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陕南紫阳一平利地区位于南秦岭碳硅泥岩型成矿带石泉~安康成矿集中区,铀成矿地质条件较为有利。已发现有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点)、矿化点及分布广泛的异常点。铀矿化受寒武系鲁家坪组(∈1l)、箭竹坝组(∈lj)和奥陶一志留系斑鸠关组((O3+S1)6)中碳硅泥岩地层控制。按含矿围岩将铀矿化分为3种类型,即含炭质硅岩型、石炭及炭质板岩型和煌斑岩脉型。褶皱构造和构造破碎带控制着铀矿化分布空间。  相似文献   

2.
512—1铀矿床矿化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汉 《铀矿地质》1990,6(4):203-212
512-1铀矿床位于白依背斜北翼志留系下统中,含矿岩层为碳质泥质板岩所夹的硅灰岩透镜体。区内岩浆岩不发育。铀矿体受地层、岩性、东西向走向断层和北东向切层断裂破碎带控制,呈透镜状,以边幕式斜列产出。合矿岩石主要为破碎或碎裂的硅质灰岩、硅岩。铀赋存形式以吸附状态为主,有少量的沥青铀矿、铀黑和铀的次生矿物。铀通过同生富集,后生再造等多期地质作用富集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3.
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秦岭南亚带的若尔盖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是中国重要的十大铀资源基地之一,但是在加大找矿深度、扩大资源量以及矿床成因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多年的详实野外勘查和研究,总结出了若尔盖地区硅泥岩型铀矿的矿体形态、产出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即矿床主要产于下志留统一套浅变质硅质岩、灰岩、板岩层中,矿体形态呈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矿体严格受岩性、构造、硅灰岩组合体3要素控制; 提出了“断裂构造-硅灰岩组合体-岩性界面”3要素组合控矿的成矿规律,以及“组合成矿”和“深源流体”对若尔盖铀成矿起主导作用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
华南铀矿类型、特点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万良 《矿产与地质》2011,25(4):265-272
华南是我国重要产铀区,铀矿类型包括花岗岩型、斑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文章认为,花岗岩型是指与花岗岩体有关的一类热液铀矿床的代称,斑岩型是指与各类斑岩体有关的一类热液铀矿床的代称,碳硅泥岩型是指与碳硅泥岩层有关的层控铀矿床的代称,砂岩型是指与中新界砂岩层有关的层控铀矿床的代称.总体看,从华南西部向东部,铀矿...  相似文献   

5.
新疆东北部乌伦古河地区位于天山-兴蒙造山系东-西准噶尔弧盆系,涵盖准噶尔洋内弧(萨吾尔山-加波萨尔岛弧)、科克森他乌-阿尔曼泰蛇绿岩混杂岩带、塔尔巴哈台-三塘湖复合岛弧带(卡拉麦里-莫钦乌拉岛弧带)等3个Ⅲ级构造单元(潘桂棠等,2009),属哈萨克斯坦波谢库尔-成吉斯到我国雪米斯坦-沙尔布提Cu-Au-Be-U成矿带(申萍等,2015)的东延,相邻的雪米斯坦山地区已发现有白杨河铍铀矿床等一系列的铀矿床、矿点和矿化点,乌伦古河地区虽未发现成规模的铀矿床和铀矿点,但已发现大量的铀矿化点和异常点,具有较大的铀成矿潜力。根据其铀矿化赋存主岩、矿化特征及控制因素,乌伦古河地区铀矿化类型主要见碳硅泥岩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和表生富集型,其中以碳硅泥岩型铀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相碳硅泥岩含铀沉积建造中产有重要铀矿床。这些建造是:地台区(或准地台区)及构造过渡区稳定型及过渡型含铀建造;地槽区活动型含铀建造。属前者的有中国各地台边缘及其相邻构造带中,发育在前寒武基底之上的,震旦-寒武纪以炭质页岩和碳硅泥岩过渡型沉积为主的含铀建造,以及发育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的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晚古生代含铀建造。活动型含铀建造主要有发育于加里东冒地槽沉积区的寒武-志留纪炭质页岩、炭硅质页岩建造及早中志留世硅质岩建造及碎屑岩-硅灰质岩建造。文中还评述了我国碳硅泥岩主要含铀层的分布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木文指出:303地区铀矿成矿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东北部、西北部的碳硅泥岩和含矿主岩本身;有机碳是铀的主要沉淀剂和富集剂;矿化形成于氧化-还原过渡带和弱还原带中;成矿年龄为124—107Ma,属成岩成矿为主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8.
田超  宋昊  郑懋荣  李圻 《贵州地质》2022,39(1):30-38
贵州荔波-独山地区含铀煤系位于二叠系吴家坪组底部黑色介壳灰岩层及深灰色硅质灰岩之上,属贵州省丹寨-三都-独山碳硅泥岩型、煤岩型铀成矿带,已发现2个达到工业品位的小型煤岩型铀矿床.本文对含铀煤层开展了地质地球化学、控矿因素及成矿机制与成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自北至南岩相及铀富集规律呈有规律变化,即北部海湾沼泽相矿...  相似文献   

