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隆洼文化     
兴隆洼文化是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与黄河流域的老官台、大地湾、裴李岗、磁山文化属同时期文化。兴隆洼文化分布范围广阔,西起洵河,东至医巫闾山,北到乌尔吉木伦河,南达渤海北岸。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除兴隆洼遗址外,经过大面积发掘的同类性质的遗存还有林西白音长汗、阜新查海遗址。这三处遗址分别代表了兴隆洼文化的兴隆洼、查海和白音长汗三个类型。兴隆洼文化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1.5公里处的台地上,地处大凌河支流牛河上游右岸一东西向低丘岗地上。兴隆洼聚落遗址先后经过六次…  相似文献   

2.
岫玉历史     
《西部资源》2015,(2):79
<正>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1.2万年前的3件岫岩透闪石玉砍斫器,为迄今人类最早制作使用的玉制品。《中国古代玉器》一书载:"中国最早玉器出现于距今约7,5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内"、"作为岫岩玉的故乡,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古兴隆洼率先揭开了中国古玉文明的篇章。"岫岩玉远古开发利用的顶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被称为  相似文献   

3.
江南“始祖”在哪里? 1936年,距今5000年的余杭良渚文化出土;1959年,距今6000年的嘉兴马家浜文化现世;1973年,余姚河姆渡文化的发掘,更寻到了7000年前的历史,当时有人断言,河姆渡是江南新石器文明的“根”。 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文物经碳14反复严格测试,确定其年代上限距今8000年,是长江下游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相似文献   

4.
邓聪 《热带地理》1997,17(2):179-183
近十余年环珠江口地区5000 ̄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掘20多处,其中11个遗址是位于9个岛屿之上。这些考古学资料表明,6000年前左右沿海居民海洋蛋白资源开拓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5.
位于黄河中游的河东地区作为早期国家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地区,其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可以印证我国早期文明的演进趋势。以河东地区2070处早期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地理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且无明显聚集特征。(2)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分布向中部平坦、水源充足的运汾盆地转移。(3)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的分布在运汾盆地内进一步发展,且出现由政治因素导向的显著性集聚特征。这一演变规律反映了早期人类从自然散聚到有组织集聚的文明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图说历史     
《西部资源》2008,(1):33-33
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位于赤峰市内的红山命名。1908年首次调查,1935年首次发掘,1954年后进行过多次调查与发掘。该区域包括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房址,青铜器时代下家店下、上层文化,战国至汉代四种文化遗存,是研究人类文明起源及其发展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7.
百善 《地理教学》2013,(2):2+65
正水洞沟遗址发现于1923年,是我国最早发掘的两个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因出土的石器具有欧洲旧石器时代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石叶石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云才  陈田  石忆邵 《地理研究》2006,25(3):517-525
文化遗址景观是人类社会所共同拥有的文化和文明延续的载体,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景观类型,也是重要的景观资源。文化遗址景观的脆弱性一直是关系到遗址景观保护与持续利用方式的关键因素。本文以石头城为案例,以文化遗址景观敏感度研究为出发点,在对景观生态敏感度、景观视觉敏感度和景观建筑及其环境敏感度评价的基础上,对遗址景观敏感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敏感度评价为基础,探讨基于敏感度的遗址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讨论范围,限于杭州以东,太湖以南,四明山和会稽山以北的地区,横跨杭州湾两岸。这里已发掘了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图1),特别是余姚县河姆渡和桐乡县罗  相似文献   

10.
中原地区4 ka 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沉积证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俊娜  夏正楷 《地理学报》2011,66(5):685-697
国内外考古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大量证据表明,4000 a BP前后是史前洪水频发的时期,这次史前洪水事件的性质、规模、起因以及它对人类文化演进的影响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我国有关4000 a BP前后史前洪水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先后在青海喇家遗址、河南新寨遗址、锉李遗址、孟县遗址、山东尹家城遗址等处发现了这次洪水事件的地质和考古遗迹。这些古洪水遗迹的发现,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尽管这一地区4000 a BP前后洪水事件的遗迹已有发现,但数量偏少,研究程度不够深入,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古洪水、古气候研究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对华夏文明起源研究的需求。为此,在过去工作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考古发掘,我们近年来继续在中原地区开展4000 a BP古洪水的研究,相继发现了多处这次洪水事件的地质和考古记录,其中以河南西部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河南北部的焦作西金城遗址和山西南部的绛县周家庄遗址最具代表性。这三处遗址分别位于不同的地貌部位,研究表明,以上三处出现的史前洪水,都与当时比较湿润的气候环境有关,同时,受地貌条件的影响,它们又具有不同的洪水过程,对人类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华文 《中国地名》2014,(4):58-58
2014年3月11日,2013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它们分别是: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八次发掘、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汉魏洛阳城宫城四号建筑遗址、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禹州神重建业钧都新天地钧窑址。其中,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很可能是一座北魏帝王陵,墓主人为节闵帝元恭。  相似文献   

