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MAPGIS的地形图变形处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图的扫描数字化已成为GIS领域中获取数据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地图变形中包括扫描变形和图纸变形,但图纸变形相对较小,扫描变形是主要的.产生扫描变形的因素很多.本文就这一问题基于MAPGIS对地形图的不同变形纠正方法做了系统的比较,阐述了传统纠正法和分块纠正法的原理,为在满足地形图要求精度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校正模型作了铺垫,从而达到确保数字地图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地形图扫描数字化为GIS数据源的一种重要获取手段,已经成为地图数字化的主流。从扫描数字化的基本原理和实施过程出发,以1∶500现有地形图为数据来源,利用测绘专业软件CASS7.0实现了地形图扫描数字化的整个生产过程;讨论了扫描数字化成图的主要误差来源,并对扫描数字化过程中的校正精度和矢量化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数学形态学在地图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数字化是 GIS中快速获取地理数据的手段之一 ,其关键是对扫描图上的地图要素进行自动识别。文中针对地图模式识别的关键技术之一图像分割进行了研究 ,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实现了地图上部分要素的分割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民国时期广州市户地图目前的应用现状,针对户地图数字化保护和校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流程和精度控制方法等解决方案,并分析总结出户地图数字化后的社会效益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实现彩色地图扫描数据自动分层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黄培之 《测绘学报》1998,27(4):318-324
彩色地图扫描数据自动分层是全自动地图数字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作者在研究了彩色地图扫描数据中客观存在的颜色误差后,指出仅用颜色这一单一判据很难实现彩色地图扫描数据的分层;同时研究出了顾及彩色地图颜色特点、利用地图知识辅助的彩色地图扫描数据的自动分层。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彩色地图扫描数据的按颜色分类的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6.
袁豹  岳东杰  张亮  王露 《测绘工程》2013,22(4):45-47
在地图扫描数字化中,图纸定向的精度直接影响后续地图要素数字化的精度,而在图纸定向中较为常用的相似变换模型未能周全考虑地图定向点的采集误差以及原始地理坐标的测量误差。引进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相似变换模型,结合地图扫描数字化实验,分析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方法的相似变换模型的适用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ObjectARX校正AutoCAD矢量图之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耿留勇  余代俊 《测绘科学》2006,31(6):151-152,23
针对现有的AutoCAD不能对矢量地图实施误差校正这一问题,本文阐述了矢量地图误差校正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用ObjectARX在V isual C++环境下开发运行在AutoCAD平台下实现误差校正的应用程序,并对该校正程序进行了试验分析,证明了运行的可靠性。该程序为AutoCAD软件增加了一项实用功能,为地图编绘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8.
基于扫描矢量化地图数据生产的数据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基于扫描矢量化GIS数据的生产过程 ,介绍了扫描矢量化质量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在地图扫描阶段采用栅格图纠正的方法对地图的变形进行纠正 ,以提高矢量化原图的质量 ,在基于扫描矢量化GIS数据的生产过程中 ,可从算法和软件使用工艺方面提高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浮动车轨迹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更新周期短、获取成本低等特点,对于地图的生产和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到卫星信号被遮挡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其精度普遍较低。本文采用一种基于OSM作为参考数据的方式对浮动车轨迹数据进行校正。首先通过一种分层时空地图匹配的方式将轨迹数据与OSM进行匹配;然后采用引力模型对数据进行校正;最后在武汉市出租车轨迹数据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据校正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浮动车轨迹数据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距离多普勒模型的SAR图像系统级几何校正存在一定的误差,需要引入地面控制点来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来提高校正精度。针对人工选取地面控制点工作量大且模型参数解算复杂的问题,提出矢量地图作为控制信息,利用SAR图像与矢量地图自动配准的方式实现SAR图像的几何精校正。该方法避免几何精度校正中繁琐的控制点选取过程以及复杂的模型参数解算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相对精度达到10m左右。  相似文献   

11.
实现地图图面要素配置的自动化是地图制图自动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帮助制图人员提高制图效率。文中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图图面配置规律和视觉平衡理论,提出一种自动搜寻地图图面要素合适位置的方法。该方法从专题地图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了纸张大小和地图比例尺等因素,用矩形框表示图面要素的大小和位置,简化设计过程。最后,在CorelDRAW环境下,利用VBA技术实现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该软件提供了多种地图图面要素配置模板供地图设计人员选择,能进行地图图面要素位置的自动冲突探测,可以为地图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标准化地图图面配置模板。  相似文献   

