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地外智彗生命(上)梁吉引子:地球人是孤独的吗?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别的适合生命存在的文明星球吗?地球上的人类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吗?千百年来这一直是人类苦苦探索的问题。在思考地球以外的生物世界时,人们编出种种动人的神话,例如,在中国有玉皇大帝、王母娘...  相似文献   

2.
地球自我调节假说简介辛酉地球上的生命已绵延了约35亿年,但太阳系中最接近于地球的金星与火星却不存在任何生命,这已部分地被宇宙飞船对火星的探测所证实。是不是因为金星距太阳比地球近温度太高,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温度太低都不适宜于生命的生存呢?科学家们对此有...  相似文献   

3.
“火星人”可能曾入侵过地球。这发生在大约13,000年以前,而且“入侵者”只不过是微小的化石细菌。这一说法的证据来自于一块名为ALH84001的陨石。这块陨石是在南极阿伦希尔地区发现的,并据之命名。化学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4.
2019年初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赢得了国内外众多观众的喜爱与好评,甚至有人称其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这部电影何以广受赞誉,其中包含的众多与天文学相关的科幻元素功不可没。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其中的天文学。何为氮闪在电影中,人类为何要逃离太阳系,带着地球去流浪呢?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电影预设太阳即将发生氮闪,届时将会急剧膨胀并吞没地球轨道。  相似文献   

5.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0):55-57
在前苏联革命50周年纪念日之时,前苏联把一颗卫星送入环绕地球的轨道,从而在“太空竞赛”中战胜了美国。这颗卫星为周长56厘米的球状体,发射用的火箭是仿照二战期间“纳粹”用来环球远距离运载H型炸弹的V2武器制作的。这颗人造卫星名为“旅行者”或音译为“史泼尼克”,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天文学仅对可见光进行观测,而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极小的一部份,见图一。 六十年代以来,由于探空火箭、人造卫星和大型气球等运载工具的发展,拉开了地球大气的帷幕,使天文学扩展到了整个电磁波的各个波段,称为全波天文学。从而大大  相似文献   

7.
1970年6月1日前苏联发射载有尼古拉耶夫和谢瓦斯基扬诺夫的联盟9号飞船。 飞船绕地球飞行268圈,历时424小时59分,创造了载人飞行史上的新纪录。飞船于6月19日返回。  相似文献   

8.
1973年3月3日,美国发射了第一艘长途跋涉的星际飞船“先驱者10号”。1973年4月5日又发射了“先驱者11号”。这两位探测宇宙的使者,肩负着在太空中寻找宇宙人的使命。它们带有一封访问地外文明的“介绍信”,上面镌刻着表示人的形象的一男一女,以及标明太阳系及地球位置的图像。这是一张通往太空的名片,能在宇宙中保留几万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也被认为是太阳系里各方面最像地球的行星。火星表面在远古时代曾有过大水,其自然条件也并不是太恶劣(想想地球上还有生活在火山口的厌氧喜硫磺的微生物呢)。按理说是完全有可能进化出生命的。但是,现在的火星。却完全是一片荒凉的不毛之地。那么,火星在历史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一直是科学家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人类一直以来的火星探索。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搞清楚火星的生命之谜。自然,这样一个话题性的行星也会是太空类科幻片的常见题材。这次,就给大家推荐一部以火星探索为题材的经典影片——《火星任务》。  相似文献   

10.
“外星人在哪里?”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生命的诞生必须依据行星的物理环境。例如地球上的许多动物,是由简单的无机物质发展而来,其发展过程非常复杂。某些生命现象一经开始,可能会逐步向智慧生命阶段发展,例如哺乳动物中的...  相似文献   

11.
王青 《天文爱好者》2010,(11):51-53
1957年11月3日太空犬“莱卡”搭乘前苏联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2号进入太空,成为第一只进入地球轨道的狗。 1915年11月6日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最后建成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牛顿的引力论,但人们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却分辨不出它们的差异。为了判别这种差异,爱因斯坦于1915年11月提出三个可供实验验证的推论。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79年召开首次学术讨论会以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所属之序号为51的“生物天文学委员会”,又于2004年7月12~16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组织召开了第八次“国际生物天文学讨论会”。这些会议为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行星科学家以及其他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的良好机会,共同探讨一系列有关“地球和其他天体上生命的起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有很多的卫星。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环绕地球的月亮。月亮不仅造成了地球海洋的潮汐。还为我们带来了日食和月食的壮丽景象。月亮上没有大气或海洋。生命在那里无法存在。但是我们太阳系内的其他卫星上的情形又是如何呢?而那些新发现的系外行星是否也可能拥有自己的卫星呢?  相似文献   

