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无水氯化锶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托青海锶资源优势,以次等品碳酸锶和工业盐酸为原料,制备了无水氯化锶。并对除钡、除铁、除硫、脱水干燥等工艺进行了研究。产品能达到一般工业品的要求。氯化锶的制备不仅丰富我省锶产品的种类,而且增加了锶资源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2.
回收利用以碳还原等方法生产碳酸锶废渣中的锶元素,有利于提高锶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减少碳酸锶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以碳酸锶废渣为原料,采用盐酸浸取的方法,经过氯化锶精制等工艺,回收得到了高纯氯化锶;并且研究了浸取过程中温度、酸用量、水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浸取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浸取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常温下,当碳酸锶废渣为100 g,中和pH为12时,盐酸用量约1 mol;用水量约600 mL;反应时间2 h;碳酸锶废渣中锶的回收率为78%;得到的氯化锶含量大于99.5%。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三元体系CaCl2?SrCl2?H2O温度从323.15 K到353.15 K范围内的相平衡。基于该三元体系多温下的相平衡数据,设计开展了实验室模拟南翼山油田卤水中氯化钙和氯化锶在温度323.15 K下的分离实验。实验室模拟钙锶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在323.15 K下时分离一次固相产品中的钙锶摩尔比可以从25.46:1降至1.73:1,SrCl2的回收率为52.47 %,所得一次固相产品在323.15 K下溶解并再次蒸发。钙和锶的摩尔比从1.73:1降至1.1:1,SrCl2的回收率为78.67 %。  相似文献   

4.
天青石矿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锶,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钡、碳酸钙。由于锶、钙、钡均是碱土金属元素,其性质非常相近,分析测定时极难分离,存在相互干扰。对测定天青石中锶、钙、钡的3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容量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X-射线荧光光谱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测量微量元素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对碳酸锶废渣酸浸液进行蒸发、结晶、过滤,得到初步纯化的氯化锶,再对其进行水溶、除钙等处理,以达到精制氯化锶的效果。在得到高纯氯化锶溶液的同时,回收了氯化钙。该方法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了碳酸锶废渣酸浸液的钙锶分离。  相似文献   

6.
韩海军  吉祥  陈烽雄  李家乐  黄军榜 《盐湖研究》2022,30(4):154-160, 153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测定了三元体系CaCl2-SrCl2-H2O温度在353.15 K时共饱和点的溶解度。基于实验结果和文献已有报道的该体系多温下的相平衡数据,模拟了南翼山油田卤水中氯化钙和氯化锶在温度323.15 K下的分离实验。模拟钙锶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物质的量比为25.41∶1的CaCl2和SrCl2的混合溶液在323.15 K下蒸发结晶提纯后的固相中钙锶物质的量比降低为1.73∶1,SrCl2的回收率为52.47%,将所得一次固相产品在323.15 K下溶解并再次蒸发后,钙和锶的物质的量比从1.73∶1降至1.1∶1,SrCl2的回收率为78.67%,SrCl2的总回收率为41.28%。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纯度的自制氢氧化锶为原料与盐酸充分反应,经提纯、结晶,制备六水氯化锶(SrCl_2·6H_2O)。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SrCl_2·6H_2O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能谱仪(EDS)和差热—热重分析仪(TG)对SrCl_2·6H_2O进行元素含量和热失重分析,并将制备的样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牙膏用氯化锶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纯氢氧化锶与分析纯盐酸制备的SrCl_2·6H_2O达到牙膏用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鄂西北山区郧县工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工业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总结了郧县发挥特殊区位优势,坚持“依托”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速发展资源导向型工业,选择最佳工业生长点,优化工业生产组合键,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名优特骨干产品为重要生长点来发展工业,面对郧县工业发展的困境,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工业的设想。作为案例,尝试在理论上探讨山区工业发展和经济振兴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纯度的自制氢氧化锶为原料与盐酸充分反应,经提纯、结晶,制备六水氯化锶(SrCl2·6H2O)。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SrCl2·6H2O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通过能谱仪(EDS)和差热-热重分析仪(TG)对SrCl2·6H2O进行元素含量和热失重分析,并将制备的样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牙膏用氯化锶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纯氢氧化锶与分析纯盐酸制备的SrCl2·6H2O可以达到牙膏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地下卤水中普遍存在较高浓度的锶(1 g/L),研究该类卤水中锶的成盐规律对于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Pitzer-Simonson-Clegg超额Gibbs自由能方程和CALPHAD方法构建了Li-Na-K-Mg-Ca-Sr-Cl-H_2O体系的多温相平衡热力学模型,确定了5个含氯化锶三元子体系的多温混合参数。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273.15 K~373.15 K),模型计算结果与大多数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对于一些体系,模型预测的平衡固相和相区大小仍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实验数据的离散和匮乏成为全面检验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障碍。将模型用于我国三种典型含锶卤水(青海南翼山油田水、四川宣汉川25井卤水和四川平落坝地下卤水)结晶行为的模拟表明:这三种卤水蒸发后期均会有锶盐形成,温度较低时形成SrCl_2·6H_2O,温度较高时形成SrCl_2·2H_2O;温度对青海南翼山油田水和四川宣汉川25井卤水中锶富集最大程度的影响较大,温度升高均有利于锶在卤水中的富集;相比之下,四川平落坝地下卤水中锶的最大富集程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当高温析出SrCl_2·2H_2O时卤水中锶的最高浓度几乎不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11.