9.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系指产于我国震旦系至二叠系未变质或弱变质海相碳酸盐岩、硅质岩、泥岩及其过渡型岩类中的,一般与岩浆活动无明显联系的铀矿床。矿床分类以含矿主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依据。以往有把该类矿床称为“灰硅泥岩型”、“炭硅板岩”型铀矿床的,考虑到有不少矿床产于震旦系至泥盆系的白云岩(而非灰岩)中,泥岩也不仅仪局限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碳硅泥岩型铀矿床时空演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海相碳硅泥岩建造空间分布上受控于陆缘裂谷体系、陆缘裂陷体系、陆缘盆地体系及陆缘活动带断陷台沟体系,而大规模铀成矿作用与陆缘裂谷、陆缘裂陷环境下由海底喷流作用和海底火山喷发而沉积形成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磷块岩和碳硅质泥岩组成的含铀海相碳硅泥岩建造密切相关。铀矿床的空间分布受热液叠加改造驱动力条件制约,受红盆边缘断裂沟通效应影响。铀矿体的空间定位受切穿碳硅泥岩含铀建造的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层间破碎带和联合断裂型复合带的控制。铀成矿时代则与形成热液叠加改造驱动力源的构造岩浆活化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中川岩体位于中秦岭华力西褶皱系礼县—柞水冒地槽褶皱带西段中部,为同心环状产出的复式岩体。围绕岩体产有中川铀矿田和李坝、马泉、崖湾等金矿床。其中铀矿化类型有钠交代型、硅质脉型、粘土型、硅质脉—粘土叠加型,不同类型的铀矿化其富集条件也各异。矿化成因有两种,岩浆期后热液成因和下降水淋积成因。  相似文献   

12.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文中探讨了地幔流体铀成矿作用的可能性 ,并以相山世界级铀矿田为例 ,阐明了地幔流体铀成矿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之下存在一个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的富集圈 ,在造山带崩塌阶段 (岩石圈拆沉或减薄 )以及弧后拉张环境下 ,富集圈中的U、Th将随地幔流体一起上升迁移至地壳中直接成矿。相山铀矿床就是在弧后拉张环境下由当地富集地幔流体上升迁移至早先火山杂岩裂隙带中沉淀成矿而形成的。弧后拉张环境有利于地幔流体上升 ,早先的火山通道和火山杂岩中非常发育的裂隙为成矿流体提供了迁移和赋矿空间 ,成矿与幔源岩浆活动 (煌斑岩 )相伴随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具有幔源特征 ,地幔中放射性生热元素富集圈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从而形成了相山超大型铀矿田。  相似文献   

13.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成矿作用与红层(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盆地达拉地铀矿床多层性成矿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种明  张新科 《新疆地质》2003,21(4):433-436
新疆伊犁盆地达拉地铀矿床产于构造活动强烈区具承压自流水特征的小型达拉地盆式向斜,属伊犁盆地南缘东部构造活动区南部向斜带的一部分.主含矿地层水西沟群(J1-2sh)以独特的“煤-砂-泥”结构为主,层间砂体较发育。具多层性成矿特点.工业铀矿化主要是煤岩型,其次是砂岩型.通过与其它矿床对比分析,认为构造活动区小构造中难以形成和保存大矿,而构造稳定的大范围单斜区具“泥-砂-泥”结构地层,易于形成和保存大型后生淋滤型砂岩铀矿.  相似文献   

15.
在黄沟铀矿床勘探过程中发现赤铁矿化与铀矿化共生.通过手标本观察,结合岩矿鉴定并采用扫描电镜化学分析,认为赤铁矿化为成矿期蚀变,分为砖红色和棕褐色两种类型.砖红色赤铁矿化蚀变岩中黑云母未完全蚀变成绿泥石,对于铀矿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而棕褐色赤铁矿化蚀变岩中黑云母几乎全部被绿泥石交代,可作为本区铀矿找矿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川铀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及矿化特征的研究,在分析其成矿条件的基础上,从该铀矿床具备比较丰富的铀源、良好的成矿机制和较差保矿条件等方面,对该区铀成矿远景做出评价,指明今后重点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17.
狼山地区广泛分布着花岗岩型铀矿化和砂岩型铀矿化。本文通过对该区的遥感地质综合解译,重点研究了几个含铀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化成矿特点及其通感图象的影象特征,发现广布于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砂岩型铀矿化是一典型的层控型铀矿。并通过区域构造型式的研究,强调了弧形构造的断块活动特征及其对含铀盆地和含矿层分布的控制作用;揭示了弧形构造的后期活动和环形构造、北北东向线性构造与铀矿化的再造关系。从而得出砂岩铀矿化是受地层岩相和弧、环、线构造“四位一体”条件控制的新认识。该矿化在MSS图象上呈现一定的影象特征,据此,本文概括出本区层控铀矿的影象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期及矿化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小干 《铀矿地质》1991,7(2):94-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