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三维数字地形图中注记点高程值出现的某些问题,通过探索、研究,编写了对三维数字地形图中注记点高程值进行自动检查与提取的程序,使三维数字地形图中注记点高程值的数据质量有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用MapInfo快速提取高程点信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MapInfo软件实现一种快速提取AutoCAD的DWG文件中离散高程点和高程点注记,供其他GIS软件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通过试验证明此方法可以快速提取和匹配AutoCAD中的离散高程点和高程点注记,为充分利用现有的AutoCAD的地形图数据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离散点高程及等高线高程自动注记实现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所研制的软件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航测与遥感系研制的微机数字测图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等高线自动注记的同步光滑注记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等高线自动注记传统方法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同步光滑注记法这一新方法。该法在实质是曲线圆滑和寻找注记位置同时进行,利用拟合函数求注记点坐标值,根据等高线前进方向的左侧地形点高程值确定注记字符字头朝向。文中详细论述了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新方法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绘图速度和图件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AutoCAD平台下地形图高程数据在GIS入库时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设计一种自动匹配高程点和注记,批量修改错误高程值的遍历算法,并利用Auto LISP语言实现该算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等高线自动在记传统方法的缺陷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同步光滑注记法这一新方法。该法的实质是曲线圆滑和寻找注记位置同时进行,利用拟合函数求注记点坐标值,根据等高线前进方向的左侧地形点高程值确定注记字符字头朝向。文中详细论述了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新方法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极大地提高了绘图速度和图件质量。  相似文献   

7.
扫描地形图中数字高程注记的提取和识别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分析了扫描地形图中高程点数字注记和等高线数字注记的特点,介绍了一种扫描地形图数字高程注记的识别方法,并着重介绍了该方法采用的技术,包括形态学变换基础上的快速数字字符串分离方法及基于垂直投影的数字字符分割方法等,并给出了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8.
近来,不少单位提及大比例航测图的高程系统误差问题。我们所测的1∶2千地形图经野外检测,部分图幅同样存在类似问题。航测图注记点高程及等高线高程普遍比野外实测高程高,即明显地存在正系统误差。为了寻找其原因,我们作了如图1所示的分析判别和数据上的测试工作。其结果表明:高程正系统误差出  相似文献   

9.
殷勇  梁西腾  丁圣陶  叶关根 《测绘科学》2012,37(5):76-77,80
等高线注记是一种特殊的曲线注记,它除了有普通曲线具有的分段注记以及在曲线光滑部分注记等问题外,还存在字头朝向问题和沿辅助曲线注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分段注记算法以及高程朝向判断方法,使等高线注记有更好的注记效果。  相似文献   

10.
等高线高程注记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人工注记,二是通过编程实现自动注记,人工注记过于繁琐,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编程注记对作业人员的编程能力要求较高.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等高线高程注记方法,即通过ArcGIS和AutoCAD的结合进行等高线高程的批量注记.由于该方法完全通过软件实现无需编程,因而它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现以某区域等高线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等高线高程进行正确注记,基本满足地形图等高线注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了AutoLisp语言,给出了大比例尺地形图入库前加工整理工作中高程点、简单房屋注记批量加工整理的AutoLisp程序算法和处理效果,实现了加工整理工作的部分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航测方法.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在目前已形成趋势。内业测定注记点高程,也就成为不少单位研究、探讨的有关问题之一。前年昆明的《大比例尺成图学术会议》上,有不少论文发表,  相似文献   

13.
两年来我们在编制像片平面图方面进行了许多实验及生产工作,其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①编制平坦地区像片平面图,②编制倾斜地区像片平面图,根据纠正起始面又分水平面分带纠正及倾斜面分带纠正两种,根据高程控制的又分成有高程分带纠正及无高程分带纠正二种。无高程分带纠正就是用一张像片的最低面作纠正平面,在纠正仪上划分各高处平面点的投影差,以决定带数,进行分带纠正。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完全与有高程分带纠正一致,不同的只是,有高程分带纠正是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或已知的曲线进行分带,勾绘带面割线。而无高程分带纠正是根据高处点对起始面的投影差按误差界限进行分带,再在立体镜下根据分带注记勾绘带面割线。倾斜面纠正是在减少分带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纠正平面。倾斜面分带的操作方法:首先在分带时在具有高程的像片上找出倾斜方向。把改正板(如P.132中图)的00′线对准像片一端的最低部分并使00线垂直于地形倾斜方向。根据地形倾斜情况,在等倾斜改正板上选择适合本片地形的一排注记。一年来我局有50%的成图是采用分带纠正编制像片平面图的。其精度合于规范规定地貌显示,地物真实,比较单个投影器转绘的更为优越。并且其中约90%的图幅色调一致反差适中,适合于内业编图及各个经济  相似文献   