Sr的地球化学指示意义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Sr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化学各主要研究领域的应用 ,基本反映了其在近期最新的研究进展。Sr在地球化学领域应用广泛 ,对于解决当前该领域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尤其对于Sr在黄土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钛酸锶陶瓷材料制备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钛酸锶作为重要的、新兴的电子陶瓷材料 ,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高的折射常数 ,有显著的压电性能 ,是重要的铁电体 ,可作为介电材料和光电材料。随着钛酸锶电子陶瓷应用的日益广泛和对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其制备工艺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制得质量更高的功能材料与器件 ,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合成超细、高纯、无严重团聚、有特定形态的粉体及致密性强、耐高温的薄膜。综合叙述了钛酸锶电子陶瓷粉体及薄膜的制备方法 ,介绍了它们的优缺点 ,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高纯碳酸锶清洁生产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纯碳酸锶是一种高附加价值的重要锶化合物,由于它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材料等领域。但高纯碳酸锶的生产仍存在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难以稳定控制、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综述了国内外高纯碳酸锶清洁生产工艺研究与应用进展,详细介绍了天青石碳还原法、天青石复分解法、粗碳酸锶酸溶碱析法、粗碳酸锶焙烧分解法、硝酸锶法、氯化锶法等高纯碳酸锶主要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评述了各生产工艺产生的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方法与技术改进,剖析了各工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目前高纯碳酸锶的生产现状及与国外生产技术存在的差距,并对我国高纯碳酸锶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骆君 《干旱区地理》1997,20(4):74-77
本文主要论述了^14C年代测定中用氯代钙代替氯化锶制备乙炔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流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黄土碳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是过去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黄土中的碳酸盐则是黄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黄土碳酸盐的研究涉及了对次生碳酸盐的辨识、碳酸盐的含量、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以及碳酸盐的Sr同位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等内容。对前人在这几个方面的研究作一初步的归纳总结,包括次生碳酸盐的辨识和提取对解释古气候环境有重要意义;碳酸盐的含量可反映出黄土和古土壤之间的不同气候状况;根据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则能大体定量得到古温度以及古植被状况进而反映古降水情况;而Sr同位素及其它微量元素则能反映出当时的化学风化程度,指示季风的强弱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Cl3·6H2O、SrCl2·6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用低温固相反应制备出相应的复合草酸盐前驱体,将前驱物煅烧热处理,得到黑色锶铁氧体粉末SrFe12O19,用X射线粉末衍射、震动样品磁量计对产物的组成和有关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毕玉敬  李海军  赵静  宋彭生  孙柏 《盐湖研究》2011,19(4):34-37,52
应用ICP-AES法测定高浓度Ca、Sr混合溶液,选择了合适的分析谱线。在较高浓度时,混合溶液中Ca、Sr之间无显著影响,配制样品及标准时可忽略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测定时酸效应较明显。当待测样品与标准均采用水配制,待测样品总盐浓度在0.65%以内时,测定结果与标准浓度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