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通过对陕西紫阳、岚皋地区多个志留系特列奇阶剖面的研究,根据更为精确的化石定义,奥氏笔石属新种Oktavites ziyangensis sp. nov可以从Oktavites spiralis 居群中识别出来。新种O. ziyangensis 在笔石枝盘旋方式和胞管形态上与O. spiralis 和Oktavites contortus 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三者共生层位为特列奇阶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 笔石带至Cyrtograptus lapworthi 笔石带。尽管新种O. ziyangensis 地层延限较长,但胞管的快速演化仍使其具备较强的地层对比意义。根据“深水起源、浅水扩散”的笔石演化模式推测,O. contortus-O. ziyangensis-O. spiralis 的演化过程是笔石在纵向上的生态位占据过程,而O. spiralis 居群形态差别则是笔石深度分带的结果。同时,关于O. spiralis 居群差异的研究,也为讨论弓笔石的起源和分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先后发现了异常丰富的早奥陶世无轴正笔石标本,其中有相当完整的一套笔石,其胞管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但分枝方式及枝数的递减则与具有简单直管状胞管的无轴正笔石相同。这些笔石胞管的变形,主要表现为产生背褶、腹褶及口脊;这些变形结构的顶端有时附有刺针。笔者认为,这些笔石都以纳人中国笔石科(穆恩之,1957)为宜。根据胞管变形和笔石枝递减的情况,笔者将其分为三个演化系列,包括五个亚科、十个属和四十五个种;其中有四个新亚科、四个新属、十个新种。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益阳市南坝地区的上特马道克阶笔石地层保存较完整,特别是匿笔石属(Adelograptus)化石材料非常丰富。参照国内外Adelograptus的研究资料,并对研究区该属的始端发育形式研究发现,Adelograptus中一部分类群第二个胞管所在一侧的胎管壁底部几乎全部被掩盖,第一个胞管与第二个胞管夹角较小;另一部分类群第二个胞管所在一侧的胎管壁底部有较长部分未被掩盖,第一个胞管与第二个胞管夹角较大。因此,笔者等以上述Ade-lograptus的始端发育特征为分类依据,将湖南益阳地区的Adelograptus划分为两个种,即:A.tenellus Linnarsson.1871和A.altus Williams,1991。  相似文献   

4.
萨克马尔谱系弓笔石的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ickards等人曾将早志留世晚期至中志留世早期以笔石体始部紧密环绕为特征的那些弓笔石所组成的谱系称为萨克马尔谱系。作者在该谱系演化趋向的研究中,注意到这个谱系中的弓笔石有清晰的几何线条,且与数学上的对数螺线非常相近。将度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相关系数显著。随后对该谱系的各个弓笔石一一进行数学模拟,结果是各个不同种的弓笔石,均可求得与其主枝形态相应的对数螺线。这样,就使弓笔石  相似文献   

5.
根据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的反称笔石属(Anisograptus)标本,参照国内外Anisograptus的25种及亚种的资料,发现反称笔石类的形态变化具有原始枝末端分支推迟和笔石枝密度缩减的特点,其中,部分种及亚种的胞管密度较大,与其他种类区别明显。因此,笔者等选择原始枝长度、分支密度、胞管密度为分类依据,将Anisograptus划分为如下5个种类:A.matanensis Ruedemann,A.ruedemanni Bulman,A.tetragraptoides Bulman,A.compactus Cooper和A.delicatulus Cooper。  相似文献   

6.
在早古生代有一类特殊的弓笔石,其中有1949年奥布特建立的Averianowograptus,它的特征是第二幼枝再次分枝,也有葛里柯夫1969年建立的Kurganakograptus,它的特征是第一和第三幼枝再次分枝,这二者均产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马里古扎尔山;  相似文献   

7.
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Muenzhigraptus一属的一些构造进行研究发现,在其原胎管和线管壁上均发育有纵脊,线管纵脊是原胎管纵脊向线管的延伸,纵脊的形成晚于原胎管壁及线管壁的形成。Muenzhigraptus的副胞管呈简单管状,随着正胞管在笔石体始部呈末端孤立至笔石体末部变为直管状无孤立部分,相应地,副胞管在笔石体始部至末部绕过正胞管背缘弯曲生长逐渐转为直管状  相似文献   

8.
应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对Muenzhigraptus一属的一些构造进行研究发现,在其原始管和线管壁上的发育有纵脊,线管纵脊是原胎管纵脊向线管的延伸,纵脊的形成晚于原胎管壁及线管壁的形成,Muenzhigraptus的副胞管呈简单管状,随着正胞管在笔石体始部呈末端孤立至笔石体末部变为直管状无孤立部分,相应地,副胞管在笔石体始部至末部绕过正胞管背级弯曲生长逐渐转为直管状。  相似文献   

9.
在早古生代有一类特殊的弓笔石,其中有1949年奥布特建立的Averianowograptus[1-3],它的特征是第二幼枝再次分枝,也有葛里柯夫1969年建立的Kurganakograptus[2],它的特征是第一和第三幼枝再次分枝,这二者均产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马里古扎尔山;还有发现于美国西北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Cyrtograptus kirki Ruedemann[4],它的特征是第三幼枝再次分枝.  相似文献   

10.
栅笔石的两种生长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恩之 《地质论评》1949,14(Z2):185-188
英国笔石学家爱丽斯(Elles)於1922年论笔石的演化时曾指出四条演化路线,即(一)笔石枝(Stipe)之减少,(二)生长方向之改变,(三)胞管(Theca)之变形,及(四)体壁(P?riderm)之变厚。后来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最近在陕西紫阳地区芭蕉口仙中沟口剖面文洛克统底界附近采到的弓笔石之层位分布,划分出5个连续的弓笔石带:C.lapworthi带—C.sakmaricus带—C.insectus带—C.centrifugus带—C.murchisoni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的文洛克统底界附近弓笔石带序列之一,为文洛克统底界的确定提供了一个重要地点。  相似文献   

