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共轭地表曲面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在测绘、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地形流水模拟法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利用共轭地表曲面的概念实现自动提取算法山谷线和山脊线的方法,并设计出了基于共轭地表曲面的地形流水模拟法自动提取算法山谷线和山脊线的算法。文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它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在专题制图系统中,面状符号的自动绘制具有重要意义。晕线法是绘制面状符号较为常用的方法,然因其图形结构简单,对于绘制较为复杂的专题地图,分级,对比效果均不够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晕线图案法。这种方法以晕线法为基础,用不同的晕线,虚晕线的适当运算构成图案,从而实现面状符号的自动输出,本方法图案设计简单,既可交互式输出也可自动生成图案,既保留了晕线法优点,又实现了面状符号的多样化输出。利用晕线图案法,笔者绘制了黄土高原微机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图部分,并取得了较理想的输出效果。  相似文献   

3.
扫描细化算法的地图自动矢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人午  李燕 《测绘学报》2012,41(2):309-314
栅格地图自动矢量化是地理信息采集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的主流自动矢量化软件的处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编辑处理。本文根据栅格线体的形态特征设计了通过对栅格线体的序贯推扫获取待定像元,再从待定像元处进行截断扫描获取截断处的中心像元,最后再反连该中心像元及上一中心像元的扫描细化算法。该算法的细化结果受线体边缘条件的影响小、中心特征像元较少、细化精度较高。设计了针对于扫描细化算法计算结果中细化线体像元被分为了特征点与普通点的自动追踪矢量化算法,减少了坐标转换量的同时还使矢量线体结点较少、拟合光滑后更加趋于栅格线体中心、在交点处线体不相互打断,大大提高了自动矢量化及其后处理工作的效率。文章还分析了栅格区划图的自动矢量化及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结合单位目前生产实际,提出一种基于EPS2008的现状地形图快速成图方法,设计了一套方便内业自动成图的点、线、面要素外业编码规则,详细阐述了该种现状地形图快速成图的流程以及自动成图程序的实现方法。并通过实例对该种方法的先进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专题图读取系统方案。该系统用CCD相机获取专题图影象,通过线划跟踪、弧段矢量化、拓扑结构形成、数据压缩、几何纠正与拼接等步骤,实现专题图的自动读取,继而进行各种几何量算和统计,建立专题信息库  相似文献   

6.
邓南燕 《北京测绘》2021,35(6):795-799
为提高航测数据自动成图效果,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MapGIS)的无人机航测数据自动成图方法.应用MapGIS技术构建航测数字化体系,采集无人机航测数据,并基于数据质量控制原则校正数据,根据采集结果将地形图进行数字线划图处理,实现无人机航测数据自动成图.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效果更佳.提高无人机航测数据质量的分析和控制效果,保证无人机航测数据自动成图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给古塔修复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介绍用近景影摄测量测制古塔现状线划图的作业方法及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基于符号连通体特征差异的不精准推理方法,分析了基于行邻接图的点、线、面符号图段连通体的特征,并根据三种符号在几何特征、形状特征和拓扑关系上的差异,提出了七种易于表达的特征参数,基于特征参数实现了线符号的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字线划图(DLG)建库数据,以林业部门专题图制作项目为契机,研究了基于DLG建库数据自动生成林业专题图的方法。设计了可自由定制的转换规则,开发了自动转换程序,从而通过DLG建库数据和林业现状数据自动生成了林业专题图。研究成果在34个县(市、区)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现状图制作项目中得到了应用,转换程序还适用于其他专题图的制作,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建设中规划和设计、信息化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现有的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缩编成所需比例尺的数字线划图,这一作业项目势在必行。本文简要叙述了1:2000数字线划图缩编成1:5000数字线划图操作过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等高线数据提取山脊(谷)线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现有的山脊线和山谷线自动提取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对鄱阳湖退田还湖1:1万地形图进行补测,用自编程序使Virtuozo图文件自动转换成Mapgis格式的点、线、区文件,进而用Mapgis强大的编辑功能套合原有的数字栅格地图进行编辑、修改、属性赋值等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专题地图上面状符号是由轮廓范围线加填充符号构成。轮廓线可以是多边形或光滑曲线,也可以是由折线和曲线组成,其自动绘制方法与一般线状要素同;填充符号可有多种形式,如晕线、字符、图案和其他符号,其自动绘制方法亦各不相同。在轮廓线内晕线的自动描绘,关键在于根据轮廓数字化的轮廓点坐标,按照给定的晕线参数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确定晕线端点的位置以及用自动绘图机将晕线端点有序地联结起来。本文介绍在多边形轮廓范围内(规定数字化轮廓点时沿轮廓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计算晕线端点坐标的数学方法,以及晕线端点的排队、配对和输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接缝线的自动生成是遥感图像镶嵌处理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产品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接缝线与镶嵌图像中地物的完整性和色彩一致性密切相关,接缝线的自动生成直接决定着图像镶嵌处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介绍了接缝线自动生成的原理,系统总结了基于重叠区影像差异的方法、基于同名点的方法、基于辅助数据的方法和基于形态学的方法等4类接缝线自动生成方法,对比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进一步优化接缝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貌结构线矩阵数据处理法,并由此来达到地貌等高线自动综合的目的。包括地貌结构线的数字化方法,地貌结构线的数学模型,原始数据整理,地貌沟谷自动综合,等高线自动选取和自动连结同一等高线点并输出等过程。最后用抛物线光滑法输出滑光的等高线图。  相似文献   

