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广东省境内的全部8个重晶石矿床进行成矿地质条件、重磁异常类比,建立了广东省重晶石矿的预测模型。针对省内不同地区含矿地质体有所差异的特点,对全省分6个预测工作区,圈定了最小预测区,特征分析后,共圈定73个。通过类比法、体积法在最小预测区的尺度进行了资源量的计算与全省汇总。将最小预测区合理归并,确定了35个远景区。分析了不同远景区的找矿潜力,结合目前广东省内的工业布局,得到了7个勘查建议区。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分析沽源—围场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多源信息量法进行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圈定出Ⅰ级远景区1片、Ⅱ级远景区3片、Ⅲ级远景区5片。对Ⅰ级预测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在2个预测矿靶区进行了异常查证,落实了1个铀钼多金属矿床和2个银多金属矿床,证明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在本地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成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邓勇  邱瑞山罗鑫 《地质通报》2007,26(9):1228-1234
在建立广东省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其成矿规律及成矿地质环境,充分利用现代的GIS矿产资源评价技术提取了与矿产有关的信息,运用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综合定位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圈定了74个成矿远景区。预测结果对于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邢学文  陈守余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2):103-107,112
在了解秦巴地区地层、构造和侵入岩体等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区已知金矿床的控矿地质因素。以控矿地质因素作为致矿证据层,应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成矿预测,圈定了7个金矿远景区并进行了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秦岭迭部地区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确定了铀矿床的关键控矿因素和成矿远景预测要素。在此基础上,利用MapGis软件对各要素进行了空间定位,并系统编制了成矿要素图和预测要素图;应用MRAS软件对预测要素进行配置,选取其最佳的预测要素组合,构置预测变量,并计算变量与铀成矿的相关性、最小单元成矿有利度,利用人机联合圈定、优选出最小靶区。最后,采用修正体积法和德尔菲法对资源进行定量和半定量估算,并对靶区进行可信度评价和分级。  相似文献   

6.
利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在广东省已有硫铁矿床矿区地质、区域地质、物探、化探资料的基础上,对全省硫铁矿按矿产预测类型、预测工作区进行了最小预测区的圈定,使用地质参数体积法估算了硫铁矿的潜在资源量。以此为基础,将广东省最小预测区合理归并为找矿潜力区,按照资源丰度,分析了广东省内硫铁矿各潜力区的找矿潜力,得出广东省已有硫铁矿床的深部与外围仍有很大潜力,未知区找已有类型硫铁矿床也有很大潜力;同时提出优先开发大降坪、西牛、河朗、凡口、马口、大宝山、保安等地区的勘查部署建议。另外,笔者所应用的矿床预测类型分析、矿床类比、空间分析、归并计算的方法为其他省不同矿种的潜力分析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凤凰-麻阳地区汞铅锌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凤凰-麻阳地区汞矿、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总结和研究,确定了本区汞铅锌矿产预测类型,建立了区域预测要素和区域预测模型.根据成矿预测标志和级别划分原则,结合本区成矿区(带)的划分及矿床成矿系列特征,确定区内成矿远景区12个.通过计算机优选结合人工干预,最终圈定了最小预测区(找矿靶区)19个.  相似文献   