14.
一、太空美术的历史回顾太空美术 (SpaceArt)就是天文学的美术 ,也是宇宙航行的美术。它是宇宙和太空的美术 ,而且反映了天文学的成就和发现 ,也反映了宇宙航行与太空技术。最早的太空美术作品 ,据我所知是意大利美术家多纳托·克连特 (DontoCret)在 1 71 1年所画。他有关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彗星的 8幅油画 ,都保存在凡蒂岗纪念馆中 ,而且已经在第十一届世界《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公报》第一卷 ( 1 980 )上发表。太空美术的另一些早期作品是在 1 865年出版的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的作品《从地球到…  相似文献   

15.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是孤单的吗?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至今也没有答案。由此.衍生出了专门的学科和项目,专门搜索地外生命;同时也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幻作品.作者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走在科学之前,给大家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地外生命形态。地外生命探索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许多天文爱好者也对这一领域颇感兴趣.因此今后在这个栏目里将会更多地介绍关于地外生命的电影作品,欢迎大家继续支持! 比较低级的地外生命一般被称为异形或外星怪兽,比较高级的地外生命则一般被称为外星人。在电影里,外星人有的很友善,与地球人交朋友:有的则很邪恶。妄图侵略地球。描写外星人入侵是科幻电影的一个常见题材。在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部这一题材的代表作—《独立日》(港译《天煞·地球反击战》)。  相似文献   

16.
有几个亘古不变的问题始终贯穿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中。从我们诞生开始这些问题就被深深地烙入我们的基因: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不断地寻找人类的起源,乃至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起源。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尝试寻找地外文明,想尽办法与他们建立联系,试图寻求和理解我们存在于这个宇宙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国天文学纵观中国历史,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传说在4000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的尧时代,羲、和两兄弟接受尧帝的委托观测恒星并编制历法。这个远古传说可以说明中国天文学的久远和古代帝王对天文学的重视。那么为什么古代帝王如此重视天文学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皇帝统治国家的需要。拿日全食作为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中国古人认为,日全食的发生是因为天狗吞食了太阳,这是一个重大的灾难,对国家稳定很不利。所以,皇帝迫切需要知道日全食何时发生、在何地发生以及是如何发生的?其二,皇帝需要建立完整的天文系统和精确的历法,指导国家臣民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太阳观测的意义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也是唯一可以作为面源观测的恒星。对太阳上各种物理现象的观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物理实验室,用以检验各种物理理论的适用性。同时,太阳又是唯一一颗与地球生命直接相关的恒星。太阳风和日冕物质抛射(CME)带来的日地空间电离层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地球大气外层空间,甚至可能带来地球大气的许多变化。因此,充分理解太阳以及太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有意义的。 为什么要进行空间观测 要想把握太阳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最初发布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的网站上,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文学,理解天文学与人们生活、工作的各种联系。直到最近,中文译文的出现又在微博和其他媒体平台上引起了中文读者的注意,并被国内多位天文学家力荐。而原文也在融合了社会多方意见反馈后在近日给出了更新版。本期我们就将为大家带来最新版的Why ys Astronomy Important?  相似文献   

20.
月亮与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地球上生命的发生、发展与得以延续,除地球自身的自然条件外,太阳的光和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巨大质量的木星吸引了众多的小行星,大大减少了地球遭受小行星碰撞的厄运,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殊不知,月亮却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神,而且月亮与人的健康、一些战争事例和人的情绪都有密切的联系。月亮与生命1987年,美国的宇航工程师皮尔生(J.Pearson)指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关键之一在于有较强的地磁场。而该磁场的产生又要归功于月亮。皮尔生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描述了这样一幅图景:在太阳系刚形成不久,地球掠过月球的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