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硫碲铋矿是一种少见的矿物。在陕西潼关金矿床矿物学研究中,发现了该矿物。一、地质产状陕西潼关金矿床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缘、太古界隆起处,为石英脉型金矿床。脉体产在太华群混合岩、各类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石英岩等变质岩系中。根据矿物组合及矿物生成顺序,含金矿脉可分为三种类型:Ⅰ.石英—黄铁矿型金矿脉;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金矿脉;Ⅲ.石英—碳酸盐型金矿脉。硫碲铋矿产在笫Ⅱ类金矿脉的黄铁矿中,与黑铋金矿、辉铅铋矿、自然铋、自然金、辉铋矿等共生或伴生,呈细小的连生体或包裹体产出。二、矿物特征1.物理特征硫碲铋矿属三方晶系。晶体呈粒状产出,粒径小于0.1mm。矿物具金属光泽,硬度小于2.5。2.光学特征其反射色呈白色微带黄蓝色调,无内反射,双反射微弱。其非均质性清楚,灰—黄灰  相似文献   

2.
<正>抱伦金矿床位于中国海南省西南部乐东县境内,是一个大型中温热液金矿床。该矿床以含金石英脉为主,蚀变岩型金矿脉次之。金矿脉呈NNW方向分布在志留系浅变质碎屑岩破碎带之中。68个矿石样品的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抱伦金矿床具有富Bi高Au的特点,属于Au-Bi-(低Te)-S流体体系。抱伦金矿床的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黑铋金矿、硫铋金矿、自然铋、辉铋矿、辉铅铋矿、斜方辉铅铋矿、硫碲铅矿、硫铋碲矿,伴生矿物以磁黄铁矿、毒砂、黄铜矿为主,还有Fe-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自然界从来未发现的金汞系列中的两种矿物 —暂定名为益阳矿(Au_3Hg)和汞自然金(α-Au_5Hg),从而填补了天然金-汞系列矿物的空白;还首次发现了铅金碲铋化物—暂定名为秦岭矿(Pb_2AuBiTe_2);在广东发现一种新产状的少见金矿物——黑铋金矿(Au_(1.995)Bi(1.000));并对河北东坪金矿的两种金矿物—AuTeO_3和Au_4Pb_3进行了初步研究。这些新发现引人注目,很具矿物学意义。现将几种金矿物的研究结果加以报导,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独狼沟金矿是位于丹巴成矿带中穹窿边缘的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本文以独狼沟金矿中碲铋矿物及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以及电子探针分析,对矿床中碲铋矿物和自然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对金的富集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碲铋矿物与自然金主要在成矿Ⅱ、Ⅲ阶段产出,矿石中自然金主要为含银自然金,成色整体偏高,平均为881,碲铋矿物主要有楚碲铋矿、叶碲铋矿、赫碲铋矿、硫碲铋矿B、未命名碲铋矿物(Bi2Te、Bi8Te3、Bi3Te)以及自然铋,碲铋矿物与自然金具密切的时空关系。结合前人流体包裹体的研究结果,认为成矿Ⅱ阶段到Ⅲ阶段过渡的过程中温度以及体系中碲逸度的降低是矿床中多种碲铋矿物相形成的关键,独狼沟金矿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碲铋矿物与自然金的矿物特征均指示成矿过程中金-铋-碲熔体对热液中金的抽取是导致自然金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狮子山矿田矽卡岩型金矿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包村和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成因上属于矽卡岩型金矿。矿相学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床中的铋矿物以自然铋、辉铋矿为主,其次为碲铋矿、硫铜铋矿、辉铋铅矿等;铋矿物作为主要载金矿物.与自然金紧密共生;包村矿区Bi-Au相关系数为0.69,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成矿流体相分离引起的热液硫逸度fs2降低,可能是黑铋金矿分解成金和铋,并最终导致金与铋矿物密切共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潼关金矿田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次为银金矿,少见黑铋金矿。金以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三种形式赋存于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矿物中。黄铁矿分三个世代,从Ⅰ至Ⅲ世代,破碎程度加强,粒度变细,矿物共生组合由简单变复杂,含金性随之变好。载金矿物除黄铁矿外,还有方铅矿、黄铜矿和石英等。  相似文献   

7.
海南乐东地区抱伦金矿矿石特征及其成因矿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抱伦金矿为大型中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矿石以含金石英脉型为主,次为含金蚀变岩型。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次要金属矿物20多种;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和绿泥石等。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次为金、铋和银的固溶体,含Au8.20%~99.30%,Ag≤52.71%,Bi≤91.20%。铋、碲矿物有自然金属、硫化物、铋化物、硫盐和碲化物等类型。金矿石含Bi0.18×10-6~16×10-6,平均4.11×10-6,富矿石中达419×10-6。该矿床属较特殊的富铋类型,与琼西戈枕剪切带的金矿有相似之处,在琼西-粤东金矿带大陆一侧存在类似矿床,它们在成因上均应与岩浆和韧—脆性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胶东地区探明金储量超过5000t,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玲珑金矿区位于胶东西北部招-平断裂北段,具有典型含金石英脉矿床的特征。矿区部分矿段产出富碲铋化物的明金矿石,是研究富碲铋化物金矿床成因和金超级富集机制的理想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首次对胶东玲珑金矿区富碲铋化物明金矿石的矿物组合和形成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玲珑金矿区含明金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为含银自然金,成色整体较高,平均为894。共发现了五种与自然金共生的碲化物,分别是辉碲铋矿、碲铋矿、碲银矿、碲铋银矿和碲镍矿,其中辉碲铋矿含量最多。通过矿物共生组合研究及物理化学条件分析,确定成矿流体的碲逸度范围为-12.6相似文献   