12.
袁崇喜  季强 《地质论评》2008,54(5):679-682
本文简要回顾了蜀兽类哺乳动物的研究历史,论述了在哺乳动物牙齿演化和中生代陆相地层对比研究中的科学意义。粗壮假碾磨齿兽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哺乳动物中“三磨楔齿形臼齿趋同演化”的假设,并再一次以直接的化石证据表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含蜀兽类化石地层的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3.
On the basis of a mathematical study of the Cyrtograptus sakmaricuslineage, all members of this lineage have the shape of a logarithmic spiral, which may be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equation ρ = A ? e.Tightness of coiling and the shape of the volut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value of a.This value, which controls the form and function of cyrtograptids, increases in stratigraphically higher members and may be used as a basis for dividing the genus Cyrtograptusinto various species.  相似文献   

14.
王欣  王健  张举  傅力浦  孟勇  张欣 《地质科学》2013,48(4):1295-1301
Oktavites spiralis是志留纪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的笔石带化石之一,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为更精确地描述这一属种,对产自陕西岚皋地区的Cyrtograptus lapworthi笔石带的O.spiralis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对其始部发育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O.spiralis发育过程的研究也可以成为对该属进行精确厘定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孔槽式圆盘破坏特性与裂纹扩展机制颗粒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彦华  杨圣奇 《岩土力学》2014,35(8):2269-2277
基于室内岩石类脆性材料圆盘试样巴西试验结果,利用颗粒流程序(PFC),获得一组能够反映其力学特征的细观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孔槽式圆盘试样进行巴西试验模拟,分析了裂隙倾角和半径比变化对孔槽式圆盘试样力学参数和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孔槽式圆盘试样力学参数显著低于完整圆盘试样,降幅与孔槽几何参数密切相关。劈裂荷载随裂隙倾角的增大呈非线性变化,而随着半径比的增大呈近似线性减小规律。通过分析认为,在试验模拟范围内保持半径比不变,当裂隙倾角较小时,孔洞是主裂纹起裂的主要诱因;裂隙倾角较大时,裂隙成为主裂纹起裂的主要诱因。保持裂隙倾角不变,当半径比较小时,裂隙是主裂纹起裂的主要诱因;半径比较大时,孔洞成为主裂纹起裂的主要诱因。最后,从细观层面探讨了孔槽式圆盘试样裂纹扩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宋礼生 《甘肃地质》1999,8(2):28-46,T002
西秦岭南带志留系已发现14个笔石层位,划分为10 个笔石带,4 个笔石层,它们分别是:下志留统8 个笔石带,2 个笔石层;中志留统2 个笔石带;上志留统2 个笔石层。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试验系统,采用有机玻璃板试件进行模型试验,研究了含预制不同形状空孔对岩石定向断裂控制爆破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定向断裂控制爆破中,设置菱形空孔更有利于实现精细化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可有效保证巷道周边眼爆破的成型效果;对比含3种不同形状空孔试件爆生主裂纹扩展速度可知,含菱形空孔的扩展速度最大,含圆形空孔的次之,含带刻槽圆形空孔的最低;含圆形空孔试件爆生主裂纹端部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总体比含菱形和切槽圆形空孔试件爆生主裂纹端部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大;主裂纹扩展中后期阶段,含菱形空孔试件爆生主裂纹端部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单孔岩样水压致裂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保华 《岩土力学》2010,31(6):1965-1970
水压致裂是改变岩体结构的一种天然行为和人为手段。采用F-RFPA2D软件,对水压致裂过程、裂缝扩展形态及注水孔形状和大小、应力条件和岩样强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将开始出现声发射的水压称为微裂压力,将声发射急剧增多、裂缝非稳定扩展直至岩样破坏的水压称为破裂压力。岩样尺寸一定时,微裂压力和破裂压力随内孔面积增加而降低,方形孔岩样的微裂压力和破裂压力均小于同面积的圆形孔。微裂压力和破裂压力随围压或岩样强度增加而增加,且其差值随岩样强度增加而增加,理论破裂压力与模拟值趋势基本一致。方形孔的宏观裂纹起裂位置多在角点附近,而圆形孔比较随机。无围压时,宏观裂纹的延伸方向随机;有围压时,宏观裂纹扩展方向大致与主应力方向一致,且沿较大主应力方向的宏观裂纹扩展至岩样破坏,较小主应力方向宏观裂纹不完全发育。研究结果对水压致裂试验和工程实践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喻  吴顺川  王莉  严琼  赵伟  张晓平 《岩土力学》2013,34(10):2801-2809
采用等效岩体技术,将岩体中的岩块和节理分别用颗粒体模型和光滑节理模型描述,从细观角度开展了人工预制含两条断续节理岩石试件力学特性及破裂机制的研究。同时,结合室内试验研究成果,通过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等效岩体技术在断续节理岩体力学特性研究中的适宜性和可靠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断续节理产状的不同,虽可将宏观破裂划分为剪切模式、翼型张拉模式和混合模式等3种类型,但从细观角度看,颗粒间张拉型微破裂均是引起各类宏观破裂模式的主要诱因。(2)在试样达到抗压强度前,破裂声发射事件次数较少,强度均较低,主要孕育于断续节理尖端处,并沿两断续节理尖端的连线在岩桥区域累积贯通。(3)在试样达到抗压强度后,破裂声发射事件次数迅速增加,且破裂强度有所提高。(4)各类试样中,声发射事件累积数和破裂强度之间均近似满足Doseresp生长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