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孙育秋 《四川测绘》1995,18(3):127-129
珠海市1:2万城区因是适应近年来该市市区建设迅速发展编制的一幅崭新地图,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突出城市个性、保证资料现势性、强调地围实用性和注重地图艺术性四个方面.该图在地图内容的表现和图面设计等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表现现代城市街区的功能类型,采用晕渲和明暗等高线显示立体地貌,综合表示花园式城市的绿地景观,图面配置和地图设色的合理化以及文字注记的实用化等.  相似文献   

2.
左伟  张英华等 《测绘标准化》2001,17(4):10-13,17
论述了可视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地图可视化的概念,内容,意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地图可视化是现代IT技术与传统地图学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基于地图可视化的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种类,指出传统地图生产部门应积极入到这种基于IT技术的现代可视化地图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中来。  相似文献   

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进展:1996年—199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绘通报》1998,(11):15-20
本文综述了1996 ̄1997年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地图数据库技术、地图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地形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地图学理论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1996~1997年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地图数据库技术、地图生产自动化与智能化、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空间信息可视化与虚拟地形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地图学理论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当今科技发展迅猛,令人鼓舞;在地图制印领域里,先进工艺层出不穷,有不少专业杂志登载了一些有关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地图四色印刷的优点,但究竟四色印刷与减色印刷的可行程度如何?在此暂不狂作评论,单从其工艺、适用性、经济等方面发表一点粗浅的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地图设计的发展走上了与文化相结合的道路,文化与地图的结合让地图不再局限于仅仅做为专业行业内的工具,而更广泛地成为在社会民生、大众文化方面传播知识和审美的有力载体.文化地图设计的创新发展对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内外均有着重要意义,其创新业务将成为现代地图设计领域的一个新常态化发展及可深入探讨的趋势.随着行业内外对于文化地图产品的要求不断增多,地图设计者应当予以充分关注与思考,寻求合理的价值体系和科学的设计方法.本文以江苏特色文化地图为例,针对设计特点、生产经验、创新目标、人才机制和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孙群 《东北测绘》1997,20(3):7-9
本文分析了地图生产与版系统的现状,并对地图生产与出版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介绍了具体地衅编图与生产系统的同时,提出了研制地图生产与出版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测绘行业也经历了.由完全计划经济到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测绘行业作为现代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和主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以更好地发挥。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测绘行业的专业面日益扩大,各专业本身的内涵也产生了很大变化,就地图制图专业而论,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旅游地图市场化与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书琪 《测绘通报》2003,(10):48-49,53
分析当前我国旅游地图在功能上、内容上、形式上、时效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发展我国旅游地图体系,应树立现代旅游地图观念,构建旅游地图生产营销体系,改进旅游地图的设计和工艺,培养旅游地图编制新人。  相似文献   

10.
国际地图学一代大师——瑞士地图制图学家、第一任国际制图协会(ICA)主席Eduard Imhof教授已于1986年谢世,他在制图学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制图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在五十年代中期,Imhof发表了题为“理论制图学的任务和方法”(Aufgabenund Methoden der theoretischen Kartogr-aphie)的文章,详细地阐述了理论制图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内容和它的地位。他的观点获得世界许多国家制图学家们的支持,在制图学发生根本变革的今天,介绍一下他的观点仍然是有意义的。Imhof认为:现代地图编制和生产体现不同职业的联合成果,并且各个环节都互相密切地配合,尤其是边缘学科的渗透和先进技术的使用引起了各个学科专门化的加剧,使地图制图学分成各个专门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徐广华  宣柱香 《地图》2001,(1):35-38
一、地图印刷复制工艺流程的演变近年来 ,数字制图技术与电子出版技术的结合 ,使地图印刷出版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地图印刷中传统的生产方式逐渐被现代数字式生产模式所取代 ,生产流程中的中间环节逐渐融合到印前数字式处理系统中 ,中间产品也更多地以数字方式存在和流通。图1是传统地图出版与电子地图出版印刷复制工艺流程的比较。图 1此时 ,出版原图的概念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刻图膜、菲林或纸质地图等 ,它包含了来自不同渠道的地图信息 ,如不同平台上不同制图软件采集的地图数据文件、地图数据库文件、数字遥感地图文件以及来自扫描仪、数…  相似文献   