9.
田澍章  陈静渝 《矿物学报》1990,10(4):382-384
黑铋金矿产于广东封开蚀变花岗岩中,主要伴生矿物有自然金、自然铋、碲铋矿。该矿物的颜色为银白色,在反光镜下反射色为灰色带黄绿色色调,经能谱分析结果Au=65.28%,Bi=34.72%,计算分子式为Au_(1·995)Bi_(1·000),反射率测定为51.5(405mm),48.9(436nm),50.9(480nm)53.7(644nm),51.9(656nm),42.1(700nm)。对该矿物还作了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朝山金矿的主要矿石类型为含金硫铁矿石,矿石中富含铋矿物,且作为主要载金矿物,是该矿床的标型特征和重要找矿标志.矿石多呈结晶粒状结构、各种充填-交代结构,块状、浸染状、细脉状构造.金矿物以形态复杂的微粒、细粒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为主,赋存形式有晶隙金、包体金、连生金、裂隙金,载金矿物为石英、自然铋、辉铋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等.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是典型的夕卡岩型独立金矿,成矿流体的不混溶是金富集成矿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
帕.  ЭН 赵齐 《西北地质》1992,13(2):57-60
本文描述了一组新的天然化合物——金铋硫化物。它们分布于闪长岩内含少量硫化物的石英细脉内,其中的Au—Te—Bi矿物组合重叠在砷黄铁矿和铁、铜及锌的硫化物上面。金铋化合物是天然化合物,不久前才有了有关它们被发现的报道。最初И.Я.涅克拉索夫(1985)在其研究报告中,提到在苏联东北部某些矿床中存在有AuBi_2S_4矿物,而后有人描述了日本Цугахир矿山、哈萨克斯坦矿床(1988)和雅库特东北两个矿点(1988)中有金铋硫化物(Bi_5AuS_4)。这一矿种在任何情况下都与含少量硫化物的石英脉型金矿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与最晚期含矿岩层有关的金碲或金碲铋成分的矿物组合叠加在砷黄铁矿和硫化物  相似文献   

12.
大王西峪金矿床位于大月坪复背斜南翼近轴部部位,属小秦岭金矿田的西(峪)—闵(峪)含金石英脉密集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的石英脉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金—黄铁矿—脉石英型和金—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型。组成矿石的矿物成分较复杂,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局部有绢云母、长石、绿泥石及碳酸盐矿物;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有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和微量白钨矿、钼铅矿、泡铋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等。次生矿物有褐铁矿、白铅矿、蓝辉铜矿、铅矾及孔雀石等。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有方铅矿、黄铜矿、石英等,金以微细粒度的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状态赋存于载体矿物晶体中。根据单矿物样品分析结果,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故金主要富集在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类型的矿石中。  相似文献   

13.
小秦岭金矿田中的两种罕见矿物—碲铅铋矿和自然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碲铅铋矿和自然碲产于河南省小秦岭含金石英脉矿床中。碲铅铋矿化学成分平均值(%)为:Te44.06,Bi40.24,Pb14.23,并含有微量的Ag、Au、Hg、Fe、Ni、Cu等元素。理论化学式为(Bi,Pb)_3Te_4,其中Bi>Pb。共生矿物有自然金、碲金矿、破银矿、碲铅矿、碲金银矿、碲铋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自然碲反射色为纯白微带乳色,非均质性清楚,偏光色为蓝灰-棕灰色。显微硬度为H_v=85.1kg/mm~2(25g)。共生矿物有碲金银矿、碲银矿、黄铜矿等。化学成分中碲含量达98.44%,并含Ag、Cu、W、Fe、Pt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4.
李祥征 《安徽地质》2012,(4):256-259,268
枞阳县天头山金(铜)矿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西南缘,矿体受盆缘上株罗统砖桥组粗安质火山碎屑岩与下伏中侏罗统罗岭组砂岩中三条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控制,主呈含铜硅化石英脉状产出。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铜矿、石英、硫铜铋矿,以裂隙充填细粒含银自然金为主,具有Au、Cu、Ag、Bi元素共生组合。矿床成因为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金矿。该矿床是庐枞地区乞今发现的唯一独立金矿。  相似文献   