12.
以《地图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以服务公众和繁荣地图发展为宗旨,创新地图服务模式和机制,设计研发了公益性标准地图服务平台,发布了首批公益性标准地图。平台旨在为公众提供正确的地图数据和实用的地图服务,一方面提供了免费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专题地图等标准地图的下载服务,另一方面实现了公众在线自助制图功能。笔者以构建国家级公益性标准地图服务平台为目标,对如何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公益性地图服务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从应用的角度,对多地图符号库的组织和高效访问机制进行了研究。首次引入显示控制样式的概念,以解决不同比例尺下地图的屏幕显示效果问题,同时基于显示控制样式管理,研究了屏幕显示效果与打印效果统一的问题。文中采用地图符号库索引加缓存符号描述信息的机制,提高了访问多地图符号库中描述信息的速度;采用显示控制样式控制要素层在不同比例尺下是否显示、显示的详细程度及采用哪种显示样式;采用双显示控制样式库解决屏幕显示效果和打印效果的统一问题。实践证明,该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地图符号库管理和高效访问问题,改善地图的显示效果和控制地图的显示速度;另外还可以保证地图屏幕显示和打印输出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瓦片地图技术是WebGIS中的关键技术,不同GIS平台由于自身的特点其瓦片地图数据格式各异,这给地图数据共享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异构GIS平台瓦片地图数据和瓦片数据国际标准的研究,比较了不同平台瓦片数据与标准瓦片数据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适用于不同平台的瓦片数据转换共享方法,旨在提高瓦片地图数据的重用性,减少重复生产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瓦片地图相互转换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形状轮廓对于事物的认知十分重要,是决定事物类别的关键属性,对于借助虚拟地图表达非空间数据的隐喻地图,其轮廓具有可操作优势,可用以增强其地图相似度,促进其与真实地图间联系的建立。但目前隐喻地图研究多侧重地图制作生成技术,较少关注地图认知设计,对制图过程掌控性差,导致地图轮廓形态随机性较强。以Gosper地图为基础进行改造设计,依据真实地图轮廓设计隐喻地图轮廓:基于转角函数法构建目标函数,衡量隐喻地图轮廓与目标轮廓的相似性,通过目标函数对地图轮廓进行筛选,并利用优化算法控制筛选流程,获得满足需求的地图轮廓。使用真实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取与目标轮廓近似的地图轮廓,并能基于此轮廓框架开展地图设计表达工作。  相似文献   

16.
电子地图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但肢体残疾人士很难使用鼠标浏览电子地图。另外,公共场所用触摸屏操作电子地图存在卫生问题。因此,使用非接触的人机交互方式浏览地图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人机交互中视线跟踪技术的发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通过用视线鼠标浏览电子地图的实验,设计基于视线鼠标的地图浏览工具,成功实现非接触方式浏览电子地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现时的电子地图与以往的相比,可以说是品种繁多、技术成熟、界面精美,而且正在向3D地图的方向迈进。电子地图除功能表现出灵活性、多样性以外,图上信息获取的方式也更加人性化,因此,电子地图的界面设计要在强化原有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力求以更强的视觉冲击来提高电子地图的表现力。为此获取真实的用户体验数据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从使用者对地图界面及其要素的视觉感受特点出发,通过物理—心理—生理学的方法对电子地图界面怎样设计才能为使用者所接受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改进地图界面的设计方法,是实验系统设计和制作的实际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移动智能终端正在迅速成为地图服务的增值平台,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GIS地图服务技术将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研究了移动GIS地图服务的特点、形式和模式,提出了一种地图混合服务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了Android平台下地图服务模式的技术开发,建立了一种基于自定义瓦片地图的服务开发模式;最后以客户端移动GIS地图服务演示系统为例,进行了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19.
以"数字河南"公众地图网为例,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互联网地图的现状及建设思路,为加强互联网地图数据库及其数据的管理,推进数据完整、信息规范的互联网地图数据库建设,提升互联网地图管理工作的水平,满足社会对互联网地图信息需求,提供了可行性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多地图服务管理对象在ArcGIS Server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寄蓉  黄国明  邓晶  周坤 《测绘科学》2008,33(3):204-206
在基于ArcGIS Server的WebGIS应用中,服务器在生成海量地图服务时,由于每个地图服务都会占用大量服务器CPU资源,会导致服务器处于瘫痪状态。针对应用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建立基于ArcGIS Server的动态多地图服务管理对象的方案,将多地图服务管理对象置于GIS服务器端。当客户端发出新的地图请求时,进行多地图服务管理对象检验,根据设定的地图服务上限,向ArcGIS Server发出创建新的地图服务的请求或是发出删除某地图服务的请求,从而解决服务器经常处于瘫痪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