12.
江苏青墩古人生活时期的地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南通博物馆在江苏中部海安县青墩,发掘了一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1978、1979年,南京博物院继续主持发掘,先后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和玉器;发现丰富的动物化石(亚化石)及一批古人骨架。有关单位对遗址的文化层进行了划分和研究,采集古土样品做孢子花粉分析,并对埋藏的古树根做放射性碳的绝对年龄测定。本文以孢粉分析为依据,结合其它资料,推证新石器时期江苏青墩古人生活的地理环境及全新世中、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喇家遗址是一处以距今约4000年的齐家文化遗存为主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盆地黄河北岸二级阶地上的下喇家村(图1),高出于黄河河面30余m,距黄河水平距离约1 000m。吕家沟由北向南流至下喇家村,将遗址分为两部分,与岗沟汇合注入黄河。该遗址自1999年以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行了持续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尤以罕见的灾难遗迹而闻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藤花落遗址土壤粒度及重金属累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北部连云港龙山文化时期藤花落遗址城市生活区(L1)剖面和农业生产区(L2)剖面土壤重金属累积及土壤粒度特征分析发现,龙山文化时期人类活动已经出现明显土壤重金属累积,但影响仅局限人类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无累积现象;Cu、Pb和Zn累积最为明显,富集指数分别达到1.91、1.35和1.29,该遗址文明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同时分析土壤粒度发现,遗址文明存在期间曾发生过大规模或长时间水患事件,破坏农业生产条件,最终导致整个文明走向衰落。重金属累积及土壤粒度的综合分析,揭示史前文明演变的过程及其与自然环境变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金矿业简史     
《西部资源》2012,(5):48-49
一、中国古代黄金矿业的历史渊源通过考古发掘成果表明,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迄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我国黄金的开采和使用亦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认识了黄金。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各种金器的出土墓葬或遗址的年代,最早的为  相似文献   

16.
《西部资源》2012,(4):72-72
(一)中国古代矿业史中国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历史,经过石器时代以后,到夏代晚期,进入了青铜器时代。随后,商代是青铜器极盛的时代,当时青铜手工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从夏代晚期、商代早期到春秋末期,青铜器时代经历了1,100多年。据铜录山古矿遗址和冶铜遗址的发掘,可以看出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采矿技术和冶铸工艺。锡和铅都是组成青铜合金的重要元素,考古发掘表明商和西周都有青铜器和铅器。锌开始冶炼的时间尚待查明,至迟在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已大量生产金属锌。  相似文献   

17.
兔年话兔     
《中国地名》2011,(1):57-59
兔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 距今60~20万年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73年发掘的新洞中就发现有兔骨化石;另在辽宁鸽子洞遗址发现的大量动物化石中也有野兔的遗迹。在我国出土的3000多年前的商代墓葬中,就发现有“玉兔”的符号,其姿态有的乖巧蹲伏,有的侧目观望,有的昂首挺立,栩栩如生,十分可爱。在我国流传3000多年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野兔的自然描述。  相似文献   

18.
《西部资源》2012,(4):70
中国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历史,经过石器时代以后,到夏代晚期,进入了青铜器时代。随后,商代是青铜器极盛的时代,当时青铜手工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从夏代晚期、商代早期到春秋末期,青铜器时代经历了1,100多年。据铜录山古矿遗址和冶铜遗址的发掘,可以看出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采矿技术和冶铸工艺。锡和铅都是组成青铜合金的重要元素,考古发掘表明商和西周都有青铜器和铅器。锌开始冶炼的时间尚待查明,至迟在明代宣德  相似文献   

19.
延续了数千年的文明,湮没了数千年的记忆,慢慢揭开了神秘面纱,楼兰古城,在风沙和荒烟中渐渐显露出来。考古专家根据楼兰古城附近遗址出土的古墓干尸推论,在距今4000年左右,楼兰地区生活着一群以游牧为生的人。他们金发碧眼,与古欧罗巴人种同宗。或许是因为逐水草而居,他们仅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消失了。其后2000余年,这一地区的历史出现断层,考古发掘和文献中均找不到楼兰的一丝痕迹。从此,楼兰的这段历史成了不解之谜。随着科学考察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关于楼兰古城灭亡的六种假说。  相似文献   

20.
福建昙石山遗址发掘进展及其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消息,引发了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的老题新议.本文在强调古迹旅游资源是构筑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内涵和底蕴基础上,分析福州古迹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提出开发新构想和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