15.
冀东峪耳崖金矿床金属矿物特征及其组合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峪耳崖金矿床是冀东地区重要的金矿床之一.研究峪耳崖金矿床中金属矿物成分的变化及元素赋存状态,对了解矿床的形成机制及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工作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探针(EPMA)对峪耳崖金矿床中的金属矿物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氢、氧及硫同位素分析对峪耳崖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及硫源进行了探讨.该矿床的载金矿物有石英、黄铁矿、碲铋矿,金矿物为银金矿.其中,黄铁矿的w(S)平均为52.34%,与理论值相比,其普遍亏硫,显示出成矿与热液有关.碲铋矿是本次工作重点研究的载金矿物,与金的产出具关联性.被碲铋矿包裹的银金矿的w(Au)要高于被黄铁矿包裹的银金矿的w(Au).据氢、氧及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认为,峪耳崖金矿床的热液来源主要为岩浆水,硫来自深部岩浆源.结合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碲铋矿和银金矿等的矿物学特征及组合意义推断,峪耳崖金矿床为中-深成中温岩浆热液矿床,并认为其深部找矿可关注Te、Bi富集异常的区段.  相似文献   

16.
萨热阔布金矿是阿尔泰山南缘金一多金属矿带中与断裂变质作用有关的石英脉一蚀变岩型金矿床。本文通过电子探针的研究,在该矿区发现较多的自然铋矿物,它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产出于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方铅矿、黄铜矿等共生。矿区蚀变岩和矿石的微量元素R型聚类分析表明,Bi与Au相关最密切,Au、Cu、Ag、Bi是主要的成矿元素组合。Bi异常可以作为金矿化的重要指示,自然铋矿物的出现可以作为含金石英脉富矿地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五龙金矿铋矿物与金矿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玉山  金成洙 《矿物学报》1994,14(1):88-91,T001
辽宁五龙金矿的铋矿物为辉铋矿,自然铋和辉铅铋矿,它们与金矿化关系非常密切,在高温条件下,Bi与Au呈固溶体形式或某种化合物形式存在,随着温度的下降,Bi与Au分离构成两种独立矿物,二者紧密共生,在含金石英矿体中,铋矿物的多少直接影响矿石品位,铋矿物是重要的金矿化指示矿物。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并结合能谱分析,在金青顶金矿Ⅱ号矿脉深部除含碲化物碲银矿、碲金银矿和碲铋矿外,首次发现碲金矿的存在,进一步证实了前人对于该矿床中存在碲金矿这一新矿物的推测,也打破了该金矿深部无碲金银矿的传统认识。这些碲化物呈连生体或者细脉状产于黄铁矿等硫化物、石英与黄铁矿裂隙中。在金银碲化物矿物中,Te含量变化较小,Au含量变化较大,与Ag呈负相关,与Bi为正相关。结合金-银-碲矿物成分-共生图解,对金银碲化物矿物的共生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Te总是优先与Ag结合形成碲银矿或碲金银矿,只有热液中Ag被消耗后才与Au结合形成碲金矿,最后Te被耗尽,矿液中残留很多的Au,从而形成自然金,说明随着成矿过程的演化,成矿热液可能逐渐富金,具体表现为碲银矿-碲金银矿-碲金矿-自然金的析出顺序。  相似文献   

19.
金青顶金矿床位于胶东半岛东部牟(平)—乳(山)金矿带的中段。矿体赋存于主控矿断裂与北东向断裂复合叠加的局部扭曲张地段。矿体由两个主要金矿体组成,为大型金矿床。矿体长136~365m,最长400m,倾斜延深大,控制900m尚未尖灭。金品位一般为1.5~30g/t,最高242.389g/t;银品位平均为60.77g/t。矿石中常出现明金。矿物成分简单,主要有黄铁矿,次为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黄铁矿、辉铜矿、蓝辉铜矿等。金银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铋矿、碲铅矿等。 1.矿床形成演化阶段矿床划为4个形成演化阶段:(1)石英乳白色,呈长粒—犬齿状,沿断裂两壁向内对称生长,形成梳状构造,发育有晶洞构造的主体石英脉。粗晶黄铁矿沿早期石英的梳隙和晶洞生长,并在空洞发育和被溶融的“中腔”部位,形成致密块状黄铁矿,生成早期的自然金、碲金银矿、碲银矿等。(2)黄铁矿呈中—细粒稠密浸染状,分布于灰白色石英之中,且多绕Ⅰ阶段矿脉的裂隙带和破裂缝生长。胶结有Ⅰ阶段黄铁矿的碎屑和角砾。生成第二阶段的自然金、碲银矿、碲金银矿等及极少量银金矿。(3)矿脉多沿前两阶  相似文献   

20.
黑刺沟金矿床以富As和Sb的微细浸染蚀变岩型金矿化和部分石英脉型锑-金矿化为特征,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石英;贾公台金矿床以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和蚀变岩型金矿化为特征,As和Sb的质量分数不高,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自然金(方铅矿)-石英-钾长石;鸡叫沟金矿床以蚀变岩型金矿化为主,次之为石英脉型金矿化,典型矿物组合为黄铁矿-黄铜矿-石英.3个金矿床的成因均与岩浆岩有密切联系,但各矿区的岩浆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具有差异,表明其成因不尽相同.这可能是造成3个金矿床地质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