12.
傅肃性 《地图》1991,(2):3-6
地图集是一项复杂的制图系统工程。本文从观念认识、工艺技术和应用效益等方面论述信息时代地图集设计、研制的特点。运用遥感分析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先进技术方法进行地图集、尤其是专题分析图集的编制,这种应用技术系统势必有机地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机助制图以及地图彩色制印技术,构成一个作业流水线,从而革新地图集的制印工艺,推动现代地图集编制高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占荣  刘涛 《东北测绘》2012,(5):154-155
论述了数字地图时代中小比例尺地图编制出版的基本过程,简要介绍了上一代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制方法,从出版周期、图面效果和地图现势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现代和传统地图编制出版中小比例尺地图的不同,推测未来的地图将向实用性更强、制作和使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图》1989,(1)
地图科学中最实用的一部分是探讨地图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方法,即地图设计、地图投影、制图工艺技术和地图的复制等。因此地图制图生产就成为地图学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地图学科研与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我国地图制图生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在国  相似文献   

15.
王长森  易利珠 《地图》1997,(4):59-60
一、从地图起源说起地图的起源早于文字,大约在象形文字出现之前就有了地图。原始地图被画(或刻)在石壁、粘土版或陶片上,其内容大都与人类早期所处的生产活动(如渔猎、耕种等)和生活环境有关。在早期地图上,山被画作起伏的曲线,水被画作搞旅的波纹,路被画作一串串脚印——那时原本没有路,只有人在经常走过的地方留下的一串串脚印,这样表达十分形象、有趣。更有趣的是,早期地图上的符号,如山、水等,竟与后来的象形文字如出一辙。地图成为人类认识自己生存环境的工具,从古到今始终如是。早期地图与现代地图不同之点仅在于早期…  相似文献   

16.
地图是国际上的三大通用语言(音乐、绘画、地图)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为“国际地图年”,充分说明了地图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地图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文化的载体,“地图构建世界,而非复制世界”,这就是地图的魅力所在. 地图文化作为一种科学文化,与人类社会的演进及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历史、地图哲学、地图产业等密切相关,对探讨地图演化规律,推动地图科学、技术、工程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就是研究地图文化的目的.地图文化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是以文化视野诠释地图,用地图解读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地图生产与出版系统的现状,并对地图生产与出版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介绍了具体地图编图与生产系统的同时,提出了研制地图生产与出版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杨洁  岳天荣 《地图》1997,(3):41-43
我国的地图出版社多由原测绘部门的制图、制印、航测内业等作业队伍组成,因此在地图图书出版审校上,沿用了地图生产中的多级审校(作业员自校,作业组校,作业队校,设计者验收,单位验收等)制度,这从对地图的质量控制来说是严格的。但地图一旦成为出版社的公开出版物,其与原测绘单位生产的地图图种在性质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何适应这种改变,适应出版行业的管理,各地图专业社在作探讨。尤其要与新闻出版署的有关图书出版的各项规定接轨,在解决三审制方面,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本文针对这种现状作一些探讨。地图作为图书出版,地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测绘科技发展迅速.测绘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巨变。上世纪90年代初.以数字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地图蓬勃兴起。为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地图产品的需求.中国地图出版社加大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力度,以3S.4D等现代测绘技术为依托.通过生产组织结构调整带动产品结构调整,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带动产品创新.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制图向计算机制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日.2008年印度地图会议在新德里召开.会上发布了印度地理信息领域首部综合文献《2008地理空间概览》。该书是关于当代印度地理信息社会的深入研究.全方位介绍了印度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状况,涉及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教育模式.生产机构、用户组织和社会团体等重要内容。据悉,该书由GIS专业研究机构主持编制,旨在为政府、学界及业界人士提供有益参考。在地图会议开幕式上,印度政府科技部官员宣布《2008地理空间概览》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