16.
地形建模中不规则三角网构建的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利用数字线划图(DLG)重建地形三维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三角形拓扑关系的自动联结三角网算法,并构造了复杂地形的三维数据模型。基于此模型,设计实现了构网优化算法,实现了复杂地形的自动三维重建。试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构网优化算法是稳健、高效的。  相似文献   

17.
海洋测量学     
CH20110267导航用海洋重力异常图的孔斯曲面重构方法=Coons Curve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Method of Marine Gravity Anomaly Map for Navigation/李姗姗,吴晓平,赵东明(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10,39(5).-508~515基于地球重力物理场连续的特性,将计算机构图中的孔斯(Coons)曲面建模引入到导航用海洋重力异常图的加密重构中,建立不同边界曲线的双一次Coons曲面和双三次C1Coons曲面重力异常模型。通过对实验区数据计算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宗地图存在绘图不准确、工作量大等问题,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制图功能,设计开发了一种宗地自动出图模块;并将宗地图转化成dwg格式图件,实现了CAD-GIS-CAD的无缝链接工作模式;将GIS引入宗地图内业工作,拓展和丰富了宗地图数据处理方式。该模块实现了批量读取宗地地块,自动提取宗地四至信息,快速生成界址线,灵活、合理标注界址点号、宗地号等标注信息,自动添加图廓、图幅号、比例尺等地图要素等功能,实现了制图、出图自动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在地质建模中,基于层面的地质块体结构模型的获取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的构建方法仅关注地质块体的提取和算法效率的提高,忽略了对地质块体与其组成面片以及各地质块体之间拓扑关系的建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边界线与曲面片的关系,提取方向边和方向三角形,其次,按照右手法则建立面片排序表,最后,按照一定的遍历规则获取每个面片的正体和负体。此方法不仅可以自动确定地质块体与地质曲面片的组成关系,还可间接分析地质块体之间的邻接关系,从而为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以及三维地质体拓扑查询和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大比例尺测图中,建筑物特征线的获取方法或精度高效率低或效率高精度低。本文通过对倾斜三维模型分析,提出了基于直线公理的建筑物特征线快速提取方法;针对高程点数据均为人工采集的现状,引入激光点云数据通过分类插值法自动生成高程特征点。研究证明,本文方法在精度与效率等方面均可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特征线(建筑物线)、特征点(高程点)采集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