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广义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包括行政区域边界争议调处,行政区域界线划定与勘定,以及行政区域界线划定与勘定后的管理三部分.狭义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则指行政区域界线勘定、划定后的维护和管理.它是国家实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2.
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以调查底图为基础,统一采用《规程》规定的图式图例,由数据库生成含有行政区域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地类属性、地理名称注记等要素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电子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和调查内容应与原始调查图件一致。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各级图件编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学语言及MATLAB语言,对地磁低点位移法与其搭载软件进行改进:1)利用地磁突变界线自动成图技术代替人工画线以消除随机误差,思路为通过建立突变界线与台网地磁低点时间之间的几何解析关系来实现自动成图.首先对地磁台网进行Voronoi剖分,将突变界线的走向限定在地磁台网的Dirichlet镶嵌线上;然后通过最近邻插值...  相似文献   

4.
航测技术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已在各地陆续展开,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该次土地调查工作的根本目的。利用航测技术,在制作较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的同时,运用测图软件在立体模型上测绘出地类图斑界线,将图斑界线(矢量图)与影像图叠加(套合),绘制出带有地类图斑界线的正射影像图作为外业调查底图。一方面在提高地类图斑界线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地类面积的计算与统计精度;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提高了外业调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广西桂林南边村剖面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发育良好,出露清楚,可作为泥盆—石炭系界线层型剖面。此剖面为迄今世界上所发现唯一的一条反映Siphonodella praesulca-ta—S.sulcata演化谱系并与现行泥盆—石炭系界线定义相一致的剖面。1988年5月国际泥盆—石炭系界线委员会已将南边村剖面列为泥盆—石炭系界线辅助层型候选剖面之一。 南边村剖面位于桂林市西北南边村南侧,距市中心6.6公里,交通方便。从村口沿小道步行200米至一小山脚下,该处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出露最佳(图1),南边村附近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连续出露,几乎未受构造影响。所出露的泥盆—石炭系界线地层位  相似文献   

6.
地质界线是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和研究,将地壳运动所经历的地质现象,表示在图上的线状符号,并附加规定的标记、颜色,可直观地反映某一区域的地质现象,如各类岩性、地层时代及分布的相互关系。无论是手工作业,还是现代化数字制图、绘制的地质界线必须清楚无误,将地质现象清晰地表现在图上,但是地质界线的绘制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细节易被忽视,在此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南郑福成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笔石组合和笔石体形态等的研究,再次论证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以划在G·persculptus带之底为宜,并对界线附近的部分重要和特征笔石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8.
地质界线要素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基本要素之一。地质界线图层通常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中图元最多的一个图层,其数字化和质量检验工作较为繁重。针对已有地质体面图层,而地质界线图层缺失的情况,本文提供一种快速补充地质界线图层的方法。该方法也可对原生地质界线图层进行属性数据的自动化质量检验。其主要处理环节包括:首先,基于地质体面图层,构建地质体邻接关系图,可实现对地质界线高效、准确地提取;其次,基于产状数据与断层数据,运用地层接触关系识别规则,可分别实现对基本地层接触关系和断层接触关系的自动识别;最后,针对两邻接地质体面实体多段界线间的接触关系识别结果不一致的情形,运用“平行不整合优先”原则和“长度优先”原则,进行了合理的综合判别。基于1:50 000庐山幅地质界线图层的自动化生成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高效、快捷、准确地生成地质界线图层,既能够满足自动化补充地质界线图层的需要,又可作为检验地质界线图层属性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建组剖面位于山东长清张夏—崮山一带。两组界线是划在三叶虫带Bailiella带与Liaoyangaspis带之间。而反应到岩性界线上却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类型:Ⅰ.页岩—灰岩型;Ⅱ.灰岩—灰岩型;Ⅲ.灰岩—页岩型。并简要地列述了区域上的分布状况。同时结合局系统所开展的区调工作,指出岩性组图中的“张夏组一段”具有明显的穿时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地形地质图是地质部门的重要综合图件,它是了解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工具。对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研究及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绘制这一图件时,我们过去按传统的做法,将地形等高线线粗绘为0.20—0.30mm(各种比例尺图式规定的),而将地质界线线粗绘为0.15—0.20mm。这就使图面上地质界线相对于地形等高线而言处于次要的不明显的位置,客观上突出了地形,削弱了地质界线(见图1),并给图件上色和复制以及判读等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和不方便。最近,我们通过工作实践改变了这一传统绘图方法。具体做法是在绘1:500—1:2000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行政区划界线与权属界线的关系和衔接方式,提出将行政区划界线作为基本线进行衔接的处置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香港素称"东方明珠",总面积为107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60万.香港分为4个部分--香港岛、新界、九龙和离岛.九龙是位于北边港口的半岛,尖沙嘴一带是游客聚集的地方.香港岛的面积为78平方公里,只占全香港陆地面积的7%,是主要的商业地区,观光旅馆和旅游景点众多.新界的面积约有980平方公里,占香港陆地面积的91%.  相似文献   

