处理种群,以克服遗传算法计算量过大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速度与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双频接收机C/A码与P码伪距的精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atlab编制的精密伪距单点定位程序,利用IGS跟踪站的源数据,对P码和C/A码伪距精密定位的精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GPS双频P码伪距进行单点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研究GPS单点定位中减弱电离层延迟和对流层延迟的方法,基于双频精码伪距观测值P1和P2的组合来消除电离层延迟,采用对流层模型UNB3来计算对流层延迟,并通过实例来验证这种方法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P2PGIS是对等计算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的产物.面向P2P的栅格地理数据共享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矢量地理数据与P2P的结合仍然面临诸多难题.本文深入研究了面向P2P的分布武矢量数据索引机制,提出了基于Linking机制的矢量地理数据组织模式、分割及无损拓扑重建算法.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式矢量数据组织方式和...  相似文献   

10.
采用Matlab编制的精密伪距单点定位程序,利用IGS跟踪站的源数据,对P码和C/A码伪距精密定位的精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海量影像数据的网络传输和多分辨率显示是实现网络环境下影像图形浏览的关键。利用对等网络结构,借鉴基于P2P的文件下栽相关技术,提出一种基于P2P的影像传输模型。在遥感影像分级分块的基础上,该模型通过构建基于兴趣区域分组的多追踪器覆盖网络,实现了节点加入和邻近节点选择的算法优化。通过模拟试验证明了模型中邻近节点选择的优化性能,并开发了原型系统IMAGEP2P。  相似文献   

12.
对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共享开辟了新的途径。对等节点终端间互相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共享对服务器的依赖程度,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分发传输的效率。由于对等网络中各终端可能存储不同区域的影像数据,因此当需要共享某个影像数据时,选择从哪些终端传输哪些瓦片以提高传输效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对等终端间瓦片数据集的高效共享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瓦片资源选择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对等网瓦片资源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爱军 《测绘工程》2011,20(4):70-73,76
介绍卡西欧fx-5800P可编程计算器的特点,叙述利用卡西欧fx-5800P可编程计算器编制某连通隧洞施工测量放样程序的思路和具体步骤;指出初次使用fx-5800P可编程计算器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对Ohnishi等提出的长距离联系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格网划分的超级节点LRC路由方法,该方法只对格网中的超级节点建立同行和同列的LRC链接,路由主要通过超级节点完成。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持路由效率的同时,大大地降低了节点的度,同时也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适应于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服务的对等网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现状,对当前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建设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将对等网络技术引入到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建设中。对现有的对等网络路由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进而设计了一个适应于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服务的大规模对等网络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测试和分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In the virtual globe system, ever higher performance is demanded for high quality service, especially when requesting intensive data from large‐scale networks, such as large scene 3D city models with fine textures. Extending the virtual globe platform from the present centralized mode into a decentralized mod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latform capacity and service quality without additional investment in hardware, but presents new challenges such as the time cost of finding a peer, unstable offering, and low service capacity. A GeoODP2P network is designed based on specific features of spatial data transmission. Next, we discuss peer selection mechanisms that reliev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peers, and propose a pre‐fetch mechanism tha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2P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implements a simulation system for a GeoODP2P network and presents a prototype platform that incorporates P2P functionality. Peer selection and pre‐fetch mechanisms are studied and tested on this simulation system. The prototype platform run in a real scenario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P2P to a virtual globe platform.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动缓存的P2P海量地形漫游瓦片调度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利用P2P技术解决大规模海量地形漫游中服务器带宽和性能瓶颈问题产生的部分节点成为热点,而部分节点闲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组局部稀少性的主动缓存地形数据调度算法GLRF,闲置节点自身并不显示瓦片,只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该算法充分利用节点的闲置资源,通过快速均匀分布瓦片以提高瓦片请求时的节点命中率和节点匹配率.通过实验原型系统的比较测试表明,该算法瓦片请求节点命中率和匹配率更高,且提升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维观测序列的KCFM混合模型检测新型P2P botn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综合考虑多维观测序列的实时检测模型——KCFM。通过抽取新型分散式P2Pbotnet的多个特征构成多维观测序列,使用离散Kalman滤波算法发现流量异常变化,将Multi-chart CUSUM作为差异放大器提高检测精度。实验表明,基于多维观测序列的KCFM模型能够有效地检测新型P2Pbotn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