8.
地质复杂度与成矿预测之间的关系--以兰坪盆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复杂度是由赵鹏大院士提出的地质异常圈定方法之一。它综合了地质、遥感等各种有利的成矿因素,充分发挥其定量化和综合性分析的特点,对各种控矿因子进行加权得分,进而圈定了6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应用证据权法和MORPAS GIS技术开展了通城地区铍矿的成矿预测研究。在总结通城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预测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通城地区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基础空间数据库,综合分析多源数据,运用MORPAS矿产资源评价系统提取与铍矿相关的信息,采用证据权法对铍矿有关的证据图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编制成矿后验概率等时线图,最后根据高值区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此次预测工作共选出15个证据因子层,对该地区以铍矿为主的稀有金属矿床进行了定量预测,最终圈定了两个远景区。该两处远景区与己知铍矿点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应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引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望谟县包树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有资料显示,存在寻找萤石等重要矿产的潜力。为了推进区内萤石矿的找矿工作,为下一步找矿提供找矿靶区,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槽探、物探、钻探等手段,在区内发现了两套构造蚀变体(SBT),圈定了13个萤石矿体。初步查明了这些矿体的分布范围、赋存状态、规模、数量及其变化规律,估算了潜在资源。结合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分析,圈定了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及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三处成矿远景区。应用固体矿产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这些远景区的萤石矿资源进行预测,得出:望谟打岩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新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存在潜在萤石矿资源,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望谟石屯萤石矿找矿远景区,成矿概率为≤01,具有成矿的基本条件,资源潜力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锡矿床时空分布特征与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但是近年来遇到了找矿潜力区不足和找矿方向不明等问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文中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各省区锡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全国893处锡矿产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国锡矿时空分布特征,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其次,根据锡矿床及预测区的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44个锡矿成矿区带。再次,将锡矿的预测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夕卡岩型、云英型、伟晶岩型、火山岩型和砂矿型,并建立了主要锡矿类型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全国范围累计圈定1 179个最小预测区,累计预测资源量1 861.13×104 t。根据锡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405个二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合并为109个锡矿三级预测区,其中找矿潜力大的湖南香花岭-千里山和塔山-大义山、云南个旧和薄竹山-都龙、内蒙古黄冈梁等5个三级预测区可优先部署锡矿勘查工作。预测结果还表明锡矿在500 m以浅的找矿空间里仍有很大资源潜力,因此,找矿工作应注重深浅结合,在重视老矿山深部外围找矿的同时,还应重视覆盖区和非传统锡矿类型等新领域的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12.
13.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钪、钇等17种元素的总称。由于其在材料、冶金等行业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因而有“工业维生素”之称。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中国稀土资源由于近几十年的过度依赖极少数超大型矿床以及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其占世界稀土资源储量的比重急剧下降。因此,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以及资源潜力评价。中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大国,稀土矿矿床类型齐全,前人针对其成矿理论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本文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全国各省份稀土矿成矿潜力预测结果的基础之上,以MapGIS软件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根据中国稀土时空分布、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以及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17个稀土矿成矿区带。同时,筛选出不同成因的典型矿床,总结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沉积变质型、岩浆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等稀土矿预测模型。在全国范围内总计圈定了930个稀土矿最小预测区,累积预测资源量约32 700×104 t。根据稀土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2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归并为133个3级预测区。此外,根据不同成矿带,按照不同预测深度、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以及不同利用程度对稀土资源量进行了汇总。最后根据稀土矿成矿地质条件,选取了广西云开大山、大寺-小董, 内蒙古白云鄂博、巴尔哲, 湖北庙娅-蒋家堰以及四川冕宁等6个重点的3级预测区进行资源潜力分析,为下一步勘查部署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广西钟山县珊瑚钨锡矿区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阐述了珊瑚钨-锡矿区地质概况和成矿规律.根据该矿区及外围历年地质勘查及科研成果、矿山开采和生产勘探实际情况以及对珊瑚矿床成矿规律的研究,以我国华南钨-锡矿床成矿理论作指导,进行矿区深部及外围钨、锡资源二轮找矿远景预测,提出了四个钨、锡成矿预测区和一个成矿远景区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广东厚婆坳整装勘查区内的典型矿床、重点工作区、其他矿床的潜力评价成果,建立了8个定量预测模型区;然后通过综合信息分析,按热液型、斑岩型2种矿床类型在厚婆坳整装勘查区分别圈定并优选了最小预测区,进行资源量估算;最后对最小预测区进行归并整理,形成综合预测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勘查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河南刘楼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均作了阐明,并对矿床成因作了简要分析。通过综合研究,笔者认为该区重晶石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脉状矿床,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碳酸盐地层中,矿体形态、规模及品位变化均受构造断裂带的控制。最后提出了在类似矿区寻找重晶石矿(体)的一些特征标志。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钨矿成矿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钨矿是中国传统优势矿种,前人在钨矿成矿理论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随着近年来在江西、云南和新疆等地取得的多项钨矿重大找矿突破,对原有的钨成矿带地质认识提出了挑战,急需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资源潜力,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文中采用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在各省区钨矿资源潜力预测成果的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数据库汇总与综合分析研究。首先,基于全国1 538处钨矿产地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总结了中国钨矿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岩浆岩、构造和地层等控矿因素。其次,根据钨矿床及预测区的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了56个钨矿成矿区带。再次,将钨矿的预测类型划分为石英脉型、夕卡岩型、斑岩型、云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层控夕卡岩型和砂矿型,并建立了主要钨矿类型的预测模型。最后,在全国范围累计圈定的1 357个最小预测,累计预测资源量(WO3)2 973×104 t。根据钨矿区域成矿特征,将最小预测区归并为461个二级预测区,并进一步合并为118个钨矿三级预测区,其中,找矿潜力大的河南卢氏-栾川、新疆白干湖、湖南香花岭-瑶岗仙、甘肃野马滩-干巴河脑、江西坪背山-八仙脑和大湖塘等6个三级预测区可优先部署钨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云南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地质特征以及总结该区金矿成矿规律和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找矿信息量”法对该区金矿资源进行综合成矿预测,共圈定4处找矿远景区,其中A类远景区1个,B类远景区3个。  相似文献   

19.
贾黎黎 《地质与勘探》2023,59(5):1093-1102
找矿靶区预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背景、地球化学数据、地球物理勘探数据、遥感数据等因素。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靶区预测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运算性能,通过特定的规则集成所有地学数据对各类矿种的找矿靶区进行预测,尽可能规避由于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方法复杂、主观性强造成的预测结果可靠性差等问题。本文以广东省阳江-茂名地区为例,融合地球化学、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数据,基于PSPNet、SegNet、UNet三种语义分割深度学习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PSPNet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优于SegNet及UNet模型,并预测出了55处铁矿、金矿、铜矿、高岭土矿找矿靶区,其中79.7%的已查明矿点位于预测靶区内,表明该方法在找矿靶区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以用于找矿勘查并圈定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