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们曾就ME-3000测距仪最佳观测光段的问题进行了下午光段的试验研究(见《地壳形变与地震》1985年第2期)。1984年我们以大体相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上午光段的连续观测试验。 试验仍在河北省涞水大地四边形测网上进行。使用№218031号仪器。10米高空测温仪测前重新进行了标定,方程系数与去年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单位引进了一些ME-3000电磁波测距仪。一般认为,它是目前短程(2.5km)测距仪中精度较高的仪器。设计的施测精度可达到:±(0.2~2+(D·10~(-6)))~(1/2)毫米。根据我们几年的施测精度来看,要达到予定的设计要求,对仪器必须使用正确,操作得法。由于这种仪器精度很高,因此可以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我们想在此谈谈实际使用该仪器的体会,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3.
用ME-3000测距仪,于不同季节在大地四边形测网上进行了三期连续观测试验。试验表明,下午存在持续2—3小时的最佳观测光段,其中心时刻在日落前两个半小时。最佳观测光段与温度垂直梯度低值段大体吻台,其中心时刻与温度梯度平均反转时刻相一致。而在太阳中天前后、日落前后、雷雨前后,不应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理论,提出了动态测量精度的估计方法,建立了分析短程精密测距仪ME3000精度的方案,得出了估计精度的统计公式,从而说明该仪器用于地壳形变测量是合适的。本方案对地形变观测的其它类型激光测距仪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单片微机的特点,着重讨论了单片微机在光电测距仪中的应用,并具体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精密短程光电测距仪的MCS-51单片微机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以及该系统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利用ME—3000精密短程测距仪进行断层水平位移观测的主要优点,分析了在郯庐断裂中南段观测的二期成果。得出该区处于压缩状态、主压应力方向北偏东、断层错动量不大的结论,与以往激光测距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国家地震局于一九八五年四一五月组织了七台ME 3000测距仪进行室内外测试和比测。此项工作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牵头,六个单位二十余人参加,历时四十余天。最近,已写出工作报告。 这次工作在实验室内做了频率测定、频率稳定性测量、波长非线性测定等;在武汉比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对AGA—8,AGA—600测距仪进行仪器加常数测定的资料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对每台仪器三种方法的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进行了比较,得出了AGA—8测距仪采用600米塑料反光镜法和短基线法,AGA—600测距仪采用600米AGA反光镜法和短基线法同精度的结论,并通过对常数测定的分析证明了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提出了较优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具有0.1ppm精度的双色测距仪是监测地壳形变的有效工具,也是当今光电测距仪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双色测距仪提高测距精度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列举了世界上各种双色测距仪的性能参数,给出了用双色测距仪测量地壳构造应变及监测地震活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
1986年4月7日至12日,由国家地震局主持的大地形变测量清理工作总结会议在西安召开。与会代表来自34个单位,共94人,收到报告167篇。大会交流三天,报告者达50人次,涉及问题的深度、广度均是历次大地形变测量会议所不能比拟的。例如:《水准标尺尺长检定的研究》、《ME-3000仪器监测能力的评价》等文章,均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这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威特DI2002测距仪性能的测试。发现影响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是GRT10-GPH1A的反射镜系统。威特DI2002测距仪匹配ME-3000反射镜后,需加两项改正,但观测精度显著提高,实测表明达到与ME-3000测距仪相同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结合JCY-3精密激光测距仪的实践,对远程光电测距仪研制涉及的若干特殊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们使用测频仪对No.218031号(该仪器频率稳定性较差)ME3000测距仪进行了短期稳定性、重复率、更换干燥剂试验,表明其短期稳定性和重复率低于1×10~(-8),更换干燥剂后应有频率与实测频率之差的变化为1×10~(-5)。比较两台仪器厂家给出的两次波长线非线性改正曲线,比较了六台仪器厂家所给曲线与1985年我们新测曲线的差异,大多存在较大的频率漂移和温度补偿性能的改变。分析1985年全年野外施测资料也证实了上述结论。为此,必须定期测频并测定波长非线性曲线。提高仪器使用精度的根本途径是在测距的同时使用测频仪测定工作频率。  相似文献   

14.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测速仪(Electronic TotalS tation)的简称,它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处理器于一体。全站仪的外形和电子经纬仪相类似。在实际测量工作中,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角度和距离的观测,全站仪又称“电子测距仪”,能够同时测距、测角并由微处理机控制自动计算、显示、存储和数据输出,即自动完成一个测站的工作。近年来,全站仪正以其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操作简便而倍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5.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7年10月16日至17日在武汉召开了由中南工业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总参测绘局、国家测绘局以及国家地震局系统有关专家参加的“DP-86测距仪多用频率计”技术鉴定会。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王国治处长主持。技术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南工业大学张学庄教授担任,副主任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高宝成副教授、国家地震局综合观测队陈景权高级工程师担任。  相似文献   

16.
一、地形测绘数字化测图的产生和应用 关于地形测量合成图的测绘,常规的成图方法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艰苦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较长。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随着激光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测距仪、全站仪、陀螺仪等光电结合型的测绘仪器,传统的测绘方法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光电测距仪中,超高频脉冲调制信号占空比仅1/250,通过光电转换技术可以提高接收信噪比,保证同步测相的灵敏度。其主要特点是通过特殊电路提高信号的幅度和占空比,同时抑制日光干扰。本文对采用脉冲光源和连续激光源两种仪器设计,提出分别用光电同步检测和光电延迟检测两种方法。对其原理作了系统阐述,推导了完整的计算公式,为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光电接收放大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准测量通常是精确测量高程的方法,但在丘陵和山区则受到限制,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工作起来费时、费力,又因为测站数较多,测量精度同时受到较大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的普遍应用,三角高程导线的测量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通常可以达到水准测量精度,但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能否代替水准测量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9.
张苏芬 女,生于1963年,1983年本科毕业,1988年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测绘科学院副研究员,一直从事大地测量仪器检测方面的研究和检测工作,其研究成果为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的建立、发展和不断提高检测质量,解决检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吴岗 《国土资源》2009,(12):26-29
祖坟,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祖宗的坟墓. 祖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2003年,考古人员在福建浦城管九村发现不少土墩墓.为配合浦南高速建设,考古人员对这些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了30余座土墩墓.初步判断这些土墩墓的年代为西周到春秋时期,距今2500年至3000多年,并被认定这些坟墓是中国最早的坟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