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砂岩型氧化铜矿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新疆砂岩型氧化铜矿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周缘,是新疆的优势矿产资源。但其矿石类型较复杂,含碳酸盐和钙镁较高,亦有氯铜矿存在。针对新疆资源特征,项目研究并探讨了不同的浸出工艺条件,提出了基于低浓度氨堆浸的浸出-萃取-电积工艺,以达到成功开发新疆砂岩型氧化铜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法正 《铀矿地质》2002,18(3):138-143
砂岩型铀矿是当前铀矿勘查的重点,按照其成矿特点,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古河道型,层间氧化带型和潜水-层间氧化带型,本对这3种砂岩型铀矿产出地质条件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了各种类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并以二连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例,对其成矿前景进行了宏观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齐玲  李功顺  白静梅  朱樱 《铀矿地质》2007,23(2):115-120
通过对砂岩型铀矿铀源岩样品中活性铀的浸出试验,选择了相对合理的浸取剂,讨论了样品粒度、固液比、称样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拟定了一个适用性广,操作条件较宽松、质量稳定的浸取体系和分析方案。该分析方案对不同类型铀源岩中活性铀的浸出率测量相对标准差小10%(n=11)。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乌兹别克斯坦砂岩型铀矿的考察学习,了解了该国地浸工艺概况,分析了酸法和碱法地浸的优缺点,重点描述了清水和微酸法地浸方法及其流程和天然工艺铀成矿作用,并由此提出清水和微酸法的应用对我国砂岩铀矿地浸的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天然-工艺铀成矿作用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西北738铀矿床碳酸盐产出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矿含 水层中的碳酸盐对砂岩型铀矿床的地浸开采影响;较大,根据岩矿鉴定结果及化学分析资料,结合野外岩、矿心编录,对738矿岩型铀矿床含矿含水层中的碳酸盐产出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含矿含水层中的致密钙质胶结层是成岩阶段的产物;碳酸盐的溶解迁移和沉淀析出是氧化-还原作用引起酸碱平衡破坏的结果。分析了不同存在形式的碳酸盐对地浸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加压氧化—氰化法从硫精矿中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光 《黄金地质》1998,4(4):68-71
采用“高效浸金反应器”研究了加压氧化-氰化法提金新工艺。对山东某地硫精矿采用此工艺,选择条件为氰化钠用量1.5kg/t、石灰用量7kg/t、矿浆固液比1:15、浸出时间30min,金浸出率可达62%,与常规氰化法相比成本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郭三民 《铀矿地质》1991,7(5):279-284,306
本文引用大量实际资料同国内外同类型铀矿床采用原地浸出采矿的各种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内蒙古某砂岩型铀矿床基本具备原地浸出采矿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结论,并提出了今后工作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化学腐蚀对黄河小浪底砂岩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陈四利  冯夏庭  李邵军 《岩土力学》2002,23(3):284-287,296
利用岩石细观加载仪和数字显微观测系统,进行了黄河小浪底砂岩在不同化学腐蚀下的单轴压缩破裂过程试验,探讨了不同浓度,不同pH值和不同化学溶液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在化学腐蚀下岩石的细观破裂行为,给出了部分砂岩荷载位移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9.
帅琴  刘韬 《地质实验室》1996,12(4):206-210
利用新设计的流动注射液-液萃取分相器,研究了液-液在线萃取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r和Cr的实验条件、流路参数和操作程序。拟定的新方法用于武汉东湖不同区域水样中铬的测定,检出限为2.2ng/ml。  相似文献   

10.
在黔滇桂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研究及前人实验研究基础上设计了75℃含碳的“Fe-Au-Sb-S”热液开放流动体系实验,测定带出溶液之pH及Au、Fe,Sb含量,研究Au,Fe,Sb的迁移条件及相互关系,探讨本区主成矿期之后叠加热液活动中金与锑的行为及金异常与锑异常既密切共生,在空间上又有所偏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江西铜矿山二次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维阁 《江西地质》1999,13(4):283-287
本文阐述了江西铜矿山在生产中产生的选矿废石,低品位矿石,地表难选氧化矿石,采用堆浸,萃取,电积工艺回收铜在矿坑酸性废水回收铜以及在选矿排出的尾矿中再次回收有用金属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的效果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高砷高锑金矿石属难处理矿石之一,通过对两岔河高砷高锑金矿石采用碱浸预处理后进行堆浸和池浸氰化提金试验,获得了金浸出率76.80%和86.76%的较好指标,为该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工艺简单、经济上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某低品位伟晶花岗岩型铀矿石矿物特性。研究在混合氧化剂存在条件下的这种难浸矿石的堆浸工艺。500 t半工业结果表明:试验解决了该类型矿石堆浸工艺,达到了工业生产要求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大布铀矿床的物质成分、该类型铀矿提取和回收工艺条件的研究及取得的最佳溶浸工艺参数。试验表明,大布矿床铀浸出性能好,酸耗低,用溶浸法开采具有良好的前景。与常规工艺试验相比,该研究工作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溶浸剂的硫酸配方改变了常规工艺从高到低的布液方式,采用由低到高再低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硫酸钙的沉淀;选择了廉价高效的氧化剂,提高了浸出率。通过工艺试验为下一步开展堆浸或原地破碎浸出半工业试验,重新评价桃山矿田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加速发展地浸与堆浸技术开发我国的矿产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梅 《铀矿地质》1999,15(4):193-197
地浸与堆浸是当今世界上采冶开发低品位矿产资源最先进的技术。本文简要阐述了地浸与堆浸的基本概念及其优越性,论述了地浸与堆浸湿法冶金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该技术的发展与国内外应用现状,在阐述我国地浸与堆浸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地浸与堆浸技术加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江西大布铀矿床溶浸地质条件及溶浸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鸿 《江西地质》2000,14(3):209-213
本文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铀的存在形式;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获得了大量溶浸工艺参数,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采用堆浸工艺处理低品位金矿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经过对我国采用堆浸工艺处理低品位金矿的回顾,并与国外发达国家堆浸法提金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对比和借鉴,提出了我国今后低品位金矿堆浸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Several alternatives are available for processing low-grade copper ores. These include in-situ, heap, vat and agitation leaching, and may involve the conventional cementation step or the newly developed solvent extraction—electrowinning system. Each of these techniques have their inherent economic and operating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optimum process for a given copper ore is solely based o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ble processes. In this paper,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provide engineering feasibility estimates for the above processes under vary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s, such as ore grade and price of copper.  相似文献   

19.
铀矿地表堆浸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国内2座开采历史较长的铀矿山为例,研究了铀矿地表堆浸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按照核工业辐射环境评价的基本要求,主要从矿山废物等的表面氡析出率、废水的放射性核素质量浓度、废渣的γ辐射水平及其放射性核素质量浓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并与2座矿山生产前期(以常规水冶生产为主)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评价地表堆浸的优劣;结合地表堆浸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