14.
点状要素注记自动配置问题是数据可视化研究的难点之一。稠密型点状要素注记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和冲突性,从而导致注记效率低下及配置结果不合理的问题。本文通过充分挖掘稠密型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注记相关性,提出了一种顾及空间分布与注记相关性的点要素注记配置算法。首先,充分挖掘点要素的局部空间分布特征和注记间的相关性构建注记关联度模型;其次,利用基于注记关联度模型的空间聚类算法对其整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将单一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子数据集,以消除整体求解中独立数据集产生的干扰性和模糊性;最后,利用点要素的局部空间分布特征和注记相关性构建基于增序注记关联度模型的注记次序规则,并采用多层次元启发算法求解注记配置的近似最优解。试验结果表明:在5%~40%注记密度下的点要素注记配置,新算法较传统元启发式算法的求解效率提高10.41%~28.92%,注记质量评价函数值下降5.5~35.9,有效提升了点要素注记配置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运用FME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不规范地形数据的块参照恢复、高程点恢复、房屋注记合并、面属性提取等,并介绍了入库前的数据整理检查等一系列方法。该处理方法对不规范的地形数据处理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鑫鑫  吴长彬  孙在宏  丁远  贺涛 《测绘学报》2016,45(12):1476-1484
地理场景中点要素三维注记配置规则多为"遮挡则不显示"和"遮挡直接显示",该类规则的缺陷是注记信息丢失或存在大量遮挡,普适性不强,尤其不适用于小规模地理场景点要素三维注记配置。本文首先归纳了三维注记绘制的内容、位置及方法,并针对小规模地理场景点要素三维注记配置问题,以"信息不丢失、注记尽可能少的遮挡"为配置目标,配置规则为"遮挡后优化并显示"。算法以透视变换矩阵、逆透视变换矩阵及GRID算法为基础,以遗传算法为核心,以三维注记质量评价函数为遗传算法适应度评价函数,实现点要素三维注记的可行最优解求解。经多视角、多平台对照试验可知,本算法适用于多视角三维注记优化配置,具备普适性;与主流GIS平台(SuperMap Desktop、ArcScene)的三维注记配置效果作对比,本算法三维注记质量值分别相对提升144%、232%,符合配置目标。  相似文献   

17.
注记候选位置的确定是注记配置的重要基础,直接影响到注记算法的实现方式和最终配置效果。现有注记研究广泛使用的注记模型,其候选位置未充分利用图面空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注记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提出注记候选区域模型,以要素邻域内所有无冲突压盖的候选区域作为注记配置基础,在考虑点、线、面要素压盖的前提下完成点注记配置。同其他研究相比,该算法在注记结果上取得较大提高,能更好地满足地图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从注记配置是一个NP难度问题这一观点出发,尝试性地将遗传算法用于点注记自动配置.在论述了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点注记自动配置的基本模型,讨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点注记自动配置方法,并对其关键性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改进包络回溯算法的点注记自动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图注记的合理配置很大程度影响着地图的易读性,而注记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图的成图效率。深入分析了当前点注记自动配置的多种算法,对传统包络回溯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顾及要素重要性分级的改进包络回溯算法来实现点注记自动配置。经实验验证,改进后算法提高了注记自动配置效率,满足合理配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点注记作为地图信息传输的媒介之一,是地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往对点注记的自动化配置研究主要考虑注记的冲突问题,忽略了背景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结构特征,而背景要素分布结构与点注记质量密切相关。本文以注记清晰性、指代明确性、配置均匀性和归属正确性规则为出发点,构建点注记质量与背景要素的相关性量化描述,提出一种改进的探测信息模型。模型顾及了要素拓扑关系、数据结构、视觉位置、行政区划所导致的探测信息量的差异性,以国家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例,将研究结果与第一代模型以及Maplex进行对比验证分析。试验表明,本文模型能够进一步减少局部区域的探测信息量,有效规避了背景要素,提升了注记的清晰性与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