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面沉降是环境水文地质和环境工程地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有害环境地质现象。文中强调城市建设和规划,必须考虑地质环境问题。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市城市发展与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的情况。以及地面沉降给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八个方面的危害。文中指出现有的各工程建筑设施大多是根据各自的工程建设施工要求,经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对所选定的地基进行了评价和改造,从而确保了工程建筑物安全可靠。但是因地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贯彻实施《矿产资源法》大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廿日在上海国际海员俱乐部隆重召开。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出席了大会。倪副市长在会上指出,城市地质勘查工作是城市建设的尖兵,上海经济区地质中心在上海地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在金山县张堰地区找到了中型规模的铜矿床:在控制上海地面沉降方面,进行了全面勘察研究,并与有关单位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做到了基本控制市区的地面沉降;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工程性地面沉降已逐渐成为滨海软土地区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并进而影响港口城市工程建设和发展。2000年以来,宁波相继开展了工程性地面沉降调查,建立工程性地面沉降监测网,并开展了工程性地面沉降特性和机理研究。本文基于宁波市地面沉降现状,从地层结构、软土的工程特性、主要压缩沉降层、地面沉降与建筑容积率的相关性及工程性沉降机理分析等方面,对工程性地面沉降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建设活动及第一软土组压缩变形是产生工程性沉降的主要原因。针对宁波市地面沉降的新特征,从专项监测、机理分析及预测预警、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防控管理及长效机制方面,探讨工程性地面沉降防治对策,综合防控工程性地面沉降发生发展,促进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预测的非等时距GM(1,1)模型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大规模城市建设诱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已成为上海软土地区地面沉降新的制约因素。本文针对上海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特点,运用灰色理论建立了非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并用工程实测数据进行检验,得到令人满意的预测结果。研究结果对预测和控制软土地区由建筑物群引起的地面沉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维城市地质信息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维城市地质信息平台综合利用GIS、数字地质、现代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对研究范围的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面沉降、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灾害地质等多专业的地质信息和成果进行集成和综合,实现对地质信息管理、更新维护、检索查询、分析评价、三维地质模拟和成果显示,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地表与地下空间结构组织与空间资源、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城市规划与建设、土地质量与后备资源等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模拟。  相似文献   

6.
董迎春 《地下水》2018,(6):68-69,76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下松散岩层固结压缩并导致一定区域范围内地面高程降低的地质现象,是一种缓变型地质灾害。安徽省宿州市作为新兴工业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供水长期依赖下水,地下水超采严重,引起了地面沉降危害,制约了宿州市规划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地面沉降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地面沉降易发区进行了详细划分,提出应通过压缩深层地下水开采量、调整开采层位、将供水系统由集中型改为分散型和加强组织管理等控制措施,防止地面沉降灾害的加剧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质具有很广的工作范畴,其定义一般认为是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或潜在城市化的特定空间范围内,综合考虑各种地质要素(岩石与构造、水文与工程、矿产与建材等),研究其对城市发展所提供的资源、所施加的约束条件及城市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的地质工作。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始终以服务城市发展、保障城市安全为首要任务,矿产资源普查、工程勘察、地面沉降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等地质工作内容曾分别成为不同年代城市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2004年启动的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开启了地质工作社会化服务的新篇章,目前项目的有关成果已经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沧州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杰 《地下水》2010,32(6):41-42
沧州市是资源型缺水地区,随着深层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继而产生了地面沉降,并引发了城市内涝积水、城市供水、供气管网屡遭变形破坏,河床下沉行洪能力降低等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沧州市地面沉降与开采地下水关系的初步分析表明,地面沉降量在时空分布上与地下水开采量基本一致,地面沉降速率与地下水位呈明显的相关性。运用相关理论,对地面沉降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地面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十多年上海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对城市建设中引起地面沉降的各种工程类型进行了归纳,结合有关工程实测资料,对建设工程与水资源开发产生的地面沉降量进行分析比较,论述了建设工程在地面沉降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地面沉降是世界范围较为普遍的地质灾害,目前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面沉降。本文基于风险理论建立了适用于缓变性地质灾害地面沉降风险多向性评估体系,涵盖危险性和易损性两项评估内容。在评估指标选取时进行多方面多因素综合考量,将地面沉降发育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构建既包括地面沉降相关因素同时涵盖城市规划发展的多向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地面沉降孕灾地质条件,选取地面沉降易发程度、发育程度、预测速率和地势高程作为危险性评估因子,根据承灾体遭受地面沉降灾害敏感程度及城市发展规划,选取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建设用地比重和重大线性工程密度等作为易损性评估因子。所建评估方法体系成功应用于上海市地面沉降风险性全量化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