13.
根据山东省胶西北地区2幅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对工作区内岩性界线、断裂构造进行了划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研究以金为主的矿产成矿规律和圈定成矿预测区提供了地球物理信息。同时指出了高精度磁测在区域地质填图、断裂构造研究及区域成矿预测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基于野外地质调查数据自动、快速地建立区域三维地质体模型是中国全面开展三维数字地质填图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产状、地质界线与路线剖面等野外区域地质调查要素,提出了一种二维平面地质图及路线剖面图向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快速转换方法。该方法针对无剖面约束及含剖面约束2种情形,通过地质界线区域分割、多段线仿射变换等空间几何变换处理,推估出剖面线约束的地下地质界线,基于Coons曲面构建出地质体的侧面模型;然后,通过约束三角网算法构建地质体的顶、底面模型,最终建立拓扑一致的区域地质体三维模型。基于此方法,对中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区域进行了区域三维地质建模实践,实现了火山口、地层、岩体、断层等典型地质构造的快速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15.
行政区域界线关系到边界附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巩固湖南省行政区域界线勘定成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提高行政区划界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必须建设湖南省行政区划界线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湖南省界线实际,详细分析了系统的需求情况,并对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数据库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载激光雷达内业生产中的图幅工作量估计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10m和30m较优分辨率的全球地表覆盖观测和监测数据(FROM-GLC)来定量估计图幅工作量的方法.首先测评地类的典型图幅的处理工时,获得标准工时,之后计算图幅有效部分,进行图幅采样,获得图幅有效部分的地类构成,最后计算标准工时加权的单个图幅工时.本文利用一...  相似文献   

17.
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成果数字化与数据建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勘界成果资料,是实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和解决边界争端的基础和依据,建立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库有利于勘界成果的有效保管和充分利用。本文从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成果的构成和界线管理应用特点出发,详细地介绍了勘界成果的数字化、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库的设计思路、数据建库以及数据库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对县级或县级以下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库的建设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红文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0):51-52,55
致灾营力当量定律、实际成功预报情况和已发生典型地质灾害数据反演,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级别致灾营力当量界线值确立的依据。运用预报软件的空间平面分析功能,运算追踪生成预警等级分区图,为预警会商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19.
行政区域界线关系到边界附近地区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了巩固湖南省行政区域界线勘定成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提高行政区划界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必须建设湖南省行政区划界线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湖南省界线实际,详细分析了系统的需求情况,并对系统的总体框架和数据库设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区分地理实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于对其界线作出划定。目前,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界线划定多是在分类基础上按照分类界线、自然区划界线来界定。基于不同数据源及其表达方式,本文追踪前人对黄土高原地貌类型界线划定的研究进展,从形态成因的地貌分类、数字地貌分类等分类体系中总结了黄土地貌类型界线的内涵,分析了基于自然语言和数字环境下定量描述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梳理了黄土地貌类型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基于数字地形分析技术的地貌类型定量识别及其划分方法;从地貌界线确定与分类体系的关系、地貌界线划定的理论与方法参考、地貌界线划定的尺度效应3个方面对地貌类型界线做出了讨论分析与展望,以期为黄土地貌区划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背景基础,为当地实践工作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